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7261|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你的孩子掌握这些写作技巧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3-31 09:15: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造成“作文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生缺乏社会实践。如今中小学生负担过重,很少有时间接触社会。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生活,学生们在写作时就会感到没啥可写,只好去胡编乱造。
        2、学生阅读量严重不足。因受网络和电视的冲击,加之负担过重,如今中小学生的阅读量严重不足。而阅读是开阔视野,积累素材,学习写作技巧的有效途径。许多著名作家就是通过阅读而走上成功之路的,如高尔基。
        3、作文指导随意性、盲目性强。一些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缺乏系统性,或就题论题、或念几篇范文了事、或想到什么写什么…….把作文教学弄得枯燥不堪,毫无趣味性可言。
       4、不重视写作技巧训练。这是目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我们知道,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方法。按照一定的方法做事,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样,写作文也有许多方法和技巧。只有掌握了这些技巧,我们才可以轻轻松松、愉愉快快地把作文写好。

    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喜欢作文、写好作文呢?下面,我们将陆续介绍一些特级教师的作文指导技巧。如果你有兴趣,请你继续关注本贴。




[ 本帖最后由 快乐王子369 于 2012-3-31 10:23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可77 + 10 + 10 我很关注这个问题!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2-3-31 10:43:38 | 只看该作者
特级教师讲作文:     巧合法——大军阀街头测字(连载)
                       

      有一个大军阀,特别想找一个测字先生的麻烦。有一天,他和副官从监狱里提出一个犯人,大家化装之后,来到测字先生的卦摊儿前,大军阀说:“都说你测字测得准。今天你给我们测测。测准了大大有赏;要是测得不准,哼哼!……”测字先生吓了一跳,忙问他们测什么字。大军阀顺手在纸上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测字先生一看,慌忙起身,纳头便拜:“在下有眼无珠。您定是位上马管军,下马管民的大人。”
      大军阀一看被猜中了,便让副官去测。副官也在手上写了一个“人”字。测字先生说:“对不起,您只是这位大人的一个手下人。”
      大军阀一看又被猜中了,就让那个犯人去测。犯人说也测“人”字。测字先生把脸一沉说:“你肯定是个犯人!”
      大军阀一看全被猜中了,只好赏了那位测字先生,悻悻而去。

      看了这个笑话,你可能会认为这位测字先生测得特别灵验。其实,不是测字先生测得灵,而是测字先生善于察言观色罢了。你想,大军阀、副官、犯人,他们之间身份悬殊,这必然会通过他们各自的言行、气质表现出来。不过,这个故事也实在太“巧”了。你看,大军阀顺手在纸上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这正好和他的“大人”身份相符。副官写在手上的“人”字就要小得多了,如果把手放下,“人”字就在手下,这又与他“手下人”的身份相称。犯人测的“人”字是从口中说出来的,“口”和“人”和在一起,是个“囚”字,这自然又与他犯人的身份一致了。这就叫巧合。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许多“巧事”。如在校园中蒙着眼睛捉迷藏,好不容易捉着一个人,可取下手帕一看,被捉的居然是老师。老师让你去找一位同学,你不知道他家的地址,正着急时,他竟出现在你面前…... 这也叫巧合。
      巧合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技巧,如果我们能巧妙地运用它,我们的文章就会显得曲折新颖,富有戏剧性效果。
      在我们的课本中选有英国剧作家米尔恩的《丑公主》一课。剧中,国王和王后为促成相貌平平的卡米拉公主和西蒙王子的婚事,就让公主的侍女假扮公主去和王子见面。巧的是西蒙王子也因自己相貌一般,怕受到公主的奚落,就让风度翩翩的仆人假扮自己去和公主见面。更巧的是,自称为王子仆人的西蒙王子和自称为公主女仆的卡米拉公主竟然又相遇了。他们在交谈中相互了解,相互钦佩对方的诚实勇敢,并相互道出了让人假扮自己的秘密。就在假扮王子的仆人向假扮公主的女仆表达真挚的爱情时,真正的王子和真正的公主也得到了真正的爱情。这个情节实在令人拍案叫绝。这就是运用巧合手法的魅力所在。(本讲选自“中小学生写作技巧七十六招”。通过复制下面地址: linjianmb_y21ge_新浪博客   进行搜索,即可进行下载。)
      运用巧合手法要做到合情合理。巧合离不开偶然,偶然又往往与必然相连。例如《水浒传》中,李逵下山接老母,别人劝他不要走小路,小路上有劫路的强盗。李逵偏偏不听,结果正好遇上强盗,而且强盗也自称是“黑旋风”李逵。真假李逵相遇,这实在太偶然了。但是假李逵在这儿劫路,真李逵又要从这儿经过,这便有了真假李逵相遇的可能性。所以,在具体处理巧合时,最好先用伏笔把后面要发生的巧合做点暗示或交代,这样以来,后面的巧合虽在预料之外,但仔细一琢磨,就会觉得又在情理之中了。总之,运用巧合技巧要从生活出发,如果瞎编乱造,就会弄巧成拙。

例文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3-31 15:27:2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2-4-1 18:05:03 | 只看该作者
写得好哈,哪个学生的作文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4-6 23:00:09 | 只看该作者
不错不错,还有吗?什么时候出续集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4-7 15:25:42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继续,想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4-14 17:38:3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分享几篇文章:
比喻是天才的标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e6cfa0100ku5b.html
好词好句是可以自己创造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e6cfa0100ksih.html
《观潮》怎么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e6cfa0100kez5.html
好作文是怎么来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e6cfa0100gnrv.html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可77 + 10 + 10 谢谢推荐!!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4-15 10:13: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你的孩子掌握这些写作技巧吗?

写的还真不错!楼主继续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4-15 10:36:0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宸妈08 于 2012-4-14 17:38 发表
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分享几篇文章:
比喻是天才的标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e6cfa0100ku5b.html
好词好句是可以自己创造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e6cfa0100ksih.html
《观 ...


谢谢宸妈08贴的这些博客文章。

我看了其中的一篇,感觉有点疑义:比喻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是为了“好词好句”吗?为文而文的后果,为了语不惊人死不休呕心沥血,不是不可以,但未免落了下乘。
而且,就我学到的修辞手法而言,比喻的喻体要常见,要让人一看就会心,而不是必须google了之后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意思。那样的比喻,除了让文章多一些文字,显得漂亮之外,就别无它用了——还为文章的理解人为的制造了障碍呢!

原文附后:
前面那篇解读《观潮》文章里谈了语言修辞的问题。

    观潮的人多不多?多到什么程度?作者是如何形容的?(人山人海)
    好令人失望的形容啊,陈词滥调。
    延伸思考:形容人多,你有啥好词,好句?
    人声鼎沸?也俗。我来举几个例子:
    比肩接踵
    人多得就像春运高峰的火车站
    人多得就像纳库鲁湖畔的火烈鸟
    请注意,这个火烈鸟的比喻就属于文学了。
    一个文学家与一个文字匠的区别就在这个比喻上,
    文字匠只会用人山人海,水平跟宋丹丹演的白云差不多:
    那可是人山人海,锣鼓喧天……
    但文学家就得跟你玩点文化,跟普通人拉开距离。
    人的才华是怎么来的?就是从这一点一滴来的。

有位同学看后评论到:
  
  这到时还真得大背地记忆,好词好句。形容人多时用什么,形容人累时写什么,形容苦恼时,焦急时,都有不同地高雅地写法。主要是有意识地主动地运用。

这位同学的理解是有误的。这个东西不一定是去背的,而是可以自己独创的。
像这个纳库鲁湖畔的火烈鸟就是我创造的。

大家可以看看下面这张图,这张图就是我的灵感来源。



这张图上面密密麻麻的就是火烈鸟。我当时了就觉得比较震撼。
这种记忆一直留在头脑中,所以在解读《观潮》的时候就从脑际窜了出来。

解读《观潮》这篇课文的时候,我琢磨怎么形容人多呢?人山人海太俗,
连小学生都会用。春运时的火车站也比较俗,也缺乏美感。
我就突然想到了这个火烈鸟的图。
自然地,我就想到用火烈鸟作为人多的比喻。

人多得就像火烈鸟。。。味道有点不对,
人多得就像非洲上空的火烈鸟,味道还是有点不对。
然后就开始google了,查到纳库鲁湖畔是火烈鸟的一个主要栖息地。
于是,就有了,人多得就像纳库鲁湖畔的火烈鸟这个比喻。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可77 + 10 + 10 欢迎讨论! :) 可是恰恰对此我有不一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4-15 23:36:0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4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2:32 , Processed in 0.082812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