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greenbee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仁者的故事

[复制链接]
881#
 楼主| 发表于 2008-8-18 17:05:52 | 只看该作者
不小心按回车了。继续敲:
    “听话的孩子”“听话的学生“”听话的下属“……这是从小到大我的标签,结果是什么小时候听父母的、上学了听老师的、工作了听领导的、结婚了听LG的 过得很好,一帆风顺,可是自己的感觉并不好,没有活出真正的自己,我不应该是这样的。很多事情并不想做,可是因为知道是别人希望的,而勉强去做。做了但不快乐。被这样那样的东西束缚住,生命没有伸展的感觉。过去隐约中知道这个问题的存在,但不能清晰地说出来。,当了妈妈后,看了一些教育和心理学方面的书,这个问题才浮出水面,但已成习惯。现在正试图改变,虽然难,还是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会找到伸展的感觉。至于儿子,他能成为精英,能为社会做出大一些的贡献固然好,可我最大的希望还是他能拥有自己自己的思想,能够直面自己的心灵,真正活出自己来。所以我不会用“听话、乖“来要求他。
     昨在在回来的路上还有两件事触动了我。一件事是:乐山说想让我给他扎耳朵眼儿,戴耳环。我告诉他现在不行,但是等他十八岁以后,扎不扎耳朵眼儿,戴不戴耳环由他自己觉定。乐山问为什么?我说:“你长大了,这些事就应该由你自己决定了。“边上尹尹的妈妈则说:男孩子不能扎耳朵眼儿,也不能戴耳环。尹尹现在不能扎耳朵眼儿,不能戴耳环。长大了也不要扎耳朵眼儿,很痛的。还是不戴耳环,朴素大方好看些。” 这就是两种教育观念的对撞。
    吃过晚饭,尹尹的爸爸妈妈要回市里去,尹尹要待在小姨家。尹尹舍不与父母分离,哭了起来。在路上,尹尹妈妈就不断地说着:我们约好了,你应该说话算话。当初就问过你是上暑假班,还是呆在小姨家。你自己说要呆在小姨家,说过的话不能反悔,我们要遵守诺言。话虽是不错,可是我觉得,做为思想成熟的成人与幼童说“诺言”是不对等的。我们能够想到诺言后的行为与结果。而幼童的思考还是”在当下“,怎么能要求她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坚守诺言呢? 我这样想可能是太宠孩子了。尹尹妈妈一遍又一遍在说着尹尹说话不算话,要遵守诺言。一遍尚可,那么多遍真是让人难以忍受。做为旁观者,我看到的是她的妈妈一遍又一遍地在对自己的女儿说:“你真没用。”最后,我忍无可忍,想用话来差开这个话题,可是尹尹妈妈相法执着,打岔无效。

    今天早上带乐山和尹尹到学校值班,把正也没人,带孩子没事的。我们仨个先在校园里玩老鹰捉小鸡和斗草的游戏。接着他俩在教室里玩乒乓球,我可以抽空看会儿书。还是两个孩子比较好带,真希望自己有个女儿啊。最后,我拿出压花机来,我们一起做手工。十二点,LG来接我们去外婆家吃饭。两小家伙一进屋就去找他们的木工玩具,上次他们已经把平台的水泥地敲出两个洞来,这次他们要进一步扩大他们的战果。吃过饭,送两小孩子去尹尹姨家,下午我才能轻松值班,轻松敲字。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4 金币 +14 收起 理由
zhangsh + 2 + 2 受益了,乐山妈思考的总是很深刻!
menghuan + 10 + 10 说得好!
wuhaitao_tl + 2 + 2 写得真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2#
发表于 2008-8-18 17:26:31 | 只看该作者
我有时候也觉得自己是听别人的,好象在给别人活着,小的时候,为了爸爸妈妈期望,长大了为了男朋友或老公的期望,现在为了孩子的期望,什么时候是自己的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greenbee + 2 + 2 也许等退休了吧。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3#
 楼主| 发表于 2008-8-20 17:30:10 | 只看该作者
2008\8\19
先记流水账:早饭过后去象山接尹尹,再去接然然。在校园里老鹰捉小鸟一小时,粉笔涂鸦一小时,办公室里做手工一小时。早上三小时就这么混过去。吃完中饭送两孩子去尹尹小姨家,晚饭后接回来。尹尹非常想住我家,也接了回来。两孩子洗完澡后在垫子上摔跤。睡前故事《大熊和小熊》《船上的洞》。洗澡时,我躲在门口悄悄听两个小家伙的对话,乐山正在教尹尹怎么脱衣服,自从上次看到楼依阳脱衣服,乐山算是学会脱衣服了,以前因为我们教的不得法,乐山一直不能很顺畅地脱衣服,现在这个问题算是解决了。

晚上LG的两个同事胜哥和兵哥过来玩,主要话题就是其中一个同事的孩子要不要转学留级。这次聊天让我想到四个问题。
    一是:父母对子女之爱应该是接近于上帝之对子民的爱,是无条件的爱。LG推荐他们看《你所需要要的》,这本书看过好几次,印象最深的是其中一句“白白得来的,就白白的给吧。”,没有完美的人,如果要凭借人的德行来衡量是否给予,那么没有谁是当之无愧的。昨天因为是在聊孩子的事,所以突然想到这本书还可以有另外一种解读。父母施于孩子的爱就应该象水主人将水给村民享用一般,没有任何条件。在故事中施予是有条件的,村民必须凭着自已的表现来获得生活的必需品——水,他们只得努力地去按着给水者的标准去做,患得患失、做到了欢天喜地,做不到惶恐不安。他们努力地取悦给水者,却总是不能使给水者满足。仆人艾维的出发点是好的,希望通过水的施予让村民们向善。然而结果却让村民们处于痛苦不安之中。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同孩子的关系就像艾维与村民的关系一般。很多父母对孩子的爱不能做到无条件,或者是内心深入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可是孩子接受到的信息却是有条件的爱。听话、成绩好、表现好,你才是爸爸妈妈的好孩子,爸爸妈妈才爱你。孩子所处的位置就如村民一样,没有水人无法生存在,是生活的必需品。没有爱,孩子无法成长,也是必需品。为了得到“爱”这种必需品,孩子就只能努力的按着爸爸妈妈的话去做,如此一来,孩子的成长就不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过程,而是成为一种通过不断的行为验证父母反应的过程。在不断地验证中,担心、忧虑、紧张、自卑、、愤努、没有安全感……成了孩子的常态体验。久而之久之,孩子失去了成长的原动力。当我们爱孩子时,不能只凭着一句“我当然爱,我是为你好”来行事,要经常想一想什么是无条件的爱?爱你不为别的,只因为你是我的孩子。只有在内心深处真正接受了这样的观点,我们在施爱的过程才会更理智,也才更能帮助而不妨碍孩子的成长。
   二是:爱要好好说出口。没有哪个家长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善于表达这种爱的家长却不多。同样的内容,不同的表达,结果是天差地别的。记得我刚与LG结婚时,有过很长一段的压抑,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家的说话方式,他家喜欢用反问句。比如说一盘菜很好吃,我的父母会说:这个菜味道不错,多吃点儿。或是这个菜有营养,多吃点儿。而我婆一家人,包括LG,他们说法是:你干么不多吃点儿呢?你多吃点儿,可以的咧?当时,一听这话我心里就堵得慌,理智上知道他们这话没别的意思,可是潜意识里对他们的话我的解读一定是:你怎么这笨,这么好吃的菜不知道多吃点儿?我这么辛苦的做出来,你怎么就不知道吃呢?你明明该多吃点儿的,你为什么不吃啊?相处久了,习惯了,如果现在婆婆这么说,我接收的信息就是:我希望你多吃点儿。而不再有其他的想法。爱要用爱的方式来表达,否则传达的就是非爱的信息。正面的话要正面的说,正面的话负面的说,听者接收的就是负面的信息。我们不用怀疑是否爱孩子,我们要做的是不让孩子怀疑我们是否爱他。孩子需要爱,需要的是能被感知的爱。遗憾的是很多家长不知道爱要怎样说出口,反而抱怨孩子不理解父母的苦心。为什么要苦心呢,为什么不让孩子看到一颗甜心呢?就象前几天尹尹的妈妈在车里不断地跟女儿说要遵守诺言一样。我知道她非常爱她的女儿,希望女儿成为优秀的人。可是我听到的却是:你不行,你没用之类的非爱的语言。她在用语言一遍遍地打击女儿,而不是帮助女儿。
   三是:在需要的前提下给予才是有价值的。胜哥说了一件有趣的事:前些日子他带儿子参加一个饭局。一桌菜五千多元,鱼翅、鲍鱼、象鼻……都是好东西,可是他儿子在开饭前点了却点了一份糖醋排骨。从头吃到尾,就吃这一份儿,生猛海鲜一概不动。饭吃完了,糖醋排骨还剩三分之一,打包,回宾馆当点心。多有个性的孩子啊,胜哥说他是“三大傻”吃多了。
  四是:解决问题从心开始。兵哥的孩子上初中,原来送到外面去读的,成绩不好又想转回来。他们仨讨论的是:该到教育局找谁,校长那里要怎么说,怎么打点老师等等。这就是孩子出了问题时多数家长的反应,向外而不是向内。孩子出了问题,不要先在具体方法上下脑筋,思路决定出路吗。应该先问问孩子如此表现的背后是什么?孩子需要什么?孩子是否需要我们更多的爱?我们爱孩子的方式是否正确?只有这个问题考虑清楚了,具体方法的实施才能有的放矢。否则就是治标不治本。就象兵哥的孩子一样,转学了又怎么样?进了重点班又怎么样?如果转学后成绩仍然如常呢?该怎么办?没有解决根本的问题,问题只会一个又一个的出来,要解决他儿子的问题,关键不在于是否转学,而是父母是否有决心改变自己。父母忙于生意和应酬,孩子表现好表扬加礼物,孩子表现不好唠叨加拳头。孩子的问题首先是家长的问题。如果家长能从因为自己不好,孩子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出发,解决问题就会容易些。总是指责孩子不对,对孩子实在是不公平。这又回到最初说的那个问题:无条件的爱,父母只有让孩子感受到无条件的爱,孩子才原意接受父母的引导。就象蒙氏理论讲得那样爱能让孩子顺从。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zhangsh + 2 + 2 “因为你是我的孩子,所以爱你”经典语句!
menghuan + 10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4#
发表于 2008-8-20 17:43:05 | 只看该作者
读书读得多就是不一样,想问题想得很有深度!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greenbee + 2 + 2 谢谢鼓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5#
发表于 2008-8-21 09:54:18 | 只看该作者
“爱你不为别的,只因为你是我的孩子”
非常喜欢这句,意义深刻呀,也给自己提了个醒!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greenbee + 2 + 2 我也经常这样提醒自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6#
 楼主| 发表于 2008-8-21 19:58:15 | 只看该作者
2008\8\21
   还是和昨天一样,带三个小朋友到学校玩。这是最省力的方法,只要把他们三个扔在树阴下,一个水桶,一个盆,一盒粉笔,就能玩上半天。午饭后,可能是因为昨天睡得太迟吧,有点累,他俩不肯去尹尹小姨家,也不勉强,呆在家吧。今天,给他们读了《比一天还长两个小时》《蚂蚁排排队》《谁的雪人大》《失踪的生日聚会》《加加减减数猫猫》《一个看不见的小傻妞》《美人鱼》。下午读〈失踪的生日聚会〉时,我们还一起做了“线索”游戏,就是把我米菲藏起来,告诉他们线索让他们找。两小孩子找到米菲开心的大笑。不过乐山还不太能理解线索的意思,他把藏起来时,就直接告诉我们他藏哪儿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wuhaitao_tl + 2 + 2 很丰盛啊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7#
 楼主| 发表于 2008-8-22 23:20:32 | 只看该作者
2008\8\22

    晚上总算是把小尹尹送到小姨家去了,带了一个星期,有点烦躁。不得不承认,我还是没有修炼到家,对自己的孩子耐心多一些 。这几天两个孩子在一起难免争吵,难免疯玩,天气又么热,火从心声啊。今天因为尹尹把然然的水瓶盖弄坏了,我不知怎么的就大声地对尹尹说:你是不是没有经过她的同意就动她的东西了?语气重了,尹尹哭起来,看着她哭泣的样子,我一下就后悔了,赶紧跟她到歉。我想如果是乐山,我不会这样说的。我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反应呢?爱吾幼以及人之幼,难啊。我带三个孩子就这样了,可想而知要当好一个幼儿园老师有多难?
     晚上点点过来玩,乐山邀请他一起洗澡。点点爸爸说衣服没带来,不同意。我让乐山把尹尹妈妈送乐山的新衣服借点点穿,乐山舍不得。不过,他很会解决问题,也没说自己咚咚地跑到卧室找了一件大衣服出来说是给点点穿。可惜,点点爸爸听我们说呆会儿还有客人来,要走了。一直到门口,乐山还在不断地劝说点点留下来一起洗澡,点点其实是很想留下来的,只是爸爸不同意没办法。等点点走了,乐山一个人趴在沙发上生闷气,我们同他说话他也不理。今天他还生过尹尹的气,他生气的方式是说:我生气了,我需要一个人呆一会儿。然后一个人呆在房间里,等出来后气就消了。
     今晚的客人还有雷老师和萧萧。萧萧很爱看书,一到我家就钻在书里不抬头,临走还借了两本日本图鉴。随便跟雷老师聊了一会儿天,只可惜乐山总是打扰不能深聊。雷老师说她也感觉到从上个学期开始乐山显得有些性急,有时还会和小朋友打架,问他为什么,他就哭着说出一大堆理由。我也感觉乐山比较急,动不动就会哭,我也在反思,是不是有什么地方疏忽了。对于乐山,一直以来,按着别人的看法是比较放纵的。有时是爱,还是溺爱?很难界定。爱、自由和规则,怎样处理好它们的关系?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zhangsh + 2 + 2 一样的困惑,我家江予也是有点性子急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8#
发表于 2008-8-23 08:52:37 | 只看该作者
有时是爱,还是溺爱?很难界定。爱、自由和规则,怎样处理好它们的关系?
我有时候也是会这样想的,觉得好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9#
 楼主| 发表于 2008-8-23 19:41:24 | 只看该作者
2008\8\23

    昨晚睡前又和LG聊起孩子的事儿。昨晚的睡前故事是《小魔怪黏巴达》,分两次读。我读到25页,LG接着读到68页。当看到法普村的三幢房子时,乐山问为什么蓝色的房子新一些。我反问乐山,乐山说:“可能是因为蓝色的房子是后盖的吧。”“嗯,是一个理由,还有其他可能吗?”“也许蓝色的房子刚刷过油漆”“嗯,又是一个理由。不错啊,能想出两个理由来。”听到两家人竞相把房子往沼泽搬时,乐山说:“不能再搬了,搬到中间要陷进去的。”乐山想起春天我们带他去水库底放风筝时,我人陷进去的事。不记得在哪儿看到过说是给孩子读故事时要尽量不让孩子的问题打断故事。可是我的经验是孩子有问题应该尽量的答,孩子是在主动的学习。是自己想学,而不是因为我们让他学而学。如果孩子在听故事时,不让他问问题,或是让他听了故事后问,实质就等于打击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一个故事可以让孩子学到很多,语言、逻辑、情感、处事的方式……
     睡前游戏时,乐山扮演的三合一精灵要和我结婚。我问他:“你爱我吗?”乐山深情的看着我,深情的说:“我爱你,我永远爱你,就算你去世了我也爱你,就算你掉进海里淹死了,我也爱你。”
     昨天还有一件有趣的事儿。尹尹和乐山因为争椅子打了起来,两人靠着我的左右膝盖放声大哭,乐山哭了一会停住,脸上挂着泪珠笑着问我:“趁尹尹在哭,我现在可以去坐椅子吗?”让我不知该如何回答才好。


    今天上午我要参加普通话考试。LG又和乐山接了尹尹一起去儿童公园玩。我一点半才回家,把乐山给吵醒了,结果中午就没睡。四点半带尹尹、点点和乐山去游泳。在车上因为尹尹把乐山泡沫塑料弄断,乐山也要弄断尹尹的,边哭边抢边说:“我要弄断尹尹的,这样才公平吗。”碰上这种事,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跟乐山说理解他的心情,但是他不能故意去弄断尹尹的东西。乐山大哭大闹不同意,下车是趁我们不注意弄断了尹尹的。我很严厉的让乐山跟尹尹到歉。乐山不肯,我让LG带着他们先去游泳,我就在路边跟乐山僵持。乐山气得打了我额头一下。我告诉他:妈妈爱你。妈妈知道你很生气,但是你不能伤害妈妈,这让我很难受,妈妈不喜欢这种行为,你应该向我到歉。乐山提出让我打他,我说:“我不能打你,我爱你,我不会打你,我只跟你好好说。”乐山一个劲儿的哭,就是不肯到歉。后来说用吹气来说到歉或者是用口水说到歉。最后在我的坚持下,乐山扑在我耳朵边连说了好几声“对不起。”,并且告诉我尹尹是故意弄坏他的东西。我告诉他我没有看到事情的过程,等会儿游泳结束我要问问尹尹。如果尹尹是故意的,她应该向你说到歉。同时你故意弄断她的东西也应该向她说对不起。等到我们到河边时尹尹还在岸边等我们一起下水呢。游泳结束后,在回来的路上我们又谈起这件事。一边的点点说起当他和其他小朋友发生冲突时,她妈妈总是说别人是不小心的。可事实上是有时是不小心的,有时是故意的。我说即使是故意的我们也可以当成他们是不小心,这样我们心里会好过些。我是要做个乐观派,不把这些事放在心上。这样说似乎让点点有些生气,下车是闷闷不乐。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zhangsh + 2 + 2 每天都有小朋友玩,真好呀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0#
 楼主| 发表于 2008-8-26 17:42:54 | 只看该作者
《小魔怪黏巴达》读后感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a570da010093sk.html
我得承认,开始是因为莱恩•史密斯头上的光环。然后是扉页上一只大大的问号:你的袜子粘到过浑身是刺的果子吗?于是,我简直有些迫不及待地翻阅了这本绘画故事书。  
插图好看得惊人。尤其是那三栋房子,火焰一样的红,嫩得像没醒过来的绿,海水凝冻起来的蓝,那是一直一直在我梦里构建的小屋,我简直欢喜得雀跃。
所有的童话都企图提醒读的人记住勤劳、勇敢、善良。这里也一样。
故事其实很简单,但故事讲述得很好。法普是一座海边的村子,家家户户养羊为生。橘色的小魔怪黏巴达们最喜欢山羊,只要一粘上,就会发出高频率的快乐尖叫。但是这么一来,山羊被吵得无法入睡,迅速消瘦,挤不出羊奶。所以,人们要尽力驱赶这些黏巴达。起初,每户人家都要做用刷子刷掉山羊身上的黏巴达的工作,可是,后来黏巴达准备只去最近的巧巧家。巧巧的妈妈早过世了,爸爸因为怀念,讨厌任何改变。巧巧只能不断不断地刷,但还是无济于事。她向邻居罗太太和朗森家求助,结果他们都只是明哲保身,拒绝伸出援手。最后,巧巧决定改变靠山羊为生的生活方式,改成钓鱼。黏巴达再也不能在巧巧家找到山羊了,于是就先后进驻罗太太家和朗森家。两户人家的混乱与惨状可想而知。巧巧看到他们的可怜相,开始觉得很好玩,但后来还是帮助了他们。接下来的每天早上,所有人都一块儿去海边钓鱼。生活变得很美好。黏巴达也放弃了山羊,爱上栅栏。法普村就有了今天的特色滨海城镇模样:一群快乐的钓鱼人,闪烁着橘色光芒的尖叫着的栅栏。
有几处细节,格外的好。
关于爸爸:爸爸因为怀念妈妈,讨厌任何改变。黄昏时分,总是一个人待在院子里,命令太阳不准下山,但是太阳从来不听爸爸的话,所以每天太阳下山后,爸爸总是悲伤地坐在花丛间。巧巧的妈妈生前煮的最后一餐是白米饭,所以爸爸坚持只吃白色的食物。因此,巧巧每天要把糖粉、牛奶以及悬崖的白砂拌成白色染料,涂在晚餐上。还是关于爸爸:当巧巧宽容地收留了落魄的邻居们,让他们喝热茶,吃烤鱼,她没有忘记把其中几条鱼漂成白色的给爸爸吃。在这个时候,爸爸突然开口说:“你让我想起你妈妈,你们都这么慷慨,又这么勇敢和特别!”然后,爸爸做了一件神奇的事――他吃了一条没染色的鱼。
关于黏巴达:它们决定从此以后不再爱山羊了。反正山羊们从来也没回应过它们的感情。山羊视它们为理所当然,毫不珍惜,何况山羊其实很臭。“当一个人看见你,就用它尖尖的黄牙齿咬你,你还爱它干吗?更何况你是因为太喜欢它了,一见它就开心,才会发出愉悦的尖叫。”“应该去爱会回应自己感情的东西,这个东西必须既坚定又值得信赖,而且还得是要在法普村找得到的。”“栅栏有魅力又可靠。它们没有牙齿,所以从来不曾用牙齿咬任何东西;它们也从来不用大门夹人,而且不畏风雨寒暑,始终如一地带着崇高自尊,面海伫立;它们总是平静地望着海洋,仿佛痴痴守候着从海面升起的情人,疯狂地爱着她。”

所有人,都会遭遇困难。你,或者我。在别人陷入困境的时候,如果自己安好,就慷慨地伸出手去把自己的能量传递给对方,也许下一次,你的指心一样需要别人给予的温度。如果事情变得糟糕,或者可以换一条思路,指不定,阳光在拐角的地方。

翻看这本书的时候,突然想起确实曾经有那样一种浑身长刺的果子粘满过自己的裤子和袜子。似乎很久很久了,旧得像一只大大的窟窿,都快无法用记忆的线缝补起来。好像,叫苍耳吧。当然,苍耳不是黏巴达。感谢这本书,把我从前的日子带回来。



法普村的小魔怪


提到法普村的小魔怪,你一定会以为是某一个顽皮的、让父母、邻居都头疼的小孩,抑或是像哈利波特一样会魔法的孩子。然而你错了,法普村里的小魔怪则是一些浑身是刺的、会粘人的果子。

“你的袜子粘到过浑身是刺的果子吗?”我就被粘到过。记得小时候每次傍晚放学回家,在乡间小路上行走时,衣服上总会一不小心粘上那些浑身是刺的果子。有时也会拿这种果子来捉弄小伙伴,把果子粘到他们的头上、身上。不过小魔怪黏巴达可不同于我说的那种果子。黏巴达比一颗棒球稍大一些,全身是橘色的,有好多好多眼睛,就像马铃薯上头一粒一粒的芽眼。而且黏巴达最喜欢山羊,它只要一粘上山羊,就会发出一种高频率的快乐叫声,吵得山羊无法入睡,变得越来越瘦,挤不出羊奶。因而在黏巴达猖獗的城镇,人们都会竭尽全力,不让黏巴达粘上可怜的山羊们。

《小魔怪黏巴达》就讲述了黏巴达在法普村的经历以及与法普村小朋友们的对抗。

黏巴达与法普村的故事

在紧邻大海的法普村里住着三户人家,每家的院子里都养了一些山羊。法普村的孩子们负责看山羊,用刷子刷掉山羊身上的黏巴达,并把它们装进麻袋,倒入大海。可黏巴达们还是会在三个小时后回到法普村,钻进院子。因而孩子们每天不得不忙着刷掉山羊身上的黏巴达。法普村里住着一个名叫巧巧的小女孩,由于母亲刚过世不久,因而她的爸爸讨厌任何改变,就连为摆脱黏巴达搬家也不愿意。又因为巧巧家的屋子离海边最近。所以有一天晚上所有的黏巴达都跑到她们家的山羊身上了。巧巧想了很多办法都不能摆脱黏巴达,于是她不得不向邻居罗太太和朗森夫妇求助,可两家人都拒绝帮助巧巧。巧巧和她爸爸的日子越来越艰苦了,于是只好卖掉山羊,重新回到法普村先人那样靠钓鱼生活。尽管在一开始巧巧受到了邻居们的嘲笑,但她终于摆脱了黏巴达,他们的生活也渐渐好起来了。由于巧巧家没有了山羊,所有的黏巴达都跑去罗太太和朗森夫妇家了。两家人为了逃避黏巴达的纠缠,不断地搬家,最终房屋都陷在了沼泽里。他们向巧巧求助,在心理斗争了一番后,巧巧答应帮助他们,把邻居们迎进了自己家里……巧巧爸爸也渐渐从失落伤心中恢复过来了。接下来的日子里,巧巧、爸爸、罗家还有郎森家都一块儿到海边钓鱼,生活变得很美好。而那群可恶有可爱的小魔怪黏巴达们则开始准备疯狂地与栅栏热恋。于是,法普村变成了今天这个模样:这个海滨城镇最著名的特色,就是住着一群快乐的钓鱼人,还有闪烁着橘色光芒的、尖叫着的栅栏。

黏巴达背后的故事

本书是一个给孩子看的故事,给成人看的童话。是凯迪克大奖Caldecott Honor 得主莱恩•史密斯的奇幻之作,美国童书界最高荣誉。用精彩的图片和美丽的文字描绘了小魔怪黏巴达的美妙故事。


本书中的黏巴达虽有奇异、神秘色彩,但作者还是用生活化的语言将这个故事讲述给读者听。浅显生活化的语言会让读者感觉到自己与法普村以及黏巴达是那么地接近,而不是疏远的。对于孩子来说,这也许就是一个故事,但对于成人来说,这也许就是一本童话了。

全书除了用文字讲述了小魔怪黏巴达的经历和法普村村民的生活外,也用图画向我们描述了故事中各种人物和事物的光鲜形象。有浑身是刺、长好多眼睛、全身橘色的小魔怪黏巴达的奇特形象;有法普村村民的不同形象;有巧巧家山羊的各种奇异造型;有法普村村民的房屋以及镇上搬运工人的形象;当然也有被粘巴达粘满的、闪烁着橘色光芒的栅栏。所以读者会在第一时间被画者的丰富想象与神奇画笔所吸引。书中的各种图形都可以用奇形怪状、可爱新奇概括,读者不仅为故事本身所吸引,也会为书中的插图停留你的眼神。画者将小魔怪黏巴达与法普村的故事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著者乔治•桑德斯的故事虽然带有挺浓重的说教味,不过创造出的黏巴达却逗趣爆笑。而莱恩•史密斯除了在人物造型上令读者咯咯发笑外,他利用电脑处理色泽背景的技术愈显高干,让书中52幅插画呈现出恍若拼贴的质感,非常精彩,值得仔细端详。他们通过这书就是要告诉我们要在逆境中坚强的生活,要学会如何使自己的生活活得更好。要学会宽待别人,像巧巧一样不记怨言,帮助身处困境中的邻居。从罗太太与朗森夫妇的教训中我们要知道对别人宽容就是对自己宽容,不要只为自己的利益而忽视别人向你发出的求助信号。虽然有点老套的说教味道,但作者与画者却用另一种手法将它们诠释得异常精彩、趣味十足


2008\8\26

    自从和尹尹在一起后,乐山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就是“我要公平,绝对公平”,无论给他俩什么东西都要“绝对公平”,哪怕是白开水。我说白开水是按需供应,乐山不听这一套,必须得绝对公平。有时有的东西没法儿分得绝对公平,真是让我有些抓瞎。前天孩子睡了,同LG聊起这件事。还是LG思路清楚。他说这首先是孩子的进步。以前,乐山要不是不肯与别人分享,要不是就要多一点儿,现在要求的却是公平,这不是进步吗?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啊。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怎样让孩子进一步理解公平的含义。就象上次因为尹尹弄坏乐山的东西,乐山也一定要弄坏尹尹的东西,听上去这样很公平,但是这样的公平却又是不合理的。当时,我跟他讲我们不能做既对自己不利,也对别人不利的事。可是这样的说教他是听不进去的。LG提醒我要用乐山能理解的方式来解释这个问题,比中图画书就是个很好的载体。我一时想不出什么好的图画书来,LG倒是信手拈来(我汗呢! 白白我与儿子共读了这么多图画书,关键时候却是LG指点迷津),举了两个例子。《你所需要要的》,这本书中主人把水无条件的送给村民,从某种角度看就是对自己的不公平啊。为什么要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呢?《小魔怪黏巴达》中,巧巧让罗太太一家和朗森一家住进自己家里并教他们钓鱼时,从巧巧的角度看不也是不公平吗?对于“公平”之类的概念,我们只有孩子已知的经验和知识出发进行引导才是有效的。我也想起乐山最初接触“公平”这个概念来自于〈奇思妙想学数学〉中的〈不公平〉这本书,大概是上半年吧,有一段时间乐山很喜欢读的。我找了出来,第二天乐山看到又缠着我读,这两天读了八遍吧,乐山学着书中的大卫和克里斯蒂同我做摸糖的游戏。他拿出两颗大白兔和两颗金丝猴奶糖,放在塑料袋里,我轮流闭上眼睛摸。他还是不太理解“摸”的意思,所以总是把四颗糖摆好位置,看清楚了,再摸,所以每次总是能猜对。我也不指出这样不行,只是假装猜不中。这样,每次游戏总是乐山猜中的个数比我多,然后他模仿克里期蒂,给我一颗或是两颗,这样我们每人都有两颗糖,还要说:“游戏是公平的。但我愿意分给你。”

    24号晚,我做一件不妥当的事。晚饭后,我带乐山到学校去玩。门卫婆婆给乐山饼干吃。乐山接饼开时,我附在乐山耳朵边提醒乐山要刻跟婆婆说谢谢,乐山答应临走前会说的。可是我们要走时,乐山没说,我又轻轻地提醒乐山说谢谢。不知怎么的,乐山不肯说。我就说:“如果你不说,下次就不能再得到婆婆的食物。”听到我这样说,乐山很生气。我又坚持让乐山说。乐山不肯,说:“你说过就行了,你已经代我说了。”我告诉他必须说,我不能代表他。就这样,我们娘俩僵持不下,最后以乐山大哭,我们走了收场。当时,我就隐隐得觉得这样处理不对。
回家后,LG问我:“我真想不通,今天你怎么会这样?”( 这是典型的婆家语气)如果在平时,他这样说话我会生气的。可是,今晚这么处理确实是错了。我平静地承认,是我错了。所以事情会发展成这样,我想潜意识里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听话的孩子,特别是在人前吧。孩子不听我的话,让我在人前感到很没面子。开始时觉得自己挺注意方法的,是用说悄悄话的方式提醒孩子要礼貌,没想到孩子不听,就有一股子气上来了。情绪占了上风,理智就没法儿发挥作用了。 按照我一贯的主张是让孩子自由发展,感谢应该发自内心。孩子没有真心实意的感谢时,不应该强迫。就比如向大人问好这件事,我就从来不勉强乐山。其实说谢谢也是一样的。孩子还不能理解我们成人世界的一些客套,还是慢慢地等孩子成长为好。然而,习惯的力量太强大了,“有礼貌,听话、服从”我自己就是这样按照“好孩子”的标准长大的,知道不正确,但是不知在什么时候,这种标准就会偷偷跳出来指挥自己。我想起叶圣陶在《文章例话》一书的序言中说:“阅读和写作都是人生的一种行为,凡是行为必须养成了习惯才行。譬如坐得正站得直,从生理学的见地看,是有益健康的。但是决不能每当要坐要站的时候,才想到坐和站的姿势该怎么样。必须养成了坐得正站得直的习惯,连‘生理学’和‘健康’都不想到,这才可以终身受用。阅读和写作也是这样。”叶老先生这个比喻很好,教育孩子何尝不是如此,必须要让正确的思想成为习惯,而不必每做一件事都在考虑正确的做法应该怎样,教育才能真正走上正途。

流水帐:
25日。我因为准备考试,把乐山送到尹尹这姨家。开始乐山很不肯,只想去奶奶家。可是想到奶奶的这种状况,万万是不能送去的。我让乐山在外公和尹尹小家选,乐山自个儿在书房想了会儿,镇重地出来跟我说:“我还是去尹尹小姨家好了。”下午四点去接乐山,两个正在屋里看电视,小姨有事出去了。看他俩依依不舍的样子,一不忍心又答应他们去村外的草地玩一会儿再回家。在路上,两个孩子都要推滑板车。乐山着急的问我怎么办,我说:“这是你们自己的事,我不管的,你想法吧。”乐山提出:“那我们一人扶一边好了。”小尹尹由衷的说:“乐山,你的主意可真多啊。”分手前,尹尹大哭,非得跟我们一起回家。我骑的是电动车,不能带两个。乐山又出主意,让他爸爸来接,给我拒绝了。不过答应明天早上去接尹尹。
26日。早上LG把尹尹接来送我们去学校。刚到学校时,有几个不认识的孩子也在院子里玩,开始乐山不肯跟他们一起玩,后来一个小哥哥给他拎来要用的水,乐山就接纳了他们。他们一起玩得很好。中饭后,把乐山和尹尹送到小姨家。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zhangsh + 2 + 2 学习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4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1 00:15 , Processed in 0.113825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