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篱中人+-->引用:篱中人 给孩子买书应该是基于专家的意见,然后再根据孩子的爱好挑书。在别人看来是好书,未必适合自己的孩子看。笨妈的书单里最好加上适合的年龄,这样才好供别人参考。陆可铎绘本 比较适合大人看(色彩过于黯淡,不太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米菲系统比较适合小小孩儿看,大一点的孩子会觉得有些无趣。雅诺什除了《雨汽车》,其它几本也更适合大孩子或者大人去品味作者那种将深刻的人生哲理隐含在简单的故事中的用心,颇有点姜子牙钓鱼的味道。《石头汤》和《小象巴贝尔》撇开出版社的印刷问题,也比较适合大孩子看。希尔弗斯坦是老少皆宜,呵呵。彼得兔的那种巴掌大小的书,虽然是经典,但是不能吸引小孩子的注意力,因为画面太小。《阿罗系统》个人觉得总有些牵强。孩子也不怎么爱看。 这些书不是不能买,买了,如果孩子喜欢,皆大欢喜,不喜欢或者不适合,就会象我一样,把这些书整齐地码在书架里,期望有一天孩子长大了,喜欢看。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笨妈的书单里最好加上适合的年龄,这样才好供别人参考。(好建议,下面的推荐我会写个合适的年龄,有很多书其实都是有年龄的延续期,象<font color="#0000ff">噼里啪啦系列丛书,如果从推荐年龄来说,可能比较适合2岁左右的孩子,可是我们这里的很多会员,五六岁的孩子到我们店里来就捧着这套书不放,而且不是个别孩子,是很多孩子有这个现象)米菲确实比较适合低幼类的孩子,记得以前看过一个贴szanny的女儿多多就很喜欢,说是本本喜欢.但我们有个法国的会员,说这套书翻译的不好,我女儿也没有喜欢上这套书,可能每个孩子的胃口都不一样.阿罗系列我一直不知如何欣赏这套书,有一次我看到我们这里一个3岁多的孩子,非常喜欢画画,一边画画一边嘴里说着话,那种样子简直就是阿罗,我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原来阿罗可以这样看,可惜这套书已绝版 <img src='images/smiles/frown.gif' smilietext=' '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 ' /> 彼得兔我女儿可以说特别的喜欢,在一棵大树底下住着兔子一家:兔子太太和她的四只小兔。有一天,兔子太太要去买东西,临走前特地叮嘱小兔们:“千万不要靠近麦先生的花园,你们的爸爸就在那儿被做进了麦太太的馅饼里。” 兔子太太走了以后,其他兔子都很听话,只有最小的彼得调皮得很。它偷偷溜进了麦先生花园大吃特吃胡萝卜,把肚子撑得圆圆的,还直犯恶心。 麦先生看见了,大叫:“抓小偷!”彼得拼命逃窜,好不狼狈。一只鞋子掉在了卷心菜地里,另外一只掉在了土豆地里。漂亮的蓝色上衣也被刮掉了,好不容易跳进洒水壶里藏身,却发现里面是满满的一壶水…… 历经艰险,终于捡了一条命回家。妈妈困惑地看着狼狈不堪的彼得,这可是彼得在两个星期内弄丢的第二件衣服了。<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bb/edu/2005-02-06/U300P20T55D12183F905DT20050206163853.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p align="center">[/center] 那天晚上彼得没有吃饭,花园里的胡萝卜和水壶里的凉水使它很不舒服。当其他的三只兔子美美地享用着丰盛的晚餐时,彼得喝下了一剂苦苦的药水。 这个彼得免的情节真的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可是细节却描述的如此幽默和引人入胜. 其实很多经典的书需要看很多边才能明白,或者你这会儿不明白,过了一段时间就会明白,那套<爷爷一定有办法>,这么简单的几句话,我看了很多边才看懂了里面的细节. 再套用一句话,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一定是有他道理的.[cent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