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zty1122bb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习成长记录] 依依俩俩的高中生活

  [复制链接]
151#
发表于 2017-2-19 14:09:49 | 只看该作者
天天过来学一会,反正一直飘在首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
 楼主| 发表于 2017-2-20 09:07: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ty1122bb 于 2017-2-20 09:15 编辑
blaze 发表于 2017-2-16 17:27
1122在国内读本科,看着话外音是要国外读研究生吗?文科研究生不好读吧!1122的视野开阔,说说长线计划呀! ...

其实,对于高中生而言,学习本身,我这里已经没有什么长线了。不管怎么说,她们在身边的时间最多也不过两年多。硬要说长线,仅就高中后面的时间再说说吧。
英语
多看经典,狄更斯系列。
坚持看名校公开课。寒假,看完牛津的文学形式,现在在看耶鲁的中世纪早期。
继续词汇学习,上学期学完10000词,寒假5000词复习完,现在在学22000词。不急,滚动着来。
历史
继续读国别史,先读一些欧洲国家。
寒假,国史大纲读完,暑假准备再读一遍。可能的话,读写专著,譬如,汤恩比的历史研究,葛剑雄的中国移民史。
语文
把王力的古汉语常用词学完。
唐诗三百首背完,现在还剩一部分七律和绝句。古文观止学完。以前,为了方便生僻字读音,我们是按照上海古籍注音版的篇目学的,共学习了180篇。上个暑假开始,着手补齐余下的古文,已读16篇,还剩24篇,估计还需要三个假期读完。
史记,本来是想这个寒假读一卷的,实在是没有时间。看看以后能否进行。
地理
正在做地理知识的扩充。依依俩俩,在这方面是比较欠缺的,需要系统的持续学习。
电影
高考前,准备再看100部电影。十多年来,孩子们看过的电影超过千部,已经是一种爱好了。

如果孩子们确定学文的话,我打算补充一些物理学习,主要是电学--电工常识,交流电-异步电动机,实在不能忍受她们在这方面一无所知。
============
至于真正长远的生活学习计划,真的很难讲。如果她们本科国外读书的话,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我们全家都走,由于川普,这个变数太多了。如果研究生再走,那还要看在本科读的什么专业,她们的兴趣所在,还有一个基本因素--高考成绩。



点评

词汇量真大。重在积累  发表于 2017-3-3 11:27
1122爸爸,你好!我想问问王力《古汉语字典》怎么学的?具体怎么操作?唐诗只是背吗?用的是哪个版本?谢谢!  发表于 2017-2-23 07:53
澳洲压力小点,1122爸爸为啥不考虑一下呢?  发表于 2017-2-20 10:52
澳洲,没有想过。英国,倒是在考虑。我们去年去过一次英国,今年暑假还打算再去,但这些基本上是休闲旅游,没有明确的学业方面的想法。  发表于 2017-2-20 10:04
1122爸爸,一定考虑美国吗?有没有考虑过英国或者澳洲呢?  发表于 2017-2-20 09:45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53#
发表于 2017-2-20 10:00:36 | 只看该作者
跟着1122爸爸的脚印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
 楼主| 发表于 2017-2-20 11:48: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ty1122bb 于 2017-2-20 12:09 编辑

出国留学
每个人的诉求都有所不同,我和孩子们的想法有差异,她们两个之间也多少有些差异。
由于我对国内的认识不是十分的负面,基本处于中间状态,大体可以接受这里的工作与生活。所以,出国的想法主要是借此尽可能增强实力,拓展视野,同时寻求发展机会。如果可能的话,不与中国脱钩,至于是否回国发展,要看机遇。
孩子们跟我们到国外去过些地方,走马观花,应该也做过一些比较。对中国的感觉可能和我差不多,但也不完全相同,如果抛开与家人的感情因素,对将来在国外发展,应该会较有兴趣,尤其是俩俩,但对留在国内或许也能接受。
澳洲的相对轻松可能不是追求的方向,美英的相对竞争环境会更有吸引力些,当然这方面中国也是。我对于北京的雾霾不是很介意,觉得比以前的尘土飞扬似乎还好一些了,那种乌突突的天气权且当作成都吧,也还好。所以,没有呆不下去的感觉,当然,离开也没什么。不过,说心里话,北京的资源确实很有优势,不说教育,只说医疗,大量非常规范的医疗机构,社区服务网络,真的不是一般的方便,而且便宜。相比之下,去美国看病,别提了。
至于文化,我的观点是没有绝对的优劣。中国很有教养礼貌的人,尤其是年轻人也很多,秩序感渐渐的不会太输给欧美。在国外,他们的文化毕竟还是他们的,即便是刻意的融入也很难,而且也没有特别的必要。这方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争不出个所以然,随便就好。

点评

特别喜欢1122爸爸理性平和稳重客观的心态和分析,受益良多  发表于 2017-3-6 10:29
赞!从您这里学到很多,尤其是十年如一日不急不躁日积月累的坚持,感谢!  发表于 2017-2-21 08:22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发表于 2017-2-22 13:02: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恰,我师焉 于 2017-2-22 13:29 编辑

读的书真多,好样的。
http://pic.qiantucdn.com/58pic/18/02/15/62z58PICHgW_102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楼主| 发表于 2017-2-23 10:22:53 | 只看该作者
crystal9966  1122爸爸,你好!我想问问王力《古汉语字典》怎么学的?具体怎么操作?唐诗只是背吗?用的是哪个版本
=============================
我们没有使用王力的《古汉语词典》,而是使用王力的《古代汉语》这套教材,学习其中的常用词。
通常,我们每天学习三个字,其中一个字默读,另两个字朗读,依次推进。同时,摘抄一两个繁体字,王力的这套书是繁体版。最近,为了配合字词学习,还增加了相关章节的练习,这套练习册也是中华书局出版的,和教材是配套的。

点评

谢谢1122爸爸,我去搜搜教材。另外你所说学习单词5000的方法,对我启发很大,谢谢:)  发表于 2017-2-23 15: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7#
 楼主| 发表于 2017-2-24 10:17: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ty1122bb 于 2017-2-24 10:33 编辑

还有唐诗,我们是这样进行的。
1)朗读唐诗,注释。七律大约读三四天,每次朗读三四遍,注释总共一两遍。
2)读得很熟以后,试着背一背,作为梳理,这样再有两三次。同时,朗读下一首诗词。
3)背熟后默写。准备另一首的背诵。
就这样进行,重在体会词句的对仗音韵,感受诗词的意境思绪,自我的一种陶醉,算是学习中的休闲。
所以,有些家长总是十分仇视诗词背诵,真的是不可思议。
==============
我觉得背诵尤其是名篇绝对是一种享受,无论何种语言。
比如,狄更斯的小说,莎士比亚的戏剧。很多章节段落既很有哲理,同时也充满诗意,朗朗上口,甚至会使人心潮澎湃。而我们的唐诗宋词,由于母语的亲近,更是令人神往。

点评

你好,断断续续的在看你写的贴子,很是受用。家有初一女娃,请教下,我英语太差。 能否请你推荐下,适合初一孩子朗读的英语美文,比如你提到的莎士比亚的。想用来参加英语节朗诵。  发表于 2017-3-3 11:25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7-2-27 17:01
把古诗词当成任务,当成有什么用来看待,怎么可能会喜欢上呢。他都不知道原来这是作为母语精华的一种享受和娱乐活动。  发表于 2017-2-24 12: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
发表于 2017-2-24 11:52:36 | 只看该作者
跟着1122爸爸的步伐学习,刚刚看完.谢谢那么多分享.

另有个问题, 想问下,你们用什么播放器听英语和故事呢?  

点评

我来回复下,我家用的是帝尔数码复读机,倾听者也可以  发表于 2017-3-3 11:29
[发帖际遇]: 一一妈妈2006 文章写得好,得到了新儿教神秘人物奖励 1 金币,太好了!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
发表于 2017-3-2 19:37:20 | 只看该作者
zty1122bb 发表于 2017-2-24 10:17
还有唐诗,我们是这样进行的。
1)朗读唐诗,注释。七律大约读三四天,每次朗读三四遍,注释总共一两遍。
...

很佩服楼主。
像这个朗读,什么试着背一背,默写什么的,是家长要求的,还是家长同孩子一起讨论后定下来的方案,或是孩子自主决定的方案呢?
如果是前2种,我就佩服楼主作为家长在孩子这么大了还有如此的影响力。如果是后者,我就佩服孩子的长性和坚持。
总之就是佩服啊。
我家的现在谈起自主学习这块,就是刷题。
让他坚持啥读读背背,每天或一周几分钟,一概听不进了

点评

通常孩子不可能会主动对读读背背感兴趣,这个是人的天性。家长有能力引导就引导下,这些都是个案。群体都是那个鬼样子。群体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引导,事实是没引导好,而好的教育资源本来就少。  发表于 2017-3-3 09: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楼主| 发表于 2017-3-3 10:19:03 | 只看该作者
爱海 发表于 2017-3-2 19:37
很佩服楼主。
像这个朗读,什么试着背一背,默写什么的,是家长要求的,还是家长同孩子一起讨论后定下来 ...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同时,也是需要细分的问题。1)朗读
依依俩俩对于朗读是可以用喜欢来形容的,这一点是天生所致。记得她们大约三岁左右,上幼稚园的时候,有一次接她们回家,那时,我很少管这类事。突然听到孩子们在后座大声的说个不停,我很骇然。因为,我到了小学说话还是怯生生的,而她们无论是面对生人还是家人都是侃侃而谈。她们识字很晚,学前不会超过50字,但是,小学掌握得很快,二年级就开始朗读小小说了,且乐此不疲。从小学到高中,所有的语文课本,孩子们都会在假期自己朗读一遍,依依很投入,会把自己融入其中,俩俩读的更好,语速很快,但不投入,也不反感。同时,我也讲在某些情况下,大声朗读效果比默读要好,她们也有体会,所以,如果安排开口读书,她们基本不会反对。
我们在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曾经有过持续的读书会项目,你一段,我一段,对于戏剧还会分角色。而到了中学,虽然相对少了很多,但还有进行。这应该也有很大影响。中学,她们是每年新年晚会的主持人。
而英文,我则更多的强调大声朗读,声音不要从喉咙里出,更不能仅仅从嘴里发,要来自肺腑。依依基本能够做到,俩俩开始几年不好,后来逐步放开,现在蛮不错的。我曾不止一次的跟她们讲,前些年要去欧洲开年会,但在国内,我不是天天讲英语。这时,我会提前两周,练舌头,每天大声读中国日报八个版,到时候一定脱口而出。所以,对于她们,也强调每天必须大声朗读,哪怕五分钟。她们认同。

朗读,基本上是自己的意愿。

点评

明白了。佩服!谢谢!  发表于 2017-3-3 12: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9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3 05:43 , Processed in 0.170586 second(s), 3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