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6411|回复: 3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海盐之行所见所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4 09:10: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30号到海盐,到家袁老师,这是一个大家,大人有angella的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小姨,还有小孩chaily(3岁半)和angella,1月1日下午见到sunny和sally,1月2日早上见到david,1月2日生活基本进入正规。

袁老师的家所处地理位置非常好,有充足的阳光,窗子外面就是江滨路和一条河,河宽十几米,河岸工整,岸上有供人休闲的江滨路和马路,可以看到河上座落的两座桥,对面就农贸市场,下楼就是步行街。大约500米远就是一个什么宁寺(记不清了),该寺附近的建筑都是黑瓦翘角比较古典的类型。朝另一个方面,走不远可以到达袁老师《现代私塾》里提到的绮园。自己去附近蹦达了,即使在主干道上,车来车往,也只感觉到一丁点的汽车尾气味,有大都市的宽敞道路和某些建筑特征,也有小城市的静密安宁。

基本的生活节奏是:早上8点钟吃早餐,吃完,大小孩去袁老师那边去学习,学习一段时间休息玩一段时间。小小孩由袁夫人教认字,认真的教过多遍,然后叫小孩尝试认认,不会再重复一下,然后休息玩闹,过一段时间继续再复习一下。至11点半吃中餐,吃完中餐大小孩过袁老师那边继续学习,小小孩吃完休息一下,如果天气好就带出去活动,如果天气不好,准备睡午觉。出去玩的话,大小孩会学完后过来一起玩,几个小孩在一起可以做游戏,我看到小孩们玩捉迷藏、老鹰捉小鸡和打鸭子,据说还有许多有趣的游戏。玩一会儿,回家,小小孩午觉,大小孩回袁老师那边学习。大约4点半小小孩起床再复习一下,到5点半吃晚餐。晚餐后,小小孩一起唱唱歌做做游戏,然后准备睡觉,大小孩过去学习,好象1、3、5英语,2、4、6数学,学到8点半。9点钟回来准备准备睡觉。

[ 本帖最后由 susan_1201 于 2008-1-14 09:27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4 10:10:45 | 只看该作者
在袁老师那里我明显感到学习为中心的生活模式。

大小孩吃过饭就会非常自觉的去袁老师那边“学习”,小孩过去以后,是不是马上进入学习状态,学什么,课程是如何安排的,这些我都不太清楚,没有具体看到过,因为我女儿吃得都比较慢。不过,他们已经上着课,我后来才去,这样听过几次课,中午饭后的千字文,晚上的数学课和英语课。

对于经典我还属于扫盲阶段,让我多认识了几个字,因此说不了什么。数学课,讲XY轴,及坐标,已知矩形三个角的坐标,推出另一个角的坐标,求矩形的边长。小孩真的很可爱,袁老师说矩形AB边多长,5位可爱的小孩拿起直尺量起自己画的矩形边长到底多少厘米,其间,袁老师引进解释了“绝对值”的概念。中间我有点小疑问,也直接提问了,袁老师解释了,我觉得好象没有解释清楚
英语课,袁老师带读,小孩跟读,一起念很多课,具体是哪本教课本我没有关心,我在边上上网时,偶尔停下来听听他们读书的声音,感觉这时间还是满长的。

[ 本帖最后由 susan_1201 于 2008-1-14 10:2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1-14 12:32:27 | 只看该作者
因为有时候看到短暂的现象或缺少某些特定经验所得出的感受认识会与真实相反,如中国人刚接触到冰淇淋时,看到冒气就以为是烫的,外国人看到豆腐没有热气就以为是凉的;但有时候看到现象也以反映某些问题,如一叶知秋一样。所以许多东西需要慎重认真分辨,或者把现象说出来,待以后细心观察做出正确的判断。

接下来我会说一些让我心生矛盾的现象。

[ 本帖最后由 susan_1201 于 2008-1-14 12:3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4 18:02:34 | 只看该作者
一、袁老师安排小孩学习的时间是比较多的,每天学习新东西,是不是需要消化,需要时间和机缘转化成自己的东西?

对于我自己的小孩,我觉得给她讲了挺多次天、上午下午晚上、昨天、今天、明天、星期等时间概念,也会数数,但真正碰到我回家,把她留在那里的,就反应出,她对时间的概念并没有非常明确或正确。在家的时候也发现她对上下午的概念也不是很清楚,睡觉醒了一次就当过了一天,午觉就会把早上说成昨天。
假设认可我上面的例子,那就相当于认可,小孩说我知道了但并不真正理解的知识这种现象的存在,需要消化转化真正理解。当然后续的知识或经历可以推进原来不理解的东西理解,就如女儿这次经历肯定让她对时间,天,月日有更多的理解。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到小孩理解一个东西过程,小孩学东西不是一点懂二点懂然后达到全部懂的过程,而是有可能是许多点不懂,不懂增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突然那些不懂点突然一下子都明白了都懂了。
由以上可以派生出一点,教的过程问小孩懂了没有,知道了没有,是没有用也没有多大意义的反而害处比较多,他们会告诉大人他们懂了知道了(他们自己认为的),但事实并不一定。如果大人问急了,他们会功利即使不懂也告诉你懂,还让他们分心回复你的问题上而不用在理解思考上,我认为还有更多害处,但不多说了。我在你那里建议你戒掉类似这些口头禅,你不以为然,我觉得很遗憾,心里继续保留这个问题。

[ 本帖最后由 susan_1201 于 2008-1-14 20:26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八根儿 + 10 + 10 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1-14 20:15:28 | 只看该作者

教育需要时间

教育是需要时间需要过程的。

我们家长一定要注意不能操之过急。老师面对孩子需要一个逐步认识过程,孩子面对老师也需要一个慢慢调整过程。

把宝贝孩子托付给一位老师,这位老师内心有多大的压力啊!责任多大啊!

把宝贝孩子托付给一位老师,这位家长内心有多大的期望啊!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请千万不要急,既来之则安之,袁老师会根据孩子的情况灵活施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1-15 08:33: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usan_1201 于 2008-1-14 18:02 发表
一、袁老师安排小孩学习的时间是比较多的,每天学习新东西,是不是需要消化,需要时间和机缘转化成自己的东西?

对于我自己的小孩,我觉得给她讲了挺多次天、上午下午晚上、昨天、今天、明天、星期等时间概念 ...


这个我觉得非常有道理的啊.
确实孩子自己说懂,自己说理解了,自己说明白了,并不代表他真正意义上的懂得.这一点我也深有体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1-15 09:03:12 | 只看该作者
期待继续.我自己是个不用脑子思考问题的人.
看到别人的思考,学习学习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8-1-15 09:31: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水瓶子 于 2008-1-15 08:33 发表


这个我觉得非常有道理的啊.
确实孩子自己说懂,自己说理解了,自己说明白了,并不代表他真正意义上的懂得.这一点我也深有体会.

水瓶子,讲讲你深有体会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8-1-15 11:11: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新新唐人 的帖子

新新唐人,我从你的文字里清楚感觉到你的善意宽慰,谢谢你!
如果我的文章本身让你感觉我是“操之过急”,那我得自省,因为我自己只感觉自己心里有矛盾,没有很急躁的情绪;如果我的文章本身没有操之过急这种情绪意味,那么你这个善意宽慰是在宽慰你自己的心或者说是宽慰你头脑印象中的我。

我想问你想把事情引向何方?我只想思考讨论问题,不想对事变成对人。
“请千万不要急,既来之则安之,袁老师会根据孩子的情况灵活施教的。”单这句话都可以理解出许多意思来,我明白你的意思是善意宽慰,但你保证我或别人不理解为:我太着急;我对目前状况不满意;我对袁老师不放心;我怀疑袁老师;袁老师有某些问题;我不应该说太多等等。

[ 本帖最后由 susan_1201 于 2008-1-15 11:1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1-15 11:39: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susan_1201 的帖子

《弟子规》云:“有则改 无加警”。

我们都是家长,我们的话既是对别人说的又更多是对自己说的。所以,很多人怕别人误解往往在帖后要加一句与大家共勉之类的话。

话一出口,就不能保证别人误解自己的意思。我们的话也不能保证是准确的表达了自己的意思。一个人对别人的话的理解也是反应他自己的心态。不是有句话说心中有什么就看到什么吗?用佛家的话来讲好像是心中有佛,看人人是佛。


你不着急那不是一件好事情吗?你对目前状况很满意那不是一件值得庆幸是事吗?你很放心那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

我担心的多余那不也是一件好事情吗?

我的一句多余话不是了解了更多让人欣慰的事了吗?

再次祝福苏珊和可爱的rebacc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4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9:34 , Processed in 0.127092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