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education200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要走正路,不走歪门邪道,顺便给本站提个建议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7-7-26 12:28:55 | 只看该作者
有道理, 相信家长的选择能力......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如果 + 5 + 5 谢谢支持~~~
hq1966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7-7-26 12:31:25 | 只看该作者
依我的经验看楼主倾向一元思想哦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7 金币 +7 收起 理由
hh_dn + 2 + 2
hq1966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7-7-26 13:35:18 | 只看该作者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不一定要用,但了解一下总是可以有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7-7-30 16:42:45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楼主做了这个论坛的管理员,是否要把DOMAN 版取消掉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7-7-30 20:34:0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的建议,论坛只是提供一个平台,提供一个交流的地方,只要和教育有关,大家都可以交流都可以讨论。关于论坛对教育方法的意见,其实很早就有了,只有有些版块没有,一会会给有关版块再加上。论坛对教育方法的意见是:世界是多元的,我们找不到两片相同的树叶,更找不到相同的两个人,每个家庭,孩子都不一样,早教理论方法何其多,我们不可能一一实践,只能从众多的方法中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相对比较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进行。我们不是教育专家,即使是教育专家,他也不可能保证他的理论方法永远是正确的,全部是正确的,有些东东放在今天是正确的,可能明天就是错误的,放在这里是正确的,放到别的地方,环境条件变了,可能就行不通。也许只有时间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管是哪一种早教理论方法,都有其好的一面,也有它不足甚至是有害的成分,我们只能扬长避短,有选择的吸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操作。讨论时请注意语言文明,不要……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4 收起 理由
ealain + 4 最后几分。支持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7-7-30 21:18:44 | 只看该作者
education2008 是个学者,治学态度严谨,行文对很多家长深有启发。

然而education2008 应该还不是一个有自己孩子的父母(仅是猜测)。

为人父母者,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的家长,爱子心切,在客观地接受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方面,多多少少会被一些感情因素左右。

孩子也是一样,他们也许会很听老师的话,却不怎么听家长的话。

天性使然,血脉相承。

我读的书少,很敬佩学者,希望您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更多地接触一些家长,文献中更多举出一些贴近生活的案例。

这个论坛经常参加讨论的家长很多,土壤很肥沃,希望能早日看到您从这里结出的果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7-7-30 21:32: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root 于 2007-7-30 20:34 发表
谢谢楼主的建议,论坛只是提供一个平台,提供一个交流的地方,只要和教育有关,大家都可以交流都可以讨论。关于论坛对教育方法的意见,其实很早就有了,只有有些版块没有,一会会给有关版块再加上。论坛对教育方 ...


希望早日在doman版上见到你说的“关于论坛对教育方法的意见”。。。希望这个意见不要含糊费解,说了等于没说。
doman的斑竹明显对于非议doman的言论进行压制。凡是质疑的帖子没有任何加精或者推荐。实际上,
这种人根本不配做斑竹。斑竹必须有公益心而无私心。

这个站说句不好听的,已经成了传播伪科学的基地了。这样是非不分的站想发展,想做大,门都没有。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全慧升 + 2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7-7-30 21:40: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江湖 于 2007-7-30 21:18 发表
education2008 是个学者,治学态度严谨,行文对很多家长深有启发。

然而education2008 应该还不是一个有自己孩子的父母(仅是猜测)。

为人父母者,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的家长,爱子心切,在客观地接 ...


我只需要“行文对很多家长深有启发”即可。这是我写东西的初衷。至于接受不接受,每个人都有判断力。
至于来自生活的所谓案例,这里的家长每天都在奉献,我为什么要凑这个热闹。

社会上本来就有不同的分工。我作为专职搞研究的人,能够提供给大家一些日常生活中看不到的资料,
观点,这是研究者的价值。你偏要一个研究者发一些育儿经,这有意义吗?

学者注重的是宏观,从千千万万教育实践中提炼规律。父母是微观,提供发展中的经验。两者正好可以互补。
我没觉得自己的角色有什么不妥。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7 金币 +17 收起 理由
如果 + 5 + 5 非常赞同,也很受益,谢谢~~
全慧升 + 2 + 2 我很赞同。
一袋子宁静 + 10 + 10 有道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7-7-30 21:47:51 | 只看该作者
根据孩子的个性,有选择性的学习.任何教育方法,存在即有其理由,适不适合自己,自我判断.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一袋子宁静 + 10 + 1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7-7-30 21:52:34 | 只看该作者
资料难道不是来源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点滴积累起来,加以去粗取精的吗?

您是说你只提供数据和结论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8 05:19 , Processed in 0.082648 second(s), 3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