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213|回复: 5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北京高中语文课本换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17 04:48: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京9区县的高中语文课本将要大换血

  昨日,从今年9月1日起,北京9区县的高中语文课本将要大换血:《雪山飞狐》替掉《阿Q正传》,海子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替掉《孔雀东南飞》,《六国论》、《过秦论》、《病梅馆记》、《伶官传序》、《项脊轩志》等古文名篇通通撤下。消息传出,各大网站论坛一片哗然,并很快形成了两大对立阵营。支持的网友们认为北京的编委“适应了时代的需要”,多数网友却在哀叹:“快餐文化取代了有思想深度的精品文化。”认为“这预示着教育娱乐化时代的全面来临。”同时许多网友担忧过多删减古文名篇在中学教材中的分量会加剧已有的文化断层。
  反对 传统文化正在流失
  据媒体报道,《雪山飞狐》进入这次北京版的高中语文课本并非偶然。编委中有不少“金庸迷”,62岁的薛川东说自己就爱读武侠。编委之一的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孔庆东是个知名的“金迷”。但这次把金庸武侠小说推上教材的,不是孔庆东,而是67岁的北京版语文教材主编顾德希,他也是金庸的“粉丝”。作为北京四中的特级语文教师,北京市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顾德希亲自推荐了《雪山飞狐》中的一段,最后被确定下来。
  正是新闻透露的这段“内幕”成了不少网友反对课改的理由,网友认为这些“金迷”编委是“凭个人的爱好来修改教材,是极端不负责任的表现”。
  有网友指责道:“一帮媚俗的所谓专家,你是‘金庸迷’就得让孩子们也‘金庸迷’啊,文化经典现在被删,可能以后都成了历史,没有太多的人去欣赏。”
  更多的网友在质疑编委水平的同时,认为《雪山飞狐》取代《阿Q正传》是用“通俗文学取代主流文学”,高中时代的语文教学应该加强学生的思考能力、思想深度,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作为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启蒙之作,深刻剖析了我们的民族性格,正是中学生需要好好学习的不可取代的经典佳作,怎么能够随便乱删?
  网易浙江网友的观点颇具代表性,他表示这是社会的悲哀:“鲁迅的文章都是很深刻很有引导意义的,是在绝望中还存在的一丝微薄的希望,是对社会的现实反映,他笔下的很多问题现在还存在着,他的文字唤醒着人们的良知。教育是严肃的事,教育的文章也是严肃的事,不能为迎合而迎合,娱乐而娱乐。不能把精神食粮如此糟蹋,这样下去,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丧失是迟早的事。”
  支持 新文化运动难道错了?
  尽管网络上骂声四起,但仍有不少网友认为此举并无不妥。
  网易云南玉溪网友认为,“金庸和鲁迅诚然没有可比性,鲁迅是民主斗士,金庸武侠是提倡侠之大者,两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两者都有其局限性,两者都有其优点,在近代历史上,我敢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鲁迅的书,但有华人的地方难道就没有金庸的书?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流传最广泛的作品,选入课本也无可厚非,我们可以批判作品的局限性,但不可抹杀其存在的价值及历史意义。”
  有网友表示,如果说金庸小说入选今天的学生课本是“一种堕落,是大国文化的堕落”,那么中国此前的新文化运动是不是也错了呢?新文化运动将百姓难知难会的文言文变成现今为大众所熟悉的白话文有什么不好呢?在当时白话文的普及也是被认为对国学的亵渎,而几十年过去了又怎么样呢?
  网易广州网友则认为,教材只是一个学生的读物罢了,不要把它看得多高多重要,学生读多几遍会背不会对其产生太大影响,真正教育人的是社会,如果社会文明塑造起来,对青年们、学生们的素质才会整体推动促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鲁迅和金庸是可以互补的,金庸入教材完全应该。
  专家说法 要改的是教学模式不是课文
  针对网友们提出的观点,记者分别采访了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邹寿元老师、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朱崇科以及媒体撰稿人陈璧生。
  和网友们观点对立一样,三位先生对《雪山飞狐》替掉《阿Q正传》的态度也分成了两派:邹寿元表示这种尝试很正常,不值得大惊小怪,鲁迅的作品在中学课文中占的分量很大,考虑到青少年的接受程度可以去掉几篇。朱、陈两位先生则认为,《雪山飞狐》根本没有替掉《阿Q正传》的资格,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不是选用金庸的作品,而是不能用金庸作品取代鲁迅作品。
  朱教授认为这一做法反映出整个社会对目前的语文教育十分失望,失败的教学模式导致设定的语文教学目标没能实现。他认为,编写中学教材是一件影响面很大的事情,编委们在选择篇目时应客观考量文章内容给孩子们带来的影响。不管通俗还是经典,所有的作品只要认真做学问都可以培养人的能力,但毋庸置疑,好的文学作品能给人更多的提升和滋养,高中生年纪还小,分辨能力、自控能力都较差,更应该多读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作品。
  陈璧生同时指出,把鲁迅先生的某些不适合选入中学教材的作品删掉可以理解,但把像《阿Q正传》这样的中学生既能读得懂又能提高写作能力的作品换掉,这种做法即使“不是愚蠢,也是一种很草率的行为”。朱崇科指出,在课改时,编委们应注意保留一些“内容厚重、能反映文化积淀的好作品。”
  针对网友反映金庸的作品宣扬江湖道义对中学生有害的说法,邹寿元认为,正是因为这样,才应该选入金庸的作品,因为老师可以给学生加以引导,进行阅读分析,指导学生正确理解。
  对网友反映鲁迅作品语言晦涩难懂的问题,三人都表示理解。朱崇科同时指出,鲁迅的作品中涉及骂人的文章不超过5%,除了针砭时弊的,还有一些展示其柔情一面的作品,可以考虑选入教材。
  朱崇科指出,归根结底,目前语文教学的困境不是换几篇文章就能解决的。由于我们的教育方式考试体制有问题,考试体制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功利化,如果按照时代背景、作者介绍、重点词句、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等标准去讲解,再好的文章也是味同嚼蜡。从这一点来看,我们需要改的是语文课的教学模式,不改变教学模式,只换几篇课文只能是换汤不换药。
  三位先生都对大量删减古文作品表示担忧。他们认为应该坚持保留古典文学的精华,陈璧生认为,有学者提出应逐渐将古文逐出中学教材,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倾向,古文作为汉语文学中“非常珍贵的运用经验”,在教材中占有20%的分量才算比较合理。新快报记者 付爱萍 实习生 王仪瑛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梦幻妖精 + 2 + 2 语文到底是什么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7-8-17 11:15:2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education2008 的帖子

强烈反对删鲁迅的文章
通俗文学可以作为课外阅读材料 经典的东西应该在课堂上学习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7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jiangying + 2 + 2 鲁迅的算经典?
hq1966 + 5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8-17 11:43:42 | 只看该作者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不是选用金庸的作品,而是不能用金庸作品取代鲁迅作品

为什么非要在这两者之间选一个呢?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7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jiangying + 2 + 2 鲁迅的太多,砍一篇也正常
hq1966 + 5 + 10  问得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8-17 13:01:19 | 只看该作者
  
  如今反“思想性”似乎占上风
  而反的思想又是特指的

  实际上
  只有思想才是最重要的财富
  
  课本跟孩子接触时间较长
  所以
  有思想性的经典
  才应该是首选

  接雪人姐姐的话
  即使金庸的《雪山飞狐》果真在艺术上在思想上超越了鲁迅
  为什么一定要在这两者之间取舍
  其他课文就铁定动不得了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jiangying + 2 + 2 鲁迅的太多,砍一篇也正常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8-17 13:54:05 | 只看该作者
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鲁迅,按照现在的流行词语,就一个粪青,文章写得也不好(比同时代的林语堂等差远了),长期以来一直是语文课本中出镜率最高的头号明星,现在出了个叫金庸的人气新人王,替换掉一篇课文有什么大不了?
鲁迅的东西是不是经典,文学界还有争论,林语堂的东西是不是经典,文学界几乎是没有争论的,但是为何鲁迅的东西在语文课本中可以有这么多,而几乎没有林语堂什么事?
减小鲁迅这样长期占统治地位人的文章,加入其他人文章是鼓励百家争鸣的态度,我强烈的支持。
是否选金庸,是否选雪山飞狐,才应该是讨论的重点。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8-17 14:08: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8-17 13:54 发表
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鲁迅,按照现在的流行词语,就一个粪青,文章写得也不好(比同时代的林语堂等差远了),长期以来一直是语文课本中出镜率最高的头号明星,现在出了个叫金庸的人气新人王,替换掉一篇课文有什么大不了?
鲁迅的东西是不是经典,文学界还有争论,林语堂的东西是不是经典,文学界几乎是没有争论的,但是为何鲁迅的东西在语文课本中可以有这么多,而几乎没有林语堂什么事?
减小鲁迅这样长期占统治地位人的文章,加入其他人文章是鼓励百家争鸣的态度,我强烈的支持。
是否选金庸,是否选雪山飞狐,才应该是讨论的重点。


  
  俺读书的时候恨不得一篇文章都木有
  一个生字都不用写

  现在再来看鲁迅的文章
  确实不错

  林语堂和鲁迅
  鲁迅更适合鼠目寸光版的味道

  如今攻击鲁迅的人
  如果早生几十年
  或者鲁迅赶上互联网时代
  应该更有出彩的地方

  被人抬的不一定都是坏人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happy_99 + 2 + 2 赞成赞成
梦幻妖精 + 2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8-17 14:16:07 | 只看该作者
刚才,66回信息说,阿Q已经是个典故,不应该删。
我觉得此话不对,是否典故和删不删没关系。
水浒典故多不?课文有几篇?西游记典故多不?课文有几篇?三国演义典故多不?课文有几篇?东周列国典故多不?课文有几篇?镜花源典故多不?课文有几篇?封神演义典故多不?课文有几篇?
再说经典,论语有几篇?史记有几篇?道德经又有几篇.
为何偏偏鲁迅就只有老Q这个个典故,课文就要有10多篇呢?
语文课本不是鲁迅选集,研究鲁迅去看鲁迅选集。课本还是多引入些好.
删阿Q还是删社戏,也没关系。
但是删,代表了一种态度.一种争鸣和民主的态度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8-17 14:18:23 | 只看该作者
最好抓阄决定。。。。。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7-8-17 14:22:2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8-17 14:18 发表
最好抓阄决定。。。。。


斗地主,有点技术含量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7-8-17 14:26:04 | 只看该作者
听说现在的领导们斗地主可精了
只是,桌上的赌注,只怕排不到语文课本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7 金币 +7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5
jiangying + 2 + 2 扯淡一下就够了,不要太远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5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1 15:29 , Processed in 0.107775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