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snazkf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特讯] 鸣鸣学习小记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2-3-9 21:23: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榴琏 于 2012-3-9 16:09 发表 学琴是一项枯燥的活,没哪个小孩会坐在琴凳上每天半小时的手指练习。没什么方法可以逃掉 这个就是考验大人的毅力的。要牺牲几千个晚上陪着。准备陪10年。
喜欢音乐和手指练习哪个更重要? 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所以练琴绝对是个长期的活动,里面有其机械训练的成分,这个是毋庸置疑的。 以鸣鸣目前老师布置的曲子为例的话,大致两周可以弹一条599,哈农里面的音阶,这两个都是属于练习曲范畴。然后一首乐曲,要精弹,恐怕一首曲子至少要三个月。 如果把599对应于语文的机械训练部分,比如识字,组词。精弹的乐曲对应于语文课文的精读部分。很容易看出来鸣鸣的钢琴里缺少了什么东西,那就对应于语文的泛读了。相比识字,组词,课文精读,小朋友更应该喜欢文学作品的泛读,更容易激发孩子内心的愉悦。语文的语感通常不是机械训练养成的,而是日积月累的精读泛读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 所以对于钢琴,家长更应该花时间思考的,是如何培养孩子的乐感,而乐感一定不是机械训练培养出来的。如果认为练习曲弹的好,就可以弹出动听的音乐,进而喜欢上音乐,那估计是不可能的。 其实家长不妨抱着孩子不是在学习弹钢琴,而是在学习音乐。从这个思路出发,对应于语文的泛读,那音乐的泛读上,就非常广泛了。比如大量的听各种音乐,包括在家听,和去音乐厅听。练琴也未必一定要围绕老师的曲子,家长也可以让孩子去弹些自己喜欢的曲子。 大量的听各种音乐,孩子就会在不同的年龄找到自己喜欢的曲子,并进而要求反复听,然后就会尝试自己去弹起来。 家长如果仔细观察,是可以看到孩子这个阶段到底喜欢什么音乐的。 鸣鸣钢琴学了一个月的时候,就喜欢上了致爱丽丝,并试图弹这个曲子,这几乎是做不到的,但是家长可以鼓励他,帮他找曲子,比如致爱丽丝的更简单一些的改编曲,孩子弹出自己喜欢的声音,就会产生愉悦,对音乐的渴望,也会抵消掉一些对机械训练的抵触。 最近鸣鸣比较喜欢的就是贝多芬和巴赫的音乐。自己偷着练了月光奏鸣曲,命运交响曲等几个曲子,虽然弹的不好,但是鸣鸣的内心是满足的,所以我想鸣鸣弹这些曲子的时候是有情感的。 总之,我花心思最多的,并不是机械训练的部分,而是让孩子如何喜欢上音乐,多听音乐,进而找到自己喜欢的旋律,鼓励他去弹出自己心里的声音。 鸣鸣的表现自然就是在音乐无所不在,比如在做眼保健操的时候,比如自己也会尝试着作曲,把心里的旋律记下来。。。 [ 本帖最后由 snazkf 于 2012-3-9 22:19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我爱飞飞 + 3 + 3 真好哇!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2-3-9 21:56:2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nazkf 于 2012-3-9 15:31 发表 刘老师的主旨是: 千万别把弹琴当作享受 学琴的关键不在兴趣 学琴是学业 不是消遣 我想文科的学习,应该和钢琴类似吧.记得大粽子也曾经抱刘老师的大腿,以此来说明粽子英语学习方法是科学的,可持续,可复制,可 ...
正好在鸣爸最不踏足的那个版看过一个好帖,贴给大家膜拜一下: 信仰是这样践行的——关于 朱晓玫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snazkf + 5 + 5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2-3-9 22:31: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0 钢泵妈 的帖子

嘿嘿,让你读这么多遍,肯定是有什么东西触动他了呀!在他心里千回百转都没转出来,所以要跟你那么磨着再听、再听。这就是精听精学呢。。。多听,不就背得出来了吗?能背了,就能在他心里自动的千回百转了。。。字词句,就这么着不刻意练就训练好了,耶!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snazkf + 5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12-3-9 22:35: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2 我爱飞飞 的帖子

国学版俺是不去凑热闹的 不过最近鸣鸣和鸣鸣爸爸倒真是听巴赫的goldburg有些上瘾。 我们目前在听的是古尔德的两个版本,55年的和81年的。 鸣鸣喜欢55年的版本,鸣鸣更喜欢81年的版本。 根据最早的巴赫传记《天才巴赫的一生及其作品》(弗克尔1802年出版)中的说法,《哥德堡变奏曲》是为身患失眠症的凯塞林克伯爵所作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帮助他消磨漫漫长夜,减轻失眠的痛苦。“哥德堡”是伯爵身边的羽管键琴演奏家的名字,也是巴赫的学生。变奏曲由一个主题及其30个变奏组成,在30个变奏之后,主题再现,圆满地完成一个循环。伯爵对这首曲子着了迷,慷慨地赐给巴赫100个金路易,相当于巴赫一年的工资。 多谢我爱飞飞的提醒,朱晓玫的演绎一定是要听听的 找到了APE版本的下载: http://115.com/file/c2xy924d# Bach.-.[Goldberg.Variations(Zhu.Xiao-Mei)].rar [ 本帖最后由 snazkf 于 2012-3-9 23:3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2-3-10 20:54:48 | 只看该作者
你那叫学有余力, 老师喂不饱。 鸣鸣自弹曲子已经超过他能理解的年龄。 我之前的老师也要求一首曲子在手上拿住,老师也是扣得很细。 结果不知道什么原因,后来是错音越来越多。现在想想还是要泛。精得话可不可以等孩子大些,注意力好一点再来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snazkf + 5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2-3-10 21:22:2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帖子该开在音乐教室。学习学习,真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snazkf + 5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2-3-11 23:45:08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帖子真好,我正犹豫学不学琴,几岁开始,现在下决心还是学,老大马上三岁,对于这个年龄,每天半小时是完全有的,还是赶早不赶晚。牛蛙们的事迹也鼓舞着我,牛蛙的爹妈自然也是牛人,我拜读之余,更要努力学习。本来俺英文不好,中文无深厚功底,已经觉得对不起两娃了,再不抓紧,真是耽误了。老大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中文基本可以阅读,英文也在看最简单的绘本,跳舞,画画和手工更是他的最爱。俺也对比了周围的孩子,父母真的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至于怎么教,再来学习和请教。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snazkf + 5 + 5 真好哇!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12-3-12 12:38:2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榴琏 于 2012-3-10 20:54 发表 你那叫学有余力, 老师喂不饱。 鸣鸣自弹曲子已经超过他能理解的年龄。 我之前的老师也要求一首曲子在手上拿住,老师也是扣得很细。 结果不知道什么原因,后来是错音越来越多。现在想想还是要泛。精得话 ...
对,如果把钢琴和文科学习的方法统一一下,就会发现钢琴的学习可能是少了泛读的范畴.包括多听各种音乐,和自由弹琴.甚至自由弹琴也可能包括几个方面,比如即兴演奏和照谱子弹出自己喜欢的曲子. 机械练琴不可能培养出乐感和敏锐的耳朵,也很难让孩子真正喜欢上音乐.但自由练琴又不能让孩子的手型好看. 说白了,是国内的教育制度本身,过份的看中手型,而不是乐感和兴趣. 短期内必然是手型好,刻苦机械训练的有优势.长期看来,肯定是有乐感和兴趣的孩子更有发展. 但是走专业路线的孩子,可能就要上音乐附小,附中,这样早早就要出成绩,所以培养兴趣和乐感意义不大,成绩最重要. 不走专业路线的孩子,反正钢琴过了10级,其实早晚也要停掉系统的学习.钢琴是相对艰难的器乐.即使强如李云迪,肖邦比赛得了第一,还是要到德国继续学习.本来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有自学的能力.但就钢琴而言,让孩子学会自己进步,有自学能力,是很难的.所以学习钢琴有些鸡肋,并不容易自我进步. 所以我们还是尽量在培养孩子的音乐兴趣上下功夫,多多培养孩子的乐感. 这方面多多坚持,还是可以看到一些成果的,就是比较慢. 比如我们没上什么听音,练耳的课外班,我觉得鸣鸣的耳朵还是比较敏锐的. [ 本帖最后由 snazkf 于 2012-3-12 13:05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elenminliang + 10 + 10 谢谢,很喜欢您的这些分析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12-3-12 13:24: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钢泵妈 于 2012-3-9 17:54 发表 就如 前面看到我爱飞飞说道让孩子反复读,听,很认同,可惜,每次同样的一本小书,孩子非要你读个五遍,六遍,七八遍。 真考验人呢 往往是我这个做家长的先败下阵来。 教育一词,背后要有家长多少心血在里面,在有了孩子后,感受非常深
如何重复其实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12-3-13 10:31: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nazkf 于 2012-3-12 13:24 发表 如何重复其实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征得笑妈同意,我把她书中的部分内容贴在英语版了: 【书摘】【笑妈说】你可以这样给孩子读英文书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snazkf + 5 + 5 真好哇!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9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9:37 , Processed in 0.088946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