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缺少信仰,这句话中的中国人是个集体名词.其意义在于中国人整体缺少一种共同认可的信仰.
但是鸟兄本贴大谈个人信仰,犯了逻辑上外延理解的逻辑错误.
鸟兄多次说,不是推广读经,这话不错.然鸟兄不推广,不代表王教授不推广,不在推广中牟利.读经运动这种商业模式是相当成功.现在读经,爱和乐,珠心算已经有意无意结成战略同盟,相互吹捧,获得了大把的钞票.
爱和乐我最不了解,不多说,论坛上实践过的人褒贬都有.
先谈我最熟悉并且收益不少的珠心算.几年前珠心算象现在的读经运动一样红极一时.现在开始渐渐偃旗息鼓.错其实不在珠心算本身,而在如何学习.珠心算是一种数形结合的数学学习方式,对数学学习很有帮助.但是算盘上有的珠子代表1,有的代表5,没有数形理解基础的小孩如果贸然学习,就会误入歧途.3个月前,我带洋洋开始学珠心算时,遇到一个家长,小孩已经上三年级.学前学习珠心算的时候几乎没有数学基础.上学后把珠心算停了.结果珠心算也忘了.学数学也没学好.家长没法,带她重新来学珠心算,这才渐渐走上正徒.洋洋1岁半就对数字感兴趣,2岁前已经把数量结合.3岁前已经有加减法概念,3岁11个月时会10以内加减法,了解乘除法概念,在这样的基础下去学珠心算,自然对数学的理解帮助大.而珠心算宣传的是满4岁会写数字就能学.这样是要害人的.我而洋洋虽受益于珠心算学习,但我绝不会吹捧珠心算
再回到我一知半解的读经.少年时曾全文背过孙子兵法,看过论语.但现在能背出来除了几句常用的,已经没几句了,原因就在不理解.现在读经运动才开始不几年,实践者还没看到结果,当然实践者本身不会反对.但几十年前,鲁迅先生通过自身实践已经开始反对.
同洋洋学珠心算一样,鸟兄千金智力远超同龄人,功不在读经,但读经后,进步大有收获,我姑且认为是基础达到能读经程度.三字经,弟子规,文字浅显,幼儿读,没什么不可以,论语等则对小孩难度太大,贸然读,必然拔苗助长.经不在可不可读,而是何时读,如何读.
另,读经运动把幼儿读经和学习经典混淆.老虫说.西方崛起,在于读圣经.此推论是否正确,先不谈.但洋人读圣经和国人读经完全是不同概念.洋人均用当时语言,未用圣经最初语言.而国人读经运动,是读原文,更恨不得用繁体字读,简直迂腐到了极点.洋人读圣经,是真正的信仰,同信上帝,天主教徒不会进东正教教堂反之亦然.国人读经运动,是赶时髦,儒经,道经,佛经,什么古老读什么?还谈什么信仰?经典学习,在幼儿阶段,可以通过浅显的文字,等小孩有一定程度语言文字能力后,诵读原文收获更大,就象鸟兄千金一样.
[ 本帖最后由 jiangying 于 2007-8-25 19:11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