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风的爸爸+2005-07-07 00:17-->引用:大风的爸爸 @ 2005-07-07 00:17 [quote]land+-->引用:land 深有同感,似乎是有点崇洋,但在国内的真是不能找出几本好的。 其实还是“崇洋”的后果,给国内作者的稿酬高也就是150元左右一张,低到5块钱的也有,给鬼老的稿酬起码也是3000一张,呵呵,国内有品位的艺术家谁愿意干儿童读物这勾当啊! 年前听一位湖北书商的豪言,他要把少儿图书做的象浙江的鞋子一样,这也是少儿图书出版界的普遍心态。所以大家看到笨妈介绍的图书普遍是引进版的也就不奇怪了。由于具有全球的规模效应,这些相对过时的引进版权的图书,转让费都不是特别高,甚至比出版国内原创图书的成本还低,出版社愿意做买办也就不足为奇了,有趣的是就是这样的引进好书在传统销售渠道出货都是一般般,只是在网络上销的好些。这类阳春白雪的东西出版社的信心越来越低了,大家最想做的都是压缩饼干类的儿童知识读物。[/quote]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隔着一层纱。 作者、出版社难得有沉得下心的,家长难得有清醒的,都是急功近利给害的。 作者、出版社大多考虑经济利益过多,既然有省事又赚钱的事,谁还愿意去费力不讨好。也不能说现在的儿童读物都没有花心思,心思大多花在书名和包装上了,有的更是拿一些伪科学、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忽悠家长。 家长在这方面肯花功夫的也不多,都是相信作者、相信出版社的广告,所以,凉白开一样的书也好销,有的甚至连凉白开的水平都没有。 真的担心出现文化大头儿。 其实,这块市场应该是很大的。象tiantian03提到的那两兄弟,如果换个方式做,生意应该可以做大,他们面前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啊。 当人们笑着把钱放入你的口袋,当人们抢着把钱放入你的口袋,就真正实现了双赢。 祝愿benmama,祝愿tiantian03提到的那两兄弟,祝愿所有真心为儿童提供精神食粮的人们,发货发到手生茧,数钱数到口发干。此帖由 hq1966 在 2005-07-26 15:02 进行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