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youngyou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交流] 上课与杂谈:22页323楼“中小学校园篮球明星快速成长攻略”(下)

[复制链接]
161#
发表于 2012-4-6 09:42: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56 youngyou 的帖子

教育的问题从来都只是父母或老师的问题,孩子们永远是对的。可在我们这个喜欢服从权威,对孩子缺乏真正的尊重也少给孩子真正自由选择权利的社会,过多的知识灌输,带来的只会是异化。。。

前几天看到一条微博,颇有感慨:

希特勒对心腹戈培尔说:"不要让青少年有判断力。只要给他们汽车摩托车明星、刺激的音乐、流行的服饰,以及竞争意识。剥夺青少年的思考力,根植他们服从指导者命令的服从心。让他们对批判国家、社会和领袖抱着一种憎恶。让他们深信那是少数派和异端者的罪恶。让他们认为想法和大家不同的就是公敌。"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3 金币 +13 收起 理由
youngyou + 10 + 10 戈培尔这厮......
shwyyan + 3 +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2#
发表于 2012-4-6 09:45:03 | 只看该作者
我从头看到尾,但插不上话,因为感觉我的语文教育还没有上路,或许没有考虑那么多,只是学习,但想看看飞飞妈的故事。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youngyou + 10 + 10 不一定是语文啊,神马都可以聊:)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3#
发表于 2012-4-6 09:47: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hwyyan 于 2012-4-5 19:51 发表

理念重于方法,方向重于速度。很多东西,我们无法算计的清楚。如果非要百分之百的把握,那往往是百分之百的错过了时机。相信孩子,相信自己。只要大的方向不错,我想孩子是有调节能力的。


赞同。

自己经常辞不达意,还是借用他人的话来表达:
思想之于人生,犹如一张地图,上面不仅标明了各处的景致、风光,也标明了我们的目标和现在的位置。”


源自已经出家的柳智宇,其博文“如何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178a2b0100mu1e.html


... ...另有一些人选择追求理想,不随大流,不走寻常的道路。他们是可敬可佩的,但相当多的人走得很坎坷。不走寻常路,自然要承担很大的压力,而信仰的力量是否强大到让我们克服困难昂扬向前?我们生活在社会之中,我们的智慧是否足够明晰,使得当我们认为自己卸下社会的枷锁时,我们抛弃的不是粮食和水?随大流是安全的,因为能常与人沟通,如果离群索居,我们怎么保证自己不会堕入到自己的情绪和成见的小世界里?“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对我们如此重要,如何才能实现呢?”

"思想需要训练才能自由、深刻和开放。我认为以下四点是训练思想所需要具备的... ..."

全文较长,不引述了,大家自己看博文。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5 金币 +15 收起 理由
zzfeihua + 2 + 2 我好喜欢。。。
youngyou + 10 + 10 我很赞同。
shwyyan + 3 +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发表于 2012-4-6 11:55: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iscotang 于 2012-4-6 08:25 发表
呵呵,我一说成本,大家都想到了计算器。
其实生活中我是个糊里糊涂跟着感觉走的人。
看来我不小心用到一个敏感字眼。

那换个说法吧,就是:承受得起还是承受不起。
当你站得足够高,你看什么都了然于心, ...


猫有猫道,狗有狗道。可以选择承受得起的方式。
比如爱阅读,买好书珍藏最好。经济条件差点,图书馆也管用。
比如音乐熏陶,钢琴小提琴都能玩转是不错,可我玩玩吉他口琴也未必就低多少吧。
不玩乐器,成天泡在经典乐曲中,有很好的音乐素养,也听好了。

至于奥数,那纯属可有可无,自己制造紧张气氛吓自己。培养好孩子的思维能力,
让他们学会举一反三,做事情有思路,不必傻学奥数强。何况有的孩子本身逻辑
思维能力偏弱,能力和特长不在这一块,一己之短,击人之长,并不明智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youngyou + 10 + 10 说得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
发表于 2012-4-6 11:58:2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artina-Mm 于 2012-4-5 22:43 发表
现实的学校教育是基本不“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和耐心”的,而评价孩子的标准又是那么的单一。

当然,家庭教育在孩子幼年及低年级时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可自我上论坛后,看到的多是无比焦虑与急躁的家长,明显 ...


越是这样,我们就越有必要去普及一些常识,戳穿骗子们的嘴脸。让被骗和焦躁的父母回到现实当中来。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Martina-Mm + 1 + 1 您好有锐气,佩服!只怕是任重而道远。。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6#
发表于 2012-4-6 16:36: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0 我爱飞飞 的帖子

关于自由的度,我想起一个朋友和他女儿的关系。
从小他就选择给女儿所谓的自由,女儿爱学什么学什么,爱干什么干什么。孩子先后学过书法、绘画、电子琴等,都是孩子自己报名的,学一段时间之后又放弃,他也拿女儿没辙,因为女儿说:你不要强迫我做我不喜欢的事。
到现在,孩子四年级了,个性相当强,父母的意见都听不进了,有一次他批评孩子,孩子甚至扬言要杀了他。
我觉得,从孩子一出生,我们一直都在探索这个“自由的度”到底在哪,但每个孩子都不同,都有差异,所以没有必然的度。如何衡量这个“度”,小的时候要看亲子关系。孩子大了,我也不知道该怎么给他自由。
呵呵,我不知道我表述清楚没有。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Aron妈妈 + 2 + 2 挺好的反面例子。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7#
发表于 2012-4-6 17:17:1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bluebirdfriend 于 2012-4-6 16:36 发表
关于自由的度,我想起一个朋友和他女儿的关系。
从小他就选择给女儿所谓的自由,女儿爱学什么学什么,爱干什么干什么。孩子先后学过书法、绘画、电子琴等,都是孩子自己报名的,学一段时间之后又放弃,他也拿女 ...


教育如同放风筝,风筝无论怎样自由翱翔,父母手中要有一根红线。风筝的飞的高与矮,在于父母慢慢松线的过程。自由既责任,先要懂得承担。在孩子没有足够能力的时候,给予孩子超出限度的自由,那是戕害。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9 金币 +9 收起 理由
pawpaw + 9 + 9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8#
发表于 2012-4-6 18:32: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bluebirdfriend 于 2012-4-6 16:36 发表
关于自由的度,我想起一个朋友和他女儿的关系。
从小他就选择给女儿所谓的自由,女儿爱学什么学什么,爱干什么干什么。孩子先后学过书法、绘画、电子琴等,都是孩子自己报名的,学一段时间之后又放弃,他也拿女 ...


另外,我有几句直言,希望您别生气。您的朋友平常的为人我无法得知,但就他在孩子教育上的态度,不客气讲很虚伪。他那种所谓的自由,称为溺爱更准确。他根本就不是从内心尊重孩子。我相信一个正常的孩子,绝不会在没有任何压力和暗示的情况下自己主动去选择这么多班的。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youngyou + 10 + 10 我很赞同。
Aron妈妈 + 2 + 2 我有不同看法,不是不尊重孩子的内心,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发表于 2012-4-6 19:06: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bluebirdfriend 于 2012-4-6 16:36 发表
关于自由的度,我想起一个朋友和他女儿的关系。
从小他就选择给女儿所谓的自由,女儿爱学什么学什么,爱干什么干什么。孩子先后学过书法、绘画、电子琴等,都是孩子自己报名的,学一段时间之后又放弃,他也拿女 ...


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亲戚,男,四十岁。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上面有两个姐姐,父母都是中学教师,小时候家里孩子多,父母工资不高。但是为了这个儿子,老两口省吃俭用来满足儿子的一切需要,甚至把二姐送到亲戚家寄养。用老两口的话,生活虽然艰难,却从来没有苦过这个小儿子,从小不知艰苦为何物。这位老妈妈跟我谈到孩子的教育,一直在强调:千万不能打孩子,哪怕孩子犯错,也决不能体罚。孩子一定要让他有一个自由的灵魂。不要给孩子设置过多的限制。结果呢,这个儿子长大后婚姻一直不幸,两段婚姻都是以失败告终。每次儿子跟媳妇吵架,老两口一定不问青红皂白责备儿媳妇,在儿子对媳妇大打出手的时候,老两口反过来却要求媳妇忍让,不要让儿子生气。当第二任妻子生了孩子以后,这个男人居然说由于老婆生了孩子,把他的生活给毁了,害得他没有了自由。妻子还在月子里就对她大打出手。

上面这个例子就是一个典型的过渡溺爱孩子的例子,父母毫无原则的给孩子所谓的自由,造就了孩子私自任性、不愿承担责任的个性。这样的孩子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能力弱,一点压力就会寻找极端的方式宣泄。因为他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父母的保护和代替,从来没有承受过任何哪怕一丁点的压力,所以一旦遇到了,就无法承受。另外,由于父母的无底线的迁就,助长了他作威作福,从不自我反省的个性,认为只要出现问题,一定错在对方,而不在自己身上挖根源。除了宣泄和逃避,他们也从不懂得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

所以,我们既要给孩子自由,又要让孩子清醒的认识到,一个人,他所拥有的自由,一定是在特定条件下的。另外,除了拥有自由,我们还需要承担“责任”这个东西。

[ 本帖最后由 Aron妈妈 于 2012-4-6 19:10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8 金币 +8 收起 理由
我爱飞飞 + 3 + 3 谢谢你了!
shwyyan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发表于 2012-4-6 19:47:2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hwyyan 于 2012-4-6 18:32 发表


另外,我有几句直言,希望您别生气。您的朋友平常的为人我无法得知,但就他在孩子教育上的态度,不客气讲很虚伪。他那种所谓的自由,称为溺爱更准确。他根本就不是从内心尊重孩子。我相信一个正常的孩子,绝 ...


这孩子不是同时选择的这么多班吧,是一个班学了一段时间,发现没了兴趣,又报了其他班吧。我认为是家长没有给孩子设定界限,孩子太过“自由”了,以至于认为这个世界上有毫无约束和限制的自由,所以连家长都会不尊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1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2:16 , Processed in 0.087120 second(s), 3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