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secretgarden1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长学苑] 儒学系列之一:论语专题(供参考)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0 12:25:36 | 只看该作者
附件失败,占楼吧。

[ 本帖最后由 secretgarden114 于 2011-11-10 12:3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0 12:30:58 | 只看该作者
再来一本论语,只是附件不能一次贴多了。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钱穆:论语新解.part3.rar

提示:如不能下载请穿越到老儿教
非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先申请帐号

1.91 MB, 下载次数: 8, 下载积分: 金币 -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0 12:34:42 | 只看该作者
还有两个附件,加油。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1-11-10 23:17:0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把这一段内容找了出来.我对孔子有意见的不是他是官迷,而是出尔反尔.
孔子先说过: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
反过来说,入的就不是君子.
可他却说:入的也可以是不一般的君子,这就是不讲逻辑.因为不一般的君子也是君子.
我这人一根筋,所以对此很反感.

多少年过去了,现在再来看这一段文字,也能接受了:
一个人的行动不可能被自己的话限制住,此一时,彼一时也.
毛泽东刚说过要百花齐放,一会又要反右了.
以他的某句话来要求他所有的行动,这要求太高了

孔子的回答虽然不讲理,但和毛泽东说的:“这不是阴谋,是阳谋”性质差不多。做事的人,总不能让人问得哑口无言,总会找到话来回应的。

[ 本帖最后由 simpley 于 2011-11-10 23:21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0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果行育德 + 10 + 10 见回复
新叶 + 10 + 10 纯粹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1-11-10 23:56:24 | 只看该作者
上面说孔子不讲逻辑,又让我想起韩愈。他和柳宗元并称,而且名气还要比柳大,所谓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但我更喜欢柳,我觉得柳文的逻辑性较强。

韩文气势宏大,也不讲逻辑,上来就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以精神导师的身份发言,是很多国学大师的楷模。
他的《送孟东野序》(好象是这个名字,就是有不平则鸣的文字),就是逻辑混乱的典型。虽然也不少文章讲它的逻辑不混乱,但这件事本身至少证明了它的逻辑是不清晰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secretgarden114 + 10 + 10 精品文章!能否展开一点详细谈谈这方面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1-11-11 12:44:4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4 simpley 的帖子

以前paisley也问过我同样的问题,这里我趁你提出,我补充一下。

这几件事在鲁国发生是个什么背景呢?众所周知孔子时代的鲁国季氏、孟氏、叔孙氏三家卿大夫把持朝政,这三家是桓公之后,又叫“三桓”。鲁昭公不堪欺凌起兵攻势力最大的季氏,但三家联合起来,居然把昭公赶出了鲁国。

卿大夫如此嚣张,同时也给自己的家臣做了僭越的榜样,所以就发生了:公山弗扰以费畔,佛肸以中牟畔。阳虎之畔还在孔子出仕之前,阳虎的势力那时候已经控制了三家,阳虎并不以此为满足,而是与三家的家臣商议好了,要去“三桓”,当公臣。家臣畔卿大夫,师出无名,所以打出了“张公室”的旗号,跟我们后来历史中看到的清君侧一个模式。

这个张公室,在当时的国际上是不被认可的,因为这样必导致混乱,礼制也规定了家臣不理国事。但是在鲁国就不同了,鲁国的国君想借助家臣的势力夺回实权。孔子的态度呢,阳虎掌权时,劝孔子仕,孔子不仕。到了公山弗扰和佛肸畔的时候,时局已经很混乱了,国君和卿大夫都实权旁落,家臣之间也有矛盾争斗,整个鲁国的时局是乱成一锅粥。这时候家臣劝孔子出仕,孔子是真的犹豫了,想自己只要坚持正义公道不受他们的腐蚀,借助家臣这股势力把鲁国扳回正道,也许可以,虽然不太合适,但总不能见鲁国乱成这样,自己什么都不做吧。孔子向来是入世的,以大局为重,对自己的名节并不看重,无可无不可。但是,孔子没有神通,也会对自己的判断有所犹疑,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犹豫和仔细考量,终归没有加入这股势力。

simpley在这里提出的阴谋阳谋什么的,未免以己之见错误揣摩了孔子。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secretgarden114 + 10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1-11-11 17:12:17 | 只看该作者
楼上提供了详细的背景知识,很好.
不过你对我的论点似乎没有看懂.
另外象这种问题不过是"各述尔志",不宜直接说对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1-11-11 17:35: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7 simpley 的帖子

没看懂你的论点?很有可能。能不能麻烦您多讲清楚些呢?

横看成岭侧成峰,似乎对一件事情的观点并不能完全这么看,我的观点是:是者还其是,非者还其非,把客观历史依据拿出来,在此基础上开始讨论。否则,各有各的观点,无是无非,成了相对主义,那就没有讨论的必要,各说自话得了。反正个人自由,各自成理嘛,想怎么理解都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1-11-11 18:06:45 | 只看该作者
不宜直接说对错.主要是针对很多搞国学者那种独断的态度.不是指不能讨论.

于丹讲论语,很多国学大师说她讲的不对;其实任何一个大师出来讲,总有另一些大师说他不对,不仅说不对,还会说:这是很明显的错误,很低级的错误,稍有常识的人都能看出来云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1-11-11 19:02:5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9 simpley 的帖子

以事实为依据指出其他人理解上的错误不是独断,只有那种毫无根据凭主观好恶指责别人才是独断。独断是罔顾事实,只有自己是对的,别人的都是不对的。于丹是有很多错误讲解论语的地方,有人指出来不是很好吗?只要指出错误的这个人是有理有据,为何不可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7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23:02 , Processed in 0.124137 second(s), 3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