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新叶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咨询求助] 最早读经的那批孩子怎么样啊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1-10-19 10:24:06 | 只看该作者
轉貼一位台灣讀經家長給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蔡淑貴執行長的一封信。附有其所見聞的台灣大量讀經兒童的現況報導。文筆情意俱佳,特貼來與朋友分享。
==============================

蔡老師教安 :

一年容易又中秋。向蒙照拂,屢承開示,惠及吾家上下三代,感荷之情,何可言宣。

老師義任華山執行長一周年,南北奔波,起居無節,宵旰焦勞,燃燒自己,苦心維持華山志業於不墜,且多所更張,日進有功,皆所親炙親見,亦極其不忍不懌之至也。

「皎皎空中孤月輪…此時相望不相聞…」念王老師此刻遠在天邊,以退休餘年,不遑寧處,猶汲汲為推廣十餘年之兒童讀經大業在彼岸獻身操觚,如今與家人遙共嬋娟,不得團圓,乃至身心疲竭,輸財捐家而無怨無悔。對兩位老師之崇高志行,欽仰之外,實不勝唏噓慚愧!

在下自聆鴻教,依囑奉行,一對小兒女,快樂讀經成長,十分幸福優秀。受恩深重之餘,正終日惶惶,不知何以為報,頃聞諸多陸友質疑,兒童讀經自學近二十年,似乎不見若何人才。乃略就個人在台北地區日常親接親聞自幼讀經騂且角諸生,有足多者,逐一列舉報導,亦所以對王老師之兒童讀經事業,略盡傳播表揚之綿薄也。此外另贅數語,  略抒鄙吝,是否有當,亦祈卓裁。

謹此奉聞,順請

節安

知名不具



一、  浣花洗劍錄

下列諸生,少長不同,男女不一,性情各異,特色鮮明。要皆已達王老師老實大量背誦中英文經典三十萬字以上門檻,且係不上中小學之完全自學者(台灣學制,在家自學,必須報請審核,獲准後名籍掛在學校,逐年覆核)。基本上皆不近電視、電腦、電玩。間或有一、二人屬早期讀經班,其時選經不過數本,只能兼讀,未如今日之逾二十冊,全日讀經班林立也。惟限於見聞,交遊狹隘,自難免掛一漏萬,亦所以期窺全豹於一斑。

※                               ※                                ※

莫霈儒 : 莫霈儒為台灣讀經兒童第一傳奇,不在其忝為第一、二屆讀經會考榜首,而在於其母前後花七年時間,日夜陪讀死背書終於成功之驚人毅力。霈儒幼時為先天性過動兒,體格強壯,一再退學,無校可投,只有選擇閉門讀經。從幾日讀不成一句,到整本成誦,其間辛苦,無怪乎母親每一言及,人前人後,輒淚流不止。霈儒依循王老師指示,不入體制中小學,一味讀經,真積力久,神而明之。之後如願考入國立師大,且文理兼修。雙系學生課業繁重,問其為何多選大氣物理系,答曰一為興趣,再為該系多為英文課本,一本本磚頭書正好考驗自己。其母常隨其上國學課,母子同學,洵為佳話。霈儒如今文質彬彬,無絲毫過動痕跡。

※                               ※                                ※

張季涵 : 台灣有讀經會考,2011年為第十二屆,由台灣省政府文教處主辦,全球讀經基金會承辦,各縣市輪流協辦,最多時近萬人報考。為最權威過硬之讀經成績鑑定機制。中英文以王老師編定經典課本為準,目前達五十八段,每段平均八千餘字【見附表】。季涵今年十六歲,在成千上萬考生中,已連續四年總冠軍。去年過五十段,今年正式上高中之不暇,猶報考全部五十八段,不可思議。季涵極愛運動,小學初中皆在家自學,除讀經外,只上過數學資優班,去年考上台灣高中第一名校北一女,振奮人心。但更令人拍案驚奇者為季涵甫上高中才一年,居然一舉考過大學英語本科生夢寐以求之研究生級「國家中高級英語撿定」。 據聞其大學標的為哈佛。

季涵有一弟,宇涵,亦踵其後,在家讀經自學,成績在會考前五名之列。姊弟如此優秀,父母必定不凡。乃請教教導之方,其母曰:「小孩一大怎麼教?你說一句,他說十句,都是他在教我們。」其然,豈其然乎?

觀察季涵七年之讀經班主任表示,自小五認識季涵以來,不論時地,季涵每一讀書,必定目注、口誦、食指指字、脊背挺直,自然端坐。七年來不見一次有把後背朝椅背上靠過。

去年負責考季涵過五十段的老師告知,季涵原報52段,自晨八時考至午時始過五十段,室外下課玩球聲響起,季涵說:「就考到這裡,我要去打球。」倏忽不見。

※                               ※                                ※

何亮瑾 :亮瑾年十四,一度與季涵並列會考冠軍,長居亞座,緊躡其後,往往僅差一段。從小在家自學,有中英經典背誦四十萬字( 50段左右 )實力。最特別者為其口頭禪乃「不懂」、 「不知道」;包括很懂很知道者亦同樣回答。或曰經典嫻熟,可從事深研國學,亮瑾答曰絕對不幹。係反話正說,或正話反說則不得而知。亮瑾家無電視,不碰電腦,更不屑一顧電玩。每日與其母往復爭奪者為各式各樣閒書,閱讀量之大,未聞其匹,標準書痴。任何學習,一點既通。活脫一個曹雪芹筆下慧黠女兒。其師所謂內秀,深有韻者也。


※                               ※                                ※

徐愛禾 :同為書痴,此姝實乃讀經界一大異數。愛禾年紀同張季涵,父母早年為成功商人,月入數百萬,育有子女五人,愛禾老大。自觀王老師「百年震憾」光碟,遂棄商辦學,成立「嘉禾書院」讀經私塾,子女皆自幼在家自學,成果豐碩,儘管每月入不敷出,甘之如飴。

愛禾自幼背了幾年經書,中英文俱佳,興趣轉向音樂、閱讀,進而揮灑寫作,大放異彩。

愛禾掛名自學的小學校長說:

「他們五個子女皆申請在家自行教育,而每一個孩子都成果亮麗。愛禾的短文,展現深厚的文學底子,及對家庭、對生命的珍愛,他那細膩又多情的筆觸,儼然一位大文學家的風采。一位年僅十五歲的孩子,文筆如此純熟,用字如此精準練達,或許台灣未來的大文豪,就將於『嘉禾』誕生。」

後來掛名自學的國中校長也說:

「閱讀完愛禾的作品令我驚艷!... 對一些專家學者大聲疾呼,反對體制外非學校型態教育的一切疑慮,全然釋懷。…  深深感受到愛禾在體制外的學習,獲得充分的養分與滋潤,文化刺激多元且富足,這絕非目前體制內國中可以供給,… 讀到愛禾對生活、生命、自然的感動與熱情,文章處處打動人心,引經據典更不在話下。」

非也!愛禾極少引經據典。愛禾行文多為原創,豐沛一如古典音樂。愛禾媽媽收集愛禾平時文字,出了本「愛禾文集」;印刷高雅,不賣,只結緣。剎時告罄。所有讀到的人,都是一樣反應:「嘖嘖稱奇,舌矯不下!」不虞之譽,四面八方,紛至沓來。

愛禾說:「文明的代價,就是野蠻。」

愛禾說:「除了世界之外,窗外有的,甚至更多。」

面對那條看不到校園學習前景的上坡道,愛禾說:「我才不會屈服呢!」

愛禾的童年曾試著:「在不停的逝去、更新中保存自己。」

「追著這滴水,可追得我真累!」

「石頭縫中的青草總是格外好看,」

他聞得到幸福的「氣味」,看得見「『天籟』包圍住一幕幕幻象的金灰色流體,在不斷浮現的驚喜中,朦朧而半透明地伏流穿梭,」

「愛禾文集」自序中頭一句話:

我是個不折不扣的書痴。


※                               ※                                ※

賴信榮:賴信榮不知如何形容。有五十段左右實力,自幼在家自學讀經,今年十五歲,住在鄉下,每年會考前三名必有他。在一次讀經聯誼交流場合,眾人慷慨陳詞,甚至聲淚俱下,輪到敦請他發表點心得,上得台來,他微笑拱手,說了句「我是來學習的。」就鞠躬下台。卻贏得最多掌聲。專程去他家,繞了好久才找到。發現他們家十分寬敞,蟬叫蟲鳴,書聲琅琅,每日前來修習讀經兒童逾半百,六歲以上以下各半,器物粢潔,桌椅多有用漂流木手工製作。信榮一面帶路,一面小心翼翼的把蟑螂趕進溝裡,臉上掛著歉然笑意。問他今年考幾段,他搖搖頭,問他為何不考,他微笑搖頭。信榮的特色不是寡言少語,而是不言不語。信榮弟弟小他三歲,也有背誦三十萬字實力。信榮眼神深邃,面泛祥光,看他跟從書法大師習的字,點讀的書,同行的老師說,他個人認為賴信榮年少沉潛,已具修行者格局,乃兩岸讀經兒童第一人。

※                               ※                                ※

林子歆,今年十四,報考五十八段,為去年會考優秀兒童晉見總統發言代表。子歆讀經歷史不過五年,相對其他人時間最短,進步最快,足見才高。在大謙讀經班不只是標竿,且兼小老師。家人盼其步季涵後塵攻北一女,子歆斷然拒絕,志在更上層樓,自修成才。子歆端莊秀麗,誦經速度奇快,號滾讀第一人。也已能讀英文小說。不僅同學唯他馬首是瞻,據說全家大小事亦唯他是問,天生領袖也。其弟亦自學讀經有成。

※                               ※                                ※

曾君瑜 : 君瑜如今剛滿十一歲,已是老讀經,小小年紀就有近背誦五十段實力,現在就已經憑自己的興趣選擇知識學習。一家三姐弟,皆在家讀經自學。君瑜媽咪是讀經名人。因為老三說了句「我死也不讀經。」君媽說:「我們家的孩子是天生讀經的,你死了媽把經書燒給你,你還是要讀。」因而「轟動武林,驚動萬教」,名滿讀經圈。君瑜唸英語,好聽極了,王老師譽為台灣最好聽的兒童英語。問他哪個高手教的,他說只有聽CD。君瑜彎彎的頭髮、大大的眼睛、高高的個子,七歲時就見他抱一本厚厚的「傲慢與偏見」,一直懷疑他看得懂多少,卻從不懷疑他遲早是位好學深思的清秀佳人。

※                               ※                                ※

高存誠:存誠兄妹四人,全部自學讀經,為著名讀經家庭,且呈高屋建瓴之勢,富指導意義。因其父為哲學教授,其母為碩士教師。存誠讀經似遊俠,曾遠赴湖南樓底荒村,就學名宿門下。早期遍讀基本經典,養成自學能力後,其父即任其探索感興趣科目。存誠先後深研中醫、國術、昆蟲學,書法、鋼琴、圍棋、甚至烹飪手段皆非泛泛玩票而己
;  孝友弟恭,不愧讀經自學模範生之譽。今為十八翩翩美少年,問其打算上何大學,存誠鄙夷一笑不答。與體制銜接點定在研究所,蓋其時或已預設研究題目也。大妹守柔,人如其名,黯靄幽香,舉重若輕,背誦而外,移註功深,鋼琴、英語俱佳 ,年十四。


※                               ※                                ※


再介紹一個年稍長的,一個年稍幼的,就此打住。


許朕宇 :

台灣自日據時代即有一種貴族,醫生是也。蓋台灣人其時除學醫外,其他一概不准從事,而過去台灣社會賢達幾全為臺大醫學院醫生出身。此所以臺大醫學院始終為台灣青年最高分第一選擇,儘管讀醫很苦,本科七年,實習一年,住院學習專科長達八年,十五,六年才能達標。而人人趨之若騖,如有實力上台大醫學院而不去上,絕對是新聞。許朕宇是也。

許朕宇今年二十八歲,他和弟弟初中才開始接觸讀經,當時也只有四書,老莊可唸,沒有讀經學校可上,只能每天背誦一小時,習慣保持至今。許朕宇說他因興趣,選擇了動物系,畢業後從事醫學文件翻譯,去到最偏遠鄉下的台東。許朕宇是當前鳳毛麟角,絕無僅見的儒雅青年。他口口聲聲唸的經典不多,懂的事情很少,但一生每次作重大決定,都不是靠學校老師或家長,而是思考背熟了的經典語句。

台東的天風海雨,大山巨石,稀少的人煙和茂密的森林,天然動植物,在在呼喚、黏貼住他。他如魚得水,優遊自在。問他他的弟弟許朕顯如何能考多益滿分冠軍,他輕描淡寫的說:

「運氣吧。」

望著他俊削的面容,敬佩愛惜之情,翻騰湧起。

另有早期跟隨王老師讀經已獲博士學位者劉育隆,已為醫生者黃喬煜,惜皆無緣拜識。

※                               ※                                ※

魏子濬 :

王老師認為最佳讀經時期係娘胎內,只要不斷放 C D, 長大開口就會背,成為所謂讀經寳寶,此理論尚新,未能見識高明.  而越早讀經越好則可証實。

魏子濬三歲多隨姐姐聽背C D, 口齒發育緩慢, 到五歲話說得比較清楚, 即能記誦多本書,現七歲才過不久,已考過中英文廿萬字矣。深入了解後,  知子濬特色不在記憶強,具有幾本經典任人翻一頁,提一句即能整篇整本成誦的本事,而在其思辨能力。子濬自幼在家背經,沒有講解,幾年後中英文皆有相當基礎,遠遠超越同齡上學兒童,即數學自已摸摸索索也能作三、四年級課本。

他的童言童語更奇怪。聽三國演義會問:「這些人怎麼老殺來殺去?」「古人都這樣,吃飽就打,吃不飽也打,」「那現在都死了吧?」「沒錯。」「好家在,我們現在才安全些。」#「瘋子嘛就是․․․」「我知道,就是禮拜六下午該我去公園玩了,我就是瘋子。」「․․․」「還有媽媽發脾氣的時候,也是瘋子。」「!!!」#「科學怪人是那個科學家自己造出來的怪物,專做壞事,不得不設法把自已殺掉;換你怎麼辦?」「․․․小事就算了,大事我也只好殺吧。」#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小時了了,大何必佳。

其姐亦在家自學讀經, 不考背誦, 專攻默寫, 英語突出。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新叶 + 10 + 10 谢谢提供资料!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1-10-19 10:43:07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是在看了王财贵的讲座后觉悟开始和儿子一起读经的。我想世上任何人的教育理念都没有完美的,何况千人千面,每个个体在教育的过程中都应该因材施教,断断不能完全复制他人的成功经验。
虽然我并不同意全天读经的理念,但是的确是王财贵教授的一席话惊醒梦中人,让我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家庭教育。我最同意的是快乐读经,其中在实行的时候难免有不快乐时候,做父母的要随时调整自己,告诉自己,面对的是一个不断在变化中成长中的孩子,一切都不能因循守旧。如果读经的那批孩子出了什么问题,也是做父母的出了问题,在面对孩子种种不正常的迹象之后依然故我的只是埋头读经,这种人大概就是鲁迅先生要批判的吃人教育中的一份子了。万事过犹不及,现在有这么好的网络平台,父母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调整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才不会将来后悔。如果做父母的先迷惘了,又怎么做孩子的领路人呢?
我个人的感觉是,所有的教育方法都有其可取之处,也一定有其死穴。读经教育如果走向极端是会培养出书呆子的。离开社会的人就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但也不能因为当年读经教育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少年就完全否定读经教育。
卡尔威特的教育就很成功,可是人人都能用完全相同的方法教育成才吗。重要的是卡尔威特的教育给我们传达了一个理念,任何人的潜能都很难百分之百的发挥出来,父母要做的事情是相信自己的孩子,然后尽己所能的尽可能多的发挥自己孩子的潜能。所谓的天才,不过是潜能发挥比较多的那批人而已。
教育不能盲从,要有自己的判断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1 金币 +2 收起 理由
shwyyan -3 -3 卡尔威特的教育并不成功!看他成年后的 ...
Aron妈妈 + 1 + 1 我很赞同。一个有思想的妈妈。
gh42 + 1 卡尔威特的教育不见得成功
子云008 + 2 + 2 我好喜欢。。。
linlin124 + 1 + 1 讲得很中肯,不管实施什么父母都要用心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1-10-19 10:51:55 | 只看该作者
我也很关心早期读经儿童的现状,但我想要看客观报道而非颂歌式年终总结式汇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1-10-19 11:18:56 | 只看该作者
过则为灾,读经也是一样的吧,还是不离生活不离社会的好,量也不能太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1-10-19 13:27: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最早读经的那批孩子怎么样啊

我们现在也亲近国学,天天读经,不过不是王财贵提倡的大量读经,一天读八个小时或者十个小时,而且用赖国全老师提出137累积法系统读经,每天花30分钟和孩子一起读经,每天至少读三样,一周一换新内容,这样坚持下来效果非常好,三岁的女儿读了半年,《易经》已读到第50卦了,《老子》、《三千百弟》《成语接龙》《德育启蒙》《朱子治家格言》,《中国古典长诗精选》和《诗经》的国风也快读完了,读经宝贝赖思佳就是我女儿的好榜样,而且赖国全老师的团队有非常好的售后服务,那些指导老师还监督读经家庭,坚持读经,相约十年!
没有售后服务如何找最早读经的孩子啊,但是在赖国全老师领导下的育心就可以随时找到读经孩子的情况。
我和孩子都很幸运,现在天天快乐读经,快乐收获!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1 金币 +11 收起 理由
liligreen + 1 + 1 学习了,谢谢
新叶 + 10 + 10 我好喜欢。。。,学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1-10-19 19:18:59 | 只看该作者
小女读经大半年了,现在进度还行。论语全篇平均阅读在30遍以上,开始进入简单解经,这个她非常喜欢,因为她可以随时发表个人见解,而且她会举出身边的例子来说明,虽然理解时有偏差,但过程是快乐的。易经读完32卦,每晚作业完成后,读上10分钟。也曾经背完三字经,笠翁对韵也穿插诵读了十几篇。随偶有抵触,但因为每日读经量不大(一般在半小时左右,而且分早中晚三个时段),所以得以延续并逐渐找到了快乐,主动要求读经的事情也时有出现。
读经同时,我们每周还读完两本中文桥梁书,一本科普书。而且英语学习也没间断过。
希望看到更多有十年以上读经家长或自身有读经经历的年轻朋友现身说法,将给与后来者更大的启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1-10-19 19:27:0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Q欣欣妈妈 于 2011-10-19 13:27 发表
我们现在也亲近国学,天天读经,不过不是王财贵提倡的大量读经,一天读八个小时或者十个小时,而且用赖国全老师提出137累积法系统读经,每天花30分钟和孩子一起读经,每天至少读三样,一周一换新内容,这样坚持下来效果 ...


这个方法可以,我也是其中的受益者,能很轻松,很有效,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1-10-20 00:03: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新叶 的帖子

非常不赞成如此大量的读经,适当的才是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1-10-20 08:47:51 | 只看该作者
我来歪一下楼,楼主莫怪哈

从孩子出生以来,我很少会被某种理论搞得热血沸腾。杜曼也好,全脑学习法也好,老实大量读经也好,都接触过,但都是了解理念,然后谨慎采用。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经历过太多,“春夏之交”“气功热”“传销”

记得孩子一岁时,我看了《卡尔威特的教育》,深深折服!第二天孩子和小朋友在楼下花园里玩,我和小朋友的妈妈说起卡尔威特,那位妈妈说:“可是卡尔长大后并不赞同他父亲的教育方式,他说自己决不会这么教孩子。”一句话把我点醒。我们看书,不能光听写书人自己的一面之词,还要多听听相关人的意见。于是,我不再把给孩子灌输多少知识作为自己的职责,而是更注意孩子的接受能力,接受意愿。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自主能力的培养,比知识灌输更重要。

评分

参与人数 6威望 +26 金币 +26 收起 理由
ajiu + 2 + 2 我很赞同。
tinaibella + 1 + 1 我很赞同。
风云之间 + 10 + 10 我很赞同。
czyuan + 1 + 1 我好喜欢。。。
悠悠冉冉 + 2 + 2 我很赞同。
menghuan + 10 + 10 我好喜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1-10-20 09:18:4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学而妈妈 于 2011-10-20 08:47 发表

可是卡尔长大后并不赞同他父亲的教育方式,他说自己决不会这么教孩子


学而妈妈,我对这个很感兴趣,可有出处?《卡尔威特的教育》对卡尔长大后的成就说得很多,不过对他的个人生活和他的心理状态确实看到的很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1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22:30 , Processed in 0.085533 second(s), 3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