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sofiemamma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昨天无意中看到“贤妻良母”的贴子,很激动。似乎有些问题找到了头绪。还有象我这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5-6-26 23:42:19 | 只看该作者
sofiamama:

我又仔细看你的首贴后思考。可能你的照相记忆能力是因为你爷爷从你1岁后开始给你的教育有关,大量背诵诗词,认字(我不相信你会天生认字,只是早于3岁,你不记得学的过程了)。每个孩子天生这方面的能力,也就是脑髓质的功能,你经过这种锻炼保持住这种能力了。成人经过多种方法训练也可以具备这种能力的,但不是脑髓质的功能了,而是右脑的间脑部分。

边缘系统是人类低级情绪的区域,大脑前额页是计划,控制等高级思维区域和情感区域。我很好奇你的情感情绪方面是怎样的? 保持这种照相记忆能力即间脑功能会影响你的情绪管理吗?

从你的叙述中能够推理,你的间脑能力在大脑中是特别有优势的,所以你保持了超强的心灵感受能力和预测能力。我也观察发现小孩子都有很强的识别人“好““坏“的能力,能知道对方是不是真的喜欢自己。好象身体内部有一个时钟。老人们都讲,小孩看到快死的老人会大哭。这些统统都是七田真所讲的右脑功能。七田真也讲到有预测能力的人能轻松掌握外语,从你身上也得到验证了。

回到情绪管理,我自己好象想明白了。应该和间脑功能是不矛盾的。高级情绪管理是由前额页来负责。前额页的不同功能好象是区分的,逻辑思维融会贯通能力越强,悟性越高。但是控制能力却并不一定就强。我的控制能力就不咋的。我不知道你的怎样?情绪管理其实是和认知太有关的,也和控制能力有关。你很可能因为思考的不多,对自己情绪产生的原因没有认知的习惯,消极情绪可能会很频繁呢? 控制能力也应该和间脑能力不相悖或者说不相干。情感体验能促进长久记忆的,小孩子的恐惧和悲伤的经验能让他们的记忆和认知都络上深深的印痕,所以长大后的心理问题大都是小时候引起的。母亲怀孕时如果情绪低落变化剧烈受大刺激,孩子长大后大都有生理上的抑郁症或者其他心理障碍。这个肯定和胎儿的情感体验络入到记忆里,而孩子的认知水平达不到,不能自己去排解情绪,所以才导致的。

哎!孩子的心灵感受能力强,所以才那么敏感。大人又不懂他们的语言,给他们的伤害就造成了他们的心理问题。长大后孩子的痛苦,没有抑郁焦虑的人是不能体会的。要得到治愈也是难于上青天的。所以我们的早期教育最关键的是让孩子快乐,不要有痛苦的感受和记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5-6-26 23:46:10 | 只看该作者
lotusleaf+-->引用:lotusleaf 这么说让孩子背经书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我的照相记忆在同学中也算不错的,每次考政治总是临到考试的头两天才复习,实际上就是背,很是被大家羡慕。不过跟你比起来差多了,照相记忆到底是天生的还是训练的?
照相记忆好象不是背的吧,是拍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5-6-26 23:53:16 | 只看该作者
bump+-->引用:bump

和偏科相反,杜曼的孩子因为从小接触数学,长大后大都喜欢数学。

杜曼的百科学习的结果就是让孩子对世界万物都很有兴趣学习,无论是天文、地理、音乐乃至历史。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婴幼儿时候的经验往往让孩子很容易爱上将来要遇到的这些事物。所以杜曼的孩子不喜欢偏科学习,他们什么都爱学。

说到是否仅仅是短期记忆的问题,杜曼的学习过程是让很多信息不断刺激大脑让大脑发育,比如三岁前看百科,三岁后看百科的智力纲领,这些都不是为了记住,但反复同一信息逐步深入对大脑的刺激,这是对三岁前潜在记忆最好的再发掘,对大脑发育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最后孩子发展出来的记忆能力是惊人的。杜曼不是为了发掘记忆能力,但脑发育的结果是孩子的照相机式记忆并不是短暂记忆。

同意,兴趣是在熟悉的事物基础上又能思考内在关系并感受到进步有成就感。

第二点:
谢谢你的思考,我感觉doman的百科智力纲领应该还是有道理的。孩子在建立纲领的概念其实是分类对比融会的思考过程,深入某一点事实去思考原因和关系时更促进了逻辑思维的锻炼。这样孩子经过照相记忆的东西最后梳理变成了长期记忆。

借鉴之处就是,我们在教孩子时,不要告诉孩子答案,不要解释,只讲事实。所以我现在只给孩子看她爱看的图片就行了。到了3岁后,又识字可以阅读可以思考了,每天定时间我们和她一起去查去学习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5-6-26 23:54:08 | 只看该作者
请问楼主的视力如何?还有,我相信您有“照相机”式的记忆力,能一天看10本或更多的书并且记住,但是请问,在看过之后,你会有疲倦的感觉吗?比如感觉饿,或是困等?我说不好,总之身体上或是头脑的疲乏,你有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5-6-27 00:05:55 | 只看该作者
linkspeed+-->引用:linkspeed 》一直怀疑记忆力好会抢了逻辑思维的饭碗。

如果仅仅从她的帖子推断 ,照相记忆有以下缺陷:
1。人会迷恋书本,然后导致社交能力减弱
2。人会讨厌逻辑思维数学运算,但是对整个知识系统的理解能力会加强

至于这是否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还是未知。我觉得是一定有的,
理由是:可以在2种能力都很强的人一定是少数,反过来讲,对大部分人来说,
只能侧重某一方面。另外一方面会比这方面弱。

我有个同学,也许有类似的能力,他从来都是考试前1个月开始学习,
然后每次都考第一。但是他喜欢做sales。不喜欢做技术活。


1。人会迷恋书本,然后导致社交能力减弱

所以我们要从小给孩子一些规则,读书户外运动和小朋友玩都是每天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要有时间表,孩子要从小就学会控制自己,而不只是按照兴趣做。要有自己培养兴趣的能力。

2。人会讨厌逻辑思维数学运算,但是对整个知识系统的理解能力会加强
家长更要和孩子一起思考,让孩子爱思考爱钻研。

至于这是否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还是未知。我觉得是一定有的,
理由是:可以在2种能力都很强的人一定是少数,反过来讲,对大部分人来说,
只能侧重某一方面。另外一方面会比这方面弱。

这个应该建议让搞学术的研究那些做出巨大成就的人怎么使用大脑的。感觉这两方面能力都有的人挺多的,杨振宁就应该是。看傅雷家书,感觉他也是这样的人。他的记忆超强,但是逻辑思维也很清晰,引经据典,层层分析。

我有个同学,也许有类似的能力,他从来都是考试前1个月开始学习,
然后每次都考第一。但是他喜欢做sales。不喜欢做技术活。[/quote]


这个说明情商人际交往和右脑功能不矛盾,不喜欢技术活有没有不喜欢操作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5-6-27 00:08:32 | 只看该作者
qiqi98+-->引用:qiqi98 请问楼主的视力如何?还有,我相信您有“照相机”式的记忆力,能一天看10本或更多的书并且记住,但是请问,在看过之后,你会有疲倦的感觉吗?比如感觉饿,或是困等?我说不好,总之身体上或是头脑的疲乏,你有吗?

问的好。不过sofiemama,会不会感觉把你做实验对象似的?sorry了,大家只是想弄明白,然后看怎么教孩子。再次谢谢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5-6-27 00:56:3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用亲身的经历给了大家一个讨论的空间,在欢呼看到第一位“照相机”式记忆的实例的同时,实施Doman和七田真的朋友也不由得大为发愁,因为楼主的经历直接击到了他们最薄弱的地方。

首先是年龄问题,从楼主的经历来看,这种记忆功能似乎是先天具有的,并未接收系统的发掘。而Doman流传的说法是,3岁以后就晚了。当然,楼主从校的教育方式,或许无形中触发了自己的那种潜在能力。这就是上面那位朋友所说的Doman和读经的共通之处吧。实则,两种方式确有共通之处,那就是机械性的记忆。

最让人伤心的是记忆的时效问题,从事七田真的朋友坚信那种时效是保留一辈子的,而不是短期的。如果是短期的话,他们那种训练就更像一场show了。但从楼主的描述来看,确实是有时效性的,这样才是合乎逻辑的,当然,为了延长其时效性,按照记忆的原则,则要不断的重复(复习,这是Doman所在做的事情),但是如果把大学图书馆的书全部复习,则是不可想象的。但是,从楼主的描述看,有用的东西,在不断重复中,也自然被沉积下来。由此可见,学习有用的东西,远远要好于学习无意义的东西。

楼主所讲的副作用是他们最不爱看到的,其实这不简单是那种方法问题,对孩子早期接受那些课堂上的东西,确实只会对孩子正常学习增加障碍,因此这是整个早教要面临的问题。

各种理论的鼓吹者们自然不会喜欢那些副作用,因此自然会找出理由,说那些副作用仅仅是因为楼主没有找到他们所拥有的那种最好的方法。而Doman方法自然成了全面发展,包治百病的良药。

呵呵,对自己有利的就拿去用,没用的就推给别人,这真是一种百战百胜的大好方法呀。

谢谢搂主,你的经验对大家非常重要,谢谢你写得那么详细,很期望看到你更多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5-6-27 01:08:00 | 只看该作者
jerryhao+-->引用:jerryhao 楼主用亲身的经历给了大家一个讨论的空间,在欢呼看到第一位“照相机”式记忆的实例的同时,实施Doman和七田真的朋友也不由得大为发愁,因为楼主的经历直接击到了他们最薄弱的地方。

首先是年龄问题,从楼主的经历来看,这种记忆功能似乎是先天具有的,并未接收系统的发掘。而Doman流传的说法是,3岁以后就晚了。当然,楼主从校的教育方式,或许无形中触发了自己的那种潜在能力。这就是上面那位朋友所说的Doman和读经的共通之处吧。实则,两种方式确有共通之处,那就是机械性的记忆。

最让人伤心的是记忆的时效问题,从事七田真的朋友坚信那种时效是保留一辈子的,而不是短期的。如果是短期的话,他们那种训练就更像一场show了。但从楼主的描述来看,确实是有时效性的,这样才是合乎逻辑的,当然,为了延长其时效性,按照记忆的原则,则要不断的重复(复习,这是Doman所在做的事情),但是如果把大学图书馆的书全部复习,则是不可想象的。但是,从楼主的描述看,有用的东西,在不断重复中,也自然被沉积下来。由此可见,学习有用的东西,远远要好于学习无意义的东西。

楼主所讲的副作用是他们最不爱看到的,其实这不简单是那种方法问题,对孩子早期接受那些课堂上的东西,确实只会对孩子正常学习增加障碍,因此这是整个早教要面临的问题。

各种理论的鼓吹者们自然不会喜欢那些副作用,因此自然会找出理由,说那些副作用仅仅是因为楼主没有找到他们所拥有的那种最好的方法。而Doman方法自然成了全面发展,包治百病的良药。

呵呵,对自己有利的就拿去用,没用的就推给别人,这真是一种百战百胜的大好方法呀。

谢谢搂主,你的经验对大家非常重要,谢谢你写得那么详细,很期望看到你更多的帖子。
对于反对一切早教理论的您老来说,这是您一贯的思维方式,继续反对一切,请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5-6-27 04:58:29 | 只看该作者
》最让人伤心的是记忆的时效问题,从事七田真的朋友坚信那种时效是保留一辈子的,而不是短期的。如果是短
》期的话,他们那种训练就更像一场show了。但从楼主的描述来看,确实是有时效性的,这样才是合乎逻辑的,

是记忆的内容可以保留一辈子,还是记忆的能力可以保留一辈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5-6-27 09:54:09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1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01:54 , Processed in 0.075994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