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jerryha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天朝和番邦--你可能不曾知道的那些故事

[复制链接]
351#
发表于 2013-8-12 18:26:19 | 只看该作者
在天朝这种民兵战术没效果,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历朝历代的大屠杀和屠城。
中国历史上民兵战术导致对方胜利后的大屠杀和屠城似乎很多。不知道欧洲历史上是否有类似的情形?民兵不会是中国两千余年(汉代以前不知道有没有民兵)独有的现象吧,我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2#
 楼主| 发表于 2013-8-12 20:31:29 | 只看该作者
kickhair 发表于 2013-8-12 18:26
中国历史上民兵战术导致对方胜利后的大屠杀和屠城似乎很多。不知道欧洲历史上是否有类似的情形?民兵不会是 ...

实际上用民兵是不太准确的词,比如美国独立战争的时候主要是民兵,曾国藩的那些湘军以及乡勇、保安团之流的都属于民兵,因为这些都不是正规的部队。

在国际法里有严格的规定:为了保护战地的平民,特别提出了军队士兵必须穿“军服”作战的义务。当然没有军服的民兵也允许参加战斗,但必须佩带醒目的袖章等标志,武器要携带在外面,以便对方的士兵区别民兵和平民。

二战的时候,纳粹在巴尔干和希腊杀了平民,没有受国际谴责,就是因为此原因。

南京大屠杀问题,中国一直得不到国际上的支持,其原因也是日本辩称:很多中国军人脱掉军装,混入平民中,日军分不清军人和平民。

所以我们那些推荐电影上,描写的那些戴着羊肚头巾,或者穿着农民衣服的那些所谓游击队,都是违反国际法的。

游击队员的胜利是建立在牺牲平民百姓的基础上,自己放弃了保护平民百姓的义务。日军抓不到游击队员,结果就会抓一批无辜的老百姓当作游击队嫌疑人处死,尽管游击队员本身安然无恙,而老百姓却要为此付出更大的牺牲。

那个年代不懂这些也就罢了,现在这个年代了,还不让孩子好好学习国际规则,还去炫耀那些非法的行为,则是很可悲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3#
 楼主| 发表于 2013-8-12 20:43:00 | 只看该作者
kickhair 发表于 2013-8-12 18:26
中国历史上民兵战术导致对方胜利后的大屠杀和屠城似乎很多。不知道欧洲历史上是否有类似的情形?民兵不会是 ...

是否独有,差不多吧,似乎整个东亚文化圈都有此类现象。

这是历史和文化的差异。

欧洲封建社会,军队基本是国王和领主的,因此大多有明确标识。

中国更多是造反的农民和正规军的战争,那些流民大多没有标记,个别的会带上黄色头巾。

再有就是欧洲的贵族风气,使得战争也会有很多规则。

中国自从被后人骂为蠢猪式宋襄公的“泓水之战”后,就再也没有道德力量和英雄情怀了,所留下的只有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等这些彻底糟蹋了规则,鼓励大家都贪小便宜,耍小聪明,见利忘义,以信为愚的价值观了。

点评

其实每个人看到宋襄公那段都会起疑的吧。因为都骂他蠢猪,怕被连坐而相信那是蠢猪行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8 22:50
欧洲传统上战争只是贵族们的事儿,与教士和平民基本无关,这似乎可以解释欧洲的战争规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8-12 21:11
孙子兵法被认为是“国粹”呢,呵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8-12 21: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4#
发表于 2013-8-13 10:06:10 | 只看该作者
“人民战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5#
 楼主| 发表于 2013-8-13 20:46:32 | 只看该作者

求和历程3

尽管收到了皇帝不许谈和的指示,但是伊里布他们知道皇帝善于游移来、游移去的,所以还在继续和英军通信。

1842年7月4日,镇江之战前伊里布给璞鼎查写了封信,先重申了战争的坏处,然后说你们英国怪不容易的,跑到7万里之外来打仗,你们的邻国说不定会乘你们空虚前去袭击呢。

璞鼎查的回复说:俺愿意和谈,既然现已来到镇江,那就等俺们打进南京再和谈吧。另外听说你们的耆英还没被皇上封作全权大臣,没法谈啊。

耆英看到回信,也顾不上天朝的面子啦,亲自给璞鼎查写了封信,文字很煽情:我早就听说您的大名了,可惜中国和英国距离太远,一直没能见到阁下您,很是遗憾啊。咱们两国和好了200多年,这次因为查禁鸦片,居然打起来了,这是一误再误,不胜其误啊。都是我们这里一群笨蛋误事,才至于如此啊。俺们实在没啥可说的。你们的委屈,俺们皇上不是不知道,可是你们在俺沿海捣乱,天朝也不能坐视不管啊。要是你们畏天命,咱们就合好,老天一定会保佑你们的啊。若你们非得要打,俺也没办法,那就舍命陪君子了。要知道,自古以来,可是骄者必败,深入者难返啊。您岁数也不小了,还是要三思啊。俺这信,虽然区区数字,但出于至诚,要是骗你,天打五雷轰啊。

璞鼎查的回复是:收到他们送来的信,俺读了,可惜信上没有贵将军你的签名或者大印,也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开战讲和可都是两国的大事,可不能以私信方式办理啊,下次还是用照会吧。当然了,和好俺是愿意的,但还是那句老话,你们得有钦赐全权大臣,这全权大臣有自主之权,而且完全同意我们之前的各条款要求才行。另外,我们昨天就到镇江了,准备到南京再说。如果你们能赎城自救,俺们也可以不进城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楼主| 发表于 2013-8-13 23:26:34 | 只看该作者

关于赎城


实际上和英国人谈判的,不光是耆英和伊里布。

另外一个人就是逃到了南京的牛鉴。

牛鉴这位主战派,在宝山战败后,马上转为了主和派。

7月26日,巴加、郭富致两江总督牛鉴和江宁(南京)将军德珠布,说:镇江已陷,俺们要打江宁了,你们快快拿赎城费来。

牛鉴回信说:伊中堂原来和你们谈和被革职了,现在突然被皇上重用,此中深意,你们难道就看不明白?不就是给你们伸冤吗?你们写个状纸给我,我呈给皇上,替你们伸冤好不好?

1842年8月4日上午,英舰首先到达南京城外。

牛鉴致璞鼎查照会,说:皇上已明降旨了,要耆英和伊中堂办理和议之事。我们的钦差大臣就是你们的全权大臣。有啥事咱坐下来,有话好好说好不好?

这其实是牛鉴哄骗英人:中国绝对皇权制度下,哪有什么全权大臣一说。话说,皇帝7月26日确实降了一道密旨,给伊里布、耆英便宜行事之权。但这个密旨现在还没到南京呢,牛鉴怎么会知道啊,难道他会算命么?

牛鉴当天还给郭富、巴加写了两封信说:你俩和你们全权大使的要求似乎还不一样,璞鼎查重在要求通商,你俩似乎重在索战费。你们要钱可是会影响通商啊,似乎不利于贵国吧。再说了,我不能挪用公款啊。希望你们不要再索要赎城费了,咱两国从此永结百年之好,岂不美哉?

第二封信继续解释:有关赎城费一事,不好办。国库钱粮,俺们没权动,只能让老百姓捐献。可是大笔银两,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筹措得到的。要是你们的船能退兵数十里之外,给上五六天时间,俺们一定给个让你们满意的答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7#
 楼主| 发表于 2013-8-13 23:48:35 | 只看该作者

南京赎城2


8月5日,璞鼎查发了一个布告,说清方不愿意赎城,英军准备攻城。

牛鉴急了,连发两封信,第一封说:我知道你们打过来花了不少钱,有关赎城费,我们已凑了30万两。可是城中富户都跑了,不好凑了。这30万俺们赶紧派人送去,如果贵军能后撤数十里,俺们还能再凑30万。我们一定送过去,俺决不食言。

另一封信说:我听说您要请俺过去面谈,俺高兴坏了。问题是伊中堂驻扎在无锡,离这里500里远,两天内回不来。这样吧,8月6号,咱在静海寺见面吧。我就带十来个人啊。

璞鼎查拒绝和他见面,说300万赎城费,一分钱不能少,准备7日攻城。

牛鉴一听可是急了,6日又写信说:老实说吧,和好通商之事,不但江南诸大臣不敢替你们上奏,就连扬威将军奕经也不敢替你们上奏。还是我念你们不远万里地来了,所以冒死替你们上奏了。所幸皇上允准了,特派耆英与伊中堂专办此事。希望你们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心,若让皇上知道,你们还在打仗,会认为我汇报的不确实,那我就会被拿下治罪,要是这样,以后天朝哪个官员还肯出面为你们调停办理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8#
 楼主| 发表于 2013-8-14 11:06:56 | 只看该作者

救星到了

7日到了,牛鉴在哪里快要急死了,如果英军攻城……

正心慌呢,下面报告大救星到了,谁啊,伊里布以前那个仆人张喜啊。

伊里布这次被派来江南,他就写了封信给在天津的张喜,请她一起过来帮忙。

张喜5日到了无锡,伊里布一看,高兴了,说我的管仲、乐毅、苏秦、张仪到了。

正好牛鉴请耆英和伊里布到南京救援,就排张喜先出发了。

张喜一到,听到牛鉴讲述,掐指一算他就笑了,说您放心吧,英国人今天不会攻城。

为啥呢?张喜说英夷那些事我可是门清,今天是礼拜日啊,英国人休息,不进攻的。

不过还是写了封信给璞鼎查,说伊里布就要来了,你们不要开战了,等他来了咱谈判吧。

8日,耆英和伊里布到达南京,马上派张喜带着伊里布的照会去英舰谈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9#
 楼主| 发表于 2013-8-14 11:22:51 | 只看该作者

张喜的首轮谈判1

9日一早,张喜到了英国军舰上。

和他主谈的的是璞鼎查的秘书马儒翰。

张喜后来写的《抚夷日记》,详细的写了这次谈判过程。尽管张喜把自己描述成了苏秦、张仪式的人物,看起来游戏夸张 ,但其过程还是有一定可信度的。

马儒翰接过张喜带来的伊里布所写的照会一看,上面并没有实质性的让步,马上翻了脸:“这都是空话,能顶什么用?”,我们这次不光要攻下南京,还要北上天津,攻到你们的北京皇城去!似乎怕张喜不信,他随即取出一张地图,上面标明了英军的进攻路径。

张喜感到不能示弱,马上对马儒翰进行回击:“你别动不动就打啊打的,你以为北京就那么好攻吗?我可以明白告诉你,京城满蒙八旗及绿营有二十万,这还不包括关外蒙古、东北的八旗劲旅,加起来总有几百万,你们就算有百万大军来袭,也未必就一定能赢。退一步说,就算我们守不住,难道皇上不能迁都吗,难道我国人民就会心甘情愿地奉你们为中华之主?”

马儒翰把包括“赎城费”在内的谈判条件列了一堆,然后说:“你回去告诉你们大人,答应这些条件便罢,不答应,即刻攻城。”

说到要攻城,张喜硬不起来了,只得回了一句:“何必呢,你们到处攻城,得毁掉多少生命啊。”
  
马儒翰说:“就要攻,就要攻,谁让你们办事反复,一会谈一会打的,活该。”

张喜腾地来了火:“本人这次来,不是光为送照会,拿回文,还另有目的!”
  
马儒翰等人不解其意。另有目的,莫非想免费参观一下我们的军舰?
  
张喜说,第一,我要为贵国贺,第二,我要为贵国吊。

马儒翰更加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为什么要贺?”
  
张喜一本正经地说,我要祝贺你们所向无敌,锋不可当,要祝贺你们深入大江,洋洋得意,要祝贺你们残杀军民,抢掠财物……

洋人们面面相觑,什么贺,敢情说的都是反话。马儒翰赶紧打住话头,算了算了,你说说为什么又要吊吧。


  
张喜看了马儒翰一眼,我的吊啊,是吊丧的吊,是痛哭流涕的意思。我来就是为你们痛哭的。

  
马儒翰这些人更奇怪了,有什么要你为我们痛哭的?

  
张喜说,我跟你们有一面之交,所以要为你们痛哭。战争开始以来,你们之所以能长驱直入,只是我国没有防范的缘故,而且按照大清国禁令,民间是不能制造武器的。但是如果你们过于肆无忌惮,难保皇上震怒之下不会来个鱼死网破,直至解除禁令,到那时你们面对的将是一个无边无际的“人民战争”海洋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0#
 楼主| 发表于 2013-8-14 11:35:04 | 只看该作者

张喜的首轮谈判2


谈着谈着,火气越来越大,张喜忽然一拍桌子,朝马儒翰等人大喝一声:“你们不要太骄狂,小心上天不容,给你们带来灭亡之祸。”

旁边的翻译罗伯聃插上一句:“你要怪,就怪你们那些惯于说谎的大官吧,他们欺瞒你们的皇上,才导致事情不可收拾,不要责备我们。”
  
张喜指着罗伯聃的鼻子就训了起来:“都是你们这些兴灾乐祸的家伙唆使,方有今日。”

罗伯聃年纪轻,好胜心强,吃不消别人挑逗,最重要的是他摸不清张喜的路数和用意,所以马上站起身反唇相讥。“就算是我们唆使的,你又能拿我们怎么样?”

张喜来了劲:“怎么样?我如果挂了大将军印,一定会将你等捉住,然后碎尸万段,锉骨扬灰,给被害军民报仇。”
  
罗伯聃哭笑不得,好好好,您老要是做了大将军,我们也到不了这里了。他拿出一张中方发布的纸片,指着上面对张喜说,你看看,你们中国人都叫我们什么,逆夷,夷匪,跳梁小丑,请问我们何逆、何匪、何丑之有?
张喜霍地一把将纸片抢过来,撕得粉碎,然后劈面朝罗伯聃掷去,嘴里还忘不了骂骂咧咧。“你们生得不像个人,做事也不像个人,怎么不叫丑,你们到处杀人掳物,行同无赖,怎么不叫匪,你们以小国欺大国,以外夷犯中华,怎么不叫逆?”

璞鼎查发话了:“有话慢慢说,大家都不要动气。”

张喜继续说:“你别瞅你们现在狂,也不过是乘我们不备偶胜了那么两场,有什么啊,你们能场场都胜吗?就算是你们场场能胜,其它海外国家会不嫉妒你们吗,会不和你们争夺吗,船坚炮利又怎么啦,没准也会被更狠的给打个一败涂地。”

众洋人只是憋着笑一个劲点头,房间里的气氛又变得轻松起来。说句实话,现在他们反而倒有点喜欢对面这个中国使臣了。不是说他的话有多在理,事实上,张喜的这些调调,跟英国人的思维往往都不在一个轨道上,但至少这个人很有趣,不乏味。

张喜又开了一话题:“你们老在我国沿海骚扰,兵戈不息,不觉得烦吗?”

马儒翰接着张喜的茬回答:“不能不这么干啊,我们英吉利是靠海外殖民吃饭的,因此非得打赢不可,就算败了还得整兵再来,要是不明不白地退回去,被其它国家嘲笑尚是小事,国家立不住才是大事。”

张喜凑上前来:“知道你们想赢,我们不打了,让你们赢,好不好?关键是赔的银子得减下来,这样就好说话了。”

  
这么一说,大家的精神已经完全放松下来,开始进入剥瓜子壳的茶话会环节,所以越谈越欢,从早上七点一直侃到晚上七点才结束。

  
虽然谈了一天也没啥结果,但天色既晚,必须回去了。张喜想起来还得要个回文,可是洋人们聊得尽兴,都忘了这档子事。看样子,回文当天是弄不好了,马儒翰就说,明天你们派人来取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3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2:50 , Processed in 0.091662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