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0010|回复: 5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长学苑] 儒学系列之一:论语专题(供参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9 11:21: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引子:

    不得不承认我和《论语》真的结缘已久,从小羽一年级开始我们娘俩就共读这部经典,这期间,我们读读停停,有坚持,有困惑,有放弃,更有今天的重新起步,说起来这其中的甘苦我真是一言难尽。现在我搞这个专题也许是一个新的契机,也许是冥冥之中有股力量不让我放弃,既然如此那我就重新出发吧。

    透露点小秘密,我和小羽现在正吟诵《论语》,声韵魅力你简直难以想象。不多说了,干活吧。

..............................................................................


    这一层是资料汇总,看这个目录大家就会知道我近期读了哪些文章,以后这一层会慢慢更新。


一、论语学习方法


1.妈妈学论语



2.【读经资料+实践】经典诵读,可以从《教女儿学〈论语〉》开始(更新连载)





3.搜集通俗易讲的论语小故事,欢迎提供



4.钱穆先生论《论语》读法



5.论语集注



6.《论语》解读四大流派——漫天《论语》,从何读起?

http://bbs.etjy.com/thread-231324-1-1.html
1

7.《儿童经典诵读》CD下载-论语CD2



8.【原创】听妈妈讲《论语》



9.关于论语古音


二、论语资源下载

1、论语简体和繁体的WORD文档!                          
2、论语通俗解说教材                                
3、
育灵童----论语                                                  
4、论语诵读mp3                                    
5、
育心童音:学庸论语老子                                         
7、
古本经典:四书集注 论语集注                     
8、
《四书章句集注》和钱穆《论语新解》(pdf)
9、经史子集全套资源下载   


[ 本帖最后由 secretgarden114 于 2011-11-14 10:30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4 金币 +14 收起 理由
乐乐的妈妈 + 2 + 2 精品文章!
你带来的幸福 + 10 + 10 我好喜欢。。。
paisley + 2 + 2 真好哇!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11:22:37 | 只看该作者

    妈妈学论语
     http://bbs.etjy.com/thread-235862-1-1.html

     这是我找到的第一篇文章,为什么最先提它呢?原因有二:
     

    首先,题目吸引了我,泡论坛的基本上是孩子父母,妈妈居多,而且又是学《论语》的妈妈,更是难得。
   

    其次,当然是内容好。我读第一层的时候就被新叶同学给打动了,这位妈妈非常实在,非常真诚,把自己对《论语》的感受很坦诚地说了出来。后面很多楼层就记录了自己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句读问题、难句子的理解。。。等等,不但详述了的学习过程,还和版里其他妈妈有了很好的交流,恰似开了几场小型学术交流会,很有意思。
所以,我很负责任地说,这个帖子值得一读,欲知详情如何请自己点开链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11:40:26 | 只看该作者
2.【读经资料+实践】经典诵读,可以从《教女儿学〈论语〉》开始(更新连载)

推荐理由:

1.资料价值。这是一部别具一格的参考书,适用对象是准备和孩子共读《论语》的家长。楼主不辞辛苦地贴出了很多原文内容,很详细,值得一看。
2.学习方式灵活,这才是本书最有价值最值得借鉴的地方。引用一段书中的原文可见一斑。
       这是一部独特的《论语》教材。关于本书的风格,作者如是说——

        讲解和讨论,尽量停留在平常的、情境的、动态的层次,不去上升(或者说下降)到深奥的、理论的、封闭的体系——不然的话,女儿听不懂,孔子也不同意。
        平常的:孔子的特点,就是平常。常是日常,平是平等。围绕日常的道理,孔子从不作惊人之语,也从不高高在上显得高深莫测。我们也尽量这样,就如《论语》所呈现的,平白如水,如见其人。
        情景的:孔子的风格,是喜欢聊天。《论语》不是孔子一个人在家里写的格言集,其中每一句话都针对具体的人和具体的情景。我们也尽量这样,给出一个情景,避免把孔子塑造成一位孤独的思想者。
        动态的:孔子的心态,是开放。《论语》不是一个封闭体系,而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过程;孔子讲的道理,都是与特定对象的一种互动,在互动提供一个领悟的平台,没有固定结论。我们也尽量这样,重过程的互动,不重结论。


不足之处:

       我们在参考这本书时,最好不要照本宣科,只借鉴这种方式就好,尤其不能照搬《论语》原文的解释,作者的理解未必都是准确无误的,家长们还需要自己用功,找出权威资料加以佐证。





[ 本帖最后由 secretgarden114 于 2011-11-11 08:1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11:40:40 | 只看该作者
占楼占楼占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11-9 11:52:27 | 只看该作者
呵,小羽妈动作好快,这是你在国学版“精华楼汇总”继续招聘志愿者啦,一个专题可以多人认领,各自组成兴趣小组里面认领的主题吧?

你一个人做吗?
有人和你组队了吗?
学习小组的组建和讨论,可以在这里,也可以在资料中心的主版,公开行动,看你们觉得怎么方便就怎么好。
讨论、分配具体的任务之后,再一起把自己整理论坛资料的链接和心得贴出来,一层一层的添加,众人合力,大楼就会很精彩哦!

加油!

(小小声的说一句:我的这个插嘴如果碍事了,你可以动用版主权限,给我删了就是。)

[ 本帖最后由 wanyi77 于 2011-11-9 11:5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12:43: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anyi77 于 2011-11-9 11:52 发表
呵,小羽妈动作好快,这是你在国学版“精华楼汇总”继续招聘志愿者啦,一个专题可以多人认领,各自组成兴趣小组里面认领的主题吧?

你一个人做吗?
有人和你组队了吗?
学习小组的组建和讨论,可以在这里, ...

亲爱的77,我有队友了,鲁素已经加入战团 ,看来,论语的道路上我并不寂寞,继续招聘组员。  资料中心我已经备案,随时更新,更新完了就复制到这里。这么快就发到国学版是为了刺激一下已经认领专题的同学,队友们,赶紧行动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1-11-9 15:20:41 | 只看该作者
我上学时看的所谓经典,只有论语算是看了一篇。很多内容都忘了,只有这个故事还记的:
子说,某某坏的很,正人君子都不会和他打交道。
有一天某某突然邀请孔子到他这里当官,把孔子高兴坏了,急着收拾东西上路。
他的学生就拿孔子以前的话问他。
子说:某某坏的很,一般的正人君子当然不能和他打交道。可我不是一般人啊,我不仅可以和他打交道,还可以改造他,把他改造成好人。

孔子的回答当然没有这么罗索,他是用一句诗来概括的,就是这么个意思。

我那时就认为孔子是个官迷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5 金币 +15 收起 理由
secretgarden114 + 10 + 10 见回复
小润妈 + 5 + 5 您现在还这么认为的吗?建议好好读读,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0 11:46:3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impley 于 2011-11-9 15:20 发表
我上学时看的所谓经典,只有论语算是看了一篇。很多内容都忘了,只有这个故事还记的:
子说,某某坏的很,正人君子都不会和他打交道。
有一天某某突然邀请孔子到他这里当官,把孔子高兴坏了,急着收拾东西上路。
他的学生就拿孔子以前的话问他。
子说:某某坏的很,一般的正人君子当然不能和他打交道。可我不是一般人啊,我不仅可以和他打交道,还可以改造他,把他改造成好人。

孔子的回答当然没有这么罗索,他是用一句诗来概括的,就是这么个意思。

我那时就认为孔子是个官迷

    谢谢simpley的回复,你让我重新翻阅了一些资料,尽管四五年前我已经熟读《论语》百八十遍了,但到今天仅仅记得一点影子,所以我先列出我手头的资料,主要有杨伯峻《论语译注》、钱穆的《论语新解》、南怀瑾的《论语别裁》,至于《朱子语类》之类的古籍不到万不得已我是不会去翻的,请原谅我的懒惰。
    你说的这段话我想是出自于《论语.阳货篇17》里的5和7章。你的结论是
我那时就认为孔子是个官迷
。个人觉得,这个结论有点简单化之嫌。孔子的确有想做官的想法,但未必就是个官迷。儒家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当然不例外,他也想在政治上施展自己的远大抱负,实现自己的理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0 12:02:48 | 只看该作者
   我还是把原文和译文给列出来吧,免得断章取义。(杨伯峻《论语译注》)


   17.5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
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⑶,何必公山氏之之⑷也?”
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⑸?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译文】公山弗扰盘踞在费邑图谋造反,叫孔子去,孔子准备去。子路很不高兴,说道:“没有地方去便算了,为什么一定要去公山氏那里呢?”
孔子道:“那个叫我去的人,难道是白白召我吗?假若有人用我,我将使周文王、武王之道在东方复兴。”

   17.7佛肸召,子欲往。
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⑵畔,子之往也,如之何?”
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⑶;不曰白乎,湼⑷而不缁。吾岂匏瓜⑸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译文】佛肸叫孔子,孔子打算去。
子路道:“从前我听老师说过,‘亲自做坏事的人那里,君子不去的。’如今佛肸盘踞中牟谋反,您却要去,怎么说得过去呢?”
孔子道:“对,我有过这话。但是,你不知道吗?最坚固的东西,磨也磨不薄;最白的东西,染也染不黑。我难道是匏瓜吗?哪里能够只是被悬挂着而不给人吃食呢?”

   南怀瑾认为,孔子当时是在开玩笑,嘴里说想去,其实是不想去的。而子路是个直性子,竟然信以为真,所以才有了后面的对话。
   
   而我个人觉得,孔子不是在开玩笑,他是真的存了想去的念头,为什么呢?我赞成司马迁的理解,他在《史记.孔子世家》里提过这段故事,他认为,孔子探索所依循的治国之道已经很久了,但抑郁不得志,无处可以施展,没有人能任用自己,就说:"当初周文王、周武王兴起于丰、镐而建立了王业,现在费城虽然是弹丸之地,该也差不多吧!可见,孔子并非就是简单地想当个官儿,而是想找个途径施展一下自己的政治抱负。

   当然,最后的结果是孔子还是没有去这两个叛臣的地盘。后来,孔子还是出仕了,鲁定公任命孔子做了中都长官,一年后,各地都效法他的治理办法。孔子便由中都长官提升为司空,又由司空提升为大司寇。实践证明,孔子是个好官儿。

[ 本帖最后由 secretgarden114 于 2011-11-10 12:0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0 12:16:10 | 只看该作者
传点我手里有的电子版资料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0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22:58 , Processed in 0.084599 second(s), 2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