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小淑女妈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我们如何做家长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07-1-4 14:37:39 | 只看该作者
第二个问题:面对新世纪,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观念?

  第三个问题:我们尊重孩子,对他发展的特殊意义是什么?

  最后我们从操作方面上,我们每个家长、每个老师究竟应该怎么样去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07-1-4 14:37:59 | 只看该作者
每一个从事幼教工作的老师,或者是我们的家长在面对我们的教育对象时,可能都有一个理想的期望,希望 我们的后代都优于我们。这是我们每一个做家长最良好的愿望。每个家长都是一样的,在孩子降生的那一天,就开始做一些家庭的教育计划,在勾画孩子一生的发展,观注着孩子的发展。究竟孩子发展成什么样?取决的因素有三个方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07-1-4 14:38:18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方面:我们的遗传因素。这里面讲的是孩子在母亲怀胎十个月当中所经历的胎里的环境,有很多因素是由父母的遗传因素决定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不可忽略。比如孩子的体形、骨骼、相貌、个性特点甚至脾气秉性等很多方面,都是来自于先天的遗传因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07-1-4 14:47:49 | 只看该作者
第二个影响孩子发展的:不可低估的教育因素。这种教育是后天的,是我们成人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按照一定的思维方式、按照一定的教育意图去把我们的培养目标,贯彻在我们的行动当中的。

  第三个因素:环境的因素。这是构成 孩子生长过程当中重要的、起着潜移默化作用的一种因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07-1-4 14:48:13 | 只看该作者
我们今天谈孩子的成长问题就应该从这三个方面去优化孩子的生长环境、生活环境,这样才能很好的促进孩子的发展。究竟什么样好的教育,才能实现我们的理想呢?今天 ,我们不从教育的原则、教育的策略、教育的方法,而是从我们用一个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来看待我们的孩子?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跟我们的孩子沟通?用一种什么样的行为来跟孩子交往?用什么样的态度跟孩子一起成长?所以,我认为今天我们的教育取决于孩子明天的未来。今天的教育实际上就是造就明天的一代,我们的教养观念决定了我们的教养方式。我们的教育行为和对策决定了孩子的明天和未来。虽说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教育是不可低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07-1-4 14:48:35 | 只看该作者
在今天我们走进新世纪的时候,我们每个家长、每个教育者可能都有这样的责任感,明天,我们国家的栋梁都是通过我们精心地栽培,去养育他们。所以我们今天的教育态度和行为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这种影响可能会随着社会、家庭对教育观注的程度越来越高,它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07-1-4 14:48:55 | 只看该作者
回忆起我们小的时候,我们的父母是多子女的,我们成长的环境是多子女的家庭,可能那时候,我们的父母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当中,没有刻意的勾画我们的未来,我们也成才了,我们也长大成人了,回顾我们的成长道路,我们也应该尤衷的感激我们的前辈给我们留下的烙印,他们是用身体力行,他们是用对事业的兢兢业业,是对自己一生忍辱负重、艰苦奋斗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生长环境。所以,我认为教育不光是指那种有形的、孩子面对面的一种交往。我觉得教育可能更多地渗透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更深的体会是儿童在生长过程当中,我们究竟给他们提供什么样的环境?我们的父母应该有什么样的风度?有什么样的教养?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举止? 同时,在跟孩子交往的过程当中我们的观念应该反应是超前的,应该是面对新世纪的。我觉得归根到底教育孩子的首要问题还是一个转变观念的问题。用新时期的观念来指导我们的教养方式,决定我们的教育策略,才能使我们的孩子永远不会输在起跑线上。现在一个时髦的口号: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口号的提出,实际上是每一个家长自己的压力,因为现在社会的竞争就表现在人才的竞争,最后人才的竞争实际上是人的素质在竞争,那么人的素质取决于后天的教育环境和影响。所以,为了不让我们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我们的家长、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社会都在极度观注着孩子的生长、教育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07-1-4 14:49:14 | 只看该作者
我记得有一篇纪实性的报告文学,在我们中国的教育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在90年代初中国儿童少年心理研究所的一个老师,他是研究中国青少年教育问题。他写了一篇纪实性的报告文学,叫《夏令营中的较量》,这篇报告文学揭示了我们中国的中学生和日本的中学生在夏令营中的一段生活。这篇文章揭示了中国的教育与日本教育的两个由于价值曲向的不同、由于观念的不同、由于社会环境的不同、由于孩子的生长经历不同,造成了两国之间青少年的较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07-1-4 14:49:31 | 只看该作者
当时在我们中国的教育界可以说是一个震憾。为什么?面对茫茫草原的挑战,我们中国的中学生是以什么样的姿态上路的呢?我们去的学生都是学校里的佼佼者,都是学校里的精英,都是优秀的学生。他们在面对草原挑战的时候,我们的女孩子是以把身上沉重的包袱甩给男孩子为荣耀上了路,我们的家长是开着各种各样的车,跟在后面很担忧自己的宝贝孩子,会不会经受住这样一个考验?而日本的孩子呢?则是朝气蓬勃的走上了夏令营的路,到了营地,我们的学生和日本的学生同样要安营扎寨,要学会生存。结果日本的学生很快就把帐篷搭好了,开始吃东西,冷的、热的一起吃。而我们的孩子因为从小在家就是小皇上,到了营地就束手无策,啃着干吃面。从动手能力、从生存意识和生存的本领能力上有了一个极大的反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07-1-4 14:50:19 | 只看该作者
当我们的孩子有了头疼脑热,我们的家长就驱车而去把孩子装进车里掉头逃跑。那么日本的孩子发着高烧,也是拉肚子,家长看了看就走了。就对孩子说:"你面对自然界的挑战你应该怎么样做。"就是说我们家长的心态,我们孩子的心态,跟日本的学生有了极大的反差。所以我们的孩子七天的伙食不知道怎么掂量,饥一顿饱一顿。那么日本的孩子知道这七天的干粮要均着吃。这种生存的本能,这种意识和能力就高于我们的孩子。当走的第二天向新的目标出发的时候,日本孩子的帐篷下留下的是一片翠绿的草地。我们的孩子的帐篷留下的是一片垃圾。那么当时这篇报告文学。我觉得很多教育者读完以后为什么引起心灵上的震憾,就是我们的教育,中国的教育究竟应该走什么路?究竟应该怎么样为我们的下一代,走向世界奠定基础? 所以当时我就记得我听了很多这些报道,就是我们的教育部门,我们的决策部门也在呼吁:中国的教育必须改革。在今天我们说这个素质教育的春风已经吹遍了我们中国的各个角落。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其实这就给我们中国教育一个很好的反响,就是说未来的世界是孩子们竟争的世界,那么他们竟争的实力决不只只是看分数而得到的,决对不是一个很好的成绩,一个很好的毕业文凭,做为一个未来世界人的素质的构成,人健康的心理状态、人的高素质,包括他的身、心两方面的健康状态、人的坚强的个性、健康的人格的塑造是至关重要的。在这样大的背景下,我们今天来考虑:我们的学前教育,我们孩子的成长究竟应该走哪条路?我觉得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条充满阳光、充满机遇、充满挑战、充满艰辛的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2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2 02:53 , Processed in 0.082848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