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贴一篇去年3月的博客过来,标题是:养不教,母之过
近来感觉飞飞在学习方面进步的确很大,但是,对学习却没什么兴趣,他做的所有事情仿佛都是完成任务,有时还会低声嘀咕抱怨。
但这都没啥,孩子嘛,不清楚自己的方向,就帮他把握把握也好。我如是想。
不过昨天叫飞飞叠晒干的衣服时,他喋喋不休的抱怨却很让我郁闷。虽然教他叠好了衣服,但他“迫于压力、慑于权威、不得不然”的表情,我算是领教了。
就想,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到底什么是最重要的。如果他长大了还不会或不乐意叠衣服,他就能保证找到愿意给他叠衣服的另一半么?(想起他曾经的理想:我长大了也不学开车。。。谁开?当然是我的妻子开了。。。)当然他可以在我们的帮助下学业成绩斐然,毕竟他在学习方面没有天赋的障碍,但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岂不与我们养育孩子的目标背道而驰?
又,为什么有的孩子觉得学习是一种幸福,而更多的孩子却感觉学习起来备受压抑呢?回顾我的幼年,遨游书海是最快乐的事了,每周去一次人民南路新华书店,置身在书的包围之中,这本翻翻,那本翻翻,最后买或不买,都渡过了一段无与伦比的悠然时光。现在飞飞读的书不是我在网上买的,就是我去图书馆借的,他自己在这个活动中做了什么呢?我帮他买或借的书,那是经我之手过滤过的,不是他自主的。说得严重些,我这是在绑架他的阅读品味。
想想这些,禁不住冷汗涔涔而下。如果飞飞养育不当,我的过错实在不小。
好在,飞飞还没有眨眼就长大,调整方向还来得及。
从今天起,不再插手他的功课学习,不再督促他提前完成journal,不再要求他去阅读他不感兴趣的图书。。。我只做到配合老师工作的底线——保证飞飞知道自己需要完成作业并在他需要我帮助的时候提供帮助。。。如果,假如,万一,他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那么他得自己去面对老师的惩罚。也许飞飞在学校的课业表现会离优秀更远(现在也并不优秀,估计不管还会更差一点),但这样做至少能消除我和他之间在课业问题上的不和,而飞飞也会更清楚地知道学习并不是生活中的一切。
倒是在家务、自理这些问题上,我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关心,甚至手把手的教他,养成习惯就好了。就像他从四五岁开始扔垃圾,现在每次出门都会看看门口有没有垃圾袋,有了就拿上一样。就像此前一直在实行的饭后收拾桌子一样。现在先扫地、叠衣服,过段日子再加上洗碗,再以后做饭。。。这样,到他长大以后,我就不会因为什么都没有教他而感觉内疚,也不会因为他长成一个除了读书什么也不会的人而无地自容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