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envcmx@163.com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Willian零基础读英经记(2006年5月)

[复制链接]
191#
 楼主| 发表于 2011-5-8 17:56:03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到现在还没办法专心地读。如果您有看我前面的楼的话,您会发现我们在专心上做得不好!阿源在一年前可能还不会跟读。记得是论语全本听完背完后才有跟读的。我们到现在还是喜欢边读边玩。这个问题我也在前面楼里有提到,希望妈妈们能给予解决的办法。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端妈 + 2 + 2 我最近也在一直纠结这事儿,目前在强行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楼主| 发表于 2011-5-8 17:57:50 | 只看该作者
祝愿妈妈们节日快乐!在读经路上快乐多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17:58:49 | 只看该作者
各位家长;今天要讲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6岁以前孩子绘画的重要特点和妈妈的误区,在此说的6岁不是绝对的标准,对7、8岁的中国孩子同样适用。

  大家知道,几乎没有哪个工作室的课程是对家长开放的,而我的课是经过5年的比较研究,可以说是走遍欧洲和北美后,并在国家教委的美术教育实验基地做了实验之后才拿出来的原创课程。无私开放的原因很简单:我希望从家长层面做起,使各位能身在其中,去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在美术活动中的过程和自主状态,能成为他们在美术创作行为中的朋友,使孩子有更好的环境,因为孩子毕竟是环境的产物,可是效果如何呢?

  部分家长的脑子是彻底洗过来了,但绝大多数还是一时糊涂,一时清楚,顽症在于用自己的“经验”来主观判断甚至干扰孩子,这又是什么样的“经验”呢?——约定俗成的、缺乏欣赏水准和艺术判断力、不知从何时产生的又似乎是顽固不化的经验。

  各位想想,如果你的宝贝头疼了,一定会马上送医院找专业医生检查,绝不敢自己做主乱吃药的,这是对他的身体负责,更不会送到江湖医生那里。同样,孩子在美术创作中,本来是这个毛病不是那个毛病,或者根本没有毛病,家长却大胆的充当起“专业”人士来判断“指导”,就不对他的心智负责么?例子举不胜举:有的孩子用色大胆随意,家长会说:别这么乱,你到底要画什么?孩子只能强迫自己从对色彩的直觉中抽身,画出一幅看似清楚的作品,妈妈会说:这多好啊!其实除了整齐僵硬,毫无美感。有的妈妈还会不耐烦的说:你什么时候才能画个像样的东西来呀?!而大多数妈妈会对自己孩子的作品表示谦虚,竟能当着孩子的面说:我觉得XXX画的真好,我们这个总是不行,没天赋吧?

  一个台湾的同行朋友曾对我说:真佩服大陆妈妈们的胆量,可以随便说孩子,我要不懂可不敢呀!今天我是对此深有体会,美术创作是每个孩子都会自然发生的一个重要行为,在这个行为中关系到年龄段的普遍身心规律、视觉发展规律、个体的不同心智成长水平,还涉及美术创作常识和各种审美原则,当我们不明白其中奥妙时,怎么可以有简单的指令和干涉行为呢?当然,这不能全怪家长。所以,我在此要必须讲讲6岁之前儿童绘画的几个重要问题,让各位在今后依然忍不住要当老师或医生时,可以有据可依。

   首先,是关于“形”的问题,这也是大家最为关心,也最易陷入误区的问题。 “形”是事物或物体的“形态”,美术也称为造型艺术,请注意,这里的“型”是经过塑造之后的“形”,“造型” 就是创造或塑造出新的超越物体表面形态的“形”,绝不是简单的描摹事物外形 。6岁之前,孩子对“形”是极为敏感的,也称为“图形敏感期”。 敏感体现在哪里呢?——是对于“形态”的变化、观察、联想,而不是表达。在这个阶段,孩子具有对图形的直觉能力和发散式的联想能力,如面对一条直线,孩子能把他想象成各种各样的长条形的东西,如蛇,毛线,电线杆、在启发下,还能大胆地联想到河流,音乐等。 但绝不意味着:孩子在这个阶段就具备了表现事物形态的能力,如果这样认为,就大错特错了!对“形”的表现能力,出了手、脑、眼的高度协调外,还必须具备对事物形态的理解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在更大的年龄段甚至是十一二岁孩子的作品中都很难准确表达物体的透视关系、明暗度等,因为在理解力还达不到时,手是很难跟上的,那更何况是4—6—8岁期间的孩子能把他想象成各种各样的长条形的东西,如蛇,毛线,电线杆、在启发下,还能大胆地联想到河流,音乐等。 但绝不意味着:孩子在这个阶段就具备了表现事物形态的能力,如果这样认为,就大错特错了!对“形”的表现能力,出了手、脑、眼的高度协调外,还必须具备对事物形态的理解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在更大的年龄段甚至是十一二岁孩子的作品中都很难准确表达物体的透视关系、明暗度等,因为在理解力还达不到时,手是很难跟上的,那更何况是4—6—8岁期间的孩子呢?如果要求这一年龄段的孩子画出像什么的形,岂不是荒唐之举吗?所以,不要奇怪,更不要焦虑,孩子们为什么会把各种各样长条形的东西都画成一条直线了!  “形”是具有共性的,比如画一只兔子,把长耳朵个性化地画成圆耳朵时,就不是兔子了,要准确的画一只兔子,需要理解它的构造和各种特征,再加上观察和表现时的心到、眼到、笔到的协调能力,才能实现,才叫画出了“形”。再想创造性地在画出富有个性的“形”,还需要在前面的基础上进行变形、夸张,甚至动态的表达!可想而知,这其中的难度和所需要的理解力、表现力完全不是6岁孩子所能达到的。所以,如果在这个阶段去要求孩子画出你认为准确的“形”和“样”,就是不尊重孩子身心发育特征的无知。  因而,就出现了简单的模式化的“形”,如简笔画,是成人先勾出概念化的统一形状,再让儿童去模拟,这就叫会画画了么?画出孩子观察到的形了吗?错了! 这个阶段,最需要关注的是:孩子能否画出具有自我意向的“形”。 “意向”可以理解为意识和方向,自我意向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浓缩了对事物的朦胧认识、连接内心与外界之后产生的新的意识。 如果不受干扰,每个孩子都会自然而然的形成这些意识,还会表现在绘画中,会出现富有想象力的有不同个性特征的“形”,这个“形”是和他们的生活、情感紧密联系的,是他们通过童心特别创造与热爱的“形”,如小娃娃、舞蹈的小人、汽车、恐龙,甚至鱼、轮船、火车、树木,他们会在这个图形敏感期内不厌其烦的画着这些“形”,但却各有细节的变化和奇妙之处,这些不是通过被动的模拟才画出的“假形”,而是凝聚了他们印象最深的童年经验与喜好所自发完善的“真形”,是非常宝贵的“原创”,在我的比较研究中,一个中国乡村的孩子和德国孩子相比,这样的“形”都无一例外的会出现,只是打上了民族和环境的烙印。 而强加的、模拟的“假形”是什么呢?就是千人一面的、所有孩子画出来都一样的东西,如太阳、房子、小花、鸟等,来自中国不同幼儿园的孩子却画出完全一样的“形”,表面看孩子会画很多东西,实际上却是不顾儿童对“形”的理解能力,用共性的“形”抑制住了孩子千差万别的想象能力,使他们对“形”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被禁锢成为单一不变的模式化后,直接损伤了孩子的右脑,甚至留下严重的后遗症:比如很多孩子不敢画心中的“形”,不敢去面对新的事物形态,或者自我否定对形的想象力,追求与别人一致,无法独立创作。

  所以,许多发达国家的美术教育机构在几十年前就开始抵制不顾儿童的阶段特征过早教授“图形”的行为,像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甚至不主张在8岁前给孩子输入固定的图形,让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学术交流是,我们来自世界各地的教育者面对一幅名画,探讨如何对8岁以上的孩子进行教学,亚洲的代表主要是让学生临摹这幅作品,看水平和对形的掌握程度如何,欧美的代表却是让学生看作品,几分钟后就撤走这幅画,看谁能与自己的生活、情感、色彩直觉相结合,把它改造的面目全非?结果是每一幅作品都那样吸引着我们,充满了神奇与创新,又还留住了原画中某个他自己认为最重要的特点,这是何等的差异! 过早的关注孩子画出了什么“形”,把这个认为他们是否有进步,是否学到了什么新的东西,我想不应该再是工作室妈妈对儿童绘画的认识标准,大家应该进步了,更应该头脑清楚。

  另外,孩子运用这些具有自我意向的“形”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故事,也是这一阶段的重要特征,但如果自我的“形”被家长的无知所阻饶了,那故事也就失去了主角,而不存在了,所以,会画模式化“假形”的孩子,在画中就没有好的故事可讲,这是极为可悲的,实际上是丢失了想象力。

   说到这里,可能又会有妈妈担心了:我的孩子就没画出这种自我意向的图形呀!请注意:有两种情况,一个是特别好动的孩子,他几乎从未静下来画一幅完整的作品,另一个是孩子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图形总是被否定,同时他的心理也存在着表达的障碍。在这一阶段,孩子的线条充满了与自身性格和力量相符合的律动也是一个重要特征,如果喜欢笔直的画一条线的孩子,他右脑的发散性思维特性一定是受到了某些程度的伤害,绘画是孩子的行为之一,这个行为同样是由大脑控制的,一定要符合科学的特征,线条的动与变才是正常的,符合此阶段孩子的天性。可以说,不怕画的“乱”,就怕“不乱”,我的课程是严格遵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更不敢违背与儿童天性自然契合的艺术创造规律,对每一个孩子而言,开启和保护他们的创造能力都是最重要的,大开才能够大合,“开”是开放的、无规则的,“合”是闭合的、有归属的,若先“合”,要再“开”就难了,而先“开”,在充分地体验与感受之后的“合”则是自主而完善的,不要在孩子的创想与感知能力还未开启之前就用规则将其“合上”。那对于你们的孩子将是莫大的灾难。工作室中有些孩子就处在这样尴尬的境地中,一方面,我们在积极启发,另一方面,又被家长焦虑的干涉,最后,我只能采取到期淘汰的方法。所以,当你们不加思考的说:孩子,你为什么总是画这些?老也不变呀?真让人着急!你看xxx都会画xxx了!一定要意识到这是极为可怕的伤害性语言,我经常听到妈妈们在一起讨论:我家孩子这么久了还只会画小人!我家的也是,好象没有进步。请认真琢磨几遍我上述的阐述,如果还不明白,可以允许再问我一次,仅一次啊!另外,对色彩的直觉能力和视觉的敏锐是这一阶段孩子的又一个重要特征。
  色彩的多样、调和之后无穷无尽的变幻,正契合了孩子们闪烁不定的跳跃式、发散式的形象思维特性,所以,加强对色彩的体验和探求、挖掘每个孩子各不相同的色彩直觉,在反复启发与引导后形成各自的色彩认识是这个阶段的重中之重! 但如何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和获得自主的经验呢?同样要有尊重他们身心特征、尊重艺术规律的引导方法,所以,我的许多课程都为孩子设计了不同的条件,科学而艺术地引导他们形成对色彩关系的基本认识,这就是为什么会有五花八门,但实际是循序渐进的课程了,其中所积极启发和调动的是他们对色彩的差异性感受,不可先入为主的告诉孩子1+1=2,蓝+红=紫等僵死的教条,这样会阻断他本来就有的探求能力和更加细微敏感的色彩分辨能力。

  美术除了被称为造型艺术,在今天还被称为“视觉艺术”,与视觉的感受紧密相连。在6岁之前,包括8岁之前都是对色彩的视觉敏感阶段,只是6岁之前的直觉特征更强于8岁之前的孩子,如果把直觉调动出来形成一种自我的色彩认识,对今后的造型能力是大有益处的,他们会在表达形态的同时可以自如地运用色彩,形成不同于他人的风格。而过早的强调“形”,还会阻断孩子的色彩感觉,使色彩被局限在“形”的条条框框之内,使得色彩的融和变幻等孩子能够领会和掌握的特点都被封杀在他们还不能理解只能机械模拟的“形”之中。

  可以说,这是目前最大的误区。  还有一些严重的误区是:  1、轻视过程,注重单一的绘画性结果,把美术活动简单理解为“学习”。  2、盲目比较,忽视自己孩子的个性,不懂得美术创作首先体现着孩子的行为特点。  3、错误认为孩子没有天赋或没有特别的兴趣就不能进行美术创作,其实“美术”对于儿童,首先是一个身心合一的动态行为,每个孩子都有通过美术来协调身心、创意表达、锻炼心智、获得新感受和审美经验的愿望和权利,只是有天赋的孩子会表现出非凡的兴趣,但这是极少数的,儿童阶段的美术绝对不是天才教育。

  目前,工作室的课程将按既定的设计和原则一步步的向前走,我认为,对于孩子而言,前一阶段的成效是显著的,他们已经不同程度地调动起了直觉和发散性的形象思维特征,更加理解色彩,懂得色彩变幻与调和的特点,有的还能自如运用,也能在创作中自由表达,这些都将成为他们宝贵的经历而嵌入意识之中,逐渐成为一种表现的能力。好几个刚刚在不同学校上学的孩子都骄傲的说:我在班上画得最好,老师说我的色彩特别棒!我发现他们在学校完成的是教条式的填色,但即使是这样,也显示出不同一般的色彩感觉和运用能力。 对于6岁以上的孩子,我们的课程将逐渐过渡到对形态的认识,将进一步调动他们对“形”充满联想的观察、想象和理解能力。希望家长避开误区,更加尊重孩子所显现的自然特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18:00:28 | 只看该作者
胡晓珮,著名儿童美术理论家,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宣联负责人,一个三岁女孩的妈妈。论文《真实的震撼——中国儿童美术的未来思考》、《根深蒂固——儿童美术与文化传承》等具有深远的学术影响力。

  近几年来,她策划并义务主持了系列中国儿童美术世界巡展和艺术体验活动,在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比利时、希腊、埃及、土耳其等国家进行了独具特色的展览交流、创作实践与艺术比较研究,使参与的孩子、家长和教育者们不仅亲身感受了艺术的发展历程,体验了艺术对儿童成长和优化生存环境的深刻影响力,还能比较我们本民族的艺术,将中国文化重新拉近孩子的视线与心灵。

  自2002年开始,巡展活动在德国、法国展开,得到了德国艺术教育委员会、德中合作促进会、欧盟协会勃兰登堡分会、德国柏林青年艺术学院的积极支持和肯定。

  2003年,在中国美协少儿美术艺委会的学术支持和深圳南山教育局的大力组织下,她又主持了 03 年 8 月的“中国儿童美术欧洲巡展和教育考察”活动,并在中华世纪坛“放飞心灵、成就未来”大型综合展示活动中作为国际学术部分和深圳南山教学成果展出了活动的生动场面。

  2004年,她应邀主持了“赴埃及、土耳其儿童美术巡展”活动,将吴晓燕师生和关山月美术馆少儿画苑的优秀作品带到古老国度,成为第一个在埃及和土耳其两国举办儿童画展的中国团体。

  活动除了进行国际间儿童美术作品的高层学术交流,还以珍贵的人文历史和艺术风貌贯穿其中,交流中采用中国水墨画材料作为中外师生创作的工具,许多孩子都成为外国师生的小老师,教他们用中国的笔墨在宣纸上挥洒、泼墨,由此而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国艺术的自信成为一生的记忆。

这些感言出自孩子们:
  “我只知道毕加索,却不知道中国水墨画的大师是谁,回答不出外国朋友的问题,我要学”。

  “德国的房子很旧,很节约,很美,每个房子都有自己的画,我回去要让妈妈挂自己的画,水墨画。”。

  “我能说出爱琴海的传说,可是老师问我‘山海经',我却不知道,其他小朋友都不知道。我回去要告诉妈妈赶快给我买书,这是中国的传说,可是我是中国来的还不会讲……”。

  “我家住的是欧式别墅,现在我知道了欧式的建筑是欧洲很老的风格,是他们古代的艺术,我们在抄他们的,还不对,我要拍很多照片,告诉爸爸妈妈什么是好的,亮的大理石不美”。

  我们惊异孩子的感悟力,同时也惊异国际活动所具有的非凡力量。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杨阳ILU + 1 + 1 好长,我慢慢坐下来读
端妈 + 2 + 2 真是太佩服你们了,能找到这么多资料, ...
WINGOO + 2 + 2 源妈主攻绘画啦:)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5#
 楼主| 发表于 2011-5-11 13:20:53 | 只看该作者
第120个音频的内容:
DEMETRIUS
No wonder, my lord: one lion may, when many asses do.
Wall In this same interlude it doth befall
That I, one Snout by name, present a wall;
And such a wall, as I would have you think,
That had in it a crannied hole or chink,
Through which the lovers, Pyramus and Thisby,
Did whisper often very secretly.
This loam, this rough-cast and this stone doth show
That I am that same wall; the truth is so:
And this the cranny is, right and sinister,
Through which the fearful lovers are to whisper.

THESEUS
Would you desire lime and hair to speak better?
DEMETRIUS
It is the wittiest partition that ever I heard
discourse, my lord.
Enter PyramusTHESEUS
Pyramus draws near the wall: silence!
今天读的内容。15遍,一个多钟头。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杨阳ILU + 1 + 1 好强呀,直接跟读15遍,宝宝不抗拒吗?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6#
发表于 2011-5-11 14:35:53 | 只看该作者
小开心一个。读了一段时间的经了,其实是听孩子读了一段时间了。再看源妈帖的仲,觉得简单了。以前一看见密密麻麻的字母就晕。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端妈 + 2 + 2 真棒呀,佩服读仲的宝贝们
envcmx@163.com + 2 + 2 进步不小,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7#
 楼主| 发表于 2011-5-12 21:21: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96 Avatarfly 的帖子

也读仲吗?
多交流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Avatarfly + 2 + 2 呵呵,跟昀屁股后面读圣经,版本也用他的。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楼主| 发表于 2011-5-12 21:25:02 | 只看该作者
看到齐妈有开二外的想法。
我也有这种想法,但也止于想法而已。
开什么二外,读的内容是什么,统统都没去考虑。
只想着多弄台MP3机,整日整夜在角落那里放着,听爆最好。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WINGOO + 2 + 2 齐的MP3玩坏了2个。郁闷。
端妈 + 2 + 2 哈哈,我也想过呢,和源妈一样也仅仅是想法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
发表于 2011-5-12 21:30:00 | 只看该作者
大家都说仲难,怕怕。相对圣经容易些?感觉大家是这么认为的。哪个容易上哪个了。佩服源读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
 楼主| 发表于 2011-5-13 09:12: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99 Avatarfly 的帖子

对我来说,仲与圣经的难易程度是一样的!~呵呵,都是死心塌地的认为自己这辈子是读不了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WINGOO + 2 + 2 哈哈,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4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4:47 , Processed in 0.105753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