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education200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卡尔.威特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的例子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5-2-26 23:58:01 | 只看该作者
linkspeed+-->引用:linkspeed 我怀疑卡尔维特的教育就是本假书,整本书也就是一些看待小孩的观念值得看看,其他的就当故事吧。

不过education2008,你的推理里面有一个问题:
做研究和学习是不同的能力。即便卡尔维特学的再多,也不等于他有做研究的能力。
他爸爸好像没有培养他做研究的能力。有的人有做研究的天赋,有的人书读的好却没有做研究的
能力。

我一直有这个观点:关心孩子学会多少知识,不如关心她是怎么思考问题的。
不过这个很难哦,

考察背了多少字,做了多少题简单多了。

多谢指正。
这篇小文很短,很多东西没有展开说。
这年头假天才很多,那个哈佛女孩是一个,这个卡尔维特也是一个。
什么是真正的天才?我已经在天才观里说到了一些:
就是极具创造力的人。
创造力跟知识不同,知识这东西一个平庸之才只要勤学苦练也能够获得,
但创造力的获得难度极大,用那种灌输的方法就行不通了,
中国人可以拿100块数理化奥赛金牌,可半个诺贝尔奖都拿不到。
中国人可以拿30块奥运金牌,可足球就是进不了世界杯,
道理很简单,足球不仅仅是魔鬼训练就能提高的,
得需要天赋和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5-2-27 04:25:17 | 只看该作者
创造力这个东西需要这样考虑:

有的人就是天生创造力强,这是我们没有办法去后天超越的。
但是,在这种天生的能力中有一部分是可以经过训练来达到的。
这样的训练实质是学习一种系统的思维方法,然后依照这样的
思路来推理一些本来需要靠拍脑袋拍出来的东西。

如果按照这个角度看小孩的教育,国外的教育从小学就是培养
这种习惯,小学生作业就是要他自己去分析,总结。而我们呢?
做题。

虽然在参加研究工作以后,中国人并非不能适应这样的思维,
在学术界的华人也不少。但是和乒乓球运动一样,人家是全民
的培养。我们怎么能比的上呢? 谁拿诺贝尔多还不清楚么?

我的孩子有多少创造力我不知道,但是可以创造力也需要保护和培养。
在拍脑袋的随机性下,系统的思维方法更需要培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5-2-27 07:38:51 | 只看该作者
  我个人觉得卡尔.威特教育是一本好书。读了以后很有收获,这一点就已足够了。但并不是都要按里面说的去做。他的教育是否成功,我想一个人能健康成长并成为一名大学的教授,这还不够吗?一定成为天才才叫成功。还有人对刘亦婷说三道四,我不知道他们要叫她聪明到什么地步,才叫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5-2-27 08:22:55 | 只看该作者
写书的不一定要做到最好才能出书。读书的不一定非真理不读。

和danruhua一样,从两本书里我都有不同的收获。这就够了。

经验积累是一个过程,一个从错到对,又从对到错,再从错到对的认识的反复变化的过程。那种一步到位的想法太简单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5-2-27 10:35:1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5-2-27 12:03:59 | 只看该作者
danruhua+-->引用:danruhua   我个人觉得卡尔.威特教育是一本好书。读了以后很有收获,这一点就已足够了。但并不是都要按里面说的去做。他的教育是否成功,我想一个人能健康成长并成为一名大学的教授,这还不够吗?一定成为天才才叫成功。还有人对刘亦婷说三道四,我不知道他们要叫她聪明到什么地步,才叫成功。

我说的是天才,你怎么偷换概念成了“成功”了?
小卡尔维特是被吹嘘为天才还是成功人士?刘亦婷是被吹嘘成天才还是成功人士?

如果他们说自己是成功人士,我连他们的书碰都不会碰一下,
这种胡说八道的人多了去了。关键是他们胆子和脸皮比那些成功人士要厚多了,
他们直接把自己打扮成天才。我向来对天才敬仰有加,对这种假冒伪劣的天才
实在是看不顺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5-2-27 14:47:11 | 只看该作者
education2008,难道你希望天下无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5-3-2 14:13:3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最容易用一些量化的东西来评判对错高低,比如写了多少书,发明了什么……
试问:那些把一生奉献给某种信仰的人,难道他/她的一生可以用量化的东西来评判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5-3-2 14:38:52 | 只看该作者
palislee+-->引用:palislee 中国人最容易用一些量化的东西来评判对错高低,比如写了多少书,发明了什么……
试问:那些把一生奉献给某种信仰的人,难道他/她的一生可以用量化的东西来评判吗?

可没几个人会把奉献给某种信仰的人称为天才。
既然如此,老卡尔维特又为什么把小卡尔说成天才呢?
而后又大肆炫耀其如何进入大学,如何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5-3-2 22:06:28 | 只看该作者
03

天才就是天才,不是培养出来的;
田七真也没有办法把一条狗培养成一个科学家;
我们培养孩子的目的应该明确:
1、假如他是天才,不要因为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而埋没;
2、假如他不是天才,不要因为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而成为家庭或社会的负担;
3、无论他是不是天才,能适应社会,被社会承认,这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培养孩子良好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0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20 02:11 , Processed in 0.083050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