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hlp5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元元的Newbery 之行!

[复制链接]
111#
发表于 2011-3-7 20:20:48 | 只看该作者
有意思,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发表于 2011-3-7 21:38: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9 qsqsqsqs 的帖子

孩子眼尖看见了小小笔误。说诗人是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其实孩子也不认得几位大诗人,但是她对English 900 很熟,说这个诗人应该是这本书最后一句(也就是第900句里)说的那位诗人吧。还把那句背给我听: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the works of 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可能孩子也是因为这诗人的名字又长又有趣所以像YN一样记得的吧。

[ 本帖最后由 delicacycy 于 2011-3-7 21:40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qsqsqsqs + 3 + 3 好聪明的孩子是我输入错误请转达我的表扬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发表于 2011-3-9 00:14:11 | 只看该作者
特地来看看元元近况,顺便祝贺节日,却发现已经9号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hlp525 + 3 + 3 好爱你啊!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楼主| 发表于 2011-3-9 14:00:05 | 只看该作者
只要我不督促着,元元就只听不看。这不, gathering blue 已经听完了,书只看了四章。我还得督促她看完这本书,过一阵子就要还书了呀。以后想看,再去买?那是天价! 元元说gathering blue比giver 好听,因为故事情节更好!从昨天晚上起,她开始听这个系列的第三本messenger的音频 。
开这个楼就为了加强阅读,慢慢又被元元变成听故事楼了。今晚,我得提要求了!

[ 本帖最后由 hlp525 于 2011-3-9 14:06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lulumary + 2 + 2 纯粹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发表于 2011-3-9 15:33: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4 hlp525 的帖子

看来 元元还是阅读的速度 跟不上听得速度 是么?  英文的快速阅读也是有技巧的 虽然我也不懂 等元妈研究好了 学习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hlp525 + 3 + 3 阅读啊阅读!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发表于 2011-3-9 18:26: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4 hlp525 的帖子

首先,我想能听下来是十分好的。我想语感和词汇量的快速增长可能还是更得益于听。同时,就读而言,读了四章也是了不起的成绩。只要最终能听一遍读一遍,就是很好的。就是边听边读(看着书听)也能起到其特有的作用,只是所起到的作用和单独听以及单独读所起到的作用可能有些差别。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hlp525 + 3 + 3 争取实现听一遍,看一遍!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发表于 2011-3-9 21:39:04 | 只看该作者
对于文学价值颇高的纽奖书,既有书又有音频那是极好的资源。浅显一些的可以孩子能听多遍、读上一两遍就很好了。对于程度深些的我会让孩子试着先听,被吸引或被打动时再找书读。感觉孩子还是觉着听省事、省时(走哪干啥都能听),毕竟中文阅读也得花相当多的时间。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hlp525 + 3 + 3 听完知道情节,她就不爱看啦:(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发表于 2011-3-9 22:28:16 | 只看该作者
我们有些书是听了还要看,或者看了也想听,有些就是听过后,不想看呢,
孩子读书的要求,还是没有吃准,需要慢慢摸索
对于老鼠记者,最近是听完要看,或同时对着书听,有2次,都是自己听着音频,去找书对应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sherryqh + 2 + 2 好孩子,真不错!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发表于 2011-3-10 08:04:22 | 只看该作者
“……我想语感和词汇量的快速增长可能还是更得益于听……”——然而对有些其内容需要咀嚼、思考的作品(对细节咀嚼和与之相关的对主旨的思考)光听肯定是难以做到更好吸收的。纽奖作品中有些是属于此类的。用母语作品来比较,我们很难说我们听过唐诗、听过红楼梦、听过鲁迅。当然中文同音字词更多,汉字的字形更透露含义,这是不可比的方面;然而可比的方面也应是显然的。这就是读不可由听完全代替的原因。但由于国内缺乏英语听说的生活环境,因此听的确起到了弥补作用,也就是在语感形成和词汇快速增长方面起到作用。应该说语感好以及听力词汇量大,已经是决定性的英语学习成绩。我想这和英美文盲还不一样,英美文盲听的多是日常生活中的对话,而我们现在孩子听的多是文学作品,其语言书面化的程度要大的多。我想只要完成不太难的过渡,就应该可以从语感较好以及听力词汇量大的平台登上喜爱阅读的台阶。而且这样学会的阅读一定会速度较快(因为有通过听形成的语感基础,这是哑巴英语以及准哑巴英语的阅读望尘莫及的),以及反过来会巩固已经形成的语感并促进其进一步提高,以及促进听力本身,以及促进说和写的能力。

这样的听和读的比较、联系分析,只是对具体孩子的总体而言,而非对某个孩子接触的具体作品而言。就具体作品而言,某部作品只听,另某部作品只读,另某几部作品又读又听(其中有的先读后听有的先听后读有的边读边听),那都是完全无碍的。最终都是要达到词、句(式)搬家了,或不依上下文而独立出现,然仍既能不依赖读的听懂又能不依赖听的读懂。这样就融会贯通了所有方式的英语能力积累之努力。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suyangchen + 2 + 2 我很赞同。
lulumary + 2 + 2 学习。
欣儿妈 + 2 + 2 thx
delicacycy + 2 + 2 我很赞同。学习!
sherryqh + 2 + 2 精品文章!学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发表于 2011-3-10 09:38: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qsqsqsqs 于 2011-3-9 18:26 发表

首先,我想能听下来是十分好的。我想语感和词汇量的快速增长可能还是更得益于听。同时,就读而言,读了四章也是了不起的成绩。只要最终能听一遍读一遍,就是很好的。就是边听边读(看着书听)也能起到其特有的作用,只是所起到的作用和单独听以及单独读所起到的作用可能有些差别。


借元妈宝地,请教qsqsqsqs :你这几句话谈到的,正好是我当前在困惑的。

我家笑之前的英文学习大多是先读后听,听我读或她自己读之后再听音频,因此,可以说她的语感和词汇量的增长主要是得益于阅读。09年底,觉得她的听力跟坛子里一路听上来的孩子有差距,我从那时开始加大她听的比重,经历了边听边看书,到先听后看书,再到后来的只听不看书。特别是去年上了小学后,因为时间少了,她的英语已经是以听为主了,这样,就出现了元妈提到的“听完知道情节,她就不爱看了”的现象,最让我失落的是小木屋那套,她前后共听了10个月,我在她听到第8个月的时候买回全套的原版书做为生日礼物送给她,但现在她生日过去半年了,也还没把这套书翻上完整的一遍。

现在的状态就是没有音频的书她拿到手会有兴趣读进去,有音频的只要听了,就不爱看了。我感觉通过这样的裸听,她的听力确实是提高了,可是我总觉得语感,至少是词汇量的增长这块,是远没有阅读在先的时候来得塌实和明显了。

因此,我很想请你谈谈 单独听及单独读所起到的作用的差别。谢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我爱飞飞 + 3 + 3 每个孩子可能都不大一样吧。我家这个,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9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0:30 , Processed in 0.090196 second(s), 3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