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劳尔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康儿和爸爸的读经故事(五年级)

[复制链接]
161#
 楼主| 发表于 2011-4-10 14:52:33 | 只看该作者
转载春花对孩子自学数理化的思考http://bbs.etjy.com/thread-208603-6-1.html

我对数学学习的思考

    我是学理工科的,在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很长久地思考过数学的学习,我把我的经验及想法写出来,希望对姐妹们有些帮助,也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        我面对的只是学校的数学,所以只考虑到高中,但是希望孩子一辈子会自学、能自学,学得自觉一些、有兴趣一些,更愿意思考,能从容一点面对数学,这些是我的目标。

二、        数学一定是要让孩子学会自学的,不会自学的孩子,在小学和初中有点聪明找个补习班什么的,还可以应付一下,到高中就很难应付了。据儿子高中物理老师说,初中高中的物理难度相差十倍,我觉得可能没有这么大的落差,但是三倍到五倍是有的,数学呢,也差不多是这样,整个高中的各科课程难度(包括语文英语)比初中都有大幅度的提升,所以有好多在初中学习还很好的孩子,到高中就跟不上了。

三、        所以如果在小学毕业前把语文和英语用读经的方法学好过关是很重要的,这样到了初、高中一方面这两科的水平很高,不用占用学习时间了,又因为程度高而爱学,另一方面由读经练出来的读书能力、静定能力、记忆能力、思考能力(记忆多了思考能力增强)又能极大地帮助理科的学习。

四、        数学是用思考的,是把抽象的概念符号以及形成的公式定理等等在脑子里不断地熟练地运用。

五、        数学及理科课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有机械结构的,是由易到难的,前一步不熟练,最好不要做下一步,如果强行做,就没有幸福感,时间长了也会很畏惧,(这和语文英语艺术智慧不同,这些是由难到易的,熟了就有幸福感而不是懂了才有幸福感,懂是不断地懂、是在人生的历练中懂、用一生的实践去懂)。

六、        我总结学好数学应该有几个方面的因素:

1、        主观面上,孩子的素质很重要,最好是静定的能力非常强,能长久地专注思考, 很耐烦很冷静地一步一步地演算推理判断,这是可以通过读经培养出来的,当然别的方法也可以,但没有读经这么综合,又能培养静定,又锻炼了记忆力,又能提升语文程度,还能认字,......,

2、        孩子的记忆力好,学数学也是很占便宜的,甚至是学好数学的非常不明显地隐性的但很重要的因素,这是因为数学是累积式建构式的学科,每一步理解后的记忆效果都直接影响下一步的理解运用,记住的越多,理解能力会越来越强,这同样可以用读经锻炼出来。

3、        客观面上,是数学学习的规律,就是它的机械结构和必须一步步消化理解,这不同于人文艺术和道德,我觉得数学只能自学,老师只能做为辅助,而不可以强灌,在孩子实在不懂的地方稍微点拨一下,或者是放一放,让孩子自己慢慢消化,孩子不懂而强求其理解是不可能的,能强求的地方只能是背的地方或另想办法开发孩子的聪明。

七、        用“读”的方法可以极大地帮助孩子学数学,就是遇到概念公式定理的地方就读读,理解了就过,不理解的多读几遍,理解以后都背下来,并且要多背几遍、背熟,然后再做题、运用,这样即有幸福感,又让孩子“感性地”“作用地”理解了数学,就是提高数理方面的潜意识,然后让孩子自己慢慢做题,别着急,这样,孩子就慢慢能学出兴趣来,也会很从容。

八、        这一段是我以前写的和孩子自学高中数理化的过程,给您参考,儿子初中休学两个月,学习数理化全部是用“读”的方法,我是这样做的:把高中数理化书全部买回来,买三套,并且把答案买回来,早晨起来锻炼、吃饭后,就开始读,两个儿子一人一本,我一本,我也看着书,儿子一人读一页,读到例题,就把答案挡上,自己做,实在做不出来,再看答案,看懂即可,实在看不懂,多读几遍,就看懂了。遇到公式、定理,立刻背几遍,就象读经似的硬背,不用懂,其实背几遍自然就懂了,实在不懂,到课后习题的时候,也可以弄懂,到做课后习题的时候,我也没让儿子写太多的过程,就在书上空的边上,写步骤,我也不检查,也不会,我拿答案,他俩做一道,分别亮答案,不能告诉对方,我看一下,对了就过去,不对,重做,实在不对,看答案,多看几遍答案,就会了。在儿子做习题的时候,我就开始准备中午饭,等他俩学到上午11多的时候,休息一会儿,饭也做好了,下午也是这样,晚饭后,儿子不再学数理化了,休息锻炼或看书,我就不管了,我把第二天的饭菜想好准备好,这就是学高中数理化的全部过程,不知说清楚了没有。这样整体学过以后,孩子对整个高中数理化的理解是全面的,虽然有些地方可能理解的不对,这不可怕,上课自然就弄会了,而且上课效率高,因为等于预习了一遍,但是这样学的效果可能赶不上在外面上课外辅导班的,但是却养成了自学、思考的习惯。到现在看,儿子自学能力很强。重要的是,不要和别人比,不要有太多的虚荣心,尽人事,听天命。

九、        小学和初中是同样的方法,只是选教科书时最好选一套改革前的、再选一套现在的,因为现在的教科书改得越来越象漫画了,好多的“思考、讨论”之类的内容,没办法自学,买本以前的书自学,再对照一下现在的,看缺哪些,再想办法补,总之,就是这个思路了,我们只用了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学高中的课程,是不得已的,因为请不下来那些假,如果您的孩子从小大量读经,就可以从容计划,如果能在家自学的话,到五、六年级的时候,半年肯定可以把小学的课程学完,一年能把初中的课程学完,一年也可以把高中的课程自学完,这时再开始题海战术一年,这时的题海战术孩子会是愉悦的。

十、在学习的过程中,以愉悦的心情多鼓励。

十一、如果能这样做,相信孩子考哪的大学都能考上。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逗逗1123 + 2 + 2 学习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2#
 楼主| 发表于 2011-4-10 14:57:3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小润妈 于 2011-4-8 17:43 发表
康康的英语真好!好令人流口水呀!做爸爸的还这么低调,批评一下!

是我吹过头了,不过自从读经后爸爸觉得学好语文和英语比学好理化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好处。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逗逗1123 + 2 + 2 不赞同
小润妈 + 2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3#
 楼主| 发表于 2011-4-10 15:03:58 | 只看该作者
从今天开始自己开始读经,写下来鼓励和监督自己。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逗逗1123 + 2 + 2 纯粹支持。
小润妈 + 2 + 2 纯粹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发表于 2011-4-10 20:41:31 | 只看该作者
支持,读《论语》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劳尔 + 2 + 2 读论语,史记和老子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
发表于 2011-4-10 20:43:46 | 只看该作者
赞同学好语文比数理化重要,不赞同学好英语比学好数理化重要,我不赞成把英语放在太重要的位置上,英语偶家报的是可有可无的态度。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劳尔 + 2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6#
发表于 2011-4-10 21:06:2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5 逗逗1123 的帖子

我认为小学阶段第一语文,第二英语,中学以后,语文英语水平上来了以后,和数理化地位是一样的。从整个人生的格局来讲,语文又是第一位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劳尔 + 2 + 2 与吾心有戚戚也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7#
 楼主| 发表于 2011-4-10 21:50: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5 逗逗1123 的帖子

我是赞同你的观点的,语文是最重要的,特别对于孩子的成人,至于英语是其次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逗逗1123 + 2 + 2 我一直认为英语只要到了相应的环境自然就会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8#
 楼主| 发表于 2011-4-10 21:53:55 | 只看该作者
孩子的自控能力很不好,开着电脑学习时,如果我们不在,总喜欢玩游戏或者看其他东西。今天开始不允许他接触电脑。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逗逗1123 + 2 + 2 我家是规定好时间的,一般都能遵守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发表于 2011-4-10 22:13: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8 劳尔 的帖子

不让孩子接触电脑也不是好办法,越是禁越不能止,规定一个时间就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楼主| 发表于 2011-4-11 08:36: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9 oye妈妈 的帖子

不让接触也是暂时的,我们对孩子要求也不是那么高的,只是他不能控制好自己。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逗逗1123 + 2 + 2 这点偶很得意,偶家电脑从不控制,但孩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5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9:05 , Processed in 0.138279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