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envcmx@163.com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Willian零基础读英经记(2006年5月)

[复制链接]
181#
 楼主| 发表于 2011-4-29 17:07:11 | 只看该作者
113个音频读完,还有25个音频。听春花姐的话,“慎终如始”啊。
多鼓励鼓励,读的效果还是不错的,虽然很多地方还读得很模糊。一本仲第一轮模糊的读,快读完了,感觉阿源读英经进步不小,最明显的效果就是在跟读孟子时,那么长的的很拗口的句子都能跟下来,也许是得益于读英经吧?
我们这次能将仲给读下来,得益于春花姐的不复习的方法。虽然过程很纠结,虽然妈妈一直不敢奢望第一轮读英经的效果,但能坚持下来,我就给我和阿源都打满分。记得去年读仲的计划是在2011年劳动节前读完一轮,现在比预期的超过一个月,嘿嘿,也是该偷着笑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WINGOO + 2 + 2 我们孟子长句是跟不了滴。哈哈。受益显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2#
发表于 2011-5-4 19:30: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nvcmx@163.com 于 2011-4-28 17:28 发表
记得王博说过,只要是经典,选择不必太纠结(原话忘了,只记得大概这么个意思)。
笑笑才一岁半?如果我有这么小的宝宝的话,就泛听多语种的音频。买五、六个MP3,五、六个语种都在那里轰炸,壮观呀,哈哈!(说的是实话,效仿孟丹梅)。同一内容多语种教材选择圣经应该是比较好搜集到的。然后日夜不停地听,听他个三年整再说,那时再考虑先攻哪个语种!这么上的宝宝计划太好订了,没什么好费心的。巴不得把阿源塞回肚子重新再生一次!嘿嘿,不知道春花姐有啥建议?
如果妈妈也想提高下英语的话,首先1000句了,仲真的是很难,我现在基本放弃学仲了。

...


源妈,最后一句话怎么理解?您坚持了这么久还这么说我一直担心中

听春花JJ的话再来您楼里学习,有几个问题再请教下:
您当时为什么选仲不选圣经?
源读英经妈妈要不要纠正或者领读的?
仲有买书吗?还是打印的?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3#
 楼主| 发表于 2011-5-4 20:15: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82 杨阳ILU 的帖子

嘿嘿,最后一句话是说我这个妈妈已经放弃当初想与阿源学仲的“宏愿”了,我现在只是陪读。
学仲是因为当初手头上有资源,而且,绍南也是说学英经先从学仲开始,还看到厦门小姑娘读仲的成绩及布丁他们把仲给攻下来的“榜样”作用。而且,在我们学习仲的时候,没看到别人学圣经,当初也没有什么选择不选择的。感觉当时就是把英经与仲就划等号了。
我们现在还处于边玩边读的状态,书是打印的,前面楼里也有这些资源,还是WORD版的。
说到阿源读仲,我不是很认真的,只要他有跟读就行了,跟读不好,我也很少会回头去纠正,即便这样,每天读完规定的量,也都要超过1个钏头,经常是快1.5个钟头了。
论语记得好像也没领读过一次,所以英经就更没有去领读了,阿源自始至终都是跟着音频读的。
我的心态是,这一轮只求数量,快快读完,然后,重新再读!
读仲的人很多,读圣经的人也很多,成功的人也很多,所以我觉得不必要在此花太长的时间去折腾,“野心”点,对孩子的英经教育不只是一部哦,就像中经很多人读完论语又攻孟子一样,手头有什么资料赶快行动,因为,我觉得,孩子的每一天学习时间都是那么的“黄金”,我们家长不必太纠结!

[ 本帖最后由 envcmx@163.com 于 2011-5-4 12:17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端妈 + 2 + 2 源妈说得太好了。源每天跟读英经的量这 ...
WINGOO + 2 + 2 每天源都这么多啊!我们现在每天只有4 ...
杨阳ILU + 1 + 1 源妈真勇敢呀,还在计划下一部英文经典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发表于 2011-5-4 20:43: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83 envcmx@163.com 的帖子

源妈说得很在理呀,我是看了春花姐的贴子后下载了仲在当背景听,原来准备听个3个月到半年的,最近因为春花JJ与昀妈都建议早点开始读,在准备开读收集资料过程中发现了齐妈说的圣经的种种好处有点心动了
仲现在担心的二个问题是:会不会故事情节会影响小孩以后的情感观?(不过可能是多余的,我想是不讲中文去读应该不会有太深印象吧
语音是中国人录的,会不会没有圣经里面的读音纯正?(不过我自己是听不出来好坏的

你们比我们小1岁多,开始又比我们早,读的量又大,我们下半年就要小学了,时间真的好少呀 。英经还没正式开始读,这二天是让他跟读了一下人物表,每天15分钟不反感,我想如果象您这样1个多小时我真担心他会不会要厌学了


[ 本帖最后由 杨阳ILU 于 2011-5-4 20:46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WINGOO + 2 + 2 仲也有BBC版:)语音不是问题呐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楼主| 发表于 2011-5-4 21:15: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84 杨阳ILU 的帖子

录音据说是英国人,是高学历的,带着英国哪个区哪个街道的口音。记得王博是这么说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WINGOO + 2 + 2 源妈说的是绍南版的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楼主| 发表于 2011-5-6 16:56:10 | 只看该作者
最近读得少了很多。今天到116个音频读完。
中经也读得少。
主要是妈妈比较忙。

最近发现,阿源可能是处于敏感期了,叫“痴迷绘画敏感期”。专门找了孙瑞雪的资料看了看,越发肯定了。
超级爱画,尤其是画火车,大量画画。较之去年之前的大量玩沙,现在是大量画画 。每天可以画完一本科作业纸。画的质量如以我们成人的眼光看去,是不怎么样的。但之前有看到毕加索说过,他毕生追求的就是儿童绘画。所以,我与源爸都很赞叹,试想,我们当中谁也不会每天饶有兴趣地把一本科作业纸涂得满满的,而且上面还赋于很多的故事。

孙瑞雪的建议是说,主要是给这类小孩提供相应的绘画材料,布置名画;不能打击小孩的绘画(我理解过去就是多表扬了),不用送去培训,尤其是6岁之前。我小得意的地方,就是给阿源看过一年多的名画了,虽然就那么100张,还有最重要的是,没把他送去培训。原来之前所做的工作,现在居然找到了理论依据。

前段时间说的边读边玩,确切地说,是边读边画。
很想问孙瑞雪,这样子边读边画会不会对孩子造成什么不良影响呢?

与痴迷绘画敏感期相应的是音乐敏感期,孙瑞雪建议听经典音乐,呵呵,读经好呀,很多地方都不谋而合。检讨一下自己,又有很长一段时间没听音乐了。最主要是家里的那个CD不好用,现在要赶快解决这个问题才是。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杨阳ILU + 1 + 1 55555我又做错了,因为自己不会,就送 ...
WINGOO + 2 + 2 很想看看,源妈发些上来啊!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7#
 楼主| 发表于 2011-5-6 19:21:02 | 只看该作者
、时间:2-6岁
2、说明:
    绘画是儿童天生的语言形式,孩子对绘画表现出一种痴迷和创造潜力。由于孩子的这个敏感期也是一个螺旋状的敏感期,所以从两岁左右开始涂鸦,画线团到逐渐的开始能画出事物的简单形状。这个时期过后,孩子总是不断的要求大人绘画,因为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经过一段时期的观察之后,孩子又开始自己画。这时孩子就会逐渐的进入一个绘画的高峰期,开始把握事物的整体特征。
3\参考资料

关键词:绘画是儿童天生的语言形式,孩子对绘画表现出一种痴迷和创造潜力。
主要表现:由于孩子的这个敏感期也是一个螺旋状的敏感期,所以从两岁左右开始涂鸦,画线团到逐渐的开始能画出事物的简单形状。这个时期过后,孩子总是不断的要求大人绘画,因为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经过一段时期的观察之后,孩子又开始自己画。这时孩子就会逐渐的进入一个绘画的高峰期,开始把握事物的整体特征。
出现年龄:2-6岁。随着年龄的增长,能力也逐渐增强。

处理方法:孩子的绘画智能是与生俱来的,不是我们教出来的,所以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艺术环境是至关重要的。比如让孩子欣赏世界名画,给孩子布置一个有氛围的美术工作区。让孩子自由的创作;带孩子到自然中去观察,然后把看到的画出来等等。

注意事项:不要对孩子的作品评头论足,让孩子自己去发现艺术的奥秘。专家:在生命发展的最初4年当中可以发展出一生50%的学习能力,孩子对艺术的学习就是始于对绘画和音乐的敏感期。音乐和绘画是儿童天然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对一个成人来说要学着绘画,但对于儿童来说,就像一个孩子要说话一样自然。儿童在一岁刚过,会很自然的拿起笔来画,只不过那个时候画的是线团、横画或者一个小圈圈之类的东西,他更高的注意力是放在手握笔的使用上,而不会对画成什么有太大的兴趣,慢慢的儿童发现自己能控制住笔,能画出一个大概的形状,这对儿童来说有巨大的成就感,孩子画的任何一幅画都没有好坏之分,就是他的一个认识世界的方式,它能够很好的把他认识的这个世界透过绘画表达出来,这就是最好的画,很多家长期望孩子画的跟他认为的一样,不要用家长的标准来评判孩子,儿童画画最原始的状态是最好的一个状态,当家长要求孩子画成什么的时候,就已经破坏他的绘画天赋了。当儿童音乐敏感期到来的时候,你放多高的音乐,儿童的起点就有多高,你放的多低,儿童的起点就变的多低,因为儿童没有选择的权利,这些权利都是大人给予的,我们最好以经典音乐为标准。许多家长一看到孩子听到音乐就蹦,拿起笔来就画,就认为孩子有音乐天分,有绘画天分。实际上所有的孩子都这样,后天的发展是另外一回事,但是,儿童对音乐和绘画的需求是每一个孩子所需要的,我们为每一个孩子提供这样的一个机会,就等于提高了每一个孩子的基本素质,这是我们起码应该做到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端妈 + 2 + 2 学习了学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8#
 楼主| 发表于 2011-5-6 19:30:10 | 只看该作者
痴迷的绘画敏感期




3岁半的刘一楠入院3个月就出现了绘画的敏感期。那段时间,她每天来院后不接触任何教具,只用随身带的画笔画画。她没有什么绘画基础,常常要求老师帮她画。午睡时,她总是趴在床上,伸出右手食指反复描摹地面瓷砖上的花纹。2个月之内,每天中午她都会重复这个动作,每次大约40分钟。


刘一楠的画大部分都画在小纸片上,图案也画得很小。渐渐地,她的绘画内容也固定下来:反复画小鸟。刚开始画面凌乱模糊,看不出什么。后来的几个月,她自己画出了一些以圆形组成的小鸟,非常可爱,画画时也很少找老师帮助了。除了固定的作息时间外,她在幼儿院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画画。


在这之前,刘一楠刚刚度过执拗的敏感期。自从喜欢上画画以后,她整天都沉浸在自己的绘画世界中,非常安静,象变了一个人。家长说她在家也这样画个不停。有一天,我帮她整理书包,看到一本童话书,扉页空白处有一群排成队列、飞向空中的小鸟,形态由大到小,颜色由深绿到浅绿,个个憨态可掬,与扉页搭配得非常和谐,我以为是印上去的。当我发现这是刘一楠的作品时真是惊喜万分,不由得夸赞起来。刘一楠以前很喜欢别人夸奖,但那天她表现得很平静。我想,她一定是在绘画中发展了自我,满足了自我。


还有一个叫吕楠的小朋友,她各方面能力很强,能影响其他小朋友。当她处于绘画敏感期时,一天到晚带着纸笔,走到哪儿画到哪儿,教室里,走廊里,有时就干脆趴在地上画,始终保持着亢奋的创作状态。她的床紧挨着墙,午睡时我稍不注意,她就“嗖”地跳起来站在床上,捏着一根短短的铅笔头飞快在墙上画出一幅画。这一切仿佛是在一分钟内完成的。让我惊讶的不仅是她的行为,还有她的作品:墙面上出现了一个乘着降落伞从天而降的小女孩,两条辫子向上飞舞着,狂喜的笑容,精灵的眼睛,非常生动!这种造型成人根本无法想象!在我眼里,她就是个天才!午睡时也就不管这个天才,让她去教室画画。


在吕楠的影响下,其他好些小朋友也一天到晚带着纸笔,随时跟她趴在地上画画。当时国际学校大组的孩子们上美术课时都特别投入,我觉得与吕楠的影响有关。


还有一个例子。3岁9个月的彭怡慧当时也开始出现了绘画敏感期。她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小狐狸’,她画的内容也全都是狐狸。有一次,彭怡慧在走廊墙面上画了一只很大的狐狸,狐狸斜倪着眼睛,竖着大尾巴,憨态中有机警。在绘画敏感期中,彭怡慧也和吕楠一样不接触任何教具,来幼儿园整天就是画画,家长说,她们在家里除了看电视也是画画。


家长还反映,那段绘画敏感期中,彭怡慧原本有些急躁的性格逐渐变得安静了,顺从了。家长甚至担心这个孩子变得过于安静了。


孙瑞雪:孩子们只是简单地画吗?只是简单地写生、描摹对象吗?成人可能是,但正常状态下的儿童不是。这是儿童根据他内心的引导进行的自发活动,他在表达他看见的,想到的,想象的,向往的。表达他的注意对象,他的内心活动,他的喜爱,他的情感。


敏感期中的幼儿往往对敏感对象表现出痴迷的热情。幼儿绘画敏感期到来时正是如此。这个敏感期大约在4—5岁之间到来,但也有例外。整个敏感期持续1 个月到1年的时间。


幼儿从2岁开始画线状团,3岁左右开出有了运笔意识,画的形状成了不规则的梨型、圆形以及其他的简单形状。这个时期过后,儿童会不断要求大人给画,他开始意识到自己能力有限。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儿童又开始自己画。此时儿童基本从宏观的角度来观察事物,能画出一个事物的基本轮廓,画人能画出头部、四肢和躯干,但没有多少细节内容。接着,他开始把握细节,对微妙的神态也有了感觉,他们的画也变得生动奇妙。这时儿童基本上已经进入了小学。


满足儿童敏感期的需求使儿童表现出:1.天才的创作智慧 ;2.无与伦比的热情、兴趣和意志力;3.迅速发展的认知能力和技能;4.得到满足之后人格状态的宁静、和谐和顺从;5.建构了巨大的潜力。


痴迷,热忱的状态,使儿童达到一种出神入化的境界,使儿童深入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最终改造和创造事物。它又能净化儿童的心灵,让儿童发现非凡的美。


绘画是一种形象语言,是一种表达方式,这个敏感期发展得好,就可能奠定了成为绘画艺术家的基础。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端妈 + 2 + 2 如此看来,阿源是到了绘画的触感期喽,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发表于 2011-5-7 20:05:12 | 只看该作者
阿源妈,怎样让孩子比较专心地坐上一个小时呢?最近非常苦恼!孩子总是不想读,不想听,不想指,非常排斥读《论语》!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envcmx@163.com + 2 + 2 见回!
杨阳ILU + 1 + 1 我的经验这么小专心一个小时确实 有点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发表于 2011-5-8 15:38:17 | 只看该作者
源妈节日快乐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envcmx@163.com + 2 + 2 哈哈,同乐同乐!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3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4:44 , Processed in 0.114567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