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8-18 18:51 发表 ![]()
是的,王小波只是个很有天分的写手,因不深刻而透显一点凉薄。
他看孔子,本来是看见了本质的外围:觉得孔子经常一本正经地说些大实话,是个挺可爱的老天真。
但是他来不及深思“实话如何来的”,60岁的天真可爱是如何可能的,思维就滑出去了。
丧失了与孔子跨越千年的会心一笑。
他评孟子就更冒失了,完全进入不到孟子的思想实质里面去,甚至,连历史感都丧失了。(孟子的辨,是有历史原因的)
他的作品,永远不可能排入教科书。
我想,爱翅膀也只是推崇他的幽默和机灵罢了。
呵呵.大师高看我了. 除了幽默, 还真有其他喜欢的东西, 譬如: 简单明白. 说白了就是好懂, 不至于深沉得让咱们一般普通人难以理解和亲近.
至于观点,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天鸟君也说历史原因了, 孟子的辩是建立当时的历史基础上, 那么可否这么说:孟子的理论并非放之任何时代/任何地方皆准滴?
从来不反对读经典, 作为中国人了解一下是很应该滴, 个人拿来作为修身的准则看上去效果也不错,象天鸟先生等读经专家俺也是很敬重滴, 不过要说这些经典本身总感觉是很摸棱两可的, 似乎可以无限延伸. 因此总是疑心是研究的人本身厉害,把经典引申得高于经典本身的含义, 而不是经典本身就无所不包,放之四海而皆准.
上次看到天鸟先生的一个评语才知道原来他也研究过心理学, 不光是国学专家, 很是佩服, 同时又隐隐有些担心, 天鸟先生能达到今天之境界恐全非国学经典之功. 俺们这些读书少又愚钝之人想靠读经就想达到此境界恐怕有些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