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shengxsetj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交流] 和三年级儿子一起玩、学习

[复制链接]
121#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23:10: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9 cwq 的帖子

写得太好了。

在对儿子的教育过程中,像这种“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事我也碰到过,每次碰到此类事情除了惊喜之外,我有时会为身为家长的急功近利,拔苗助长并因此责罚孩子而深深自责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发表于 2011-7-21 23:12:11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早上起来,发现右腮帮完全消肿了,这个过程前后也没有发一次发烧,医生不能确诊,我自己来确诊吧:绝对不是腮腺炎。
      孩子昨天虽然落了两节课,但今天上午背短文时是第二个背完,喜滋滋地拿着老师奖的积分卡来我办公室汇报。就真就不明白,都快上三年级的人了,一张破卡片真就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23:23: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2 cwq 的帖子

请注意保持孩子的童心。

在众人前受到老师的夸奖和在家里受老爸的夸奖是不同的。

卡片在成人的眼睛里确实不算什么,但上面承载的信息给了孩子太多的自信,请适时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23:26:34 | 只看该作者
很多事情孩子有了自信,才会放胆去做,尤其是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是很需要勇气的。

一次成功之后,加以鼓励,以后成功的机率会更多,孩子会让你刮目相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发表于 2011-7-21 23:35: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1 shengxsetjy 的帖子

我现在非常愿意听对我做法有不同或相反意见的人,特别是那些自己带着孩子并且能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有自己想法的人看法和意见。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发表于 2011-7-22 00:24:37 | 只看该作者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受父母的影响比较大(一般而言),我这个人怎么说呢,确实有些特别,分裂人格,两面人吧。有时古板固执,有时平和随性甚至搞笑。孩子四岁多时,他姐姐(我侄女比他大10个月)练翻腰时,他去胡闹,摸姐姐的肚脐(这个动作确实很危险),结果小姑娘摔了一大跤,在爷爷奶奶的严重抗议下我还是让他罚站了一个小时,结果整个家被我扰得鸡犬不宁。孩子五岁多的时候,在玻璃茶几(下面带滚轮)边玩,拿东西时不小心压翻了玻璃,砸在地上全碎了,我只是轻声地说了句,玻璃片像刀子一样利,可危险了。在野外我和儿子比赛看谁撒尿远。在下班放学的路上我背着老婆,老婆背着儿子。在岳父家孩子在客厅写作业,他们经常在那开着电视看,经多次提醒和解释后还是被我碰到了,于是爆出了一句“我非常吃惊,我只在农民家里看到过这种现象!!”搞得到现在为止与他们的关系还有点不自在(都两三年了),这事让老婆出面比较好,但她是个大大咧咧的人。但岳父岳母对外孙非常好,记得有一次我搞软件开发,出差四个多月(两岁后,我接手带孩子,以前都是岳父岳母带,为此他们意见很大),我对老婆说,我最放心的就是你爸妈不打孩子,最不放心的也是你爸妈不打孩子。
      我也不知该给自己归为哪类人,就将真实的自己展现给大家,让大家说吧,呵呵。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shengxsetjy + 10 + 1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发表于 2011-7-22 00:41:50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已经很晚了,楼主,你对一件事情的整个规划,事情中各环节之间的相互联系,事情中各部分的深度都掌控得很有分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发表于 2011-7-22 08:03:31 | 只看该作者
你的帖觉得有必要再细细研究下,还没吸收消化。今早考试,下次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楼主| 发表于 2011-7-23 16:54: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6 cwq 的帖子

孩子爱爬上爬下地冒险,是因为他们体力充沛,精力过剩,特别是男孩子。

禁止或诱导孩子使其远离危险境地是父母的责任,同时也要给他们提供发泄的场所和更合适的方式,否则孩子今后做事可能会畏首畏尾。

我的儿子以前喜欢在木质沙发靠背上走来走去(旁边是墙),靠背宽度仅三厘米不到,还是圆弧形的,万一摔下来,骨折是肯定的。

所以我和他玩左右手抛抓东西的游戏来代替,现在还在玩。


从你帖子中透露着你对儿子浓浓的的爱,打不打孩子,都是爱,只是不要打得过分,大了后,更要少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0#
 楼主| 发表于 2011-7-23 16:58: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7 cwq 的帖子

我是个随性的人,对孩子的教育没有详细的规划,只是看起来有些事情之间有联系而已。

儿子之后要走的路很长,我只是不想儿子感觉太枯燥,无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9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2:53 , Processed in 0.277721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