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17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孝道毒于响尾蛇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10:23:05 | 只看该作者
散谈一些事实:

我上大学前的每一天,都几乎活在被咒骂里。包括让我出门被车压死啊,我是个丧门星啊,我是小鸡就早把我剁了啊,我在家里是个要饭的啊。。。三五天一顿打。

有一天,我说:你炒的咸菜不好吃,明天早上我可以吃买的榨菜吗?

我妈说:你是个什么东西,你也配吃榨菜?你怎么就不体谅我的辛苦呢?痛骂持续一个小时。

我们家不至于吃不起两毛钱一袋的榨菜,但是我母亲对我不欣赏她的劳动成果很是不满。

被打耳光,因为一起去吃羊肉串的时候,我提议去的地方,我们到了发现人家收摊了。

不许出门,没有朋友,电视线被剪断,被经常锁在屋子里。好在我经常被锁的地点是图书馆。我连作业都不写,除了看各种书,就是发呆。因为成绩好,所以我妈被称赞为“教育有方”。我后来问她,如果你生了别的孩子,在这种环境里很正常的成绩倒数,精神病发作,你是不是就早反省了?她说——是的。

高考前三个月求我姨带她走,别影响我高考,被拒绝。高考前两天还被打耳光。考试当天的时候,吃饭时一言不合被痛骂。

我妈妈不算极品母亲,她只是众多那个时代所产生的,生活不幸福加剧了心理问题的,被“孝道”围绕的环境一直称颂为“伟大母亲”中的一个,控制狂母亲而已。

但后果是严重的,比如因为家里刚装电话的时候,想尝试拨一下就被痛骂,一直到二十多岁,听到手机铃声响了还会哆嗦。十三岁的时候,想自杀,窗子被封死,要吞药没钱买,用刀怕疼,所以拎条绳子想去找棵树吊死。可惜那一年周围的树都被砍了,重新种树苗了。我蹲在小树苗下面,号啕大哭。

打这段的时候我笑了,我觉得特有趣。因为今天这一切的阴影都基本消除了,痛苦也消失了,除了偶尔被触发回忆的时候会愤怒一下。今天我们可以互相夸奖,互相参谋,一起商量去什么地方玩了。

这一切来的多不容易。要先跨越过自己的心理问题,鼓励自己活下去,建立正常的社会功能,再回过头来分析我妈的原生家庭,和成长及人生经历,包括内分泌对她的影响,掰开揉碎了的讲给她听,看她改,再犯,再改。。。

谁告诉我这是成年人都该经历的?必须抗过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10:24:04 | 只看该作者
【在(江南千秋雪)的大作中提到:】

引用:[表情]这个世界上还真的有这样的母女关系吗?那你太坚强了。或许正是过去的经历,成就了你的今天。




这个不算最过分的,你没看过《金锁记》吗?那是张爱玲亲戚家的真事儿改编的。

一样米养百样人,既然什么人都有,那什么父母都有。

一个人品烂渣的人也可能对子女慈爱,一个人品看起来光辉伟大的,也可能对子女狠毒。

明白以上的道理,就会知道孝道的浅薄和可笑了。

如果我说我母亲很爱我,只是她的爱完全错了方向——“爱一个本以为能是自己的替身和复制品的女儿,未果,所以愤怒怨恨”,你信吗?我信,她现在爱对方向了——接受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所以我们的关系好了。

原因——我打碎了她的自负,填补了她的精神空虚,不再需要死控制着女儿来对抗那种害怕孤独的绝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10:24:32 | 只看该作者
多年后,我分析了,为什么我没那么容易垮掉。

原因如下:

一,我有一个好外婆,我得到过正常的关爱。如果一个人童年从未得到过健康的爱,那他们的希望就被毁了一半了。

二。我看了很多书,精神不匮乏。如果我妈不是把我关图书馆里而是关小黑屋里呢?——摸黑撞死了。

三,我母亲不是极度自私和疯狂的极品,她只是一个被错误的观念和不幸的生活折磨的有点变态的女人。

四,我性格暴烈,懂得反抗,我会回骂,会对打。这点很不孝,但也是我没有抑郁成病的根本原因。

作为一个从小就被所有指责为不孝(当然,只要你爹妈指责你了,你这罪名就一定了)的人来说,我能逃开这个枷锁,没有自我唾弃或者唾弃世界,是因为以上四点的幸运之处。其他有类似遭遇的人,可就没那么好命喽

所以对那些认为应该理解父母的弱点和观念落后,什么童年阴影都可以被成人自己消化的说法,我只能苦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10:24: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头说说这个“啃老”和孝道之间的关系。

各位觉得啃老和“孝道”是对立的?NO,NO,天真了,它们是一个枝头的并蒂花。

我说过亲情的本质应该是“爱”和“接受彼此的相对独立”,那么“孝”的本质呢?——就是父母子女是一体的。父母是子女的恩人和控制者,子女是父母的财产和延续。

这种一体观念,不但让某些子女错以为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父母一定是伟大且英明神武的,它也让某些父母错以为子女和自己是一体一心的,倾尽所有资助子女是一定有回报的。

万一碰上不英明的父母,和拿了全部财产之后不顾自己死活的子女,那就悲催喽~~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10:25:12 | 只看该作者
我可没抗着孝的大旗不放。

我和我妈妈都是它的受害者,我妈算是个传统意义上的孝女吧。只是她不以此为害,我却深知它的弊病。并且决定从我这一代开始卸下它。

我只所以能够和她解决矛盾,善待她,放不下的是“爱”。

我母亲是一个用她以为对的方式尽心对我的母亲,她为了我可以节衣缩食,克扣自己。这方面她比其他母亲只多不少。她受传统观念毒害太深,任由她自身的控制欲发展,所以才造成那些问题。

我不忍心放弃她。

如果她完全不爱我,那我就不必这么辛苦了,我只要远离她,就可以了。那我轻松自在,受的心理伤害也比现在少的多。

不过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宁可得不到爱,也不要得到扭曲的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10:27:02 | 只看该作者
我表哥和他家人的做法,并不是出于恶意的心理。(当然,踩别人来提高自己的心理是有的)

他们是出于维护我母亲的心理。她为原生家庭付出很多,他们也心存感激。除了在母女关系的问题上斥责我以外,即便最吝啬的二姨,小时候对我也是大方的,其他人就更不必说了。

那么普通人,以有限的判断力,就会觉得拿“孝道”来压孩子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如果碰到个懦弱的孩子,会顺从,表面矛盾会减少,心理阴影会加重。我这样的,会更加激奋,痛苦,也因此日后有了解决问题的那一天。

同样的问题,换到现在西方社会的普通人身上,那么我的这些亲人,当时就会选择否认我母亲的做法的方式,来维护我们母女。——价值观不同,内心的声音就会从“那是你妈,不会害你”变成“父母也可能有错,应该避免给孩子带来伤害”。

只有我外婆是最睿智的,她当年跟我说的话我现在还记得,大意就是说我母亲受过很多苦,各种事情一直刺激她的精神,让我谅解她。现在想来,老太太是在巧妙的否定我母亲的做法,给我精神支持,同时又想维护她辛劳的大女,怕我仇恨她。这就是我第一次接触“爱”和“孝”的不同观念,连一个不识字的老太太都知道,凡事要讲情理和原由,那么那种认为只要是父母就无不是的观念,真的只是由时代和文化有限造成的吗?


其实我想跟各位探讨的“孝道之毒”,绝不仅限于极品父母,更多的是对普通人的影响。“孝道”涉及的不是以上有人说过的养老问题和财产分配问题那么简单,而是从大家初为父母,用何种方式对待孩子,给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就开始的。

现在孩子“珍贵”了,年轻父母也大多会倾注爱和关怀在孩子身上,不象过去那么简单粗暴。但是“孝道”背后的一体观还是“爱”背后的相对独立的观念,会造成很大的差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10:29:01 | 只看该作者
【在(晨风拂晓)的大作中提到:】

引用:讲一个孩子说的话。看看现在孩子多精了。男孩,初二,和妈妈吵架。成天玩游戏么,本来成绩挺好,下滑得很厉害。...


先回个这个: 这个男孩说的话,让我想起我十岁的时候,跟我妈妈大喊:你侵犯我的人权!我要去告你! 其实这类话语在接受传统道德较深的人看来,是大逆不道,而在接受现代文明精神的人看来,则是一种自主的智慧开启的表现。有的父母向我抱怨,说三四岁的开始突然就“不听话”了,经常无来由的表示反对,闹脾气, 我说:恭喜。四岁左右是人生第一个反叛期,反叛来的越早越强烈,证明你的孩子越有自主意识。成年之后,他们反而比同龄人成熟稳健。相反,一直到成年都没经历过反叛期间的孩子,他们或者一直无主见,或者一直人到中年之后才开始思索人生的价值,那时候的“反叛”伤不起。 不要因此就觉得这些接受西方现代精神的孩子可以完全摆脱“孝道”这个环境的控制了,比如“只是母亲管的多了一点”,具体管到多少,孩子的感受如何,你是不可想象的。 有个十岁左右的孩子,我跟他接触发现他智商很高,聪慧过人。他母亲因为自己人生不如意加上婚姻不幸福,错把孩子的人生当成了自己唯一的价值,从头管到脚,我看着这个孩子跟他母亲吼叫时的愤怒和委屈,我觉得他未来的路一定很难走。求学,就业,婚姻,恐怕他母亲一直不会学会放手。因为对于把握不好自己人生的父母来说,“管教孩子”是他们的人生需要。 你觉得他们有了这样的思想,就不会再受“孝道”的干扰了,但事实是,成年后干扰有多少,取决于他们对父母有多少爱,和他们父母自己过的好不好。如果摊上一个自己活不好的父母,他们又不能恨下心不顾其死活,一定有干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10:30:46 | 只看该作者
【在(SHPX)的大作中提到:】

引用:我们为人父母者,也不是先知啊,无法预判给他什么才是绝对正确的。水色会说:朴素的亲子血缘之爱啊,呵呵,我们只有这一个宝...




你说到了一个重点: 就是,目前我们国人,成年的,为人父母的,自己都没有信仰,缺乏精神财富,我们普通个体,凭什么凭一己之力教育好孩子? 我反“孝道”也在于这一点,反复强调的,孝道背后是“父母子女”一体观,那是你的孩子,你教育不好是你自损,你教育好了以后也好了你们家,而已。——这就是孝道之下的社会价值观。几千年了,一直如是。 而我宣扬的“爱”的观念,背后是,父母和子女是相对独立的,还有一个潜台词——即便是你的孩子也不是你的私产,你身为父母不善待孩子,我作为旁观者也有权力说话。 让孩子得到的好处坏处不再是依仗父母的“封闭式”,而是“连通”的,让父母的教养方式活在社会的监督下,并且方便交流改进,不破除私产观念为基础的“孝道”,很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10:32:07 | 只看该作者
【在(晨风拂晓)的大作中提到:】

引用:再和水色闲聊点别的想法。水色一直强调(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孩子是独立的个体,要给予独立的个体相应的平等和尊重。事...



"独立的个体”是指人格和意志的独立,孩子弱势,需要父母照料,关怀,教育,这并不影响孩子和父母人格意义上的平等。

并不是说,孩子幼小时,一切要求都该得到尊重,如无限制的看电视,挑食,逃学等等,而是父母在禁止这些行为的时候,也是在培养他将来能在社会上独立生存的能力。关键要看,你是为了在他成年后,有能力做自主选择并生活的不错。还是为了使他成年之后依然摆脱不了你的干预和控制。等会儿我举例。

同样,人老了,需要子女照料关怀的时候,他们的人格和孩子也是平等的。

实际上,在中国,这两点都做不到。举例,在中国,老人能否再婚,是要看子女的意愿的。老了,弱势了,就一并连自主权都没收了,否则就是闹的鸡犬不宁,甚至要断绝关系。这时候,父母遭遇的是子女的“情感绑架”,如“孝道”对子女的情感绑架一样。

弱势=无独立人格。这就是中国的逻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10:33:00 | 只看该作者
我举一些例子,父母对待子女的。

假如你的孩子要求吃零食,而饭点儿快到了,你告诉他们“不行”——这是中国和西方父母都会做的。原因都只有一个:这时候吃零食影响吃正餐的胃口,不按时吃饭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

这不叫不尊重孩子的独立意志。因为在认知能力上,孩子不如成年人,你作为监护人,有义务纠正孩子一些会影响他正常发展的错误,那么,这时候和你并肩战立达成“同盟”的意志,应该是你子女成年后的意志。等他成为独立个体之后,他不会因为这个而怪你吧。

但是,假如你同意给孩子吃冰淇淋,孩子要吃巧克力的,你非要他吃香草的。这就是违背子女的独立意志。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你非要他选择这个口味,是为了他以后能独立生存而负责,能显示的是——你要以个人的喜好干涉你孩子的意志。

巧克力还是香草的选择,我举例:现在很多父母都让很小的孩子学习音乐或美术,这是为了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提升智力发育。有问题的是,比如某个孩子,他就喜欢美术不喜欢音乐,他选他喜欢的那样也丝毫不影响达到这个目的,而你偏偏就让他选你喜欢而他不喜欢的那样,为什么?——你潜意识,有一种控制孩子的欲望,这种欲望超越了你为孩子的考虑。

两种不同的声音:我爱孩子,我希望他将来优秀且自立;和,这是“我的孩子”,他得听我的,我希望看他走这条路而非另一条路。

如果这个例子不占多数,那么如下两种情况占多数么?——有纵容孩子严重挑食恶习的父母(面黄饥瘦如豆芽菜),也有逼孩子吃到吐(甚至因为吃的过多当众呕吐,孩子自觉自卑,羞愧)的父母。其实都是不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表现。只要你想的到,你孩子得有一个正常健康的身体发育成人,同时,他也有自尊心,你就不会干这两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4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6:58 , Processed in 0.078395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