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snazkf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特讯] 鸣鸣学习小记

[复制链接]
81#
 楼主| 发表于 2012-4-2 21:08:56 | 只看该作者
前两天1188说11可以看猫武士的原版书,同时听my father's dragon. 把my father's dragon作为背景的声音,都可以进到耳朵,正说明11英语的耳朵已经打通了。 一年级的小朋友英语耳朵就能打通,是很厉害的。只是想不明白,猫武士和my father's dragon这两本书的难度完全不同,为啥要同时进行呢? 关于my father's dragon. 朗读手册中是这样介绍的: My Father’s Dragon (series) by Ruth S. Gannett K–2 78 pages Knopf, 1948 This is the little fantasy novel that has stood the test of time—surviving in print for a half century. So it must be good! The three-volume series is bursting with hair-raising escapes and evil creatures. The tone is dramatic enough to be exciting for even mature preschoolers but not enough to frighten them. The narrator relates the tales as adventures that happened to his father when he was a boy. This is an excellent transition series for introducing children to longer stories with fewer pictures. The rest of the series, in order: Elmer and the Dragon and The Dragons of Blueland. 这本书中文,英文音频都有,倒是挺适合鸣鸣这么大的孩子。 第一本,这两天鸣鸣已经听了两遍,也不知道是否听懂了。 [ 本帖最后由 snazkf 于 2012-4-2 22:2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2012-4-3 15:12:28 | 只看该作者
鸣鸣爸爸太用心了,想想我儿子小时候,都是稀里糊涂过来的,没有做任何计划。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snazkf + 5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楼主| 发表于 2012-4-4 19:47:3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的最高境界正是毫无计划,自由自在,信手拈来。 语文上,你儿子大班就能自由阅读。 英语上,这两个月看了war horse这个电影,顺手就把Morpurgo Michael的八、九本书的音频都听了几遍。孩子才刚刚四年级吧 如此‘稀里糊涂过来的,没有做任何计划’,让人羡慕嫉妒恨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lucyss + 3 + 3 谁说我儿子大班就能自由阅读?造谣!我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楼主| 发表于 2012-4-4 22:14:49 | 只看该作者
读了《和孩子们聊音乐》这本书。 这本书写于100多年前,是少儿音乐素质启蒙作品。 作者建议这本书应该由家长读给孩子,但是估计小孩子不大能喜欢听,家长读读还可以。 前言写道:孩子们应当把音乐看作一门艺术,其中充满了美和高尚,充满了纯洁思想和无比丰富的欢乐。具备这些特点的音乐是心灵的纯音乐。音乐如果不能带给小孩子们真正的快乐,就该怀疑我们的音乐教育是不是合理的当。 书里提到了舒曼68条守则的第一条:最重要的是培养听觉,尽早学会分辨每一种声音和曲调,听出大钟,玻璃杯和布谷鸟发出的准确音调。 要学会用音乐去思考,就要遵守以下三条规则: 1.聆听一切曲调 。 2.永运不要停止学习大音阶 3.养成聆听内心曲调的习惯 这些内容的主旨就是,音乐应该是快乐的。 其中听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多听,清晰的听出每个音,和声,声部,调式这些,才能更好的享受和理解音乐.所以早期理解音乐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多听,而不是多学习音乐的解读. 其实音乐和英语是类似的。英语也应该是快乐的。 其中听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有一些同学,会让我推荐一些阅读材料。我才注意到,很多人是以 phonics,分级读物为主体内容的。 比如I can read, ORT, 体验英语,这些都是分级的'读'物,都是用来训练读的能力的.对听力的培养是没有直接的帮助的。母语的孩子,对母语,耳朵是天然就打通的,环境使然.所以对英美的孩子, 但中国的孩子学习英语耳朵还没有打通,早期还是要以打通耳朵为首要任务.一旦耳朵打通,听英语就会觉得非常清澈,无论是语音,语调,连读,强弱,都能听的非常清澈,然后再以阅读为主,效果就会更好.因为阅读大致就是朗读和默读.朗读直接就是读出声音来,默读虽然没有直接读出声音,但其实心里也是在读出声音的. 声音啊声音,还是抑制住让鸣鸣尽早独立阅读的念头吧,陪着孩子亲子阅读,多听听故事,厚积薄发才是正道啊 [ 本帖最后由 snazkf 于 2012-4-5 10:0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
发表于 2012-4-5 14:51: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4 snazkf 的帖子

听确实重要。 孩子听得非常多的曲子就能拉得好很多。 英语方面,听和读不冲突的。 到了孩子阅读的敏感期还是要跟进较好。 即使阅读和听力都过关, 中国孩子在听方面都不能松懈, 唯此方可弥补大环境的不足。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21 金币 +21 收起 理由
新叶 + 10 + 10 已经有些懈怠了,看来还是要不放松才行。
javanaise + 3 + 3 听读不冲突,可时间有限呢,最近还是舍 ...
snazkf + 5 + 5 我很赞同。
lucyss + 3 + 3 将听进行到底!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楼主| 发表于 2012-4-7 19:34:19 | 只看该作者

丘成桐---教育,关乎个人的幸福

“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是十七世纪著名的英国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洛克说的。   教育,关乎个人的幸福,关系国家的繁荣。日前,记者以此为题请教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先生,请他谈谈中学教育、东西方教育比较和创新学习等问题。   中学教育的第一要义:培养对学问的兴趣   “培养一个良好的学生,第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培养他们对学问的兴趣。”丘先生说。   在丘先生看来,中学时期,包括了很多怀有不同志向的学生,有的想从商,有的想当官,有的想做学问,种种不同的学生,必须有不同的激励和训练的方法,这就是孔子说的“因人施教”的精义。   他说,不幸的是如今很多学校只照顾到“有教无类”,而忘记了“因材施教”。有些学校为了公平起见,坚持用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教学方法和统一标准答案的选择题,以计算机来打分数,几乎将教学的理念变成流水线式的作业,生产了大量的标准化学生。结果是,学生面对机械式的教学,变成了无生气,缺乏对大自然、对科学、对人文的兴趣和好奇,有天分的学生也不容易成才。   培养对学问的兴趣,必须建立于基本知识。他举了两个生动的例子:“假如我们不懂得解线性方程,我们就没有能力去欣赏多彩多姿的二次方程和三次方程了;假如我们不懂得基本的汉字结构,就没有办法去欣赏唐诗和宋词了。”   读小学时,丘先生对数学不甚了了,非常简单的数学题提不起他的兴趣。但是,到了初中二年级,开始接触平面几何,简洁的题型和优美的公式,震撼了他,激发了他的兴趣。于是,他花了很多功夫去看这些方面的课外书籍,时常跑到书店或二手书店去看,一看就是两三个钟头。   东西方教育: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   对于东西方教育的比较,丘先生认为:在东方人的教育中,假如小孩子学习不努力或能力不够,必须要进行严厉的教育;或者为了家族的面子和父母的荣光,迫使孩子尽力用功。事实上,在成长的路上,我们总可见到孩子天真无邪的善良一面,我们应当把这些良好的性情培养起来,让孩子们有着浓厚的读书兴趣,主动去找寻有意义的事情和研究方向。   丘先生说:“无论东方式或西方式的教育,我们要注重的事情,其实很简单。每一个学生毕业时,至少必须有一个基本的知识,即一个能够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学生相提并论的基本知识,有基本的推理和表达的能力,适应全球化竞争的能力。任何教育方法,只要能够达到上述目标,都是不错的教育。正如邓小平说的白猫也好,黑猫也好,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   近三年来,丘先生在哈佛大学数学系任主任期间,使他深深地感受到:美国东北区清教徒的学术作风,他们为自己的学术主张而坚持,却不大在乎自己的生活品质,他们的学问都是世界第一流的。   他希望中国的同学们,能够保持清心寡欲的态度,养浩然之气,保持一颗赤子之心,求知向学,这样才能有机会成才,成为有学问的人。   课外阅读:讲究书籍的选择   据丘先生观察,中国的学生阅读课外书的习惯不如欧美人。科普书籍在国外极为畅销,但在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却不很多,这可能是影响中国科技不如西方的一个原因。至于其他文科的读物,除了工商管理的书籍外,历史、散文、小说和传记也不很流行,尤其缺乏的是描述西方文化和社会的书籍。   小说对丘先生一生有着很大的影响。这缘于在幼年时,曾背过梁启超先生的一篇题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的文章,文中写道:“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家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何以故?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   对于武侠小说,丘先生说,这类书快意恩仇,似乎可以一泄生活中的一口乌气,但事实上,学到的都是与家、与国、与性情无益的事情。有些女同学喜欢看琼瑶的小说,这在丘先生看来,亦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的描述,对人生、对社会都没有多大意义。   他的孩子在美国上中学时,读了荷马史诗、莎士比亚戏剧、科普、科幻小说等林林总总的图书,他说:“看这些书籍都是不错的教育。事实上,小说可达到‘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感人之深,莫此为甚,小说乃文章之真谛,笔舌之能事。’所以,培养青年人的智识,需要讲究小说的选择。”   创新学习: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无论学习什么,我们必须要掌握到这门学问的基本知识,这样才有可能做到创新学习,达到‘智者不惑’和‘勇者不惧’的地步。不惑和不惧以后,才能够对学问有兴趣,才能够做大学问。”丘先生深有感触地说。   他三十多岁时,在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听大物理学家戴维·格罗斯(David Gross)授课,讲量子场论,讲得很好,但是丘先生没有去做习题,始终没有将这门学问学好。所以,当他遇到量子场论有关的问题时,总要找专家一同合作,听听他们的意见,才能判断今后要走的方向是否正确,才能达到“智者不惑”。   他说,在上世纪50年代,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和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做DNA结构时,不过弱冠之年,可谓“勇者无惧”。   但是,要懂得两门以上不同的学科,并不容易,往往要苦学才能成功。可幸的是,在学生时代,是学习能力最强的时候,只要大家集中精力去学,就有可能成功。   十四岁时,丘先生的父亲不幸离世。这一段艰苦的日子,对他的今后人生有着很大的影响。为此,丘先生鼓励青年学子去经历贫苦大众的痛苦和经验,这样才知道处世为人的道理,也经得起失败,甚至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才晓得成功的喜悦。   丘先生极为赞赏孟子的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他认为:“这真是至理名言,朝代家族的兴衰,都与年轻人在这方面的训练有着极密切的关系。”   王国维沉湖而死,陈寅恪在祭文里写道:“自由之意志,独立之精神”。   丘先生最后感慨地说:“这两点,的确是我们做学问的精要地方,有了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才能‘勇者无惧’,才能‘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至于为分数、为经费、为虚名来找寻人间的学问、人生的真谛和自然的奥秘。”(光明日报记者 计亚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楼主| 发表于 2012-4-7 20:33:07 | 只看该作者
鸣鸣终于开始长新牙齿。什么事情都比别人慢半拍。 终于下面两个门牙长出来了,但是旧的也很结实。变成了两排牙齿。 旧的不去,新的也来,只好到医院拔掉。。。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javanaise + 3 + 3 我们也没换牙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楼主| 发表于 2012-4-7 20:38:42 | 只看该作者
鸣鸣终于开始认识了一些字,并且有了一定的理解力。 今天鸣鸣到来伊份买了一袋芒果干。 一边吃着芒果干,一边看着芒果干袋子上的字,感慨万千: 只有吃了芒果干,才知道这个应该读作芒果干(一声),确实很干(一声) 没吃的时候,我还以为应该读作芒果干(四声)。。。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8 金币 +8 收起 理由
javanaise + 3 + 3 活学活用
你带来的幸福 + 5 + 5 呵呵,可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2012-4-7 20:50:5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nazkf 于 2012-4-7 20:38 发表 只有吃了芒果干,才知道这个应该读作芒果干(一声),确实很干(一声) 没吃的时候,我还以为应该读作芒果干(四声)。。。
鸣鸣会读芒果干(一声)了, 这证明鸣爸这段时间阅读和识字 工作干(四声)得不错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snazkf + 5 + 5 我很赞同。
你带来的幸福 + 5 + 5 说的真妙:)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
 楼主| 发表于 2012-4-14 17:28:40 | 只看该作者
这几天,鸣鸣听了几遍my father's dragon的第一本和第二本,没什么感觉。不知道是没大听懂还是不喜欢这个故事。 从图书馆借来my father's dragon的第三本的中文版回来,准备讲给鸣鸣听,试试他到底喜不喜欢这个故事。 中文读了本拼音版的小飞侠彼得潘。 绘本照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treehouse + 2 + 2 学习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4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7:19 , Processed in 0.077984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