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前车之鉴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大手拉小手,爱心创明天——记我们的阳光贝贝

[复制链接]
391#
 楼主| 发表于 2005-3-6 09:19:15 | 只看该作者
孩子的表现都是与他的年龄水平相一致,作为父母如果对孩子的要求高于孩子的发育水平,会阻碍孩子的正常发展,不利于良好性格的培养。
花大力气让孩子学特长,值不值
学特长不能急功近利


据悉,只有达到一定级别的特长生才能在升学中享受优惠。上海,正在学艺的孩子有多少,有一定级别的孩子有多少,最后真正能得到“优惠”的又有多少?学艺还是不要太功利了。

为了培养孩子的技艺付出了大量金钱、时间和精力,是苦还是乐?这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风里来雨里去,家长陪练、孩子劳累,这时就是苦;没有考到一定的级别,挣不到“降分录取”的资格,前几年的辛苦都白费,这时也是苦。但如果从素质教育的出发点评价,孩子在训练中毅力得到增强,这时就是乐,远比加分值得。

如果从功利的角度出发,最后非得挣到专业“执照”才能在入学中占上风。可“专业”的目标又实在太飘渺,冲着这个“降分”去学艺,恐怕只能落得个两头没着落。这对于家庭来讲,才是真正的苦。(刘良)

个中苦乐难分辨


我和丈夫都没有音乐细胞,所以从没想过要培养女儿的艺术特长,同意女儿学琵琶纯属巧合。两年前,有所艺术学校在女儿的小学设了一个点,一来不用跑东跑西,二来女儿执意要学,甚至连她爸爸也拿素质教育的大帽子来压阵,所以就报了名。

很难评价两年学艺值不值。投进了很多时间、精力和金钱,当我觉得很累、心情不好时会发狠说“不学了”。

说实在话,小囡学琵琶真的很苦,就那么反复操练,指甲磨花手酸痛是常事,可每次考级过关时她会很开心,就为了那一瞬间的开心,女儿坚持练下来了。如今,她参加合唱队比别人更有乐感。从这点看,这个素质我们培养得绝对值。

若从现实角度来看,虽说有特长的学生在升学时可能会多些机会,但那毕竟是少数。像琵琶,要想获得加分资格起码得拿到8级证书,而我女儿才4级。好在当初我们学的时候就没存这个心思,现在也不会太失落。苦还是乐,如何讲得清?(王碧漪)

特长培养因人而异


培养孩子的特长,要有两个条件:一是孩子本身的兴趣和天赋,二是家庭经济条件和精力。如果孩子确实在某一方面既有兴趣又有天赋,父母作再大的牺牲也是值得的。但假如两方面都很勉强,特别是孩子的天分并不突出却要强求,往往会适得其反。成才之路有很多条,关键要因人而异。(张剑敏)

学点技能留一手


孩子文化课成绩很一般的话,可以学点技能,使求学、求职多一条路。

记得我表妹上初中时,学习成绩怎么也上不去,估计考高中有点危险。姑姑急了,她听了很多人的意见,决定让表妹在美术上学得专一点。从初二开始,表妹的课余时间都泡在业余美校里,表妹蛮喜欢画画,也没觉得苦。初三时,姑姑还请了美术家教。后来表妹考取了本市一所较有名气的美术职校。

她一毕业就被一家网站录取。虽学历不高,但一进去就拿到了2500元月薪。姑姑高兴地说,付出那么多心血让她学画画,还是有回报的。(李云)

做特长生太累了


孩子练吹号已有3年。当初学校许诺,吹得好毕业后能进重点中学。于是,诱惑取代了陶冶情操的学艺初衷。为了这诱惑,孩子365天没一天敢停止练习,硬件更是不断更新。

3年后的今天,面临进中学,原以为这个特长可以发挥作用了,哪知还是被告之“管乐队已满员”而遭婉拒。

如果为了进高中派用场还得吹4年,还得花2万元学费和无休止的精力,但到时仍不能成为特长生,怎么办?做艺术特长生太累了!(顾黎黎)

培养性格更重要


我以为,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优秀的性格远比学特长重要。

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学好一门特长,包办了孩子生活中的一切,长期以往孩子连基本生活都不能自理了。这样即便学会了一门特长,将来也只是一个畸型的“人才”。倒不如花些时间磨炼孩子的意志,有了这些厚实的基础便能终身受益。(朱培新)

逼出来的“特长”难长久


老乡的女儿聪明伶俐,而她妈妈为她从小练钢琴也没少下工夫。小女孩在幼儿园大班时就开始学琴,当时嫌手指短,做了拉长手术,每小时100元的费用也承受了下来。初一时她已考出了九级。在我给她辅导英语时,她悄悄对我说:“我妈妈好厉害的!”原来她妈妈多年来一直是忠实的“陪练”,每天雷打不动安排1小时练琴时间,练得不好还用针扎她,“逼”着她不断长进。外人听来有点不忍心,但女孩自己颇为自豪,她妈妈更是很开心地对别人说:“她弹琴好,是我逼出来的!”确实,女孩在初高中升学时,老师对她的特长青睐有加。

最近得知这女孩因面临高考压力,且考大学这个特长派不上大用场,所以不再像从前那样练琴了。眼看这曾经辛辛苦苦“逼”出来的特长就此“搁浅”,不禁令人有些感慨。不知做家长的心情怎样?(张丽群)

为兴趣而学,值


文体特长生在升学时的确能多一些机会。我儿子面临升初中,有些学校欢迎有特长的学生去考试,看到家长要来报名单,填上孩子的特长,我心里蛮羡慕的,因为儿子没有能考出证书的特长。但仔细一想,无此类证书也没什么可惜。因为他是真正为兴趣而学,他一辈子都会从中找到乐趣的。

据那些孩子已考到等级证书的同事讲,其实,只有“含金量”很高的证书,或是“稀有”特长才能成为升学的筹码。不见得为升学多些机会,让儿子去学那些稀奇古怪的乐器。

付出了金钱和时间让孩子学艺,虽没有在他升学的节骨眼上派上用场,但我还是认为值得的。因为儿子从中得到了乐趣,每当他听到喜欢的曲子,便会找来谱子拉着玩,叫他爸爸用笛子配几声,我们全家陶醉在音乐中。前年他突然想学编织,我想,多动动手指,对开发大脑有好处,就给他报了名。不到半年,我已享用到了他自己配色设计、用茭白叶编织的艺术小拎包。我们全家从儿子学艺中找到了快乐。(陈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2#
 楼主| 发表于 2005-3-6 09:23:25 | 只看该作者
朱永新的家庭教育故事
朱永新是我非常崇拜的一位教育家,我积极地追随他的新教育理论,并且举办了新教育实验学校来实践他的新教育理论。
朱永新先生是集学者、政府官员、教育家于一身的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又是学教育、研究教育、主管教育的第一人,他现任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政协全国常委,在非常繁忙的政务、教学、公务工作之间,他笔耕不缀,最近出版了《朱永新教育文集》,共十卷,尤其是他的《我的教育理想》,在全国产生了强烈的反向,并将对我国的教育产生久远的影响。我崇拜朱永新,崇拜他对教育的挚着和激情,崇拜他的新教育理论,崇拜他读书、写作、实践的教育人生态度。读了他的教育文集,他的家庭教育观,家庭教育故事,也会深深地吸引和感染每位读者。
朱永新的父亲是一位小学教师,从小学一年级起,他的父亲每天早上5:30就把他从床上拖起,让他习字,使他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一个习惯,早晨睁眼既起。他每天至少比别人多工作两个小时,当人们还在梦中酣睡是,他已经挑灯早读。他每天比别人多工作两个小时,我们计算一下,一周就比我们多一个工作日,这不仅使我们想起《燕山夜话》中的一篇文章,叫做“生命的三分之一”。我们每个人都说自己的工作很累,很忙,我们能比朱永新忙吗?他既要处理副市长公务的事情,又要到苏州大学完成他博士生导师的教学任务,既要到全国各地去讲学,还要打理他的新教育实验,既要参加政协的会议和活动,还要不断的进行他的教育研究和实践。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的父亲就是一个非常非常敬业的人。他父亲教育子女,“我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在工作中,他的父亲,干什么从来都是兢兢业业。一个普通的老师,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他父亲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着自己的子女。
朱永新的父亲是这样教育和影响孩子的,朱永新又是怎样教育自己的子女呢?
朱永新的儿子叫朱墨,看到这样的名字,我们不由的不想,为什么给孩子起这样一个怪饶口的名字,我猜想:这可能与中国的一句古训有关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给孩子起这个名字是不是永远的给孩子的一个警醒,做什么样的人要让他去思考,要让他时时地去把握。另外是不是还有一个含义,好好的读书、写作吧,通过写作磨练你的思想。事实也正是如此,朱墨在上小学的时候就出版了一本书,《老虎拉车我敢坐———一个小学生眼中的缤纷世界》,初中也出了一本书,叫《我和老爸是哥们———一个初中生的情感生活写真》,高中也计划出一本,叫《背起行囊走天下》。他在教育孩子方面,一直强调孩子读书,读经典,第二就是写日记。
朱永新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个主要观点,也是他的教育观念,把童年和童心还给孩子。他也让孩子学过风琴、书法、绘画等,但他没有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孩子,喜欢的就坚持,不喜欢就拉倒。在教育孩子方面,他强调育人关键是“育心”,他们夫妇俩,始终关注的是儿子朱墨的人格发展,把品格视为超越成绩、分数至上的东西,他们反复向孩子强调,成绩波动和下降是可以原谅的,而品德的缺陷是不可以原谅的,那怕是说了一句谎,偷拿一分钱,也决不防过。
在教育孩子的具体策略上,他把写日记作为培育和发展孩子童心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写日记,培养孩子的意志品格,他说,通过写日记,他的孩子开始细心的观察生活,认真地考虑人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3#
 楼主| 发表于 2005-3-6 09:49:31 | 只看该作者
重硬件设施,轻软件配套

   一位家长说:“这家幼儿园装修豪华,电脑多媒体、空调等一应俱全,就是离家太远,但为了孩子的将来,每天也得往这儿送。”其实,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每天起早贪黑,睡眠严重不足,加上乘车劳顿,怎么可能有精力和兴趣完成家长交给的“学习”任务呢?

   “选择幼儿园关键看是否有好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专家指出,好的硬件设施固然可以发挥一定作用,但其实不乏弊病,设施的费用分摊到孩子身上不说,空调房和过度的装修产生的有害空气,对小孩身体也不利。

   “更重要的是良好的设施,可能会像‘套’一样将孩子裹了起来。”专家认为,应该让孩子在安全的前提下全面接触大自然,经受各种考验,增加身心的适应和抵抗能力。

   重幼儿园教育,轻家庭和社会教育

   有的家长对幼儿园期望值和要求很高,自己却热衷于抹牌赌博,时常撒谎、骂人,甚至当着孩子的面接受贿赂。殊不知,家庭的耳濡目染对孩子身心的潜移默化作用最大。专家认为,家长必须以身作则,注重品德示范,并营造探求知识的氛围,才能做到“润物细无声”。

   重知识灌输,轻品德培养

   有的家长片面认为“学前教育就是早学知识,即认字、背唐诗、学加减”,事实上,在孩子还没有数理概念和理解能力的情况下,硬要他们去背、去记,就会给他们留下“学习是一种痛苦”的体验,受到情绪上的抵制。其实只要幼儿培养了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等上小学后,也许过去一年学的东西,一个星期就可以轻松拿下。

   重专长训练,轻平衡发展

   针对家长争先恐后送孩子参加培训班的现象,专家指出,幼儿阶段重在全面发展,对幼儿兴趣的培养不能过早定向,盲目跟风,过多地偏重一个项目,必然影响其他潜能的发现和发展。而且,对专长的培养一定要区别对待。0至6岁确实是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以及琴棋书画、音乐舞蹈的最佳启蒙时期,但作为家长对3至4岁的幼儿一定不能要求太高。毕竟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不同,即使要对孩子进行一定的特长专业训练,也应该是在寓教于乐的条件下进行的。


   华中师范大学教科所孙明重教授说,家长往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但由于对学前教育认识的种种误区,完全违背了幼儿生理、心理规律,结果弄巧成拙,适得其反,应该及时加以引导,使祖国的花朵得到精心而且正确有效的培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4#
发表于 2005-3-7 09:28:45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为什么,可心在年前上幼儿园的时候很好,可是这次开学,每天早上都会说,我不想上幼儿园,她上了一年半的幼儿园,很少这样。今天早上又是大闹了一通,说不想起床,不想上幼儿园,不知道在幼儿园情绪如何?很奇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5#
发表于 2005-3-7 11:21:29 | 只看该作者
(1) 当身上套着几件衣服时,火一下是烧不到皮肤的。应将着火的外衣迅速脱下来。有钮扣的衣服可用双手抓住左右衣襟猛力撕扯将衣服脱下,不能像平时那样一个一个地解钮扣,因为时间来不及。如果穿的是拉链衫,则要迅速拉开拉锁将衣服脱下。(2) 身上如果穿的是单衣,应迅速趴在地上;背后衣服着火时,应躺在地上;衣服前后都着火时,则应在地上来回滚动,利用身体隔绝空气,覆盖火焰,窒息灭火。但在地上滚动的速度不能快,否则火不容易压灭。(3) 在家里,使用被褥、毯子或麻袋等物灭火,效果既好又及时,只要打开后遮盖在身上,然后迅速趴在地上,火焰便会立刻熄灭;如果旁边正好有水,也可用水浇。(4) 在野外,如果附近有河流、池塘,可迅速跳入浅水中;但若人体已被烧伤,而且创面皮肤已烧破时,则不宜跳入水中,更不能用灭火器直接往人体上喷射,因为这样做很容易使烧伤的创面感染细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6#
发表于 2005-3-7 14:07:21 | 只看该作者
今冬的最后一场雪,阳光贝贝班的老师和孩子们可不想错过这美好的雪景,瞧,他们玩的多高兴啊!看到下雪了,刚好去幼儿园,发现只有一个班的孩子在外面玩,仔细一看,原来是阳光贝贝班的小朋友,其余班的孩子都在班里窝着呢,孩子喜欢玩雪是天性,看来阳光贝贝班的老师能够抓住一切让孩子快乐、锻炼的机会,真是不错!看,他们堆的小雪人,红红的鼻头,真可爱!
<img src="http://www.etjy.com/attachment.php?attachmentid=24547&stc=1"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img src="http://www.etjy.com/attachment.php?attachmentid=24548&stc=1"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img src="http://www.etjy.com/attachment.php?attachmentid=24549&stc=1"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大手拉小手,看到墙上的图片,也涌上了一种感动,这里面包含了老师和家长的多少爱心呀!
<img src="http://www.etjy.com/attachment.php?attachmentid=24550&stc=1"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三八节到了,看到孩子们给妈妈纯真的祝福,呜,好感动呀!
<img src="http://www.etjy.com/attachment.php?attachmentid=24551&stc=1"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下午家长会上,每个家长都是那么耐心的听着。我觉得前车老师说的很对,一定要给孩子一个快乐、无忧的童年。
<img src="http://www.etjy.com/attachment.php?attachmentid=24552&stc=1"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7#
发表于 2005-3-7 22:44:09 | 只看该作者
儿童对父母最重要的10条要求
一位美国学者为了探知儿童的内心世界,走访了20多个国家,对1万多名肤色不同,经济条件各异的学龄儿童进行了一次大规模调查,总结出各国儿童对自己父母的最重要的十条要求是:
1、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
2、对每个孩子应一视同仁
3、任何时候都不能对孩子失信或撒谎,说话要算数
4、父母之间要相互谦让,不可互相责备
5、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亲密无间
6、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要表示欢迎
7、对孩子不能忽冷忽热,更不能动不动就发脾气
8、家里应该尊老爱幼,决定重要的事应该征求会家人的意见。
9、家庭要重视文体活动,星期天要到户外玩半天
10、父母有缺点孩子也可以批评,应该欢迎孩子提不同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8#
 楼主| 发表于 2005-3-9 12:15:02 | 只看该作者
昨天的演讲比赛不太轻松的进行下来,孩子们明显有些紧张,是不是因为刚开学还没有适应?

棒棒表现的最棒,声音洪亮,表达清晰,还第一个上台表演。自信十足。
安琪儿说得让人感动,虽然没有放开声音,但也很大方得体。
李维臣让我感动得像落泪,因为他喊了句“妈妈我好爱你!眼泪就下来了----”
可心上去的很不容易,说得也很随意,但是还是得到了锻炼。

凡凡这两天喜欢拉着我做些事情。很亲近我,但是我今天因为他总是
用手指我,告诉他,说话要有礼貌,老师不喜欢被人用手指。家长看到了可千万别讲道理了。
老师在生活中的教育足够,不要因此强调孩子错误,需要配合的时候老师会通知家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9#
发表于 2005-3-9 12:55:31 | 只看该作者
小美女

--------------------------------------------------------------------------------

“张老师一般都叫你可心还是邓嘉仪呀?”
“叫我小美女”
“那还叫谁啊”
“班里的小女孩都叫小美女。”
“那男孩呢”
“都叫帅哥”
“那田老师一般叫你什么啊?”
“叫我小乖乖”
“那你们班谁最漂亮”
“我!”
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0#
发表于 2005-3-9 13:05:30 | 只看该作者
剪剪风+-->引用:剪剪风 不知道为什么,可心在年前上幼儿园的时候很好,可是这次开学,每天早上都会说,我不想上幼儿园,她上了一年半的幼儿园,很少这样。今天早上又是大闹了一通,说不想起床,不想上幼儿园,不知道在幼儿园情绪如何?很奇怪
    这两天又好了,估计是因为我们谈论她大姨妈的孩子刚上幼儿园哭闹的情况,被可心听到了,所以觉得自己也要耍耍赖。可我们也没有姑息她,所以觉得没有耍赖的必要了。
   感觉自己在她面前说话已经非常的注意了,可是还是有一些话还是对她产生了影响。所以我们家长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注意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9 20:47 , Processed in 0.196651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