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小淑女妈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我们如何做家长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07-1-4 14:54:56 | 只看该作者
现在,好多家长也都看到了我们中国的教育也在逐步走向世界,要和先进国家教育观念上接轨,很多新的观念,大家也觉得非常好。这是为人的充分发展创造了一个很好的空间。我的观念是:孩子必定要长大成人,要脱离我们的家庭、脱离我们的父母,他必须是要飞出去的。孩子真要走向未来世界的时候,需要什么样的人呢?未来的社会我们很难去预测,但是一个共识:将来的世纪是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最本质的东西,孩子得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要学会人的一切能力。这点对于我们学前教育太重要了。每个人要有丰富的个性特点每个孩子的潜力不同,现在我们的这种环境下,我们给孩子进行所谓的超前教育如果是适宜的,孩子们能够承受的,也是非常好的。所以,我们不能扼杀我们家长对教育的这种高期望和美好的期望。同时,最重要的是不能违背我们教育的规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07-1-4 14:55:21 | 只看该作者
所以,我提出的观点是:培养特长没有错,关键是培养特长不是目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如果我们把培养特长看成是儿童发展的最终目的,就错了。我们就不惜一切代价,剥夺孩子一切做人的权利、一切玩的权利,剥夺了他所有的权利,牺牲一切代价,换取特长。所以,我们现在看到很恐怖的家庭教育误区,孩子除了吃、喝等生理的需要所占有的时间以外,我们的家长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一种正规训练,让孩子过一种苦行僧的生活,这种方式就是价值曲向,把培养特长作为最终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07-1-4 14:55:52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我们把培养特长作为一个桥梁、一个手段、一个途径。我们要追求的是孩子的健康和幸福,我们就会很恰当地按照孩子的喜好,来规划他的生活。我们就可以把学习儿童的这种学习和发展融入在孩子无忧无虑的游戏当中,那么孩子的发展还是很持续的。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的科学家和有成就的人才,他们的成就揭示出,他们对事业的贡献,他们巨大的创造力的起点是从兴趣入手,我觉得现在把培养特长做为一种途径、一种目的反映了两种价值观,最后我为我们北京市的少儿向家长,向社会呼吁:还给我们一个快乐的童年吧!让我们无拘无束的去玩吧。因为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把孩子的玩,把孩子做游戏往往看成一种贬义词,把孩子好玩、贪玩看成是一种歧视、鄙视的态度。这其实恰恰违背了孩子的规律,因为儿童就是在游戏当中、在天天的创造当中去生活、去成长的。所以,游戏对于儿童来讲有一种特殊的教育意义和价值。可以说游戏是孩子的一本好书、是孩子学前最主要的课程、游戏是孩子成功的阶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07-1-4 14:56:25 | 只看该作者
因此在这里我向大家推荐一本书,这是一个瑞士的母亲写的,她写的很通俗的一本书。我建议我们的家长读一读叫《你的孩子属于世界》。她是在中国工作的一个外国人,她带了很多中国的研究生,她们进行很多调查,发现我们中国的教育有很多的优良的传统,也有很多优势,但同时,我们中国的家庭教育也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所以,这本书里写了很多她自己的经历和她对我们中国教育的思考,也很有操作意义。所以,她是替我们千千万万孩子在呼吁,我们的教育要真正顺应孩子的发展,必须得从今天开始关注孩子的生命的六年应该怎么样度过。所以,让孩子享有童年的快乐,是我们应该遵循的一个很重要的规律,让我们的孩子尽可能地减少压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07-1-4 14:56:47 | 只看该作者
同时,我也向我们幼儿园的老师呼吁一下:我们一天组织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也要尽可能让孩子体验到生活的快乐和幸福。现在我们的孩子心理到底是否健康?个性是否健康?与他们的环境是很有作用的,有很直接的关系的。我们的孩子如果来到幼儿园就焦虑、就压抑,他就会很紧张,就得不到发展。我们曾经在IA调查分析结论,很多老师都知道,联合国教科组织在我们国家搞的这个测查,其中有一条就是影响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这并不取决于智力的训练强度、密度是否科学、是否合理,而是影响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教师的态度。这个结论使我们的教师就要反思。我们给儿童是否要更多的鼓励、尊重,给他以更多的欣赏,还是一天到晚在挑他的毛病、在指责他、训斥他呢?所以,这种观念下,我们应该考虑到让孩子真正有一个幸福的生长的空间,这是他健康发展必备的物质基础,甚至说是儿童发展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07-1-4 14:57:1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说我们现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滋补品太多了,那么我们给与儿童精神上的营养品最高档的,最可贵的是一份尊重。我觉得我们尊重孩子,他们最需要的是游戏,是快乐,是幸福。我们要考虑我们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他们快乐吗?幸福吗?当孩子有一些过失性行为,当孩子犯了错误,当孩子好心做了坏事,甚至当孩子出现了一些幼稚、不成熟、缺点、不足的时候,我们教师能否宽容他们,能不能给他们以最好的接纳,能不能敞开我们的胸怀,用爱去包容孩子的一切。这关系着孩子的发展。所以我们经常说要有创造性的下一代,创造精神从哪里来?创造精神从儿童的自尊、自主、自信来,孩子如果没有这些,就谈不到创造,儿童的自尊、自主是与他的生长环境有关系。生长环境是否宽松、是否和谐、是否平等、是否民主也影响着孩子的生理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07-1-4 14:57:34 | 只看该作者
所以,我觉得我们不要把我们的家长位置、老师位置高高在上,凌驾于孩子之上,我们低下来,跟他们一同生长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孩子有很强的生命力,同时,在我们精心地呵护下,孩子会健康地成长,关键取决于我们给孩子提供一个什么样的生长环境,所以,今天有很多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07-1-4 14:57:56 | 只看该作者
最后一个观念:孩子是具有一个主体性的人,孩子有自身的潜能,有内在的能动性,这是我们成人往往低估他们的。在我们眼中,孩子是那么的弱小、那样的无知年幼、有很多不成熟和幼稚,因此,带来了我们很多教育上的担心,于是,在我们教育当中,我们就不自觉的包办代替他们了。怕孩子做不好,不相信孩子有这样的能力。我在这里说,孩子是一个主体性的人,儿童生下来,随着年龄不断地增长,随着他知识经验不断地完善,在这种过程当中,他决对不是消极的适应社会、不是消极的适应我们的教育,他有很强的自主精神和主体意识,那么儿童的第一反抗期是在三岁左右。家长反映,这个孩子本事不大,个性特别强,所有事情都要自己来,这就是人生的第一个反抗期。这就是儿童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做:洗脸洗不干净、吃饭吃不好、做事做不好,但他心很高,凡事要自己做,这就是儿童第一人生阶段的第一个挑战。在这时候,如果家长把他的一切权利剥夺了,那么我们孩子教育的最佳期就在我们的包办代替过程中,孩子的能力就退化一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07-1-4 14:58:19 | 只看该作者
我举一个例子:现在孩子上学的时候,我发现一个问题:孩子上学、放学,我们的家长都要接送,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孩子们的书包已经跑到我们的家长身上去了,当我们的孩子上到五、六年级的时候,我们的家长突然发现,孩子已经长大了,个子可能比我们都高了,这时候就要反问,嗯,书包怎么在我身上?孩子就会说:"背书包不是我的事"。所以,现在我们的家庭教育要反思这样一个问题,当我们看到孩子已经形成一些畸形发展的时候,就要把棒子重重打在孩子的身上,这对孩子来讲是不公平的。这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我们家庭教育当中,一步一步包办代替,使孩子各种各样能力退化的时候,反过来,我们抱怨孩子,这就是对孩子最大的不公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07-1-4 14:59:08 | 只看该作者
今年的文摘报上有一个例子,读完以后,我觉得很心酸。大家都知道,今年荔枝是个大丰收年,有一个父亲出差了,从广西带来一大箱荔枝,本来北京的荔枝就已经臭大街了,而这个母亲是特别喜欢吃荔枝的,父母的经济收入不是很优越,家里很难得吃到这么好吃的荔枝,父亲回家就把荔枝打开了。而这个女儿是十三岁了,放学回家很高兴,这个母亲剥了一个荔枝放在嘴里,这个女儿看到后,如狼似虎跑到妈妈怀里,要把妈妈嘴里的荔枝掏出来,嘴里说着:"我让你吃了吗?"可这时,由于荔枝很软,一下子就没了,当母亲吐出来时,已经是一个核了,这个孩子当时毫不留情面的给了母亲一记耳光,打得母亲是老泪纵横。面对这么多的水果,母亲只是吃了一个。当时,母亲就崩溃了,我的孩子已经十三岁了,在她面前我还没有吃她的东西,只是吃了一个荔枝,孩子就给了一记耳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8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2 07:14 , Processed in 0.099669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