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miag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英语学习的一些个人看法(综合女儿和朋友孩子在英国学习的经验)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2-5-18 16:36: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0 miagg 的帖子

通常大家都是为了比较功利的目的去奥的。
不过您可以搜索一下qqyou的一个帖子,好像是说说奥数之类的名字,您设置发帖id为qqyou,用“奥数”为关键词搜一下看。那个帖子把奥数说得比较透彻。我现在用平板,拷贝连接太不方便了,抱歉!

读经的好处,暂时我看不出来。
如果是为了培养品格,在生活上言传身教其实更重要。否则家长让孩子读一套,孩子看到家长做的又是另外一套,你想那能读出什么来?不是迂夫子就是伪君子。
如果是为了传承文化,我更情愿从小故事、小的童谣韵文入手,慢慢让孩子多学一门语言——古文可不就是另外一门语言么?

钢琴没有什么功利目的的话,倒是挺好的修身养性的东东。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javanaise + 3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2012-5-18 19:54:14 | 只看该作者
读经对我来说真是个新概念,从未听身边的朋友提过。好像在国外的华人家长聚集的论坛上见过,有一部分人在这样做,我一直认为他们用这样的教材教孩子中文呢

我自己小时候学过一点点奥数,也参加过什么竞赛,不过我爹妈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我自己确实也不开窍,什么奖都没拿过,不过对奥数的恶劣印象也不深刻。以至于多年过去,连奥数是干嘛的都忘得一干二净了。

不过关于奥数,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情也有。一是我从小到大的一个好朋友,初中全国奥数竞赛一等奖,保送去了清华附中,然后直升了清华。这是个女生,确实从小数学就特别好,真的是有天赋。还有一个是听说家长说的,男生,大我很多,也是竞赛一等奖,保送中科大然后去美国。

我们那个时候学奥数大部分是玩票性质,相对来说数学好的人不少(在学校里考试成绩还可以的那些),但是奥数真不是数学好就能学的好。好比国外的那些数学竞赛,不是考你懂得数学知识比别人多,而是用同样的知识去解更难的题,应该是逻辑、思维方面的吧。我觉得吧,同比钢琴,奥数本身也不是一点积极的意义也没有,但是什么事都是为了考级然后升学,就像 无事生非 说的“功利的目的”,这样就把一件好好的事变成了大人孩子都痛苦咒骂的累赘。

马上去学习qqyou的文章,回头再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12-5-18 20:18:37 | 只看该作者
qqyou这句话“真正的奥数,是学习解题的各种方法和思路,不是为了做难题。
”,说的太到位了,膜拜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12-5-18 21:08: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3 miagg 的帖子

说到奥数这个东东,我还真不知道它长什么样子。

不过我参观过一堂数学公开课,对于孩子与生俱来的天赋还是有些感触的。

老师很注重启发引导,具体的内容就不多说了。
最后老师出了一道题:一块长方形的场地,中间有一条弯弯曲曲的道路把它隔成两个明显大小不对称的两块,两个小朋友在不同的方向上跑步,各人跑完一块不同的场地,问他们谁跑的路比较多。
这时大多数小朋友都认为跑大面积的那一块的小朋友跑得远,包括那两个被点名跑步的小孩。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孩子认为两个孩子跑的一样远。

因为对这些小朋友都很熟,所以我知道认为跑大面积的那一块的小朋友跑得比较远的孩子里面,有几个是家长抓得很紧、时间管理很到位、上的辅导班很多的。而并未经过任何奥数班的锻炼(我个人认为不如说是摧残)的孩子,有的反而能一眼就看出两个孩子跑的一样远,这是为什么呢?
我个人的认为,这就是数理逻辑智能方面有长短的一个表现。

经过训练靠背公式掌握的“奥数”的确能解一些难题,但这种眼前的利益,充其量不过是送孩子上好中学,最多上好大学,再最多,也就是到大学毕业吧。
再然后呢?进研究所或工作,还有奥数题给孩子做吗?不会的。
那时所有的事,要求的都不是一个解题公式和答题技巧,而是实实在在的解决问题。比如,玉树的重建需要沙石,那么你是花大价钱到外地拉沙过来,还是就地取材,直接破坏三江源了事,或者认为这个地区其实不适合居住,带领当地居民搬迁到更宜居的地区去重建比较好?这个课题,通过解奥数题的方式就能做出来吗?其中的轻重取舍该当如何,是可以用花钱多少来衡量的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anniekaka + 2 + 2 深刻!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12-5-18 21:19: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2 miagg 的帖子

国外的华人大概一方面是为了让孩子还记得中国文化,另外一方面也许是觉得中国现在经济在崛起,将来孩子可能还要回来淘金呢,要做点准备,以及其他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原因才要让孩子读经的吧。

我个人真觉得双语是条非常累的路,非有绝大的能力(包括父母和孩子的能力都要大)不能做到极致。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Martina-Mm + 5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2012-5-18 21:38:05 | 只看该作者
唉,说到双语...大概是我接触的人有限,但我接触的华人家庭里面,真的没几个小孩能把中文说好,更不要说阅读和写作了,日常对话应该能听懂,但也仅限于此。

在国外学中文比在中国学英文难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12-5-18 21:51: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6 miagg 的帖子

就别说在国外学中文难了,在国内学中文,也不容易。

我现在看孩子的中英文学习就是这样的,英文进度远超预期,比普通的母语小孩都不差,中文的发展却相形见绌,和他自己的英文相比都有问题。

中英双语都不错的小孩我也见过,有,极少。这类小孩除了自身天赋之外,父母的投入非一般人可比。

所以每次见到双语好甚至三语四语的孩子,我实在是只敢膜拜,就不能想象背后的付出或天赋了。

[ 本帖最后由 无事生非 于 2012-5-18 21:5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12-5-19 13:30: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miagg 的帖子

说的太好了,学习i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12-5-19 14:59: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无事生非 于 2012-5-17 05:40 发表



看到你这么说,我感觉可就很真切了。
我们学校也是这样的。
我觉得难度不高,但也有不少孩子考试50来分,甚至30多分的也有。
平常看孩子也不“笨”,为什么考试就不好呢?是不是学校要求太高?
有的家 ...


    应试是有技巧的,但这完全可以到很晚了再突击,没必要从一开始,用技巧训练代替学习
    人的智能有多种,数理逻辑和语言智能只占其中的两项,其他重要的人际、空间、艺术智能等等,在语数的标准考试里是无法体现的
    家长也有很多种,不仔细分析自己孩子的家长会有诸多诘难,原本也是正常的。还有一些家长,他们也知道自己的孩子不“笨”,就是需要更多的时间成长。这些家长就会一方面督促孩子培养学习习惯,另一方面也会弱化分数的孩子的影响。

    非常喜欢。
    还是家长心态的问题。大环境或许无法改变,但对孩子影响更大的,还是家庭小环境。如果父母的心态都像您说的这样,恐怕孩子的压力会少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12-5-19 15:01: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8 无事生非 的帖子

教育无痕,音乐融入生活,原该如此。
    如果生活里除了弹钢琴的时间之外,连一点乐声都听不见,我们怎么指望孩子的指间能流出音乐?
    而如果生活中音乐无处不在,又何必一定要亲自弹出它来?
    不过如果我家孩子真的喜欢,愿意学习,我任何时候都会很高兴让他去学的。

    哈哈,记得是去年还是前年,我在一个学钢琴的博客里的回复,这几乎就是我的原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3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8:01 , Processed in 0.082980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