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ciscotang 于 2012-4-5 18:12 发表 ![]()
养玉老师的文字很精彩,个人经历也很个人。
或多或少会让人追忆起自己逝去的青春。
问题来了:
怎样才算是给孩子整个世界呢?
书海也许是,也许不是。
试错有成本吗?这些成本是否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
呵呵,今天听蒋勋讲红楼,第一回下,正在谈对人生的认识。
假作真时真亦假,人生之际,真真假假,起起落落,怎么说呢?
对甄士隐来说,僧道一早就告诉了他人生的结局:女儿如何、家当如何。。。告诉他:把这个女儿给我们吧。。。他怎么说呢?他当然不肯。
等到霍启(祸起)把英莲(应怜?)弄丢了,房产付之一炬了,碰到旱涝灾害地产无收了,被老丈人把余下的家产都连哄带赚去了。。。
人这一辈子,就我们所知,就是一条失败的路。结局是个死,还有什么比这更失败的吗?但我们还不是兴致勃勃的活着,并且努力快活?对和错,很多事是算不出的。。。
我们看孩子,什么是错,怎么试错,什么是对,怎么算对?
看了本《北京,北京》(http://www.fengtang.com/novels/beijing/)。作者说:《北京北京》是万物生长三部曲的第三部,也将是我最后一部基于自己经历的长篇。和之前的《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以及《万物生长》一起,三个断面,构成一个松散的成长过程,希望能对自己蹚过的那段时间有个基本满意的交待。就像学动物学的时候,取腔肠动物水螅不同的横截面,放在显微镜下,有的横切过精巢,有的横切过卵巢,有的什么也不过。这样用最少的力气,明白最多的道理。 。
也就是说,书中内容与他的个人经历有很多吻合的地方。
他就一帆风顺,考上了并入北大的协和医学院,那又如何?
太聪明、太顺的结果,就是你在不停的向前走,没时间省视内心,很难真正想到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就说感情吧:185的汉子,长得还挺帅,一路都是女生追他。他也不是爱偷腥的猫,但从小入花丛,来得太轻易,也根本没空去想自己要什么样的感情。。。结果呢?
生活不是计算机,无法预测结果——或者,我们都知道了结果,只是不知道过程。
那怎么办呢?就享受这个过程,每一天,不好吗?在所有发生的事情里面,今天看是对的,明天看也许就是错了。错就错了呗,孩子还小,让他去直面真正的生活,从生活经历里学习,比被动的接受,走裁弯取直之后的宽广大道,我不说结局,至少他会经历丰富,思考更多。反正结局都一样,做个不费心的妈妈,可能更好。
有时候也想,有些人真是天才 。。。
旧帖中引过一段话:
巴菲特说:找到你感兴趣的领域,你对此拥有激情的领域。(他提到自己“六、七岁的时候就知道我对投资有兴趣,应该说我挺很幸运,那么早就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盖茨则说:我幸运地拥有某些天赋,父母与我分享他们的工作感想,慷慨地允许我购买任何想要的书籍,而且我赶上了好时机。
巴菲特还说:我想说,先找个合适的人结婚吧。嘿,我说这话是认真的。这会令你的生活发生很大的改变,它会改变你的志向抱负乃至一切。和什么人结婚这非常、非常重要。此外,你该试着设身处地的想象,如果你是我,也就是说,如果金钱对你而言已经没什么意思了,你会做些什么。我79岁了,但我仍然每天工作。这是这世界上我最想做的事情。在你生命的早期,你距离这个境界越近,你在生活中获得的乐趣会越多,你也会做得越好。所以,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所控制。然后, 尽可能地找一个你敬佩的人或者组织并为之工作。
瞧,这就是天才。天才也不过如此(他还能活过两百岁去 )。想想,怎么样过,都是一生。
我们做父母,能给孩子的只能是一些最基本的东西,天赋(出生就定了)和品格(一言一行的身教),这是我们能给他们最大的两项礼物。这就是他们的命。至于其他的,也许就是“运”的部分,不是我们能掌握的了。关于“命”和“运”,也是从红楼梦里听来,现学现卖的。
[ 本帖最后由 我爱飞飞 于 2012-4-5 20:32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