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劳尔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康儿和爸爸的读经故事(五年级)

[复制链接]
121#
发表于 2011-3-21 17:07:39 | 只看该作者
您家的孩子很棒啊!作文写得好,不知跟读经有没关系?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劳尔 + 2 + 2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楼主| 发表于 2011-3-21 21:55:34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对孩子发脾气了,没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反思。。。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逗逗1123 + 2 + 2 批评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楼主| 发表于 2011-3-21 21:58:05 | 只看该作者
发脾气是孩子的许多不良习惯,尽管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我心依旧。所以发脾气。总的来说还是自己涵养不够,经没读到位,教育孩子方法没掌握。呵呵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逗逗1123 + 2 + 2 反思的不够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楼主| 发表于 2011-3-21 22:15:12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孩子读了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一段,约1500字。论语今天重新开始,读了学而第一和为政第二,简单地背诵了一下。争取这周熟背这二章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逗逗1123 + 2 + 2 厉害!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发表于 2011-3-21 22:18: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3 劳尔 的帖子

慢慢会好 ,读经时观照自己的肝脏(读老子第七章立戒),会有帮助

[ 本帖最后由 得一 于 2011-3-21 22:23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劳尔 + 2 + 2 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楼主| 发表于 2011-3-21 22:42: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小润妈 于 2011-3-21 17:07 发表
您家的孩子很棒啊!作文写得好,不知跟读经有没关系?

不知道,我宁可相信是有关系的,这样我们读经才会更有兴致,呵呵。不过孩子作文好我觉得更多的是遇到了好老师,他的语文老师真的好棒。孩子作文我们从来就不烦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逗逗1123 + 2 + 2 遇上好老师是运气,再加一个好爸爸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楼主| 发表于 2011-3-21 22:47: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得一 于 2011-3-21 22:18 发表
慢慢会好 ,读经时观照自己的肝脏(读老子第七章立戒),会有帮助

老子也经常读,第七章,有帮助吗?希望能明示:
老子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 本帖最后由 劳尔 于 2011-3-21 22:49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逗逗1123 + 2 + 2 同问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发表于 2011-3-21 23:02: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7 劳尔 的帖子

中国古代祖先运用慧性图文思维,对人体的内的精气神现象进行阐释。借助手诀,图文,观想,调节内在的精气神。

大道理我讲不好,无为中发现读第七章立戒有帮助,您可以试试,读经典重在放松心静,读时有意观照肝脏是,是肝气充盈,易动怒,是仁德不足


帛书老子
第七章 立戒(44)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
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 本帖最后由 得一 于 2011-3-21 23:06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劳尔 + 2 + 2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楼主| 发表于 2011-3-22 08:32: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得一 于 2011-3-21 23:02 发表
中国古代祖先运用慧性图文思维,对人体的内的精气神现象进行阐释。借助手诀,图文,观想,调节内在的精气神。

大道理我讲不好,无为中发现读第七章立戒有帮助,您可以试试,读经典重在放松心静,读时有意观照 ...

感谢得一的启发。虽然也读老子,但没有心到。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逗逗1123 + 2 + 2 纯粹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0#
 楼主| 发表于 2011-3-22 09:22:48 | 只看该作者
天版的《老调重弹,给读经家长泼点冷水》,值得我们反思,不仅仅是给读经的看,是给所有父母看的。http://bbs.etjy.com/thread-220172-1-1.html
儿童读经要想有比较好的效果,有个不容商议的原则必须遵守,就是千万别让小孩感到是被迫的。在这个地方没有任何大道理好讲,小孩子根本听不懂大人的所谓道理,他们是感觉派,他们的直觉比任何话语都来得更深刻。因此,家长【随顺善巧】的工夫远远比任何【经典文本】本身都更重要——这需要我们首先体认何谓【尊重】他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们甚至比任何老师都更能教会有良知的家长心智走向成熟。

假如孩子对读经感到厌烦了,他绝对没有错,因为那感觉对他而言是真实存在的。

面对孩子的感觉,家长绝不可以舞弄什么【是非观念】之类的花枪进行训诫或者劝诱,那只会加重孩子的挫折感——因为那些所谓【是非观念】,对于孩子而言往往只意味着一轮输赢较量——事实上,家长们喋喋不休的那些【是非观念】,骨子里其实正隐含着【我对你错】之类的居高临下和自以为是的对立心态,孩子能敏锐但却又是不自觉地直觉到。若论输赢,有几个孩子不是以失败告终的呢?失败的挫折感衍生的种种负面情结,将会沉淀为隐藏很深的心理疾病,拖堕孩子一生的命运。

假如孩子对读经感到厌烦,那往往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你的方法错了,请耐心观察,虚心学习,以便寻找更适宜的方法。在这个地方没有什么好辩驳的,孩子的所有反应都仅仅只是一面镜子——折射家长的愚钝冥顽的镜子。如果家长找不到适宜的方法,那么,请停止儿童读经计划——让孩子从厌烦中脱离出来,远远比任何【自以为是地教他正确的事】更重要——连自家孩子的快乐都保障不了的家长,怎么可能真正懂得什么【是非对错】呢?

将那些所谓【是非对错】的教条暂时放下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然而【慈爱】就在这里流露,【宽容】就在这里实现,你本身就在亲身践证【经典】所要启发的【温暖伦常】,【柔软心】不起,【智】无可明。事实上,童年的快乐,本身比任何所谓的【真理】都【更正确】——【体验】永远比【说教】来得更深刻更久远,同时也更真实。快乐的孩子往往能终身保持学习的兴趣,轻松应对人生种种挫折。一切所谓【经典文本】,与此相比都将一文不值。

世界上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长进的家长。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逗逗1123 + 2 + 2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5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2:14 , Processed in 0.110096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