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jerryha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中西文化对比漫谈如何培养孩子的行为准则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13-2-19 18:04: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elenminliang 于 2013-2-19 12:34 发表
去年夏天去了40多天,住了三家人家里,很安全,但是黑人区不敢去,这不是自己能体验出来的,因为你遇到持枪的就是就是百分百了。其他时间安全也是百分百。夜不闭户也是因为有枪,未经容许进入人家的住宅甚至开放 ...


嗯,在美国还有很多危险呢,打孩子都有可能会被逮捕。开车搞不好会被控刑事犯罪,随便跑别人家里去乱逛,被打死人家都不会负责任。

再有就是美国那些犯罪分子很懒,在自己的社区内打架斗殴,但隔壁的社区他们就懒的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13-2-20 03:55:34 | 只看该作者
今晚迎来了久违的失眠,上来说句话,也好安心去睡觉哈。

可以说,儿教鼠目寸光版曾经是给我ENLIGHTMENT的地方。这可能与鼠版的“讨论的方式与目的”分不开的。我不仅学习过很多鼠版前辈们(尤其是J君)的帖子,更荣幸的是,目睹过几年前Q君、Y君的论战。

好的传统,不能丢哈。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helenminliang + 1 + 1 可以给几个链接吗?也去学习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13-2-20 08:50: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pianocrazy 于 2013-2-20 03:55 发表
今晚迎来了久违的失眠,上来说句话,也好安心去睡觉哈。

可以说,儿教鼠目寸光版曾经是给我ENLIGHTMENT的地方。这可能与鼠版的“讨论的方式与目的”分不开的。我不仅学习过很多鼠版前辈们(尤其是J君)的帖子 ...


是有沉闷的感觉,是否好的话题都说完了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pianocrazy + 5 + 5 喜欢畅所欲言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楼主| 发表于 2013-2-20 10:20: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pianocrazy 于 2013-2-20 03:55 发表
今晚迎来了久违的失眠,上来说句话,也好安心去睡觉哈。

可以说,儿教鼠目寸光版曾经是给我ENLIGHTMENT的地方。这可能与鼠版的“讨论的方式与目的”分不开的。我不仅学习过很多鼠版前辈们(尤其是J君)的帖子 ...


其实大家都有很多想说的,只是种种原因就都不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楼主| 发表于 2013-2-20 10:38: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elenminliang 于 2013-2-18 20:18 发表
Rule 5

If you win or do well at something, do not brag. If you lose, do

这点咱中国人做得很好,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啊

...


规则五原本我认为翻译的较好的,结果被你这么一解释,我又要数几句话了。

我个人认为,哪位“伟人”的这条语录,是最糟糕的了。

谦虚这个词蛮有意思的,什么是我们的谦虚呢,就是自己有了成绩,只允许自己心里偷偷的乐,表面上必须要装成若无其事的样子,别人提起来,自己还要通过不断地贬低自己去安慰别人,典型的心口不一。

骄傲这个词就更有趣了,他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呢,主要和对象有关系。自己为自己骄傲是绝对不允许的,别人对你做的事情骄傲又变成了正向的词了。这类词永远是把那些学汉语的老外搞糊涂的。

其实这个规则我觉得国人做得很差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13-2-20 10:50:56 | 只看该作者
helenminliang 2013-2-20 10:36 威望 +1 可以给几个链接吗?也去学习一下
helenminliang 2013-2-20 10:36 金钱 +1 可以给几个链接吗?也去学习一下

具体链接自己去找感兴趣的吧,这里给您两个最简便的方式:(1)论坛搜索作者“jerryhao"、“qqyou“;(2)查看鼠目寸光版的精华贴。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helenminliang + 1 + 1 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13-2-20 10:55:06 | 只看该作者
带着开放的心态,不以自己的经验得出的结论做最后的定论。我们在这里聊天,也是为了从别人的经验和观念中吸取营养的吧?

前面有句话说得好,我们和孩子说话的时候,不能没有逻辑性,被孩子轻易找到反例。

像对一些地方做整体性概括的时候,只是概括(要是有具体的数字,实证依据当然最好,但是人的感觉也是有用的),这种概括一定是有例外的,但是仍旧是会有一个整体印象,就像中国对南方北方,某些省市的人的整体印象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楼主| 发表于 2013-2-20 11:14:4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pianocrazy 于 2013-2-20 10:50 发表
helenminliang 2013-2-20 10:36 威望 +1 可以给几个链接吗?也去学习一下
helenminliang 2013-2-20 10:36 金钱 +1 可以给几个链接吗?也去学习一下

具体链接自己去找感兴趣的吧,这里给您两个最简便的方式 ...


哈,谢谢琴版抬举啊,有很多东西,都是和你们大家聊起来,才有劲头写出来的,一方面是讨论,另一方面也是督促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13-2-20 11:25: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8 jerryhao 的帖子

可能有新来的朋友不明白我前边说的“讨论的方式与目的”(抱歉,写反了,应该是“目的与方式”)是啥,说明一下吧,就是鼠目寸光版置顶帖“关于讨论的目的及方式问题”,且摘其要如下:
1、讨论的目的:

个人认为,无论那种讨论,其目的并不是为了统一思想,或者简单的得到一个谁对谁错的的结论,更不是为了说服对方同意自己的观点,其重要性在于过程而不是结果。

经常看到有人说:“你们争论这个有什么意义呢?也争不出什么结果来”,甚至有人认为这是无味的争执而感到厌烦。我说:否,这种争论的意义就体现在争论的过程。

无论那种理论,如果只有鼓吹一方,那对于普通的父母来说,就更容易轻信而陷入误区。正是有了反对一方,才使得一种理论的正负效应充分的体现。

看到有些父母发贴说感到了迷茫,其实这正是他们独立思考的开始,而不是像以往的盲从。这就是争论所应该达到的目的。

2、全局和局部:

有人说,讨论问题要从全局上看,不要抓住个别问题揪住不放。我说:否。争论就体现在个体和局部。

那一种理论从广义上来说,其宣传目标都是好的取向,都号称是为了孩子的教育,从整体上去否定东西,是无法立足的,其入门点自然是其操作方式,你的那种操作根本无法实现你的目标,否定了你每个局部,自然你的整体无法存在。

3、讨论的尺度:

有人总宣称:要心平气和的讨论问题,但要有个度。讨论问题欢迎,但断章取义的误导和冷嘲热讽的人生(该帖原话如此,非我敲错)攻击不在其列。

实际上,往往是这种人最不能心平气和,别人稍一反对,他就认为超过了他所谓的度,就要说别人“揪辫子”、“钻牛角尖”、“打棒子”,甚至不拿那出所谓红卫兵的大帽子来压人。

个人认为既然是讨论必然是针锋相对而难以是心平气和的,敢于参加讨论,就要有好的心态,如果你习惯于接受吹牛拍马式的就最好不要参加讨论,嬉笑怒骂皆文章,只要不是针对某个人的谩骂和攻击,我认为都是争论的手段和方法。

比方说:某个人大骂读经是祸国殃民,并不是意味他说读经的每个人都是在祸国殃民,而是说鼓吹的这种理论,我个人认为未尝不可。如果你说他就是愤青,那你就是在狡辨。

4、诡辩和狡辨:

诡辩也是一种逻辑的方式,讨论中采用这种方式是很正常的,你不能在逻辑中战胜他只能说明你缺乏辩论的技巧。而狡辨却是在歪曲事实,正是无理取闹表现。

5、关于一分为二:

很多不希望出现争论的人,总建议要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实际上,一分为二才真正是一种诡辩的方法,那是独裁人物强词夺理的手段,是官僚机构推卸责任的方法,任何事情他说对就对,他说不对就不对,坏事情到他那里也能变成好事情。对于我们的讨论,我个人认为,就应该一是一,二是二,自己认为对的就坚持,错了就道歉,就是要旗帜鲜明,决不和稀泥。

6、总结:
从我看过的坛子中的大多说讨论,基本都是好的,不仅不该制止,更加应该大力提倡,认为会造成论坛混乱的观点我看是杞人忧天。至于个别讨论,尤其是在读经方面,出现过版主打板子、个别人谩骂的现象,个人以为主要在于个别号称读经的人,所学不深,个人修养差,不能理解精髓而单吸收其糟粕所至,也从某一个方面证明了盲目读经的害处。其存在再正常不过,根本不必大惊小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楼主| 发表于 2013-2-20 11:28:42 | 只看该作者
规则六不多说了,那是教会孩子和别人沟通的技巧,别人问你问题了,回答完了,范文一个问题回去,交流就可以顺畅地进行下去了。就像写帖子一样,没有几位朋友在这里和我讨论,我也没兴趣唱独角戏。

规则七那个翻译的就又有问题,用孩子学校老师的话说,就是没抓住中心思想。

中文翻译说:“7、打喷嚏、咳嗽都要说对不起”,但在英文里,最关键的是教给孩子在要咳嗽打喷嚏的时候,应该采取的最正确的措施,比如转过头去,比如用手捂住嘴巴等等。说Sorry只是事情发生后的必要礼貌措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9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3:55 , Processed in 0.143464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