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小淑女妈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我们如何做家长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07-1-4 14:50:48 | 只看该作者
教育要面向未来,我们的人才要面向未来,所以,面向未来的教育应该充满了新的观念。那这新的观念是什么呢?我只想给大家引用四个观念,让大家记住这四句话,用这四个主要的观念来反思我们今天的教育、来调整我们今天的教育。我想我们就可能使我们将来的孩子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下面我讲一下当代最新的儿童观的四个方面。

  教育要实现现代化,主要的标志反应在观念的现代化,教育孩子要真正走向现代化的一天,我觉得 我们观念的现代化是首要的问题。四个新的观念也很好记,主要是我们怎么去领悟、怎么去理解、怎么样去落实这四个观念。教育观也好,儿童观也好,核心的问题是怎么样看待我们今天的孩子、怎么去意识他们的未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07-1-4 14:51:11 | 只看该作者
第一个新的观念:把我们的孩子应该看成是一个社会的人,他生来就有做人的尊严和价值,他们应该享有人的一切权利,这就是现在教育观、儿童观很核心的一个思想。因为儿童生来就有尊严和价值,我们就应该把他当成一个处在生命最初阶段,发展最为完整的人来看待。用这个思想、这个观念来看待我们今天的教育,有时候我们就没有把孩子当成社会的一个人来看待,我们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跟我们是同等地位、跟我们社会价值是一样的人来看待的。我们常常把孩子当成一个私有产品、当成自己的副产品、当成自己家中的一个财产,甚至在封建的意识下,这个生命是我们家光宗耀祖的,至于他将来怎么发展,我们的很多观念走入一个误区,从根源来讲就是一个观念的问题。把孩子当成光宗耀祖、当成补失我们前辈子的缺憾,当成我们家庭未来的主要的希望和支柱,我们很多家长的成长经历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于是把自己这种美好的期望转到自己的孩子,希望孩子能够 圆自己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梦。于是乎,我们的家长在孩子降临的那一时刻,就勾画着孩子一生的蓝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07-1-4 14:51:35 | 只看该作者
他们是怎样设计孩子的发展的呢?有的家长节衣缩食,给孩子买各种各样高档的东西。有的孩子二三岁就要学电脑,三四岁就要步入钢琴的正规训练,我们的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尽可能给孩子创造一些他们认为是很理想的环境。我不去评论该不该教孩子特长,因为这个很明显摆在面前,教特长没有错,孩子有特长一点错都没有,关键是我们以什么样 的方式去培养孩子的特长,在培养孩子的特长过程当中反应了家长的一个观念的问题,就是家长把孩子当成自己一个私有财产,完全让孩子听从自己安排的,所以我们现在看到一到周末,孩子就到"兴趣"班学习。为什么说这个兴趣是带有引号的呢?就是我们力图把孩子培养成才的话,就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很好的机会,那么这些所谓兴趣班是不是孩子们的兴趣呢? 我曾经跟孩子们聊天,孩子们说:"老师,活得真累。"大家想想看,我们五岁的孩子就能说活得累。有的六岁的孩子就羡慕爷爷、奶奶退休,说他们多好呀,再也不用面临那么多的竞争了。孩子们的压力特别大,他们这种压力是我们外部环境施加给他们的,到底承受得了还是承受不了呢,在他们还没有背上书包的时候,他感觉学校的生活是那么的可怕。他们在非义务教育阶段、非正规性学习的时候,就面临着被筛选、被淘汰。现在很多媒体和报刊都在大篇幅的宣传:不要让我们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我们就给孩子很多压力,这种压力,孩子在承受不了的时候,反过来再提出呼吁的时候,我们的家长并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平等的人来等待。所以,现在我们的孩子在这种竞争、压力很激烈的环境中生存,孩子的生存质量、精神生活的质量不高,我看到现在孩子们的欢乐不多了,幸福越来越少了,我们的教育者是否应该反思一下:我们应该追求一种什么样理想的教育? 长期以来,我们把孩子一直当做是自己的副产品,所以,我们考虑的时候从来不考虑对方,我们现在的教育是不考虑对方的。所以,我们的教育带来的是:空洞的说教、很理智的思维在跟孩子争辩,从来不考虑孩子自身的特点和需要。因此,我们的教育在没有研究对象的时候,教育的结果可能是收效甚微的,甚至是适得其反,教育的效益不是特别大。这种情况使我们的家长很困惑,有些家长反应:"我是辛辛苦苦、一心一意、满腔热情,可是我的教育效果为什么不明显呢?"我觉得这就是一个观念问题,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跟你是平起平坐的,要研究他,他实际上是跟咱们一样同样需要各种各样权利的人。他们做人的尊严我们是否在意了?他们各种价值和权利是否给予充分的尊重? 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呢?首先:我们要把孩子当成一个社会的人来看待,享有人的一切权利,他有做人的尊严和价值。第二点:儿童是一个发展的人,他处在生命的最初阶段。儿童是一个发展的人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他即是一个发展的,又是一个最初的,我们常常把孩子比做幼牙,也就是说他从成熟向不成熟发展。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我们成人给以精心地呵护和细致地照料。这就是孩子最初阶段生命弱小这个特点所决定的。他对我们成人的依赖、对我们家长 及家庭的依赖由于年龄越小依赖越强,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得观注孩子的身心两方面和谐的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07-1-4 14:52: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层含义:孩子的发展不是自然成熟的,不象大树小树自然直,而是需要我们修枝、剪枝,需要我们照料。所以,我们的教育是不可低估的。我们的家长和老师也说明了这一点:让孩子能够健康的成长,健壮的成人,将来能成为栋梁之才。我们必须得从孩子出生的那一时刻开始,因此,我觉得教育的作用所谓不可低估,这个教育今天我们能够理解,决不是简单的教一些知识、简单地说教、简单的几个训练班、简单的报几个所谓的兴趣班就可以得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07-1-4 14:52:22 | 只看该作者
这种教育应该贯穿在孩子生命最初阶段的每一时刻,包容在孩子吃、喝、拉、撒、睡、玩的当中,因此,我们看待学前教育就应该是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老师和家长都应有这样一个心情:我们跟孩子一起长大,儿童在生长过程当中不是一张白纸,有人说孩子的可塑性强,这确实是孩子的特点,但我觉得孩子不是一张白纸,他对外界事物,对你所施加的这种教育影响的反应是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不同的方式、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他这种心理结构是有很强的个性特点和自主意识,因此,我们的教育就要考虑到教育的高效率、考虑教育的适宜性,只有适宜的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才是有可能的。我们的教育必须得顺应孩子发展的需要,今天我们教育的起点应该先观注孩子的需要,应该从了解孩子开始。因此,儿童是一个发展的个体,这个发展的个体是每一个孩子都有每个孩子很强的个性特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07-1-4 14:52:47 | 只看该作者
这就给我们教育一个很大的难度,儿童是在发展过程当中,他的变化是非常大的,我们很多发展的成熟程度都是在学前这个阶段来完成的。这个起始阶段就需要我们的教育者具备很雄厚的儿童的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的基础。我记得有一本书上说得很好:做一个生养孩子的父母是很容易的,但做为一个懂得教育、会教育孩子的父母是相当不容易的。所以,今天我们在坐的各位家长和老师,虽然我们不是教育家,但是为了孩子的未来,我们现在就应该按照教育家要求来要求我们自己。要从教育家的角度来思考我们今天的教育问题,我们要站在高一点,我们的孩子才会有很好的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07-1-4 14:53:11 | 只看该作者
因此,看待孩子发展的问题,我们的教育不可能有一个现成的套路、有一个现成的教育论文、甚至有什么密方,能够解决我们孩子发展的问题,这样,就对我们家庭教育提出一个挑战。曾经有许多家长买了很多教育的书以及心理学的书,到处去咨询,可是往往教育收效甚微,其实他差在一步,他不去研究他家里的孩子,而是套用别人的教育方式、教育模式、教育思想、教育方法。

  所以,我们的家长就应该有一个充分的心理准备:面对我们每个不同的孩子、面对不同个性的生龙活虎、天真活泼的孩子,我们应该寻求一个最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策略。所以,我们今天的教育就要从每个孩子的实际出发,因此,尊重儿童,走进童心世界是我们教育好孩子的第一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07-1-4 14:53:38 | 只看该作者
第三个观念:这个观念是最重要的一个观念。今天我要重点讲的就是儿童期,不仅是为成人期做准备,孩子不仅要为将来而活着,还要为现在而活着,他们应该享有童年的快乐、幸福。我们在谈到学前教育经常提出的口号是:"要为孩子一生打基础、要为孩子入学做准备。"人生的起始阶段(就是打基础的阶段),有它的功能,应该为人的一生奠定很多基础。但是,在我们在喊这两个口号的时候我们却忽略了: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人的一生生命质量的问题。就是我们现在要强调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不只是延长人的寿命。另外,让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能享有最丰富的、最快乐的、最高质量的生命的意义,让我们每一个人来得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07-1-4 14:54:10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孩子是人生长河当中的最初阶段,我们常常把孩子的童年用一个定语去装饰:金色的童年。这一阶段除了他有一个为未来做准备的生命的特殊意义之外,他们最重要的生命特殊价值,就是他们应该享受童年0-6岁这六年里最幸福、最快乐的每一个时光。

  我曾经参加过一个幼儿园的家教沙龙,家长和老师共同探讨要不要教给孩子一技之长的问题。会上家长们提出:"我们必须要教会孩子一技之长,因为他们 只有学会了一技之长,将来 他们才有生存的本钱,才有竞争的实力"。这是家长们很鲜明的一个观点。在这个观点的对立面听到的是我们幼儿园老师在说归成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促进儿童的身心和谐发展,怎么才能达到呢?最理想的教育方法就是应该让孩子在无忧无虑的游戏 当中成长,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07-1-4 14:54:34 | 只看该作者
当时处于这二种观念当中,我的观点是:深为一个孩子的家长,深深体会到现在社会的竞争,我们的孩子必须得储备实力,每个家长都在考虑这现实的问题,因为我们国家的这种考试制度还没有完全改革的情况下,现在的竞争仍然是一种淘汰和筛选,仍然是千人走独木桥。现在家长看到的是如果我提早了对孩子实施素质教育,那我的孩子可能就吃了大亏,如果将来还是用分数来衡量,我的孩子就得必须被动适应这种。于是我们的家长心理明白,但感情上仍然要坚持自己那套传统的做法,让孩子求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所以,孩子为了将来生活的好,现在就得吃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1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3 00:25 , Processed in 0.150299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