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0372|回复: 5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弟子规》校订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8 03:07: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0-6-8 13:39:3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得一 于 2010/6/8 03:07 发表

由于历史原因,《弟子规》原文在撰写或传抄中难免会受到理学的一些错误思想的影响,我们根据道德学说的精神,对《弟子规》反复推敲,保留精华,剔除糟粕,作出了部分修订。我们对本文所修改的内容,全部都是不符合众生平等、违背人性,、所谓“存天理,灭人欲”等受宋明理学影响的不平等的奴化性教育内容。宋明理学者的天理不清,人欲何能灭?宋明理学对于老子的学说弃而不用,对孔子的儒学思想也进行了篡改,对老子《德道经》中的“道生之,而德畜之”之理不明不立,因而理学所论的并非天理。“人欲”这个与身俱来的东西,只能是“少私而寡欲”,而不可灭之。
...



诸位先生,你们假如要对《弟子规》教本进行修改,请首先搞清楚几件事。

1、《弟子规》源自《论语/学而篇》,如今佛家也推崇,道家也推崇。不过,弟子规之中,到底有些什么奴化思想?
2、“天理”一词源自儒家经典《礼记》,本就为宋明儒所发明,难道诸位先生比儒家更懂儒家么?
3、宋明理学是继承和发展先秦儒家思想,本就与老子不相干,焉能以不明老子而指责?
4、王弼以注老闻名于世,他评价孔子是圣人体无故,恒说有。在王弼看来,老子未臻圣境。
5、存天理,灭人欲。这个“人欲”是私欲,这个“天理”的道德意义,与老子的“道德”不是一个意思。

7、老子明明也说“吾之大患,唯吾有身”,按照诸先生的“字面逻辑”,岂非要灭除身体,比“灭人欲”犹过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6-8 15:05:2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学习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meilijiao1 + 2 + 2 纯粹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0-6-8 17:29:2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6-8 22:20:49 | 只看该作者
既然知道“依文解义”不对,为什么又要对“弟子规”咬文嚼字地锱铢必较呢?难道这个“不能依文解义”只适用于道家真人,不适用于儒家训蒙教本?训蒙教本针对的是小孩子,主要是通过训练他们的接人待物,达到启发其内在的诚敬之心这个目的。让孩子懂得,天下父母无不心爱自己的亲子,无论教训语言对错与否,都要领会语言和态度背后的爱心。

父母怪错了咋办?得一你可以跟自己的父母据理抗争,我不敢——假如这是奴性,那么我宁愿做奴才。我很惭愧的是奴性苏醒得太迟,让自己的父母受了不少无礼顶撞。“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是说“天下无不爱孩子的父母”,不是说“父母都是对的”。古训之“是非”基本上都是道德是非,不是“现实的知识性是非对错”。。。。以这个时代的脑袋去理解古训,鲜有不落于“依文解义”之窠臼。从这个地方,就可以看出“明师”是多么重要,自己都没明白,怎么教别人呢?自己明白了,还要修改什么训蒙教本?

再说,屁大点孩子知道什么对错,生在什么家庭就有什么命,你要他跟谁去争对错?这叫做“没问题制造问题”,说穿了都是一些所谓搞教育的人,无事生非瞎想出来的。。。。天下哪有不犯错的父母,圣人也有误会的时候呀(子路喝粥),事后察觉,时常警策不就得了?我也错怪过孩子,她不顶嘴,事后她妈妈告诉我了,我跟她认错。。。生活是一条流,只要有诚敬之心,一切是非对错都将在此中消融化解,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儿。


顺承,一看就是讲态度嘛,父母训责之时,孩子要保持恭敬的态度。这并不是要孩子“不辨是非”,你明辨是非可以,但内心对父母要恭敬,领受父母责罚背后的殷切期望。道德是非与知识对错,要清晰区分。

明辨是非,不是“争辩”是非。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mayavati + 10 + 10 讀來感動。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6-8 22:36: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得一 于 2010/6/8 17:29 发表

我觉得挺奇怪的,孔子五次拜访请教老子,有历史记载,孔子又何必去请教一不学问,修养比自己差的人,真是怪事。到是孔子对老子有很高的评价。王弼的说法无非是抬高孔子,贬低老子。
...


得一,说老实话,你别老强调实修,好像一实修了就懂了儒释道似的,好像就你实修,别人都没实修似的——行住坐卧无不是实修,这个境界你恐怕还差得远吧?儒家和道家很不同,你先弄明白道家学问,再来谈儒家。熊先生走道家路线,你作为道家弟子,老老实实修行道家工夫是你的本分,别自家学问都没明白,就跳起脚去责备宋明理学如何如何。我不是难为老朋友,宋明理学我随便挑一条,你就回答不上来。

我提到王弼,并非是要证明老子不如孔子,只是提醒你,要依文解义的话,不知道有多少口水战。。。你试图以“孔子请教老子”来论证老子高于孔子,这就是典型的“依文解义”,外行了。我只用四个字,就可以否定你的论证:不耻下问。外行争论是没有意义的,首先要做客观了解。

[ 本帖最后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10-6-8 22:4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6-9 00:06:0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0-6-9 00:16:5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6-9 11:1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得一 的帖子

关于家庭暴力

父母虐待孩子的问题,不是通过修改“弟子规”就可以得到解决的。家庭暴力从根本上讲就是人类的兽性得不到驯化,需要的是系统化解决方案,
包括法律干预、心理治疗、社会救助以及德行教化等等综合的作用。《弟子规》致力于童蒙养正,属于德行教化的一部分。

家庭暴力第一道防线是普及法律常识,对家庭暴力要零容忍,马上报警,而不是修改童蒙教本。。。
搞教育的人如果连这都不明白,怎么搞?


关于转帖

我知道你是转帖,所以我一直强调“转帖者”要有责任心,如果对于所转内容没有明白,就不要转。
否则,不就成了“糊涂思想”的推波助澜者?。。。
得一呀,正如你所言,要明辨是非——明辨是非的前提,是慎思、审问、博学、多闻
这也是实修啊,认识能力的实修。。。现在的国学教育界,缺的就是这个东西,空言德性而无见识支撑,浮泛得很


关于王弼

的确是误会了,王弼如何如何,只是针对你帖的文章而说的“反问语”——也就是说,如果按照他的逻辑,那么王弼的话头又如何解释?

[ 本帖最后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10-6-9 11:2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6-9 15:24:3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8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8 03:01 , Processed in 0.517902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