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里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针对jianl的疑问 浅谈论语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4-2-5 12:48:01 | 只看该作者
引用:里仁发表于2004-2-4 09:15 AM:
isea,你说错了,这些东西不是无聊。我是个有工作的人,平时大部份时间要工作与照看孩子,我只是觉得这个网站的热心家长很多,我才会在这里多耽搁一些时间。东西如果不研究就不会出结果的!如果你认为无聊,你可以 ...

我当然认真读你的帖子了
读了,就必须认同吗?

奴隶?什么是奴隶?
顶礼膜拜的时候,总得有自己的思想吧

你如果不欢迎不同的声音
俺就退出讨论是了
<img src='images/smiles/wink.gif' smilietext=';)'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 />   <img src='images/smiles/wink.gif' smilietext=';)'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 />   <img src='images/smiles/wink.gif' smilietext=';)'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4-2-5 12:53:48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说我们连自已的文化都不承认,只是去模仿西方的文化,我们不是奴隶是什么?
口口声声都在说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可是有几个人有这样的能力?大部份人连读
都没有读过,却说出这样的话,可不可悲?

承认中国文化并不代表排斥西方文化,中国的文化是包容的,我们应该先继承自已的东西,然后再去学人家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4-2-5 12:56:52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小老鼠我已经见过很多遍了,我真的不明白这个朗朗上口的童谣得罪了那位大仙?据我所知大部分孩子不会只读童谣的,如同走之前的爬一样,童谣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很好的伙伴,当孩子阅历到达一定程度,自然会放弃童谣的,我想问的是是不是最终人要走路,而不让孩子在一岁之前爬行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4-2-5 12:57:17 | 只看该作者
近年来,“娃娃读古书”在现代北京悄悄火了起来。小学幼儿园开课、民间公益机构培训、大学生义务送教,种种途径拉近了今天儿童和古代典籍的距离。据了解,光是读经民间机构,北京开办接近10家,潜在的读经幼儿群体超过50万。  

  ■京城劲吹诵经风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5岁的尹远屹一边大声朗读儒家经典《大学》,一边跟着老师用小手指 “点认”课文。

  北京星光学校日前推出的经典诵读课程吸引不少家长的目光。据学校龙校长介绍,经典诵读班的孩子既能学习四书五经、《老子》、《庄子》,还能学会识字、参与竞赛活动和小游戏。

  娃娃诵读圣贤书,过去传统的教育方法目前在京城成为时尚的学习潮流。北京孔庙国学馆明年预计招收80人左右,但到现在报名人数已经逾百人,其中还包括两岁多的幼儿。据了解,国学馆除了教孩子学习《三字经》、《论语》等典籍外,还开设古诗新唱、手工剪纸、经络操和京剧等课程。北京圣陶实验学校面对小学生开设包括圣贤典籍、琴棋书画和武术在内的整套国学课程。北京一耽学堂部分优秀义工还进入社区家庭一对一地辅导儿童学习典籍。

  据了解,北京部分小学、幼儿园把经典诵读办成学校的一个特色。朝阳区劲松二小从1999年开始全校推行传统经典教育,目前400多位在校学生每天都有机会接触诸子典籍和唐诗宋词。业内人士估算,北京潜在的读经幼儿群体超过50万。

  ■诵读为何受青睐

  家住亚运村的张女士准备把她8岁的女儿送到星光学校“经典诵读”班,一谈到孩子学习传统典籍,张女士感到有些遗憾:“要是孩子在幼儿园能接受传统经典教育该多好啊,现在有点晚了。”

  “我的传统知识太缺乏了,连《三字经》也不会。”张女士说得很诚恳,“《大学》、《中庸》,讲的是为人之道,孩子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学习经典还能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今年9月份孔庙国学馆第一期班结束的时候,不少家长讲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家长们感到惊讶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孩子逐渐学会运用《三字经》的话语看待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甚至纠正父母行为中不当的地方。

  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郭齐家多次参与京城“娃娃读经班”的指导工作,他认为,人性根本的东西,比如和谐,在圣贤书里都有流露。传统经典能帮助孩子建立起对自己民族、国家和文化的认同感。孩子读了古代经典后,变得很讲礼貌,孝敬父母。

  ■诵读在争议中前行

  读经在我国古已有之,在历史上一度曾被废除。今天多数家长更青睐双语学校,京城娃娃捧起圣贤书,有人在质疑,这种做法是否复古倒退?“死记硬背”行得通吗?

  记者在某些读经培训机构看到,个别孩子不喜欢读经,有的家长对诵经的兴趣并不很高。

  郭齐家先生说:“圣贤书上大量的东西不是封建的,少部分过时的东西被时代淘汰了。”“孩子不懂不要紧,朦胧中能逐渐领会,诵读千遍,其义自现。”

  教育专家认为,诵读、背诵是学习古代经典最好的办法。儿童记忆力好,理解力不强。经典因为自身节奏和韵律的特点,更容易背诵。北京语文特级教师张光璐建议,幼儿诵经应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培养孩子的兴趣。

  据了解,目前各类经典学习机构的教育方式开展得丰富活泼。国学馆用现代的曲调演绎古代的诗词,还给孩子编排古代体操、民间艺术节目,圣陶实验学校的国学教育贯穿经典、武术、围棋、古代音乐、书法、国画课程,以及中医中药知识,在小学开设计算机和英语课程。星光学校的经典诵读课还引入了外国经典。罗德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4-2-5 12:59:25 | 只看该作者
帖子太长了,没兴趣仔细的阅读

就是读了,也只能快速阅读,不知道是否也可以算综合素质中的一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4-2-5 13:06:05 | 只看该作者
读经并没有反对一切!这个你们不要误会,儿歌当然可以背了,而且对孩子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如果你只背儿歌的话,则意义不是很大!大部份孩子除了儿歌,顶多会背一些唐诗而已。

你说"当孩子阅历到达一定程度,自然会放弃童谣的",问题的关键是放弃童谣之后他们还会选择什么呢???是更高级的东西吗????

     贴子长短不是主要的,关键是要说明问题!我也不想发这么长的贴子,只是有一部份人对读经教育知之甚少,我只是让他们多了解一些读经教育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4-2-5 13:20:20 | 只看该作者
最近没有多少时间来论坛了,可今天一来发现很多不同的意见.我本人是个不太懂多少中国古文化的一个妈咪,但对于早教也是非常关注的,对于里仁提供的各种早教观点,我个人认为还是有参考价值的,对于读经也赞成,要小孩读经并不代表要求小孩长大以后满口"之乎者也",而出发点是让孩子能早的进入阅读,识字的状态,如果大家都听过王财贵教授的讲座,或许会有认同的可能.但无论怎样,我个人认为论坛中尽可能避免针锋相对的激烈争辩,有自己的看法可以说出来,相互交流,这样论坛的自身功能就能体现出来,如果一味地争辩下去,我想也不会有什么结果,还会使热衷于早教的人士热情下降,久而久之,这个论坛就不会像现在一样热闹了.......................

本人别无它意,就是想多看到一些好的贴子,文章,经验,我们可以采纳,借鉴,参考,或甚是不理睬.............总之: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祝愿我们的孩子茁壮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4-2-5 13:26:42 | 只看该作者
isea:
非常感谢你的支持。有些人自以为懂得多,动不动喜欢呵斥别人,如果这就是饱读四书五经带来得结果,我们还是无知一点好。

还有麻烦请里仁大虾不要在这个帖子里转贴了,我知道您书读的多,如果您读了这么多书,还在人云亦云,我只有和isea一样,高挂免战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4-2-5 13:27:13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我们之间的问题是这样的:

读经,我也认为有助于记忆力的提高,而记忆力也应该算综合素质的一个部分,

但综合素质应该包括n个方面吧,是不是某一个方面的能力提高了,总的综合素质就提高了呢?

会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在某个方面的能力提高了,而总的综合素质却反而降低了呢?

我认为综合素质不是简单的各个方面的能力的加法

但我也说不清该怎么加,大家讨论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04-2-5 13:39:32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大家对读经有很多的误解,现在我们先不说读经教育是对还是不对,就单单持反对意见的朋友所提出的置疑来说,这里就有误解。比如,他们认为读经教育就是复古,说话都要用古文,读经了以后,别的就都不能读了!这些都是误区与偏见!
所以,我的想法是大家真要好好看一些文章,然后再发表一下自已的看法!我喜欢看到反对的意见,这样才能集思广益,有的人说“孩子不是试验品“,这话非常的对,所以一种教育方式确实要经过很多很多的置疑,如果真的能站住脚,这样才能说明这种教育方式是对的!
       我之所以这么赞成读经教育,是因为我本身对中国文化是很喜欢的(谈不上精通),看了很多古典文化方面的书,但是现代书看的更多(千万不要误会,我只看古书)。在1年以前我接触到读经教育直至今天,我看了大量的资料,支持的反对的我都看过,而且我所在的这个城市就是读经班,我去过几次,接触过老师与学生,并且
我家的小女从小就开始读经,她们幼儿园也在读,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以我才敢在论坛上发表对于读经的看法。

       我喜欢有学术性质的讨论,而不喜欢去争论什么东西,事情的正确与否不是争出来的!最近的贴子中有言词过激的地方,请各位见谅,我真诚地希望各位能耐心地看完我发表的有关读经教育的贴子,然后再指出我的毛病所在,这样我才能信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8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0:06 , Processed in 0.076470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