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无事生非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孩子没有兴趣的那些事儿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2-8-14 13:09: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ww_dm 的帖子

嘿,不好意思,我问的可能过于直接,希望你不要生气。
我觉得孩子反抗学校的教育,是否因为家长的潜意识里其实是否定学校的教育呢?
而且认为孩子这样的表现,其实并非不可接受,甚至比做个听话的孩子更好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2-8-14 13:21: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7 无事生非 的帖子

说到在自己没有明显优势的地方还非要坚持,我不由得想到我女儿这阵子猛学唱歌的劲头了。
因为喜欢看汉娜,她几乎学会了里面能找到的所有歌,当然歌词有些不能记得很全。
她手机下载了能找到的歌,然后一首一首学,在电脑里反复录音,听自己唱的效果。

很遗憾,她确实缺少歌唱天分,但我没有打击她,相反她在问我的时候我都会小心地夸奖一番。
我想,这种喜欢,也是成长的一种经历吧。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2 收起 理由
mamimerry + 2 + 2 汉娜迷+1
帕兰朵 + 2 同是汉娜迷,握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2-8-14 15:45:57 | 只看该作者
我的理解是凡是都要把控一个度。兴趣是好事,坚持也是好事,关键是好事别给办成了坏事。很多时候,孩子所谓的“感兴趣”,只是为了迎合父母的期待而已,并非真的兴趣。而且对某些事物产生强烈的兴趣,也仅仅是好的开始,而非结束。 孩子真的有兴趣,只要留心是可以看得出来的。那种忘我状态下激发出的潜能,很快就可以让孩子脱颖而出,孩子自己也会有强大的自信心。要让孩子在尝试中,找到孩子终生热爱的东西,最好也是孩子天赋所在,做父母的需要的只是以身作则,把坚韧的品格传递给孩子。
     写作、阅读、英语、运动、弹琴、棋类、奥数等等,我们很多父母适合恨不得孩子每一样都有兴趣,这其实不太现实。人的精力都是有限,一只手不能同时按住5只蚂蚁。我更关心孩子的长处在哪里,兴趣在哪里。
    顺便回应24楼的朋友,我小时候大概就是那种一接触数学就喜欢的孩子,专门喜欢做难题,为了解一个难题可以废寝忘食算几个小时。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dotor.w + 2 + 2 真好哇!
无事生非 + 2 + 2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2-8-14 15:55: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大大姑娘 于 2012-8-14 13:09 发表
嘿,不好意思,我问的可能过于直接,希望你不要生气。
我觉得孩子反抗学校的教育,是否因为家长的潜意识里其实是否定学校的教育呢?
而且认为孩子这样的表现,其实并非不可接受,甚至比做个听话的孩子更好呢?


你说的这个问题,我也仔细反思过 ,
否定学校还谈不上,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质疑,

如果学校或者老师给出很过分的要求,比如让卷子上面没写名字的同学写200遍名字、甚至下一次还要写200遍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我就会跳出来,不肯接受。
但如果不是这样特别难以接受的 ,我一般不会炸刺儿

像学校日常的行为规范、日常的作业要求我还是能够尊重的,我觉得也是他应该接受的,或者是必须接受的

我鼓励他有自己的思想和判断,但是有时候他的判断真的是有些偏激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无事生非 + 2 + 2 他这个年龄,对现实不满是常态,满意才 ...
榴琏 + 10 + 10 小愤青?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2-8-14 18:49: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4 ww_dm 的帖子


他这个年龄,对现实不满是常态,满意才是奇怪。
但你也没必要做完全顺孩子意的父母,因为这个阶段,他还不太了解为人处事的界线,需要你去帮助他。
我的一个西方朋友,她在成长的过程中,母亲完全是事事让她如意的,理解得不能再理解。可是她不但长大后会感到不满和困惑,不知道母亲的“理解”,到底是真理解,还是过于放纵,而且就在她十几岁的当时,也会觉得有些难堪,因为她的同学朋友都可以互相发牢骚,说父母如何不理解自己,而她却找不到这样的机会,总觉得和同学有隔阂。


[ 本帖最后由 无事生非 于 2012-8-14 18:5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12-8-14 19:25:4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dotor.w 于 2012-8-13 12:45 发表
大家的概念范围不同


没错,我感觉,我们对兴趣、愉悦和快感的理解和定义很可能都有些差别。
我认为,真正的兴趣,一定是能支持你面对磨练甚至磨难的。如果不能,那就还谈不上是真兴趣,而只是伪兴趣。

我身边最切近的一个例子是这样的:我儿子缠着爸爸讲了两三个月的故事了。爸爸被缠无奈,最初给他讲的故事,是一个足球小子踢遍天下无敌手,讲了十来天就被他叫停了。第二个故事也差不多的,一个英明神武的孩子如何顺利的从成功走向更大的成功。不久也被儿子叫停了。第三个故事,从开始讲到现在,已经不止两个月了吧,儿子还听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整天缠着爸爸,连早晨醒了看到我起来了而爸爸还在床上,都会飞也似的爬上去,两个男人在床上聊到我去打屁股。

孩子为什么连听个故事,都不肯听一帆风顺波澜不惊的呢?因为他觉得那玩意儿乏味啊!
如果人的一生只是一波又一波毫无变化的轻易取胜,完全没有学习、磨练、苦难和痛苦,因而也不需要奋斗、坚持、突破、成长,我不知道那样的生命该多么无聊!那种日子真值得过下去吗?
最近在教育方法版翻到的一个老帖,我觉得非常好:王品董事长:我为何断绝孩子的退路 - [阅读权限 2] 。

我之所以在这个帖子里不讨论“兴趣”,不去说支持孩子坚持他的兴趣有那千百般的妙处,是因为大家对此似乎已经有一定的共识了。而对于孩子暂时或者甚至永远都不来电、没有兴趣的事,我们要怎么处理,是我目前比较需要厘清、正在思考的。——感谢大家的参与,每一个帖子都给了我很多思考的契机,欢迎大家提供更多的角度,让我有机会想得更深更远一些。

另外,这个帖子在鼠版,按照鼠版前辈的意志,楼可以歪,歪楼大大有理。所以,既然帖子在这里,我肯定也是愿意和任何人讨论“无兴趣”之外的任何话题的,包括“兴趣”本身。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dotor.w + 2 + 2 学习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2-8-14 20:19: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dotor.w 于 2012-8-13 12:45 发表
世界上只有两条路,一条是不得不走的,一条是你最想走的,人的一辈子,总要走这两条路,先后顺序不同。


不能不说,这句话让我想到了很多。

让我想很多的话,多半是我不太赞成的。因为,如果我看到那句话就点头会心,很可能除了说一声“精品文章”之后,就不太去设想、推断、思考、辩驳它了。

世界上是不是只有两条路呢?有没有第三条、第四条、乃至第N条呢?
当人踏上了某一条路,不管是他想要的,还是不得不然的,或者是机缘巧合的,或者是误打误撞的,或者是其他任何一种情形导致的,他是不是就不能改弦更张,换条路走走呢?
……

有些时候,我感觉,父母为孩子想得很多、做得很多(我原本想用“太”而不是“很”的,考虑那样说可能有歧视之嫌,我换了个副词),结果反而可能是错得很多。
我们所想所做,肯定是基于我们自己的人生经验,为了唯一(多数人都只有一个孩子的吧?)的心爱的孩子,我们愿意把自身历史积累的精华,统统用到孩子的人生道路上,为他打造一条成功和幸福的直通车道。这种想法,怎么能说它是错的呢?
但是,不知道你注意到了吗,时代已经不同了。
我说道理总是不够有力,还是说故事吧。
我的一个朋友,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他的父母经过了那场众所周知的运动,你想他们在孩子的文理分科问题,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指导孩子去做?他的父母当然是为他好,对吧?而且,命运就是如此凑巧,他在数理化方面的天赋,居然能让他在高考中考出物理第二、化学第一、数学在前几名的好成绩,使他能够以理科生的身份拿到一流名校的录取通知书。然而,他真正的兴趣是在文史哲。所以,他的父母与他的天赋不约而同的给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使他在理科这条路上极为困惑的磕绊了n多年,直到命运之轮转动,他终于走上了文科的道路,并发现那才是他真正的兴趣所在。可惜啊,人生能专心一意学习的那些年早已过去,他最终是走上了自己想要的路,但人到中年,家庭和工作诸事缠身,也只能是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而不可能再有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追逐自己想要的梦啦。
这样的阴错阳差,不但在我那个朋友的生活中有,我想,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的吧?
我们的父母,从他们人生经历中提炼出来的经验,加诸我们,得到的结果未必如意。我们还要把这一类的遗憾,再复制到孩子身上去吗?
我们觉得好的、对的路,对孩子来说,是不是就是他想要的、对他真正好的、对的呢?

如果人生真的只有两条路,那么我还是希望,孩子能走真正符合他的兴趣、也与他的能力相匹配的那一条。
而这条路的选择权,是在谁的手上呢?或许现在很多父母都“开通”了,承认兴趣的重要性了,但我们还是不舍得放弃我们认为好的那个选择啊,怎么办?于是,经由我们不断的鼓励、摆事实讲道理、心理暗示、等等等等,软硬兼施的,让孩子身不由己的被裹挟,而作出合乎我们意愿的选择,这样的事,有没有呢?

父母当然有责任也有能力去影响孩子,但这个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如何拿捏,恐怕还得再想想清楚。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dotor.w + 2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2-8-14 22:18:28 | 只看该作者
父母想把自己的生活经验、人生智慧传承给孩子,这应是本能和很自然的事,或许这还是人类进步的一大力量呢。

老盖茨不也希望比尔盖茨子承父业,哈佛法学院毕业后与他一样做律师? 父母对子女有期望很正常,只是当子女发展偏离期望时,父母要懂得退让就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2-8-15 10:01: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无事生非 于 2012-8-12 22:46 发表



讲我一个朋友的故事给你听,也许对你会有点启发。我这个朋友智商大概属于中上吧,但有个特点,比较擅长坚持。那时候他家对孩子的学习也比较重视,所以他的数学成绩一直很好,他也以为自己在数学方面有些天分。进了大学就傻眼了。他学的是纯理科的专业,高数是一定要学的,虽然要求并不高,是理科里较浅的那一种,他也学不下去。这次苦读的特点没有给他什么帮助,学不下去就是学不下去,最后考试,除了打小抄之外,大概老师也是高抬贵手了的,所以能以60分的成绩险险擦过。


不重不重。我们本身就是探讨。

一碗拉面,和兴趣,不可相提并论,没有可比性。

你说的这个朋友孩子去学数学的事情,也没有可比性。这是他对自己的孩子不了解,也是孩子对自己不解所造成的。


兴趣是先峰,我们在着手做每件事的时候,总是要先有兴趣才好。但做好每件事情,不是仅靠兴趣,还要有持之以恒的态度和克难种种困难的毅力。

话说,做好哪件专长,到了一定的层次,不是要有花时间与精力反复,或者要吃得了苦的一个过程吗?孩子坚持,家长更需要坚持。学任何东西,都是要有付出的,没有天下掉馅饼的。

你给我推荐的书,我会尽快去看。

不过你的话一针见血。孩子现在真是缺少玩伴。另外,在同学中,读金庸的也不多。无形中,我这位当妈妈的,充当了同伴的角色。男孩子,看金庸也是成长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经历。

孩子这么大了,也自有他的评价标准。甚至可以这样说,武侠小说 ,就像成年人的动画片。开了学,就打算封存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2-8-15 10:44:16 | 只看该作者
说起兴趣来了,就说说我的两个朋友吧

一位朋友A十几年来最大的兴趣就是学习,她参加自考,光我知道的,前前十来年,就有财会、法律、经济等好几个自考的本科文凭了,好莱听说还学习心理……,有了孩子了,都没有放下学习,现在孩子和我儿子差不多大,也尚没见到继承老妈的优良传统。

一位朋友B,平时就是在家相夫教子,然后酷爱韩剧,说起韩剧来如数家珍,原来从我这里要了石碑去给孩子读英语,后来问我有没有韩语的包,要自己学韩语,于是找了给她。目前据说韩语水准已经很高了,估计以后去韩国做个美容啥的,是不需要找翻译的。

对于这两种态度,似乎传统的文化都是赞赏A,而不鼓励B的,因为好学似乎已经成了我们大家的共识。

不过小A以前是我单位的助理员,属于职工和临时工性质的,她学了很多文凭了,连我都佩服得不得了,但她并没有试图用学的这些东西去改变她的生活,目前依然还是助理员。

小B实际上是个名校的高材生,研究生毕业了在大公司做了几年,有了孩子就做了全职妈妈,她很享受目前的生活。

我觉得学了知识,一定是用来帮助我们生活的。哪怕用学到的知识来发个帖子也算是有意义的。

当然我不会认为小A把学习(或者说考文凭)当作自己爱好不好,因为她一定能在其中享受到乐趣的,而且可以弥补她当年没有考上大学的心理缺憾。但我觉得如果她能把兴趣放在某一个方面深入研究似乎会更完美。

小B我很赞赏她的生活态度,享受生活本来就是我们学习的目的,那些整天抱怨工作忙,准备把自己想读的书、想去的地方都放在自己退休后再进行实施的,真的到了他们退休后,也不会去实施的。

有些事情,现在不去做,以后就永远不会去做了。

学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是依从于自己的爱好,还是屈从于生活的压力,永远是我们的选择。

有些事情不是做不到,而是我们没有真的想去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4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0:24 , Processed in 0.102276 second(s), 3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