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lihwa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文宝贝的成长日记(09年9月10日出生)

[复制链接]
581#
 楼主| 发表于 2012-3-31 23:09:07 | 只看该作者

2012年3月21日,文文两岁六个月21天

中午文文玩着玩着突然一个鼻孔留鼻血了,流了一点点,但还是吓了妈妈一大跳。过后觉得应该是昨天喝的生姜红糖水有点多的缘故,昨天文文早上打了五六个喷嚏,怕文文感冒,所以就熬了一点生姜红糖水喝,今天上午又给他喝了一杯,应该是这个原因,观察看看吧。

继续堕落一天看韩剧,不过文文倒是有进步,吃完晚饭的时候,竟然用奇数数数,一直数到了99,偶数还数不到100,小家伙总结规律倒挺快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2#
发表于 2012-4-1 08:28:22 | 只看该作者
文文真厉害,知道奇数和偶数了?

漂浮的实验含着物理原理,和浮力、体积、质量等相关。文文能看到那个野果子漂浮在水面上,是他观察力和大脑思考的一个很好的表现呢,我猜测应该是那个果子中间比其它的果子松软一些,含了些空气,不那么实,所以水的浮力才能把它浮在水面上。

文妈可以多拿各种不同材质的东西带文文做相关的实验,很简单的。这对于培养文文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都有好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lihwang + 2 + 2 实验方面是要多用心,不过我确实太懒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3#
 楼主| 发表于 2012-4-1 10:12: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不颜草 于 2012-4-1 08:28 发表
文文真厉害,知道奇数和偶数了?

漂浮的实验含着物理原理,和浮力、体积、质量等相关。文文能看到那个野果子漂浮在水面上,是他观察力和大脑思考的一个很好的表现呢,我猜测应该是那个果子中间比其它的果子松 ...


文文并不知道奇数,偶数的原理,没有给他解释过,他只是知道是跳着数数,这个找出规律很容易的。看他已经找出规律了,想要用数量关系在引导下他,让他发现其中的规律,不过昨天试下来,感觉他还不是特别明白一个比一个多多少的概念,要我提醒才能发现,我想他是不明白这个概念,继续玩着试试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4#
发表于 2012-4-1 14:30: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81 lihwang 的帖子

太小的宝宝不适合用姜,姜太过于辛辣,可以用苏叶陈皮泡水,效果也不错的.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胡卓悦 + 2 + 2 又学到一招!苏叶是?
lihwang + 2 + 2 谢谢,学习了,我们两家小孩差不多大,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5#
发表于 2012-4-2 05:58:06 | 只看该作者
rain不怕打针但怕打吊针,还是工作没做好。                   有时候很懒很迷茫的时候来看看大家的日志,立刻就有了动力,好多年后再看小楼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lihwang + 2 + 2 见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6#
 楼主| 发表于 2012-4-2 17:01:27 | 只看该作者

转帖

从数数到计算的最佳路径


     从幼儿数学教学的顺序来看,父母们普遍采取的方法是,先教孩子学数数,会数到100了之后,再教5以内的加减法,然后是10以内的、20以内的,最后是 100以内的。这种已为人们习惯地接受下来的数学教学顺序其实并不科学。从幼儿数学教学的实践来看,比较科学的教学步骤应当按照以下顺序进行: 

    1、学数数。
  学计算之前先学数数,这谁都知道,但是利用多种数数形式来为计算打基础,却被相当多的父母所忽视。不少父母在孩子会唱读1~100之后就认为孩子已学 会了数数,而可以教计算了,但实际上孩子并没有真正建立数的概念,也没有真正掌握计数的技巧。
  数数的内容其实很多,除了要建立数的一对一的概念以外,还要包括多种数数的技能,主要形式有:
  ①N加1,即按递增1的顺序正着数,这是学N加1计算的基础;
  ②N减1,即按递减1的顺序倒着数,这是学N减1计算的基础;
  ③数单数,建立奇数概念;
  ④数双数,建立偶数概念;
  ⑤逢10数,建立进位概念;
  ⑥逢5数,将5作为一个基本单元,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数数技能,因为在提高数数和计算技能方面,5的重要性仅次于10。

  2、计算N加1,凡是能正着依次数数并理解其含义是依次递增1个的幼儿,都能轻而易举地学会计算N加1,包括10加1、20加1、99加1乃至100 加1。

  3、计算N减1,凡是能倒着数数并理解其含义是依次递减1个的幼儿都能学会计算N减1的题,包括11减1,21减1、100减1乃至101减1。

  4、整10相加或相减,如10加10、20加10、……90加10,凡是会逢10数数并理解其含义是依次递增或递减10个的幼儿都能很容易地学会。

  5、整5相加或相减,如0加5、5加5、10加5乃至95加5,凡是会逢5数数并理解其含义是递增或递减5个的幼儿,掌握起来并不难。

  6、计算10加N,包括10加1、10加2……10加9,幼儿一旦理解10加几就等于十几,不仅能快速运算10加N,还能推广至20加N、30加N乃 至90加N。

  7、两个相同数相加,包括1加1、2加2……9加9,对于会数双数的幼儿,当发现两个相同的数相加后的结果都是双数时,便会很容易地学会运算这类题。 教学实践发现,幼儿普遍对两个相同数相加的题有自发的关注与兴趣,因而幼儿对这组题的掌握往往要先于10以内非N加1的题。

  8、计算两数之和等于10的题,包括1加9、2加8、3加7、4加6及5加5,这组题的熟练与否对于进行10以上的运算是至关重要的。

  9、口算(20以内),当幼儿已掌握了上述技能之后,就可以做20以内的口算题了。父母应注意提醒幼儿学会运用已掌握的计算技能来推算其它题,如由2 加2等于4而推知2加3等于5,由3加7等于10而推知3加6等于9,9加9等于18而推知9加8等于17,等等。

  10、竖式笔算(100以内),口算100以内的数即使是对学龄儿童也是不容易的,可是列成竖式之后,凡具备上述技能的学龄前幼儿稍加指点即可完成运 算,因为一道两位数相加的题列成竖式后实际上就变成了两道一位数相加的题。目前,5岁左右的幼儿都在幼儿园里学会了书写阿拉伯数字,因而这个年龄段的幼儿 进行独立的竖式运算是完全可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7#
 楼主| 发表于 2012-4-2 17:20:1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ringringle 于 2012-4-2 05:58 发表
rain不怕打针但怕打吊针,还是工作没做好。                   有时候很懒很迷茫的时候来看看大家的日志,立刻就有了动力,好多年后再看小楼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呢。



文文去医院让我头疼,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这样了,现在大了一点还没有改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呢?

RAIN妈看日记还能受刺激挺好的了,我现在是懒得看日记都刺激不了了,自己想要堕落的时候,什么刺激都没有用了,虽然心里一直说着不要松懈,不要松懈,鼓起劲,可是就是没有行动,行动不起来,唯一能坚持的就是基本每天大量户外活动,亲子阅读即使是每天读一本书,也还没有间断过,除了这两项,其他就基本有一下,没一下的了,这样的话还真是有点浪费当全职妈妈的称谓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starcry + 1 + 1 有大量户外活动很棒。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8#
发表于 2012-4-2 20:27:59 | 只看该作者
能够坚持亲子阅读本身就不错,我最早的想法就是让孩子从书中学,都没想过去训练別的,呵,因为只有阅读是孩子能够终生受益的,来论坛才发现早教内容这么丰富呵。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lihwang + 2 + 2 我是全职妈妈啊,如果没有一样能坚持的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9#
发表于 2012-4-3 22:40:52 | 只看该作者
我能坚持的也就是亲子阅读,呵,等读幼儿园了,会感觉时间紧些,只有睡前读书。我姐的小孩子读小学了,我姐说根本就没时间给她念书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lihwang + 2 + 2 我是一位全职妈妈,所以你能坚持亲子阅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0#
发表于 2012-4-3 23:12:15 | 只看该作者
握手握手,我也是全职妈妈,:)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4 金币 +14 收起 理由
胡卓悦 + 2 + 2 也跑来握握手,嘿嘿!
我是花园 + 10 + 10 还有我一个 :)
lihwang + 2 + 2 握手,握手,全职妈妈还真不多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4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11-12 16:35 , Processed in 0.088956 second(s), 3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