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7443|回复: 5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案例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19 13:33: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A市是一地级市,B市是A市所辖的县级市。B市在A市中以教育好而闻名,曾有一年高考达线人数占了A市的半壁江山。C区是A市所辖区,在A市中教育垫底,曾有在B市中学校成绩垫底的学生转学到C区,成绩竟然达到中等偏上水平。

B市搞的是题海战术,老师也比较敬业,从小学开始,老师除了讲述课本知识以外,还精选各地的练习题,让孩子反复训练,并对各种题目进行分析、讲解。初中、高中延续这种传统,更把在校时间加长,初中有些住校的,设早自习、晚自习,早自习一般是朗读语文、英语,晚自习一般三节课,各科老师根据课程安排到教室巡视,大约到晚上9:30结束,上了高中,更把星期六、星期天安排为自习,一个月只准休息一个周末。就这样,题海战术加时间战术,把学生一个个都训练成了应试高手,升学率年年在A市排第一。老师的奖金和升学率挂钩。

C区搞的是“素质教育”,老师比较相对B市轻松一些。小学基本讲述课本知识,根据课本内容布置作业。初中设置极不合理,在主城区搞了一个超大初中,把主城区的所有孩子均容纳进去,再就是在各个办事处设置了几处小初中。初中也是只讲述课本知识,老师8小时工作制,实行阳光工资,教好教坏一个样,学校学习氛围不浓。高中加了晚自习,也搞题海战术,但由于小学、初中的基础不牢,加上选择题目不典型,高考升学率极低,仅相当于B市的1/5(未做调查,估计)。

近几年,C区的好多家长为了孩子的前途大计,纷纷把孩子送往B市就读,一般选择高中借读,更有初中就把孩子送到B市的。最终送去B市只能算少数,大部分孩子还是留在C区。

C区相比B市,应该说更符合国家的减负政策,但是却不能将更多的孩子送进大学。B市靠一贯的强化训练,掠夺了C区及其他区市(甚至省内其余地市)的升学资源。在C区,每年家长都有这样的争论,到底送不送出去?是留在C区继续接受“素质教育”,还是去B市接受题海+时间战术?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6-19 13:38:44 | 只看该作者
C区那是伪素质教育

B市那是差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无素质,应试教育不应试

如果家长有能力,在哪里都无所谓,如果家长没有能力,还是去接受差应试教育的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6-19 22:48:54 | 只看该作者
没人接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6-19 23:39:55 | 只看该作者
B市和我们这里的学校一模一样  我 们这经济不发达地区只能靠这个来跳龙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6-20 09:31: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8-6-19 13:38 发表
C区那是伪素质教育

B市那是差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无素质,应试教育不应试

如果家长有能力,在哪里都无所谓,如果家长没有能力,还是去接受差应试教育的好

俺很想知道相对僵硬说的“差应试教育”,好应试教育是什么样的?哪里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6-20 09:36:5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嘀哒嘀 的帖子

目前没找到,只有自己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6-20 09:40:35 | 只看该作者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flycloudjhy + 2 + 2 精品文章!
嘀哒嘀 + 2 + 2 看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6-20 09:48:31 | 只看该作者
昨天在QQ群里有个选择性听课的想法,还不是很成熟,而且也不敢写成博客或帖子,怕孩子看见,认为上课不听讲的天经地意的事情.而且叫孩子上课不听讲,估计当老师的都要骂我了.

[ 本帖最后由 jiangying 于 2008-6-20 09:5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6-20 09:49:38 | 只看该作者
百分之八十的人们都要经历这种应试教育并受其影响,这也没什么,毕竟要适应社会大环境,社会上毕竟还是百分之八十的人在勤勉中平稳的渡过生活。
另外百分之二十里还是有精华的出现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嘀哒嘀 + 2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6-20 11:01:23 | 只看该作者
到底是不是素质教育确实很难分辩,但是要不要去适应应试教育这是个问题

当一个社会,在高考的毛入学率达到50%以上时,比如在美国或其他一些发达国家,会出现以下的变化:第一,在考大学考生报志愿时,不再拿分数作为最高的选择原则,而是选择自己更喜欢、更适合的专业,要高于选择更合适自己分数的学校;第二,不愿意接受太高的学历教育、甚至放弃上大学的人会增多,不会像在中国,有这么多的本科生一定要读研究生;第三,职业技术教育成为每个人终身教育的一部分,而在中国,那似乎是低人一等的学历。

在温饱问题很容易解决的当今社会,人在价值观上逐步会发生上面3点变化。当生活的主要精力不再是投入到生存奋斗中的时候,社会将出现了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转向。当这个转折发生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如果没有和变迁的社会同步的话,只能说它麻木不仁,它感受不到、洞察不到即将发生的重大变化。那样的教育将是对不起大家的。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颀颀妈妈 + 3 + 3 学习一下。
嘀哒嘀 + 2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6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9 05:52 , Processed in 0.084753 second(s), 3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