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6272|回复: 8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经教育”要慎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2-3 12:04: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3岁之前,首先培养听觉与视觉,同时给予美感教育。”“婴儿在0岁到3岁是听觉神经最快速成长的时期,让他听打击乐,听交响乐,听丰富旋律的调子,听不同的音乐与乐器,不管多复杂一般人听不出,但婴儿却可以分的很清楚,每天成长都不一样,半年或一年后,他的头脑成长会与众不同,可以达到一般人5倍、10倍甚至100倍以上,0岁到3岁决定耳朵锐不锐利。”
(成人成熟的耳朵听不清楚,婴儿尚未发育完全的小耳朵“却可以分的很清楚”。反正孩子也不会说话,怎么说都可以了!当然,让孩子听听音乐是好的,但我很怀疑孩子能否接受《命运》,而且不明白听听儿歌有什么不好,名曲在孩子耳朵中和收破烂的吆喝也没太大分别吧~~反正孩子也不会说话,怎么说都可以了!)

“「不需要让这么小的孩子听交响曲、听世界名歌,让他听些铿铿锵锵、叮叮当当的声音,唱唱儿歌就行了。」,这样三年过去,他的耳朵也障碍了百分之六十到八十,这个人一生也就很难成为一个有优雅性情,有敏锐音感能力的人了。”
(不听音乐“就很难成为一个有优雅性情,有敏锐音感能力的人”,过于夸大了吧!估计毛泽东他老人家小时侯没听过什么“交响曲、世界名歌”,其领袖风范也不知道是听啥听出来的。)

十三岁之后你的眼睛能力就定型了。不要让他看一些卡通画或漫画,要他看什么呢?看丰富的世界名画,西洋的、中国的、写实的、抽象的或立体的、野兽派的,只要合乎人类美感的都可以。
(卡通画、漫画、摄影等也是美术、也是艺术、也很美,更何况还有美妙的大自然呢?让孩子对着电脑看“名画”,绝对不能与带着孩子去投入大自然的怀抱相比!)

“因为十三岁后根本就学不好了,要费很大的功夫才学到一点点,学完后如果你不继续努力,可能马上就忘了,而胡适在十三岁之前学的,一辈子受用不尽。”
(反正我们中国这好几一代人都是13岁后学的文言文,而且很多人学得很好,可以考上北大搞研究。文章多次提到胡适,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胡适可不是普通人,他根本不具备普遍意义啊!)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可以在无形中比别人聪明5至10倍,那就让孩子学习1至2种不同的语言系统,也不需要特别教他们,只要是家里的语言,他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因为这是生活的学习。”
(很多多语言国家的小孩,在小的时候都会多种语言,哪里看得出这些国家的人“可以在无形中比别人聪明5至10倍”???简直就是%~#¥·#!~~~)

“如果你不会读文言文,虽然号称是中国人,但对中国三千年的智慧则是一无所知啊。”
(一无所知???!!!胡说八道!不知所云!!)

“胡适四岁懂得什么是诗吗?,五六岁懂得什么是四书五经吗?但他是这样学起的,后来也是很成功。一个婴儿听父母亲说话,他不懂,但他通通听进去,听了三年就懂了。到了六岁懂的也就这么多,六岁时讲话语无伦次,到了十三岁就不会语无伦次。”
(原来“读经教育”出来的孩子是这样,“到了十三岁就不会语无伦次”。幸好,幸好!我们的孩子3岁已经口齿伶俐了)

“……中国人有宝贵的智慧,我们应如何吸收?要能够读经史子籍,才有资格吸收。让孩子读经史子籍,吸收了智慧,留学到国外,可以一眼看出西洋人的优点在那里,可以跟西洋人平起平坐,……”
(外国人就没“资格”学习中国文化??读了经才可以“一眼”??不“读经”就不能“平起平坐”??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不是从棺材里爬出来的私塾先生啊!!)

“何谓「经」?指的即是人类最有价值的书。这种书读一句就是一辈子,这种书只要读一本两本,其它的书几乎不需读了,懂了这些书的内容,其它书一看就了解。”
(“经”是“人类最有价值的书”的书吗?“这种书只要读一本两本,其它的书几乎不需读了,懂了这些书的内容,其它书一看就了解。”如此的评价,我简直都不屑批驳了!!)

“让他读经认字,有时间有能力陪伴他几个月或一年,将来可以节省一辈子的烦恼。”
(孩子的教育哪里是这么简单的呀!!)

“一部老子七天就背完,论语也只要十五天,大学中庸只要一个礼拜,持续这样的速度,三年至五年光景,终究成为大师级之人物。”
(不知道说的是谁?很可能是假设。也不知道“大师”是个什么样的、哪方面的“大师”)

“从幼儿园开始就让孩子接受读经教育,每天读七、八种经典,只要一个学期,学生的进步就会让家长非常惊讶,在幼儿园阶段可以看完两千本书,小学、中学教育似乎已经不需要了。教育是这么简单,只要让孩子学会背书,再用手指指着让他认字,久而久之就会认懂所有的字。让孩子读书,不用关心他懂不懂,一个月最少看100本书,……”
(教育真是这么简单??“只要让孩子学会背书”??这样的话都敢说?!有胆量!!这样的教育方法,偶害怕……)

“让他读经认字,有时间有能力陪伴他几个月或一年,将来可以节省一辈子的烦恼。”“要孩子聪明,就让他们学习读经”

(越听越象广告!!!)[ Last edited by 用心才会赢 on 2004-2-3 at 12:11 P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4-2-3 12:10:46 | 只看该作者
  近日,河北省行唐县出现了一家私塾,以教授“读经”为主,学生年龄从6岁到10岁不等,分一到三年级,总共10人。据介绍,上学期学生们除学习其他课程外,主要背诵了《论语》、《三字经》、《弟子规》、《大学》、《笠翁对韵》等。该私塾老师说,现在只要求学生背下来,其中的含义将来他们慢慢会有更多理解。

  送孩子进私塾的家长,恨不得自己的孩子能够学贯中西,但其效果未必让人乐观。就目前来看,北大的国学班停办,武大的国学班刚起步不久,就悄无声息了,社会上游兵散勇式的读经教学试验田也大多有始无终。“读经教育”如此坎坷,不能不让人们对它投以疑虑的眼光。

  读点经书固然有必要,但其对象应该是成年人,而不是几岁的孩子。拿几个孩子当个别人的试验品,得利的是大胆的试验者,无辜的孩子却未必受益。

  广西南宁 刘海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4-2-3 12:42: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4-2-3 13:16:53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你。
我在家的时候,有时候放古典,有时候放儿歌,不过古典是我自己喜欢,并不指望让孩子因此有什么不同。有些人似乎对儿歌和童谣有仇一样,不明白。其实大多数人的欣赏水平是渐渐建立的,小时候是儿歌,上学后变成流行歌曲,当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逐渐喜欢古典音乐,给孩子放古典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好处似乎也没有什么。我孩子在几个月的时候非常喜欢《踏浪》这首歌,同时也很怕生,有一次我带她到办公室,她望着我的同事,躲在我后面,后来,同事们唱起了这首歌,于是一下子拉近了距离,后来她拉着一个同事的手四处走了。这就是被某些人批判的非古典音乐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4-2-3 13:19:47 | 只看该作者
其实这些疑问不是很难解答的,因为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难让所有的人都信服这种教育方法。一般的人都把读经与守旧联系到一起,但是如果你们仔细看《论语》,大家找一些话不适应现在社会的话出来,看看大家能找出几句?

很多教育家也不信服读经教育,但是我一直相信,我也在实施,最有说服力的事实,恐怕要十年以后才能出来,那时候大家只需要说事实,而不需要在理论上争辩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4-2-3 13:57:46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根本不信什么读经的!

让孩子读读背背唐诗还是可以的,读什么经,故弄玄虚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4-2-3 16:07:30 | 只看该作者
信与不信是你自已的事情,有些事情不能因为你信就是对的,也不能因为你不信就是错的。当然判定一件事情是对还是错,应该说出自已的理由,最好不要人云亦云,别人说是糟粕,你亦跟着说,别人说守旧,你也跟着说!
      背唐诗也是读经,如果你能背下1000首唐诗也是很好的!读经不存在故弄玄虚,如果你把它认为是玄虚的,那就是你自已的事![ Last edited by 里仁 on 2004-2-3 at 04:15 PM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4-2-3 16:17: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4-2-3 18:11:49 | 只看该作者
有人如此看重《论语》,不妨看看论语里面写了些什么。
先看看大家都能背的第一句吧: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按照我们大多数人的理解是这样的: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真的很愉快吗,确实很愉快吗?怎么全国人民(教师除外)都忘记了中学学的许多东东,却和我一样愚昧不去找乐子,时常温习呢?相反,高三的学生倒是在“时习之”,不过好像没有什么人说他们这样做是愉快的吧?

还有很多:(基本是里仁篇第四中的)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史记中如此描写:
尧曰:“悉举贵戚及疏远隐匿者。”众皆言於尧曰:“有矜在民间,曰虞舜。”尧曰:“然,朕闻之。其何如?”岳曰:“盲者子。父顽,母嚚,弟傲,能和以孝,烝烝治,不至奸。”按照老夫子的观点,舜显然不是明智的人,和一群没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

还有著名的: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众所周知,中国历来重农轻商,虽然聪明的中国人完全有经商的天赋(全世界都有中国的餐馆),可是商人从来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有时候,甚至对商人的衣服和车马作出限制。直到今天,我们才开始重视市场经济。

更多的比比皆是: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对父母不正确的地方也不违背,我们要这样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吗?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看《演讲与口才》的人肯定不是君子了,律师和教师必然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父母在,不远游”那些出国的人都应该打死。“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里的女同胞会同意吗?

好像人们比较喜欢拿胡适做例子,可是我记得胡适是提倡白话文的先驱吧?我们这些人读书恐怕没有几个能比鲁迅先生多的,可是似乎他说过中国古人的书还是不读为好,读来也只有两个字:吃人。

最后说个笑话轻松一下吧:
话说有个知县,听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于是拿起论语作为断案的依据。这个县里原来有个贼,已经死了,他的儿子继续当贼好多年了,这天被抓住,知县打开论语一看: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于是把他放了。这时,又抓来一个偷席子的贼,知县继续看论语:子曰:“朝闻盗席,死可矣。”于是大喊一声处斩,将偷席子的贼处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4-2-3 18:20:50 | 只看该作者
读唐诗和读经完全不同,唐诗大量的是情感的抒发,而我看论语却是满眼的说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6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1:34 , Processed in 0.087595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