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12-19 14:28 发表 ![]()
上古时代的“文化、文明、文人”概念,到现在已经蜕变成不像样了
喝酒划拳也叫“酒文化”,提及中国传统文化,想到的就是“饮食文化、服饰文化”
文者,汇集交错义。概念来自于易经贲卦
彖传曰:贲亨; ...
看鸟先生定义的文人,哪能叫做文人,那叫圣人
如果以鸟先生之定义文人,又有前面"小鸟一般不会责怪文人的这个“相轻”毛病
你想想,文人也只能凭这个,才有可能获得一点竞争优势
他也是一种生存手段,怪从何来?"岂不矛盾?若以鸟先生定义的文人就断不会有相轻的问题出现,这里又承认文人相轻的毛病,又轻轻一句带过,可见鸟先生似有避重就轻之意.
在我看来,所谓的文人,以现在的称呼就是文化人,受过教育的人,至少是高等教育的人都可以当之无愧的称之为文化人.以古时来讲,秀才以上的可以称做读书人,科举考试榜上有名的都可以称之为文人,那时是以文会考,称之文人,文化人,当之无愧呀!
文人相轻,看起来似乎一个小毛病可以轻轻一句带过,其实文人相轻所造成社会危害实在是很严重的."为了生存?(为了名利耶?)"而互相诽谤攻击,甚至陷害,这是文人相轻中一种常用的手段(以鸟先生的话是可以理解的手段),而且在使用这些手段的时候,他们的知识理所当然的被利用起来,人性中的恶若得到了知识的相助便成为大恶,同理,人性中的善若得到知识的相助一样可以成为大善,比如佛经中的道理对人的启迪和点化作用.
在这种诽谤攻击陷害成为一种正常和普遍现象的时候,真象真理便被蒙蔽,老百姓是不懂得的呀,往往成为利用的工具.
所以,文人做为文化的传播者,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那些仁义道德背后的虚伪和黑暗,这一点反过来也是文人相轻的原因之一.
现代社会的文化人有没有这个毛病,就不讨论了,各人有眼有耳看得到也听得到,以上讲的是过去的文人.
如果鸟先生说是家天下的制度造成的,是谁为这维护这家天下的制度而制定了君臣父子的严厉制度?
是文人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