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7-19 16:13 发表 ![]()
大师惨重晕倒~~~
最重要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家长自己首先要做好“做家长的准备”,才生孩子。
言传不如身教,家长自己就是孩子的楷模。教孝顺,首先自己成为孝子;教学问,家长自己带头尊敬 ...
听了大师之言,我也晕
言传身教我不晕,适当读经典我不晕
但是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大师所说还是王教授那套.只背不理解.晕
人文能力不靠多阅读多思考而只是背诵是来不了的.
"近两千年来,中国历史上所有大师级人物,哪个不是这么读出来的?就包括五四运动的那些反对封建文化,极力提倡西学的骨干分子,鲁迅,胡适等,他们赖以成名的学问怎么来的?都是仰仗这种读书方法。"非也,非也,他们哪一个不是思考出来的.
"而建国60年来,还有没有这样的大师出现?连超过胡适的都没有几个,不要说大师了。"嘿嘿,没有百家争鸣,光考瞎背诵,当然出不了大师.
我儿子洋洋三岁的时候就能把回乡偶书和登鹳雀楼编成动作边背边表现出来,谁说小孩子只能背不能理解.
"《论语、孟子、中庸、老子、大学》,字数少,总共不过4万字,却凝聚了人类最优秀的文化精华。"应该是凝聚了中华最优秀的文化精华和糟粕.春秋时代的祖先百家争鸣,创下2000年世界第1强国的基础.但是时代是进步的,死守祖先的一亩3分地是没有前途的.现代工业文明的精髓来源于古希腊的契约文明.而老祖宗的有些东西在封建农业文明是先进的,在现代工业文明则版本不兼容.我列几条广为传诵的而现在不兼容的:
"失败乃成功之母."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是人落后."
再说说百家争鸣,就看看这个坛子月初发生的事情,就知道我们是多么的排斥百家争鸣.6月份我来得少,原因不清楚,但不管什么原因,意见不合就走,显然不是百家争鸣的态度.jerryhao在 关于讨论的目的及方式问题 说得头头是道,现在还不是一走了之.典型的严于律人,宽以待己.
不过大师关于玩那段让我眼睛一亮.虽然我认为玩的定义不该有由大人定,该由孩子定,但有时还真正的在研究儿子该怎么玩呢.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