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小淑女妈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我们如何做家长

[复制链接]
101#
发表于 2007-1-4 15:09:43 | 只看该作者
很多老师和家长可能都读过这本书《发现母亲》,其中有一句话非常精僻:"人的智力是铁、意志是铜、品德是银、气概是金。"这四句话,给我们提出一个:我们学前教育应该追求一个什么样的价值观?究竟应该在学前期教会孩子什么?我们应该从培养孩子完美、优良、健康的人格开始,塑造他们健康的个性、培养他们身心和谐发展。因此,我们的每一个孩子有不同的个性,但他应该是健康的、正直的、善良的、活泼的,应该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这不是一个口号堆积起来的人,是实实在在不同个性特点的每一个健康、活泼、有健康人格的人,构成我们未来人的基础。这是我们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个性和潜能,我们应该提供这种很好为孩子发展的空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发表于 2007-1-4 15:10:03 | 只看该作者
 第四个忠告:学会欣赏孩子。我的忠劝是包括老师在内,我们欣赏的视角,你的眼睛的视角。我们要用善意的目光去审视我们每一个孩子。我们用善意的目光去理解、去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就地看到每一个孩子都在闪光、每一个孩子都可能成才、每一个孩子都是宝贝。因此,我们要相信孩子的能力,给他们独立生活创造机会,给他们提供创造的空间,给他们提 供一个丰富多采、有利于生长的空间。在这里,要欣赏孩子的优点,还要学会赏识孩子的无 知与年幼,甚至一些不足。我们的宽容、我们的接纳对孩子来讲,有时正面的引导,你的一个赞许、一个表扬、一个鼓励作用要大大的高于你的剖析、你的训斥,这在我们的探索当中也是很成功的一个教育经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发表于 2007-1-4 15:10:21 | 只看该作者
我给大家一个口号:相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就是人的自信是人成才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基础,也是一个内在的心理素质。每个人都需要别人对自己的认可,孩子更是如此。有一个实验,一个镜子、一个魔盒 。这个魔盒里面放着一面镜子。跟小朋友说:"今天我们来测谁是最聪明的孩子,这个魔盒可以测出来,怎么测出来呢?最聪明的孩子能在魔盒里看到你的一张脸。"小朋友都很紧张,都怕在魔盒看不到自己的脸。让每个孩子过来测,每个孩子心情都很激动、很紧张的来看,看完以后,一副尤衷的喜悦都发自孩子的内心,一个个都高兴得不得了,自己坐在不椅子上很开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发表于 2007-1-4 15:10:40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个很有名的实验,最后,只要是视力正常,都会在魔盒里看到自己的脸,这种很好的心理暗示,每一个孩子的前途都是聪明的。所以,我们的这种教养方式,不要盲目地夸孩子,要具体地肯定他每一个长处,这就是我们教育的一个策略。充分的相信他们,同时给予他们最充分的肯定,但不是信口开河、不是盲目的。每一个孩子一点一滴的成长和进步,你夸他以后,孩子就会自觉转化自己的动立和定型,就会越来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发表于 2007-1-4 15:10:58 | 只看该作者
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保龄球运动员的一个成长经历。在国外有一个职业保龄球选手,他每次打比赛都赢得优异的成绩,冠军与他几乎是有缘的,在他多次赢得最高比赛奖赏的时候,下来后,被许多记者包围,记者都在研究他成功的秘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发表于 2007-1-4 15:11:16 | 只看该作者
有一个新闻记者采访他:"您今天有这样成功,肯定是有决窍的,能不能透露一下,是怎么样走向成功的。"他尤衷地说:"我今天的成功是因为我有一个非凡的父亲。"他就讲了一个童年的一段经历,他说:"我的父亲是一个保龄球教练,从小我受父亲的熏陶,对保龄球有了浓厚的兴趣,但,在他的记忆当中,他的父亲从来没有正规的训练过他,这个保龄球应该怎么打法,父亲从来没有给他专业化的训练。但在他记忆当中印象非常深的是,在他刚刚学走路的时候,也学着父亲的样子,用一个小球掷向远方的时候,我的父亲永远在做一件事,从他来球的方向迅速树一个把子,不管是从东抛到西,还是从南抛到北,他永远都是这样做的。他说,他的父亲一直这样做,直到他成为一个职业选手。他说他很明白父亲的意图,给他一种无声的暗示:"儿子,相信你,出手的球一定能打中目标。"所以,他很小就有这样一个外部的环境,使他有充分的自信。他说:"所以,我在打保龄球的时候就相信我出手的球一定是全中。"所以,在竞技比赛中,最后的角逐较量中取得优胜还是取决于一个人的心理素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发表于 2007-1-4 15:11:48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保龄球运动员的经历给我们一个启示:我们是培养他很好的心理素质,还是给他纯技能的训练?我们在培养特长时是进行一种意志的磨练,培养他做人是做一种桥梁、一种途径的运用?还是把他做为人生最终结?拿一个钢琴做为奋斗目标?这就是两种价值观、两种曲向。因此,发现那位母亲的那句话:品德是银、气概是金。所以,人的心理素质、人的心理健康、人的精神上的愉快,这是人生生命质量应该追求的。所以,在学前期我们更没有必要让孩子进行一些枯燥的训练,让我们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发表于 2007-1-4 15:12:14 | 只看该作者
孩子在还没有背上书包进入校门就对学习产生了相当的厌恶情绪,这是我们教育的失败。所以,家长应该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孩子,以一种欣赏的目光去看待孩子,我们的孩子未来是美好的。让我们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跟孩子一同成长。让我们用心去读孩子这本书,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就会发现孩子的内心世界是五彩斑斓的、丰富多采的。孩子是一本教科书,我们读懂了孩子,就会找到相应的教育对策。所以,一个教育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的教育方法和原则不是图书馆内一本本厚书当中得来的。从现实的孩子当中,真正走入他们内心世界的时候,我们在读懂这本书时,一些高超的教育策略、教育方法、教育行为就会源源不断的得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发表于 2007-1-4 15:12:46 | 只看该作者
因此,孩子也是我们的老师,只要我们和孩子融在一起时,你就会了解孩子走向未来,完全有可能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关键是我们的心态、我们的观念、我们的教养方式。所以,在今天,我们走进童心世界需要的是:平等的态度、善意的理解,多一些沟通、多一些赞赏,同时,我们还应有一些与孩子交往的技巧。我们的老师、家长要成为孩子的学生,当我们跟孩子成长的时候,会从孩子那里得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结的教育源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发表于 2007-1-6 05:06:34 | 只看该作者
thanks a lo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6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2 12:38 , Processed in 0.110433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