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shengxsetj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交流] 和三年级儿子一起玩、学习

[复制链接]
111#
发表于 2011-7-19 00:19:01 | 只看该作者
这些年中最失败的有两点,一是没有很好地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二是我自己性格偏急,很多冲突中虽然开始都是以讲道理和做沟通为主,中途却会迸出强制或武力,特别是在爷爷奶奶家或外公外婆家,孩子的靠山啊,伤不起!会生出很多不是事的事,我和孩子独处时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也会省去很多事。这种感觉你们有木有啊!
      孩子心智慢慢成熟了,过完这个暑假就要上三年级了,我决定开始逐步放手,让他处理事情的结果本身去评判或引导他自己(限于发生到结果周期较短,搞砸了还有机会重来的事),比如说昨天和今天早晨上英语班时,我静静地看着他只将“亲子桥”旁边的书包(粗心的小男孩啊!)背上就出门了,结果两次放学后被老师罚读课文半小时。每次向我解释回来晚的原因时,我只说一句“下次可别忘了哦~。”他嘟着嘴说“爸爸,粗心真的不好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楼主| 发表于 2011-7-20 00:04: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1 cwq 的帖子


付出必有回报。

我性格也偏急的,强制和武力我也有。不过我这里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对孩子的影响基本没有。

另外,兄弟!问一句,你现在也上班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楼主| 发表于 2011-7-20 00:22:05 | 只看该作者
今天花半个小时给儿子讲了四时四态语法及被动语态,同时以新概念2第71课为例讲解各种时态。

讲完后要求儿子分析第72课,分析不正确时给予提示,然后纠正。
接着我随即提问一个时态,让他口述回答,我确认后让他默写下来。
有个别时态需要启发引导,才能想起来。

估计需要一周左右时间就可以全部掌握了。

由于背诵阅读了新概念70余篇课文,时态的理解很容易,很多答案是他随口说出来的,说完了儿子还有些不自信,我马上肯定他,不要死记硬背,保持这种第一感觉,至于为什么,不要深究,只要知道怎么用就可以了。
比如过去将来完成时(past future perfect)的被动语态,儿子脱口而出"would have been done",说完有些狐疑地看着我,问“对吗?”,我马上大加赞赏。

但是,同时对一些简单的如过去进行时的被动语态,却要我提示才能回答。

其实都和孩子平时接触的多少有关。
与聪明不聪明毫无关系,功到自然成。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测试用户 + 5 + 5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发表于 2011-7-21 10:37:2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2 shengxsetjy 的帖子

  我一直都在上班,孩子在学校时间最长,然后是我办公室,最后就是家,呵呵。
  我在湖南,这里的小学三年级才开英语课。不论是学校英语的起步、发音还是校外的英语培训都和上海差一大截,历年英语高考平均成绩要比上海少20到25分,但理科要比上海强。这说明什么,确实输在学前和小学阶段,学语言的黄金期都错过了啊!!!深知这一点,所以我对孩子的英语启蒙从一岁多开始,现在看来这个决定是完全正确的。
  英语方面以听说为主,从没接触过读写(直到今年暑假为止)。这有利也有弊,个人觉得利大于弊,跳过读写,可以大面积地涉猎听说,所以到目前为止,高中所涵盖的语法都接触到了,语感已自然形成,对各种时态已形成条件反射。你要问他过去完成时,被动语态,他会一头雾水;但你说出这些时态的句子,他保准用汉语给你翻译明白。这些都是在他三四时学的,那时就算用中文也没法让他理解时态是什么东西,呵呵。今年暑假给他报了个朗文英语培训班,入学前老师测试到朗文3的内容都可以过,但就是不会读和写,文盲啊,只能从朗文1开始。上了快三个星期了,有以前听和说的基础,读写确实很容易。但也带来一些新问题,我也是偶尔发现的。一次老师让他们抄写对话,抄完后我让他读一遍,读得挺好,字正腔圆,就是其中有一个问句的语调不太对,我指着这句让他再读一遍,结果搞笑了,一个字也读不出来 。原来刚才的对话都是背出来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shengxsetjy + 10 + 10 写得真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发表于 2011-7-21 11:03:37 | 只看该作者
  在学英语上也付出了比较惨痛的代价。当初还是用笔记本给他看英语动画,看太多了,现在视力倒是没什么问题,就是一看电脑、电视就眨眼睛,眼睛干涩。所以顺便说下,即便是液晶屏对小孩特别是婴幼儿的眼睛也是有副作用的,后来的爸爸妈妈可要注意了,说什么液晶屏不伤眼睛,那是鬼话。现在英语视频已经有两年没让他看了,只给他音频。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shengxsetjy + 10 + 10 还好没近视,万幸!以后千万别大意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发表于 2011-7-21 11:11:4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9 shengxsetjy 的帖子

 孩子差一个月满8岁,上次在balabala买衣服时,称了一下,27公斤,136厘米。一样偏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发表于 2011-7-21 11:23:29 | 只看该作者
我的儿子
http://www.56.com/u40/v_NjA0MTE3NjU.html
玩手指滑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21:34: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7 cwq 的帖子

真好啊!从视频上看,孩子挺结实,透着一股机灵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发表于 2011-7-21 22:56:34 | 只看该作者
前天晚天一点多的时候,孩子从睡梦中醒来,捂着右腮帮哭着说痛。我看了一下,有点肿。第二天早晨带他去人民医院, 医生验了血说是腮腺炎。我说他去年得过一次,不可能再得了吧,医生说得过也可能再得的(拿我当文盲耍 ),然后开了些挂点滴的药。化完价一看260多,钱没交我就带着孩子直接走人了。在回家的路上给老婆汇报了一下情况,她说腮腺炎可能会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我有点后怕,毕竟咱不是专业人士,回去在社区门诊还是打了一次消炎药,回到家又向一位爱种花草的邻居要了一片仙人长,用嘴嚼碎拌上鸡蛋清给他敷上。
      这样一个早晨就过去了。下午没敢带他去我办公室(那天外面曝晒,估计至少有40度),就让他一个人在家。安排了暑假作业、练琴、自已补英语(每天上午两节课,由于早上去医院没上课)等任务,我就去上班了。
      这是他长这么大第一次一个人在家。会干些什么?会发生些什么?上班时这些念头不时闪过。
      回到家后确实有故事。在上一年级时给他买过一个重音口琴,教过一次(强调下,仅仅一次,就是1、3、5是吹,2、4、6是吸,7有点特殊是吸),感觉他没多大兴趣。那时在学钢琴,对钢琴和音乐已经过了好奇期,进入厌烦期。就这样,那只口琴现在已不知去向。我回来后他妈妈先到家,给我讲孩子给她吹了首“玛丽有只小山羊”。我挺吃惊,就说我也想听,孩子就吹了一遍。节奏和音都正确,只是嘴含的孔有点过大,有杂音,再就是用气不均匀,有爆破音。我问为啥要吹口琴,他说完成任务后不好玩,就在翻箱倒柜,找出了口琴吹了一会,还记得1、3、5是吹,7不记得怎么吹,试了几次,发现是吸。说的时候脸上那个兴奋劲,好像发现了新大陆。吃完晚饭后非要带着口琴去休闲广场,一个小时内磕磕绊绊地吹了五六个曲子,最后基本成调。这个过程中来了一个学前班的小女孩,胆子可真大啊。上来就说哥哥你吹的是一闪一闪小星星吧。儿子一听,那个兴奋啊,遇知音了。儿子是一个很容易high的人。
      就这样,孩子的口琴基本上是在自己的琢磨和把玩中一天入门(当然有乐理和听力作为基础)孩子自己吹口琴这件事非常非常值得我思考和反省。要是我教的话(水平确实不高,但做为音乐的入门老师还是有把握的)一个星期不一定有他自己这一天的成果。不知道孩子的潜能和创造力已经被我扼杀得还剩多少?
     必须要检讨,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我虽然具有积极和超前的意识,也具备部分实施的条件,也有一些有效的手段,但在方法上确实有很多失误。以后我要学习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一颗能容忍孩子犯错误的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23:05:2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4 cwq 的帖子

背诵是孩子的强项,读写慢慢引导吧!孩子已经很优秀了(肯定比你我小时候优秀多了)

我儿子基本是从大班开始学英语的,比你儿子晚了许多。
因为我自身英语不好,所以我是在中文流畅阅读的基础上才开始教儿子英语的,虽然在论坛众多牛娃中我儿子英语水平算不上好,但是培养出了爱看书的好习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3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2:56 , Processed in 0.122102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