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rysx9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培养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7-1-4 14:02:10 | 只看该作者
有一次,他带着孩子参加一次会议。等会议开到11点快结束的时候,有个 人逗孩子,让他到台上宣布会议到此结束,没有想到这个孩子真的爬到台上然后 大声地宣布:

  “我宣布会议到此结束。”当时让主持人非常尴尬,底下的人哄堂 大笑。在这种情况下,这个父亲的做法与别的母亲或一般人不一样。他说:“对 这种有伤大雅的举止我一般都是默许的。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因为孩子一些不经意 的举止伤了大人的脸面而就对他动怒,因此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当然,我说这件事不是想让所有的父亲都去模仿这个父亲的做法,但是 这种想法有可取之处。他的这种做法和一般母亲的做法不一样。我也经常看到一 些由母性带着孩子的场面,紧紧拽着孩子不撒手,比如说台阶,家长不允许孩子 有新奇的做法和举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07-1-4 14:02:36 | 只看该作者
还经常带着埋怨的口气说:“哪有你这样闹的,这样淘气 的。 ”母亲一般把谨慎!谨慎!再谨慎!小心!小心!再小心!作为照顾孩子 的座右铭。

  要不要呢?作为儿童年龄小,需要这样。但是由于女性生理上的一些特点, 加上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培养出来的男孩缺乏男孩子的气概。我今天提出这个 问题,也是因为社会不提这个事,所以我要大胆地提一下,我们要培养孩子活泼 开朗的性格,除了母亲要付出一些努力,父亲也要付出一些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7-1-4 14:03:09 | 只看该作者
当然我这里不是指父亲表现得粗暴的样子动不动就暴跳如雷,或是上手就 打,要不就拿脚踢,我是坚决反对这样做的。我强调在一般的正常情况下,如果 我们做父亲的能以男子汉的特点去感染自己的孩子,那么对于培养孩子活泼开朗 的性格会起着很大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7-1-4 14:03:41 | 只看该作者
有些成年人表现得很忸怩,也很不开朗,都会追朔到他的童年时代。今天的 父母一生中多半只有这么一个孩子。对于孩子的教育非常上心,都希望把自己的 孩子培养好。

  所以我们要在这方面加大力度,发挥我们男性的特点,为自己的孩 子更好地发展起着一个好的推动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07-1-4 14:04:08 | 只看该作者
第三点:善于激发孩子的良好情绪。

  关于培养孩子良好情绪,可以从很多方面做工作。我想从四个方面来讲:

  1. 爱孩子。

  2. 让孩子有自己选择的权利。

  3. 教孩子调整心态。

  4. 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07-1-4 14:04:36 | 只看该作者
良好情绪和情感是培养孩子健康人格非常必要的条件。良好的情绪可以提高 大脑和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力,使身体各个器官活动协调一致,真正发挥其身体机 能的潜能。良好的 情绪和情感有益于孩子健康地成长和发展,更有益于孩子良 好性格的形成。学前期的孩子已经积累了一些复杂的情绪经验,他的这种情绪体 验已经不仅仅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许多研究表明一个孩子如果能够经常处于一 个乐观的情绪之中,能够体验每个情感,那么他活泼开朗的性格就容易培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07-1-4 14:05:02 | 只看该作者
在家庭中怎样激发孩子这种良好的情绪呢?

  首先,家长要正确理解对孩子的爱,要理智地去爱孩子。对孩子过分地溺爱, 过分地保护往往使孩子自私,心中没有别人。家长都是特别爱孩子,所以往往是 孩子要求什么,只要你能做到,就一定满足他。你当时对孩子的要求也没有认真 地考虑到他的合理性,当孩子第一次无理的要求得到了满足,他就会继续下去。 长此以往心中就形成了一个观念:我的要求必须要得到满足,如果得不到满足我 就要发脾气。故而表现出任性、不满,通过各种办法达到最终的结果──大人必 须满足孩子的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07-1-4 14:05:28 | 只看该作者
这种事情的坏处,孩子小的时候体会不到,而将来孩子要走向社会去工 作,他在社会上就是不受欢迎的人,而孩子也会终身痛苦。所以家长对孩子的 爱应该和严格要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07-1-4 14:05:53 | 只看该作者
另外不要给孩子东西太多。如果给孩子的东西太多就会有这样的感觉:获得 就是得到幸福的源泉。会使孩子感觉只要我想得到的东西我得到了,那么我就快 乐,人生的快乐就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这一点家长也会有体验。如果你 不能事事都满足孩子,当然这种满足有合理的和不合理的。就拿玩具来讲,不是 说给孩子很多很多的高级玩具孩子就高兴,如果孩子对这个游戏感兴趣,哪怕只 是简单的材料,孩子也会玩得非常快乐。因为儿童在游戏的时候愿意满足自己的 愿望和要求,他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进行游戏。东西不够了,他自然就要找东 西代替,就会动脑筋想办法。孩子拥有太多的东西就不会动脑子,他不去思索、 想办法,什么都是拿来主义,这对孩子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07-1-4 14:06:19 | 只看该作者
另外,不要对孩子过分地帮助。只要没有太大危险的就应该让孩子去做,让 孩子去尝试。一位心理学家研究这个问题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如果一个人长时 间生活在一种特别幸福的空间里(前面所说的可以说是符合这种要求),就会产 生健康心理过剩的要求。这种健康心理过剩,有两个特点:一、对幸福的感觉越 来越压抑。你也许会有这样的感觉:“怎么我给你买了这么多东西你还是不满足 呀?”这个时候孩子对幸福的感觉越来越压抑;再有就是特别害怕,不愿意去接 触人间的艰苦。甚至说是平常是事也感觉到是痛苦的事,神经过敏,这种孩子表 现就是畏缩,停滞不前。所以我们家长常常觉得:我们应尽量满足孩子,让孩子快 乐,可实际上孩子并不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0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3 01:24 , Processed in 0.103286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