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education200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经是效率比较差的早期教育方式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7-7-20 06:24:23 | 只看该作者
读经有读经的好处,玩有玩的乐趣,有些事情光凭分析可能还真不管用,特别是小孩子的教育上面。多点时间陪孩子,爱他,并顺着母性的直觉来爱他、辅助他,如此就可。

什么才是爱的教育?我所能领悟出的答案是:尊重她、给她试误的自由、给她自己寻找答案的独立性和空间、教给她观察内心活动和关系互动的方法;当她被这个荒谬的世界熏染时,协助她找回清明的自性;当她跟着众人一起颠倒时,协助她从倒立的状态回归正直;当她叛逆时,要为她指出叛逆之中虽然有某些洞见,但毕竟不是完整的认识。 ————胡茵梦

这段话我很喜欢,而且对我自己也有用。胡女士在走过繁华之后的回归,令人感佩。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5
susan_1201 + 5 + 5 胡 说得太好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7-7-20 06:27:54 | 只看该作者
dawnch   2007-7-20 06:10   威望   +2   读《理想国》也会有这种功能。
dawnch   2007-7-20 06:10   金钱   +2   读《理想国》也会有这种功能。
是吗?《理想国》我看过了,让感觉很深的是一种很清晰的寻找答案的逻辑思维方式。对许多东西进行辩识,而不让自己落入常识(如果常识有错的时候)的错误中。

[ 本帖最后由 susan_1201 于 2007-7-20 06:30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7-20 08:15:31 | 只看该作者
老虫,实在不喜欢你那种言简意赅,欲言又止的风格。
把你的体会写个长一点,能让人看清逻辑的。让我们一起都来学习。好不好?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7 金币 +7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5
dawnch + 2 + 2 不好。怕累着俺!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7-7-20 08:31: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usan_1201 于 2007-7-20 06:04 发表
楼上所说又有什么事实依据呢?读文言文收获的是现代文,包括英语能力。
我相信。不是操作问题,而是文言文就有这个功能。因为文言文是精华,一、从语言角度来讲,它表达是很美的很精简很形象,是经过千锤百炼留 ...


帖主,我没有否认文言文的伟大意义,伟大作用。我的语境是:在早期教育这个母语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读经与现代文比起来是低效的。
如果孩子过了早期教育这个阶段,当然可以对文言文大读特读,甚至以此为业。难到孩子晚一点读经效果不好吗?

当孩子更懂事一点读经不更好吗?干嘛非要挤占童年本来就很宝贵的母语成长的时间。
如果你楞说文言文也是母语,有很多成语在里面的话,这就属于抬杠了。
如果一个人整天讲话文绉绉,动不动冒出一句文言来,我看大家都要吓跑了。

再提请注意的是,此处提到的母语,跟口语这个系统有很大的关系。口才,口才,真的很重要,
口才好不好跟童年的训练关系非常大。如果说早期教育最重要的意义是捕捉孩子成长关键期的话,
母语口才的锻炼就属于关键期之列。

而文言文属于书面系统,书面系统可以年纪大后加强。中国人留美可以成为杰出的英文作家,如林语堂等人,
但是,没听说过一个中国人成为很好的英文演说家。大部分留学生的文章可以写得像模像样,可口语惨不忍睹。

既然我们承认外语的口语在早期重要,难度母语就不重要了吗?

我在北京生活了很久,北京人的口才普遍比外地人好。因为他们的语言与普通话对接容易,所以语言浑然天成,
而我们小时候说的方言,大了还要转化为普通话,在这个转化过程中,语言的许多细微,精妙之处就丧失了。

所以一个孩子,与其让其读经,不如让其好好练练普通话的朗读。练好口才。这是一件要紧的事情,
也是早期教育阶段效率高,效果好,但可惜的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事情。

[ 本帖最后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7-7-20 08:3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0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八根儿 + 10 + 10 “北京人的口才普遍好”--深有感触!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7-7-20 09:35: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天高任鸟飞 的帖子

您并不了解“读经”,也不了解历史。
您如果对“王教授那套”读经的方式和内容,有真切了解,是不会这么断章取义的。其实,哪里来的“王教授那套”呢?两千年来,私塾基本上都是这样做的,不新鲜。
“读经”我是一知半解,你可以说我不了解.虽然我不是搞历史的,但是历史我算是了解得比较多的.两千年来的农业文明,老祖宗这套风光无限,现代的工业文明,西方(源于古希腊)的重契约,重体育占拒主动.所以说,两千年来都是这么来的不能现在和未来也得这个样子,而且两千年还不是这么来的.没有不思考.未来的信息社会,我们在语言上有优势(中文的信息量远大于西方拼音文字),但是现在底子薄,能不能搬回来,还未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那么请问,思考的基础是什么?
思考的基础是学习,我说过不学习了吗?我引的是一整句,不是半句

1、读经不是瞎背诵,此为歪曲;
也许话有点点重.但是看看你自己的话,再看看王教授的话,是否歪曲大家说话

2、单靠百家争鸣,就能出大师?呵呵,没见过吵架出大师的。
如果争论是吵架,我无话说.

邻居问樵夫,你知道皇帝过的是什么日子吗?
樵夫答曰:怎么不知道?皇帝用金斧头砍柴呗......
典型的思而不学则殆,不能作为批驳我的理由

民谚,是大众消化经典后形成的一种理解。误解经典原意的可能性非常大,意旨和境界相去甚远。
民谚和“经典”混为一谈,我还能说什么呢?
即使现在,经典就没有被误读?于丹就没有误读?程朱理学本来就是对儒家思想的误读.现在的经典已经没有人可以去理解当时的意境了.

谢谢您了,您才是真正的大师。
大师,我是不配当,爱抬杠而已.论语和道德经几乎看完过.但是几乎忘完了.

读经,咱也做过,只是大人读,不强求背.
我的意见,读经可以,背诵也可以,但是不能只背不思考,哪怕一知半解,哪怕错误理解,也比没有理解好.宁殆不罔.

注:楼主的立论,我也是相当的不赞同,早期教育就是要先全面铺开,再重点突破.也就是说要先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一点效率,找出孩子的优势和兴趣和缺点.以后可以针对特点,定制计划.但是不管如何设定重点,阅读都是重中之重.

[ 本帖最后由 jiangying 于 2007-7-20 09:4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7-7-20 12:17: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dawnch 的帖子

因您对孩子的责任心,深深敬重您。

1、您因为履践,故深有体验。
生命的学问,必经体验方能通透其深刻的内在意蕴。没有体验,发言则是苍白的。

2、您说得对,读经显然不能包治百病。道德亦不是单靠“读经”即可锻造提炼的。
然,道德自律依靠内省,读经却为内省提供了“必要资源”。(为什么是必要资源,就不展开了)

3、接受与不接受看各人的缘份,自己得了好处自己知道就足够了。
您这话,细细品味,其实是说:道可道,只与识得人道。不识,却道来何益?
小鸟以为,网络论坛无局限,怎知定无识得之人?该道还是道吧,不为听者反应所“缠缚”即可。


回复 #8   #14   education2008 的帖子

原帖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7-7-20 03:21 发表
楼上所说又有什么事实依据呢?读文言文收获的是现代文,包括英语能力。恕我愚钝,我实在想像不出你是如何操作的


体验,当然不是靠“想象”可以替代的。
如果您有孩子,要他按照正确的读经方法,读200遍后,您就知道了。

为什么会产生那样的效果,我当然也可以“说”明白,但却没有意义。
因为无论我“说”得多么明白,那依然只是“我的收获”,与您的孩子无关联。

再看您14楼的回帖,终于知道您并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而是“没搞清楚,所以反对”。

您说:早期教育这个母语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读经与现代文比起来是低效的。......文言文属于书面系统,书面系统可以年纪大后加强。

甄别之处在于:
如果您是强调“教孩子怎么说话”,那么,您可以放心,读经与之并不冲突。
日常家庭会话自然可以教会孩子说话,日常阅读自然可以补充孩子词汇。这是“读经”之外必然会存在的教育。


读经补充的是孩子“将来思维的底蕴”。您一定要清晰明辨:
1、孩子一旦过了“记忆力”黄金阶段,等过了13岁再去恶补文言文,由于记忆能力下降,孩子很吃苦,而且效果很差。
2、因为从小未能习惯文言文表述方式,孩子大了后,心理上也很拒绝这种绕口的东西,您要求他“逆感觉学习”文言文
,这是苦上加苦,与第一条形成恶性循环
说一句直话,我看,您的文言文水平,以及对文言文的认识,就是这么造成的,请为了孩子,反省一下吧。
3、幼年读经,可以很自然地培养孩子的定力。您看现在的孩子,躁动不安、厌学忤逆多不胜数,主因即在“不能定”。

很多孩子其实很聪明,数学成绩却很差,为什么?没有定力,心态浮动,看题目看不完整,所以看不懂,怎么能解答?您可能没教过孩子,因此不知道这些。



回复 #15 jiangying 的帖子

既然您已经承认,并不了解读经,那么,我很敬重您这份坦诚,所谓不知者不怪,我们就不说了吧。
如果小鸟有言重的地方,请您多多原谅。


小鸟的所有言论,只着眼“孩子的未来”,只针对“观点”,并非针对个人而发。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7-7-20 12:59:31 | 只看该作者
早期真的就这么重要吗?!

看到大家好象对早期教育很重要的观点是一致认同的,我不明白,早期真的就这么重要不可替代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5 说重要很重要 说不重要因以前也没关注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7-7-20 13:02:42 | 只看该作者
我试着跟您讨论一下您的如下观点:

读经补充的是孩子“将来思维的底蕴”。您一定要清晰明辨:
1、孩子一旦过了“记忆力”黄金阶段,等过了13岁再去恶补文言文,由于记忆能力下降,孩子很吃苦,而且效果很差。

----首先;我用这记忆的黄金时间来学英语好不好?背点诗歌好不好?为什么读经是效率最高的?当然,你可以说孩子学英语,读经,背诗可以同步进行,互不耽误,那我只能说,孩子的这点黄金时间可能真的有点开发过度了。

2、因为从小未能习惯文言文表述方式,孩子大了后,心理上也很拒绝这种绕口的东西,您要求他“逆感觉学习”文言文
,这是苦上加苦,与第一条形成恶性循环

-----我只知道,一件东西不去用它,是很容易忘记的。即使这件东西是在记忆的黄金时间记住的。难以想象,一个人每天会把经文温习几遍,会不停的用经文与他人交流。一件东西没有机会去用,荒废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这在某种意义上是早期黄金时间的一种浪费。

说一句直话,我看,您的文言文水平,以及对文言文的认识,就是这么造成的,请为了孩子,反省一下吧。

------我永远不可能靠着文言文吃饭。从道德的角度讲,我并不认为经文的教义对孩子的道德养成有多大好处。我只希望不要有副作用即可。我还是认为道德的养成是在实践中,在群体生活中,并非在书本里得来的。再从经济的角度讲,我也不认为读经能够对孩子未来的职业发展有多大好处。除非此人专门从事这项研究,这另当别论。但我知道,即使孩子真的选择投入这项研究,也没有必要从他早年便开始做功课。这样做的结果反而可能让他对此生厌。

3、幼年读经,可以很自然地培养孩子的定力。您看现在的孩子,躁动不安、厌学忤逆多不胜数,主因即在“不能定”。

很多孩子其实很聪明,数学成绩却很差,为什么?没有定力,心态浮动,看题目看不完整,所以看不懂,怎么能解答?您可能没教过孩子,因此不知道这些。

------孩子的定力培养有多种渠道。而我认为背书这种形式培养出来的定力是很靠不住的。我担心的问题倒是:孩子的定力可能练出来了,是不是可能有一些副作用之类,比如成了书呆子。当然,如果你的培养目标就是这个另当别论。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7-7-20 13:03:2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xfddl 于 2007-7-20 00:27 发表
说实话

对这么多早教方式,一直很迷茫

这个帖子应当发到读经专栏去。。。

我儿子一直在不知道什么是早教的环境中成长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5 开始深刻检讨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7-7-20 14:15: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7-20 12:17 发表
回复 #7 dawnch 的帖子

既然您已经承认,并不了解读经,那么,我很敬重您这份坦诚,所谓不知者不怪,我们就不说了吧。
如果小鸟有言重的地方,请您多多原谅。

小鸟的所有言论,只着眼“孩子的未来”,只针对“观点”,并非针对个人而发。


诚如您说言:该道还是道吧,不为听者反应所“缠缚”即可。
我从不认为争鸣是吵架,因此,不存在见谅问题.

事实说话即可.
我儿子四岁1个多月,在学珠心算.这个学校是著名的全国连锁,名字我就不公布了.开设的课程有珠心算,识字,拼音,读经,学习能力,数学等.
2个月前去试听的时候,老师很奇怪他为什么会打算盘,还专门问他是不是学过珠心算.
上周日上课,去的时间早了点.我带着洋洋阅读了墙上一段关于创造力的文章,大约只有不到20个字他不认识.后来老师问我使用了什么方法.
昨天,老师又问了怎么教的小孩认字.而且还叫他教和他一起学珠心算的其他小朋友(都是6岁的)认字.
显然,按理说,这个学校的老师在识字和读经方面比我权威.但是还是在请教我呢.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0 金币 +15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10
susan_1201 + 5 + 5 好厉害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0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1:20 , Processed in 0.083208 second(s), 4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