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happy_9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悦读2014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4-4-21 13:22:10 | 只看该作者
一掠而过的风景

上次买2送5时买的书。尽管小说是我的最爱,但一般购书时,小说类不太考虑在内,除非特别便宜,毕竟,一个月工资就只有那点点,这个均价已经低于10元了。

布老虎中篇书系,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李铁著。全书共有6个中篇,“一掠而过的风景”是其中最后一篇。6个故事都是写工厂及基层市井人物的。作者出生于电力系统,所以但凡写电力系统的那几篇,读起来都很真实,其他几篇相对感觉要不那么自然点。

全书6个故事,都写的改革开放大背景下市井小人物生活中的动荡以及他们的应对方法。很惨的是,无论哪篇,看上去小人物们无论能力高低与否,思想保守与否,道德观符合大众与否,他们和命运的抗争都那么无力,在社会的大洪流下,个人的那点反抗力显得那么渺小,随之而来的则是他们命运的不可控性。6个故事,女主角荔枝、雨薇都走上了“小姐”的道路,而于美人虽然拿着工资,所做的事情又何尝不和荔枝、雨薇一样呢?只是看上去一个是为了自已挣钱,一个是为了单位牟利;一个是单生意一笔收入,一个是数年付出多年回报。而小说里的男主人公,最后则都放弃了自我,屈服在了社会“集体”意识下。全书多而不少地印证了社会上的说法: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才有钱。唉……

http://product.dangdang.com/1313 ... amp;t=1398057019000

哈哈,看这里居然要14元,而我才买成6元不到,又赚了。

点评

我得承认,我是进来看你赚钱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3 06: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4-4-23 23:14:59 | 只看该作者
享受权力

世界读书日,正好手头的事情也完成得差不多了,晚上没游泳,翻完了上次买2送5的另一本书《享受权力》。

这仍然是布老虎中篇书系中的一本,李春平著,全书包括6个中篇故事,都是讲官场之事的。

这6个故事里,官场里人物形象倒还齐整:清官,贪财之官,贪色之官,贪权之官,奉承之人,阴诈之人,磊落之人……全都有了。可是读起来,却总给人不那么真实的感觉。 怎么说呢,人物关系比较简单,社会环境比较单纯,故事情节不怎么曲折,读起来就是一个故事,而因为主人公的千篇一律的正面,就令人感觉作者有点粉饰的味道。在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刻画上,作者的功力还有所欠缺。虽然是直接描写的官场中的某些现象,这种直白的但又不敢深入的描写,倒不如描写另一侧面人物而反射出来的《一掠而过的风景》那样令人触动更大。

如果不是特别有闲,不推荐此书。

http://product.dangdang.com/2061 ... amp;t=1398265813000

点评

庆祝一下世界读书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24 19:20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liumimi + 2 笔记写得真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4-4-25 13:09:01 | 只看该作者
化身博士

这个月的英文阅读因为选择了简单的小说,情节性又强,所以很快完成任务。之后就开始犹豫:是提前进入5月的阅读任务呢?还是另选一本简单的来读?因为5月打算读房龙的《人类的故事》,从语言上讲,又是一个难啃的骨头,如果提前开始,自己的日子可以过得滋润点,但到年底盘点时,面子上似乎又不那么好看了,而且我这个人就是这样,有压力还尽想着躲懒呢,这要没压力了,不更懒得无底了?!于是,几经犹豫后,终于在偷石头小伙伴们你追我赶跑步前进的步伐促进下,决定还是看本简单的,5月的任务还是留到5月吧。

于是选择了这本当时买2送5的书,“东方朗文国际悦读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本系列旨在引进亚洲其他国家的英语学习阅读材料,让大家在学英语的同时,感受一下其他国家人的改编方式和编辑视角,这种出发点无疑是好的。具体到这本,是从印度出版公司打造的阅读材料,当然也是经过改写的,看来“名著缩写本”在哪个国家都有啊。本书共改写了两个中篇小说:化身博士和坎特维尔古堡的幽灵,另外还改写了几个欧享利的短篇,特别令人高兴的是,里面有篇是我以前从来没读到过的,呵呵,又多读一篇欧享利的小说,可算读这本书的最大收获了。

本书标示的是大学六级或英语高级学习者,看完全书,俺可以负责任地说:这个标示太与时代不合拍了!基本上俺没有遇上生词,不多的几个全是标注出来的,以偶的词汇量,这个书肯定用不着六级才看,高中生就可以了,特别是现在出国浪潮席卷下的城市,可能许多初三学生看起来也不会费劲的。与国内改编的外国名著相比,印度人的改编读起来要顺溜得多,用的词少有生僻的(当然,偶是相对早些年俺还在学校时看的国内改编的哈,不知道现在的情况了),表达上也少有很复杂的句型,基本上都是可以直接拿来用于不同场合的语言。看完这本书,有点明白为啥我们学了多年的英语都仍然不会用了,我们学的语言就不是可以直接拿来用的,背再多课文,记再多单词,仍然没办法交流。想到这点,又觉得这书标示六级可能也有它的道理。

而在选文方面,与我们总是选择名著、励志类不同,本书选的文章更多的是关注人性的,化身博士关注了人的两面性;欧享利的小说一如既往的是关注人内心当中那些小小的闪光点;最后坎特维尔古堡的幽灵则更为轻松调侃,写一家美国人与新购古堡中游荡幽灵之间的战斗,调皮的双胞胎兄弟弄得鬼魂哭笑不得疲惫不堪,但最后心地善良的妹妹却帮助鬼魂找到了自己的安息之地,更向世人提示了一段不为人知的古老故事。

家有高中生,并且又有时间也愿意拓展点课外阅读,不妨一试。不过,考虑到现在英语学习材料的多样性和多途径获得性,也真没必要专门去买这个。

http://product.dangdang.com/2064 ... amp;t=1398402380000

哈哈,考虑到俺不到6元的购买价格,又高兴一盘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elenminliang + 10 谢谢99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4-5-2 23:22:34 | 只看该作者
死魂灵

和《钦差大臣》一起购买的书,也是当年很喜欢的一本小说,但自开年重读此书,一直是有一搭没一搭的,许久时间,居然才看了20页。

因为婆婆妈住院,五一回老家,在回家的路上闲极无聊看微信,结果发现上次关注的坚持帮还比较有意思,一个冲动,申请加入了。没料到,一加入,分坛坛主就开始催报计划,然后小组划分出来,组长也立刻加关注,催报计划,每天提醒打卡。就为了这每天打卡,回老家空闲时间没有完全交给游戏,而是抓紧时间看书,每晚9点到群里打卡时,面子上才不至于很难看,于是,这本书终于看完了。

全书以主人公乞乞科夫到各地主庄园里收购死去但仍然在册的农奴为线索,描写了俄国当时社会的黑暗:贪官污吏横行天下,统治阶级生活腐化,农民们则愚昧无知。

全书分成三个大的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乞乞科夫到N城结交各地主,然后到各地主的庄园里与他们协商购买死农奴事宜,这个阶段中,通过他与各个人物的交谈,让读者了解了当时社会上各色人等的荒谬行为;第二部分则通过乞乞科夫从N城狼狈溜走后到另一风景秀丽之地,与那里地主们的交谈,让读者们有对产生前面各种个人行为的社会基础有了一定的了解,或者说是剖析了这些行为产生的社会原因,同时也交代了乞乞科夫个人的历史背景;第三部分划在第二卷中的,但其内容一方面因为手稿的残缺而与前面有所脱节,故事情节要靠读者自己通过想象去补充,另一方面也更侧重于表达作者对社会未来的一种期望,尽管看起来他也知道这种期望似乎是遥不可及的。

很有意思的是,这部小说看到后面,总让我联想起 《阿特拉斯耸耸肩》,看来啥时候应该重新系统地读一下俄国作家们的书了。

http://product.dangdang.com/9067 ... amp;t=1399043889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4-5-4 08:05:55 | 只看该作者
刚发现一款使用借书证的手机和平板应用,到99楼里来推广一下,送给所有喜欢看书的大朋友小朋友:

如果你有借书证,就一起来探索超星移动图书馆吧
http://club.etjy.com/forum.php?m ... &fromuid=895254
(出处: 儿童教育俱乐部)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3 收起 理由
happy_99 + 3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14-5-4 13:42:18 | 只看该作者
Black Beauty

仍然是上次买2送5时选的东方朗文国际悦读系列中的一本,标注的适合高中生。

全书是两个故事。

第一个讲一位印度小男孩和他的大象的故事。这又是由几个小故事连贯而成,贯穿全篇的主题则是讲“爱”,人与动物和其他人之间爱的付出和回报,最后,通过小孩和智者的对话道出诸多人生真谛。全篇没有过多的教育式言论,反而通篇都是很随意的语言,天天要说的语言,可别说,反而读起来感觉比那个标注六级的要难点,有时候一句话所有单词都是make, have, get, in, to , upon等简单到极至的,可放一块儿就迷糊不知道啥意思了。

第二个故事是本书的名字,黑美人。讲一匹名叫黑美人的马的一生。马出生在一个爱马的人的农场上,受到很好的待遇和教养,所以马也通人性,努力地工作着。但后来女主人生病,主人全家都要搬到更暖和的地方去,马便被卖给了另一个主人,后来又因各种原因被卖了很多次,每次遇上的主人不一样,有爱马的,有不爱马的,有讲时髦的,有只想压榨的……马从他们那里得到的待遇自然很不一样。而全书以马的语气以第一人称叙述,读起来有些地方不免令人心酸难过。与前一篇一样,语言也以平常交流性语言为主,有讲文采,但更多是注重于有效交流。

至此,看过两本印度出的英语学习的书了,个人感觉难易程度和标注似乎不太符,标为六级的没有觉得很难,标为高中的也没有感觉很简单,但是想想在国内,高中和六级之间似乎是整个大学的英语学习哦,这个跨度应该还是不小啊。但回头想一下,确实,这本书明显的更多简单句式,用词也简单些,反而是我们自己的语言学习里一直没有重视这些小词的应用,动不动就是很“文学性”的词汇,所以学了多看英语,仍然是哑巴英语。以前觉得中国人的写作很好,没什么语法错误,现在得到的信息也显示其实仅仅是符合语法规范而已,但很多时候老美或者老英根本不会用这样的表达方式,只是我们这样写他们能懂,但在口头交流上,他们就要回一回神才能反应出来我们讲的什么。所以两相比较,在英语教育上,我们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做呢。

本书其实五一前就看完了,但忘了把书放到什么地方了,原想找到后引用一些句子的,这下只好算了。

http://product.dangdang.com/2064 ... amp;t=1399180008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4-5-9 16:27:03 | 只看该作者
我记仇

买2送5中的一本,仍然是布老虎中篇书系中的。唉,这个时候发现偶真的真的很财迷,平时舍不得花钱买小说,这遇上便宜就使劲捡。

全书6个中篇:5篇有关爱情,4篇有关大款,3篇有关仇杀……呵呵,看到这里,什么感觉?

哈哈,开玩笑啦,没那么可怕的。

6个故事都是虚构的。其实哪篇小说不是虚构的呢?是吧。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几篇相较于前几本关于社会现象的更严肃的内容的书,这本娱乐性更强,纯属看故事,既不涉及社会发展,也无关爱国主义,更没有什么掌握方向等倾向,就是单纯地讲故事。这样一来,反而让读者更容易接受,明知是虚构的,但讲得好听啊。有如A货,虽然是仿的,但做功绝对不差的。

有闲钱,有闲暇,有闲情时,不妨入手一本,看着文字,在自己脑海里导电影也可,导电视也可,比追连续剧可省劲多了。

http://product.dangdang.com/2061 ... amp;t=1399623553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4-5-18 22:56:19 | 只看该作者
The Story of Mankind

这个月的英文阅读任务严重滞后,为了保证月底能完成任务,加之书读起来有点难,那些人名地名很令人沮丧,决定读点记点。原本在QQ空间里挂得有,想着到时候难得粘,干脆也挂点粘点过来吧。只是一本书要占多层楼,不好意思了。

以下是前面几次挂的。

世界上的事情凑是这么奇怪,上上个月瞧瞧不死瞧得死切活来,赌咒发誓不整大部头了,这个月又把英文的任务定成了The story of mankind。十几天过切老,幸好有加入了个坚持帮,好歹还强迫各人天天能看点。就算这样,一个周末还是耍游戏耍得各人都不好意思老。不过也不完全怪我哈,那些地名人名,啷个搞得醒豁嘛。

今天晚上乖乖儿地没保卫萝卜,洗完碗就坐到书桌前,端坐个多小时,总算有点进展。为了不至于到最后又跟瞧瞧不死愣改心累心慌,隔不好久来写哈看的内容。今天先写前头看的这20章。

话说史前人凭着各人脑壳大些好些,从众多动物中胜出。
再说冰川人为了活命,天天镐刨,消除了种族灭绝的隐患。
然后古埃及人就粉墨登场,创造老第一波人类文化。
当然,两河流域的人也不甘落后,承担起让东风西渐的职责。
结果就有了古希腊文明。

书还没看完,本文要不定斯更新,购书链接就不忙贴出来了哈。 现在要先切查哈刚才又遇到的一堆地名人名,好歹和脑海中的中文名字对个号。(5月12号)

想了哈,接到写在贴子头,也看不到哪些是哪天写的,干脆弄来跟博客一样,一楼楼更新。

搞了半天,今天都还在公元前打转转,难怪不得一哈儿又看到 barbarian一哈儿又看到barbarian这个单词。不过,终于,地名也好,人名也好,时不时地能猜出一两个来老,足见时代确实在进步哈,这不,罗马人来了。

罗马和迦太基之间来回地打仗,最后胜利之神倾向了罗马。在这儿呐,俺有一个发现,原来公元前的情况和现在也差不多。古希腊的统治者严格限制外来人,只有土生土长的本地人的后代才能成为本城邦的公民,外来的人无论为本城帮的发展掌了好多笨,出了好多力,都得不到一个户口本本儿。所以,一遇上打仗,这些外来人就跑得飞快。罗马人不一样,哪个切他那儿,都接纳,甚至本人不到场,直接捎个信儿,罗马也说:“嗯,晓得老,你是我的子民。”结果就是哪怕到都没到过罗马的人,一听到说有人打罗马,操起锄头铲铲就参加保卫战切老。所以,罗马也就越来越强大起来。貌似现在美国人也这样。

另一个让我大跌眼镜的事情是,发现各人以前理解的“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和其本意差起八帽子远,这个罗马是指的“罗马帝国”,和现在意大利那个城市除地理位置相近外,似乎莫得啥子联系。

还有一件令人惊奇的事情,说起来罗马帝国的兴起繁荣是好久好久,但是书上说,其实那个时候,因为连年的战争,统治腐朽,其实在国家表现还很风光的时候,国家机器是已经走在下坡路上了。只是那个时候交通就是靠走,所以下坡的速度慢些。

最最令人惊奇的是,以前一直以为我们五千年的文明,遥遥领先来着。结果看了这些天老,发现各人还在公元前打转转,而那以前,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自然科学方面没咋个说,但社会结构上,他们已经很很很成形老哇。于是,我就切找度娘问了一哈原来我们夏朝开始前好多年,埃及就已经建国老。唉,几十年的自信又被证明盲目老。想当初,听到埃及艳后的名头,总觉得相对着我们的唐宋时期吧,结果别个要是活起的话,都2000多岁老。

看了罗马帝国的兴衰,真正印证“男人有钱要变坏”啊。当罗马还是远离迦太基的一个小镇时,他好谦逊哦,好上进哦。一旦成了大户人家,这哈子,如作者所说:It became a land of rich people ruled by rich people for the benefit of rich people. 酱紫的后果就是当提比略要分贵族和大地主的田地给平民时,他就在长老院曹活活打死老。他屋头也是霉撮撮的,他遭打死老,他弟娃儿汲取教训,先就从立法上来改革,结果既不成功,也惹人恨,然后也遭杀死老。不过在那个皇帝不世袭的时代,一家屋头出两个皇帝,死得其所哇?

罗马帝国持续的时间长得远远超过我的想像,东罗马一直持续到公元1453年。建国是在公元前500多年呢。

基督正式登场了。按说公元,意味着他的诞生,应该左近有轰轰烈烈的与他相关的事情发生才是哇,可是看过切看过来,除了提到有个来自拿撒勒的木匠被杀了外,前几百年没得他啥子事样。都到西罗马帝国摇摇欲坠时,才看到福单传播者开始起作用。奇奇怪怪的事情总是很多,传教士主要在西罗马起作用,教义也主要在西罗马以及再向欧洲那边被接受,往亚洲这边,接受这位主的人不多,可是最终奠定基督教地位的,却是东罗马的康斯坦丁受洗。

唉,才看了四分之一,已经感叹: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 (5月13号)

这几天陪老外,走得皮塌嘴歪的,完全打不起精神来看书,今天一早送走老外,回家睡回笼觉,中午吃完饭接到再补瞌睡,要不是下午有事要出切一趟,怕一觉要睡到晚上接到睡夜瞌睡。出门一趟人整新鲜点了,元气也恢复些,晚饭后才抓起书接到看点。

话说基督教登场到被到处宣扬和接受,经过了好长一段时间,终于因为颂扬顺从符合统治者的要求,宣传天神庇佑符合人民大众的需求,加之康斯坦丁的入教,使得其发扬光大起来。但是好景不长,莫得好久,一个叫穆罕默德的骆驼驾驶员现身江湖,创立了新的教派,并且迅速发展壮大,将当时有记载的土地都纳为了各人的疆土。为阿拉真主战斗的战士们,因为教义中有“突然死亡可进天国”一条,在战场上愣是比那些总担心下地狱的十字军骑士些勇猛得多,这也即是他们的取胜秘诀。最安逸的是穆先生老家是麦加的,但在那里传教时,因为大家都晓得他的骆驼驾驶员出笼背景,所以不但莫得啥子人信他宣扬的真主阿拉,甚至有人计划着要杀他,于是他只好带着信徒远走麦地那。这个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硬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呆嘛,在麦地那,他的信徒一哈子就多起来,没得好久,他就带军返回麦加,血洗了先头不信真主阿拉的家伙些。书中原话如下:In Media, Mahammud, who was a stranger, found it easier to proclaim himself a prophet than in him home city, where every one had known him as a simple camel-driver.

当然欧洲人也不是吃素的,他们后头又出了个查理曼大帝,从伊斯兰教徒手中又夺回罗马帝国(好奇怪,还是罗马帝国)。但是这个时候的欧洲已经莫得当年威风了,基本上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有点跟中国春秋时候差不多,说起来有国王,各个诸侯也说起来是效忠于国王的,但因为天高皇帝远,加之通讯不便,所以基本上是各自为政。这个时候的骑士,也就相当于各地的行政首脑,都辛勤地在各人的管辖范围内忙碌着。如作者所说,从大趋势上来说,他们都是值得表扬的,当然也不排除有个别FB的统治者。

这里提到了诺曼底公爵。原来是北欧的海盗发展壮大后,经常来骚扰罗马帝国,凭到各人跑得更快的船只,守到各条河流的入海口,哪个不幸撞上了,男的杀光,女的抢走,留下尚未烧烬的被抢船只的残骇给帝国闻讯起来的军队。各个小国的国王都对这些海盗头痛不已。最后法国国王忍不住老,干脆跟他们商量:割地求和。所以就把诺曼底给他们了,首领自然成了诺曼底公爵。诺曼底公爵弃暗投明,做上了受人尊敬的公爵,他的孙子体内却流淌着他好战的血,但这边签了和约的,于是他娃带着队伍就跑到海对岸,给各人封了个“英国国王”来当,当然这个王冠肯定是鲜血换来的。

更出乎意料的是,在前两个世纪到处横行霸道狂建殖民地的英国,那个时候也是案板上的肉嘎嘎,一哈儿这个来啄一嘴,一哈儿那个来咬一口,看来他们是在被殖民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殖民经验。 (5月18号)

点评

特别佩服能看得进去,还能概括出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20 09:16
特别佩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20 09:15
哈哈哈,这么严肃的书,被你这一哈儿这,一哈儿那的,怨不得瑜伽要抱怨,狂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20 07:18
爪子,这样子写法啷个搞得清楚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19 14:37
好看好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18 23: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4-5-19 21:17:44 | 只看该作者
The Story of Mankind-02

晕头转向地看了这些天,书翻了三分之一,头绪却没咋个理得出来。幸好这次下定决心,加上坚持帮众亲的帮助,连到记老几天笔记,今天好象摸到点门道了。作者好像是把历史分成了几个大段,然后每个大的段落里,先按年代顺序写大的脉络,再总起来写这个期的各种相关制度、现象等综合信息。

比如这个中世纪时期,先按顺序写了罗马崛起,耶酥出现,基督盛行,伊斯兰教诞生壮大,查理曼大帝,北欧海盗等,接下来开始综述封建制度、骑士文化,教皇和皇帝之间的斗争,十字军东征等这种贯穿于整个时期的事件。

酱紫写法,对于母语读者肯定会更有意思,加上作者的笔调当中幽默成份不少,接受度会很高。但真的苦了我们这种既语言不通又缺乏历史知识的读者,脑壳都遭整晕了,还没看出个所以然。

以前就觉得欧洲一个教皇,一个皇帝,百姓究竟听哪个的呢,这是个问题。这次一看章节标题就是教皇PK皇帝,以为可以找到标答了,结果看半天,还不停地查字典,答案没找到,得出个莫名其妙的结论:教皇要废黜皇帝,皇帝就打教皇;皇帝要打教皇,教皇就废除皇帝;然后新皇帝打旧皇帝,所有皇帝打伊斯兰教徒。说到底,政治斗争很残酷。

与当年的攘外必先安内相同,教皇和皇帝相互虽然打得不亦乐乎,但如果老百姓要反对他们两个,他们立刻联手起来,然后就号召大家切打老穆的追随者,于是来了9次十字军东征。东征的过程中,还不停总结:Enthusiasm alone would not set the Holy Land free. Organization was as necessary as good-will and courage. 不过,战争的起源就不端正,一是为转移矛盾,二还是有着打猫儿心肠,所以啷个总结来总结切,最后的结果仍然是:After the year 1244(when Jerusalem became definitely Turkish) the status of the Holy Land was the same as it had been before 1095. 也就是说,打了150年,仍然回到从前。

今天看的最后一章讲了中世纪的城市兴起。作者相对于每位统治者上台下台仅给3-4页的篇幅,这一章用了11页,着实是费了些笔墨的。用孩子易懂的例子详细讲了人民是怎么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逐渐从封建地主手里夺取了权利。Almost imperceptibly the towns grew richer and the feudal lords grew poorer. 看来,还是要相信历史即使看上去是死水一潭,其实仍然是在imperceptibly发展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14-5-20 22:19:01 | 只看该作者
The Story of Mankind-03

唉,别个说文盲可怕,真的是可怕。老话又说半罐水响叮当,硬是说得有道理。昨天多得意地哇啦啦说各人找到门道老,结果今天再看,啷个套昨天的套路啷个不对头,看来火门儿还是没摸到。于是,今天边看边问度娘,把昨天整混老的时间表算是理撑展点老。

这个中世纪时期和古罗马帝国没有重起,起码没有完全重起,度娘说是从西罗马帝国灭亡到东罗马帝国灭亡这些年叫中世纪时期。而作者各人在今天的两个章节中都重点强调老All times and all ages overlap,循循善诱我们I have quite often warned you against the danger that lies ih historical dates.愣个看来,我前头犯点迷糊也是他意料之中的事情哈。闲话少说,反正作者的意思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所有的历史年代不能搞一刀切,没得说啥子今天是罗马帝国时期,明天就是中世纪时期,后天就是一言堂复兴时期。更靠谱的说法是各个时期之间是犬牙交错的,令我想起了才带老外看的道家太极图:阴从阳起,阳从阴起,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闲话少说,书归正传。

话说中世纪的时候儿,欧洲各国慢慢形成了议会,特别以英国那个不争气的John,在国王狮心理查德参加十字军东征后,一步步就把国王家的权利败给有钱人老,而这些有钱人联盟就成为议会的雏形,最后发展成议会。 欧洲各国就这样踏上了争取公民自制的漫漫长路。

接下来一章讲中世纪世界里,圣经和亚里士多德是基督徒接受的唯二学说,但亚里士多德老先生随着军队的你来我往,辗转各地,其学说回到欧洲时,已经是古希腊语到阿拉伯语,再到拉丁语的翻译本了。而中世纪的人居然喜欢吃大锅饭,不喜欢竞争。比较他们和古希腊人,后者是“活在当下”,而前者却是为“来世”攒着人品。

中世纪基本上是以物易物,自给自足。但十字军东征却带来了贸易这个副产品,于是意大利的各个城镇个个赚得盆满钵满的,也为复兴备下了物质基础。

至于文艺复兴时期。The Renaissance was not a political or religions movement. It was a state of mind.这是我看到过关于文艺复兴时期最能引起我共鸣的说法。到这里后,好多名字熟悉起来,首先就是讲中世纪后期文艺复兴初期大学的繁荣,具体讲了巴黎大学和牛津大学的诞生,完全不晓得,牛津大学是从巴黎大学分出来的。然后看到但丁的名字了,作者居然花了好些个篇幅浓缩地介绍了神曲的内容。比较搞笑的是,东罗马帝国受到土耳其人的攻击,派使者到西欧救援,结果这些西欧人不派援兵不说,居然向使者请教起希腊语来,掀起了希腊语学习的高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3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7:27 , Processed in 0.160304 second(s), 3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