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1219|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探讨] 论语听课笔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9 09:35: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secretgarden114编辑:删去名称
我有幸住在公园附近,可以每周去听讲。把听课笔记和大家分享下。  一、论语学习笔记之 “思无邪”引发的“诗教”论(2009-11-18)

  
  每听一次周老师的课,就叹服一次。周老师博学多才,国学功底非常深厚,应该是学院派出身。论语中的某个字,都能讲得很精彩。某句话的引申,更是旁征博引,挥洒自如。听周老师的论语,有种非常通透的感觉。讲的是论语,又不仅仅是论语。正如周老师所说过的:要想真正理解论语,不通读六经,是不可能正确理解论语的。周老师的讲课,也体现了他通读经典,站的高度非同一般视角。既有根源,又自成一家。


这次的讲座,对我来说,可以用震撼来形容。可能由于引起了我的共鸣吧!



讲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的时候,周老师进行了精彩的解说。


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等六经,诗经在其中。诗教,是儒教教化的重要手段之一。诗教,可以驱除邪念,激发人的纯良之性,和礼教,乐教的功能类似。真正的大诗人,富于想象,率性,单纯而又深刻,博爱,心怀众生。人类历史上第一流的人,原则上,都是诗人。


国共两党的相争,最终,是两党领袖在个人内涵、个人魅力上的竞争。在毛泽东作《沁园春
雪》的时候,就已经分出端倪了。这等的胸怀,这等的视野,是蒋先生所远不能比的。共产党为什么能胜利?因为毛泽东是诗人!


曹操为什么能战胜刘备和孙权?因为他是诗人!“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样的诗句,是一般人能有觉悟的吗?


刘邦为什么能战胜项羽?因为刘邦是诗人!“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是得酬壮士的豪迈心声,又岂是常人所能拥有!


因此,要想把你的孩子培养成出色的人,请先把他培养成诗人吧!通过诗教教化出来的人,没有邪念,没有私欲,品格高尚。


要想生命有境界,有格局,必须成为诗人、艺术家!(听众掌声笑声)


周老师的话,也许有失之偏颇的地方,但是,引起了我的共鸣。
文字的表达能力太重要了!早就有这个感悟,在读论语雍也篇中“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时,更是感到了文字的魅力。再好的成果,如果表达起来辞不达意,又怎能更好地流传?中国人历来重视文采,一篇好文,可以流唱千古。


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同时注意培养他们的文字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让他们具备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我也一直是想让女儿多读些文学作品,提高她的文学修养,因此,在接触到经典之后,我也不只是让她读论语易经等著名经文,古今优美的诗词和散文,我也全部一起买回来让她读了。到今天为止,刚好读完了《少年儿童诗词启蒙》,明天开始读《文学启蒙》了。希望我的女儿,即使不做文人,也能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能力,有一些美好的向往,有丰富的内心世界。


读书,不要带着太多的功利心而去让孩子读,使孩子读成为书的工具。没有道德的指引,没有美好理想的人,即使成为了专家,也只能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人。正如周老师所说,只能是一个人格不完全的人,一个生命有了缺憾的人,一个精神上有残疾的人。本末倒置的教育,最终的结果就是害人害己,害社会。



[ 本帖最后由 secretgarden114 于 2010-2-11 20:15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secretgarden114 + 1 + 1 secretgarden114编辑:删去学堂名称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0-2-9 20:30:44 | 只看该作者
论语听课笔记之二:《八佾》

  (2009-12-6)

  下午准时到某堂听周老师讲论语。secretgarden114编辑:删去学堂名称

  周老师一开始就说,今天的内容比较多,接着上次讲的,要讲完《八佾》。我一听这个消息,高兴坏了!内容多多益善!

  《八佾》的内容,讲君臣之礼。这样的内容,也许会使人觉得肯定很无趣。非也!周老师的讲经,引经据典,联系实际,非常有趣!又能增长不少知识呢。

  今天,在讲君臣之礼的同时,周老师还引导让我们了解了孔子的为人,引申到现代生活中的为人处世,并做了临场发挥,讲了一点“乐教”。和上次讲的“诗教”互相呼应。

  大家都知道,论语是一部语言记录册。《八佾》中的对话,也同样处处有机锋。

  《八佾》中,讲了三个权臣僭越国君礼仪。周老师向我们介绍,八佾是乐舞礼仪的行列。按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能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卿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鲁国大夫,属正卿,只能用四佾,他却用八佾。孔子对于这种破坏周礼等级的僭越行为极为不满,因此发出了“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的怒斥。

  季氏的僭越之举不止这一项,《八佾》中还记载了他曾祭祀泰山。按周制,天子祭天,诸侯祭境内山川,百姓祭自己的祖先。泰山在鲁国,鲁国,国君才有祭祀泰山的资格。可见季氏的野心。

  第二个权臣是王孙贾。他是卫国的当权大夫。他以奥、灶譬如卫国国君和自己。国君位尊而无实权,自己位卑于国君而大权在握,以此吸引孔子为其服务。孔子却有自己的原则,婉转拒绝:“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言我不被时用,是由君命,何能细为曲情以求于汝辈,譬如世人得罪于天,亦无所祈祷众邪之神也。

  第三个权臣是管仲。仲为春秋名相,曾助齐桓公成就霸业。然而孔子说:“管仲之器小哉!”他的僭越之处,孔子说到了两处:一为塞门,二为反坫。,“塞门”就是指的屏风。像后来的照壁一样,立在院门与堂屋之间,正好把堂屋和院门隔开。国君的皇宫门口有一个屏风,管仲家门口也立了个屏风, “邦君为两君之好”,是说国君和其他国君友好会见时,设一个土台子,用以放置喝过的空酒杯。屏风和反坫都是诸侯的礼,而管仲作为一个大夫,国君享受什么,他也享受什么,这就说明他越礼了,超越了自己的本分。

  孔子说管仲这个人的器量小,指他的人生境界不高,因为他只能行霸道,而不能真正辅佐国君行王道,所以说管仲是个小器的人。朱子对器的解释:“器小,言其不知圣贤大学之道,故局量褊浅、规模卑狭,不能正身修德以致主于王道。”就是说管仲的器量小,他不知道圣人的大道之学,只知道凭武力,凭借他的聪明才智来搞霸道而已。相比之下,周公的“卧发吐哺”,才显王者风范!

  王道,是儒家倾心的理想政治。周的王道政治对统治者有“德”的要求,是所谓“德政”。孔子提出“仁政”概念,主张士人参政议政,就是体恤民生,以仁义为主,讲仁义礼智信,通过提升自己国家的实力来服众。

  霸道,则是以武力解决问题,以争夺地盘扩大版图为根本目的。
 
  孔子批判这些僭越礼仪的权臣,但是他不从时政上去评论。周老师说,这也是孔子的处世智慧,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从这些看来,孔子是知礼之人,从礼之人,重礼之人。他 认为,“不学礼,无以立”。因此,他“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然而,他对礼乐文化的理解,还不仅仅限于此。

  子曰:“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他重礼,但更看重的是的实质,而不是外在的形式。孔子明确指出了若是“人而不仁”,礼乐也就无从谈起。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道。”不讲求一致,要看到人的不同。

  君臣之礼的本质是什么呢?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关于君臣,周老师是这么解释的:君臣,职事之上下。不仅仅指国君和大臣。在家指父子,夫妇,在公司指老板和员工,在学校指老师和学生,校长和老师......君道的要义是以礼待人,臣道的要义是以忠事上。纵观现今社会,能做到以礼待下属的,又有多少?能做到以忠对待上级的,也是凤毛麟角。周老师说,中国社会面临着诚信危机,有一个方法,可以让你在没有耀眼文凭,没有出众能力的情况下,脱颖而出,那,就是奉行“忠”义。社会上不缺文凭,不缺高学历人才,但是,缺乏忠义之士。做一个忠义之士,是投资最少,回报最大的事业(听众笑)。

  周老师还讲到了“乐教”。孔子不仅是一个有礼,有节,有度之人,还是一个杰出的音乐家。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有很好的音乐素养,既能演奏,如鼓琴、击磬、鼓瑟,又能歌咏,“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子曰:“《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体现了他的“思无邪”的艺术观。认为无论哀与乐都不可过分,有其可贵的价值。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韶,是歌颂舜的一种乐舞,武,是歌颂周武王的一种乐舞。舜是受禅而得位的,他品格高尚,才能超人。而武王,是用武力取得天下的,他未免失之于善。孔子强调乐不仅要“尽美”,还要“尽善”。由此,孔子对于尽善尽美的《韶》很看重,并能沉醉其中以致“三月不知肉味”。“德音之谓乐”,“乐以载道”,“乐和民声”,大音与天地同和,雅乐,正音,是同其他的音乐有不同一般的教化作用。

  讲到这里,周老师说,现代社会学高雅音乐的,很少有堕落的。(掌声,笑声)

  在讲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的时候,周老师向大家详细介绍了中国人信奉的神教体系。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系统的介绍。对于神教,周老师告诉我们,儒家奉行的是一种“中和之魅”,对六合之外的一切,存而不论。是啊,我也认同这种观点,在茫茫宇宙之中,之外,还有多少我们所不知道,不了解的事物啊。既然不知,不论,是正确的做法。

  对于孔子极为推崇的周公,儒家的第一个圣人---元圣,周老师也做了简单介绍:在周公之前,中国文化以“巫”的形式存在,“巫”同“舞”,是当时祭祀时的一种乐舞,为沟通天人的主要媒体,带有原始宗教的特点(说到原始宗教,周老师又引申到了日本的本土宗教的特点)。是周公,使中国文化“脱巫”的,变而成为人文文化,礼乐文化。

  听到这里,我不由想起赖老师也曾讲解过的周公的另一大功德,周公的父亲周文王在伏羲氏八卦的基础上完善了易经的64卦,并且给每一卦写了卦辞。这卦辞很深奥。是周公,给每一卦爻配上了爻辞。 然后直到孔子出现,继续着做了大量的工作。孔子晚年喜易,苇编三绝,写了许多解释易经的文字,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十翼”,系辞,象传,彖传,系卦传,等等。有了孔子的这些解说,我们才有可能了解易经的含义。从这个角度上,也许可以说,孔子是和周公“师心相通”的那个人。他们的文化,一脉相承。

  听完讲座,我真有一种吃了大餐的感觉,喜悦,满足。听一场高质量的知识讲座,就像听了许多高尚的人的对话,其收益,不是看书,随便搜索所能达到的。论语,易经,相得益彰,可以给我们精神滋养。

[ 本帖最后由 secretgarden114 于 2010-2-11 20:16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secretgarden114 + 1 + 1 删去孔圣堂字样,请楼主注意不要再出类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2-10 13:50:53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希望楼主继续哈,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2-10 21:21:24 | 只看该作者
故圣人始教,以《诗》为先。《诗》以感为体,令人感发兴起……(马一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2-11 08:58:0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以上各位的支持!

继续上菜!

周老师讲“三十而立”段(2009-11-8)(补)

  周老师讲“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时,也是非常通透,和赖老师的观点类似,令人感叹:通读群经的学者,看问题的高度和广度,就是不一样!

  这句话,一般的注释,就是孔子的成长历程。

        周老师所讲,远比这深,广。

  周老师说,这句话,并非圣人的成长历程,而是他的心路历程,他悟道的过程,他的进德之阶,他生命的成长历程。

  15岁而志于学,学,指的是大学,是明明德之学。三十而立,是在精神上站立,对天道人道,有了真正的体悟。到了四十,就慢慢解除了心中的疑惑,困扰。五十岁的时候,就参悟到了自己的天命,明白了自己的使命。到六十岁的时候,已经到了所闻皆同,古今贯通,天人贯通的地步。七十岁的孔子,已经参通天道,与天合德,自然地处处符合天理人道。

  听到周老师讲这段经文,怎么能相信他没有通读易经呢?这观点,这论调,和赖老师有异曲同工之妙。怎能不让人相信,道的最高境界,是相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2-11 09:46:10 | 只看该作者
看了真是受益啊,期待有下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2-11 10:53:53 | 只看该作者
  论语听课笔记之四:儒家的婚姻家庭观——《公冶长》(一) (2009-12-28
        
  昨天,风寒雨冷,(删去学堂名称)依然灯火通明,热气腾腾。周老师论语讲座,吸引着一批拥泵顶风冒雨前往。
  周老师没让我们失望。又是一场精彩的讲学,一次灵魂的荡涤。
  这次讲的是论语第五篇——《公冶长》的前半部分。先整理第一段。
  1、儒家的婚姻家庭观:
  开头很好懂。公冶长在缧绁(牢狱)之中,成了孔子的女婿。南宫适(kuÒ)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於刑戮。”成了孔子的侄女婿。(当然还因为南容“三复白圭”)
由此引发出周老师关于孔子及儒家的婚姻家庭观的演说:儒家的婚姻观是:夫妇以义和。义者,宜也"适宜"的意思
  孔子不谈门第,不排八字,不看财产,择婿的唯一标准,就是德行。
  对德行的要求,也是重大节,不拘小节。

  我再查了下南怀瑾老人的《论语别裁》,对这段,南老是这么说的:

  古有篇《白圭》,是专门赞叹玉的诗。赞叹玉,并不是因为宝石价值高,可值多少美金,而是赞叹它的玉洁冰清。玉的洁白,不能够有一点瑕疵、污点。南容读到这篇诗的时候,非常欣赏,再三地朗诵。孔子听到他再三朗诵这首诗,就把侄女嫁给他。孔子平日考察,南容非常注重品德的修养,因此他读到这篇诗的时候,有特别的感慨,被孔子听见,这时就决定了把侄女嫁给他
  一个时代——社会上了轨道的太平时代——就需要像南容这样的人才。他不会埋没,一定会出头。南容的才具由此可见。但是,凡有才具的人,多半锋芒凌厉,到不得势的时候,一定受不了,满腹牢骚,好像当今天下,舍我其谁?如果我出来,起码可比诸葛亮。有才具的人,往往会有这个毛病,非常严重!南容的智慧、才具是不会被遗弃的,太平治世自然少不了他;一旦到了混乱的时代,才能越高的人,艰难险阻也越多,甚至生命也越危险,但南容不会。因为当社会乱的时候,也有善于自处、清以自守之道,他绝不会遭遇杀身之祸,可以免于刑戮。换句话说,他擅于用世。不但有用世的才具,也擅于自处之道。因此孔子把自己的亲侄女嫁给他。

  把这两节合起来研究,就可见孔子处事有一定的原则。南容虽然善于自处,但公冶长在学问修养上,有更深的功夫,所以遭遇困逆还能够不怨不尤,涵养得平平淡淡。事实上比起来,他认为公冶长比南容更了不起。但是假如孔子把侄女嫁给公冶长,很可能遭到社会的批评,说他没存好心,把侄女嫁给坐过牢的公冶长,而把自己女儿嫁给世家公子的南容。可是他的做法,恰恰相反。在这些地方,我们虽有作吹毛求疵研究之嫌,但它是一个事实。重点在于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这两句话是孔子处世的原则。一个人如何做到治平之世,才具不被埋没;混乱之际,不会遭遇生命危险,实在颇为不易。

  我们先要了解一个要点,孔子的出身很苦,他的生母是继室,孔子的前娘留下来一个残废的哥哥,家里很贫穷。孔子十一二岁间,就负担起了家庭生活,一切艰难困苦他都尝过,他是从艰苦中站起来的一个人。他的道德、学问、文章被后世尊称为圣人,这圣者不是偶然的。他对哥哥留下来的这个女儿,也是尽心的照应,嫁给南容的就是这个侄女。

[ 本帖最后由 secretgarden114 于 2010-2-12 13:1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0-2-13 23:27:02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斑斑真是辛苦了!大过年的,还在审批我等的帖子呀!

我帖中的某堂,我在帖子一开头就说明了,是深圳一家公园内的公益免费国学讲座,我不写出名称啦

偶继续看春晚去,斑斑也好好休息休息呀!

大家新年快乐!

[ 本帖最后由 美烧女 于 2010-2-13 23:29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天高任鸟飞 + 1 + 1 枪手和软文今后一律删帖,祝您新春愉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0-2-15 08:15:09 | 只看该作者
呵呵,看了楼上斑斑的留言,觉得真是可爱呀!

深圳市的市政公园,都是供市民免费游览,也都是有主题的。

中心公园,以城市绿洲为主题,公园大片的葱绿之海,令人赏心悦目。在都市中心绝版地块保留这样大面积的绿洲,让市民在喧闹声中领略到了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 。谁都可以去那里免费享受这城市森林之美;

荔枝公园,顾名思义,荔枝树浓荫遮天、灌木列翠、绿草如茵;园内的“艺术家画廊”,常年展出书画名家的作品 ,免费观看;

人民公园,以玫瑰为主题,观赏、栽培、研究玫瑰,安静休闲、陶冶情操,是玫瑰爱好者的乐园;

洪湖公园,以荷花为主题,每逢盛夏,百亩池塘,荷花怒放,蔚为壮观。全免费观看。每年荷花盛开之时,游人如织。秋冬看枯荷,也是一大雅事。在园林绿化上,采用中国传统的造园手法,创造了许多优美的植物景观,热带草坪疏林景观、荷花夏景、睡莲冬景等 。一入门,影壁上雕刻着的美文,中国人都能想到,肯定是《爱莲说》了;

东湖公园,以菊花为主题,以孔子为主题。园内每年举办免费的菊花展。去年孔子诞辰,园内矗立了一尊孔子雕像,孔子雕像旁,每周有免费的论语讲座;公园有座水库,是建国初期建的,群山环抱,水质清甜,景色壮观。旁边有建造总监董必武铜像;

红树林公园,以海为主题,海边的红树林,以及红树林里栖息的群鸟,是深圳环保爱好者的乐园......

翠竹公园,以竹为主题,山间小路,遍布翠竹,路上小亭,以竹为柱,以竹为盖,园内雕刻,可以看到历代咏竹之诗;

还有好多公园没去过,总之,深圳的公园很多,很美,全免费。对了,怎么忘记了著名的莲花山公园了呢?山顶的邓小平雕像,是非常有名的。这个公园,被市民坐拥成了风筝主题公园,宽大的草坪上,每天聚集了众多的风筝爱好者。深圳的风筝之最,都是从这里产生的。由于每天游园的老人多,简直要被老人们坐拥成月老公园啦!老人们自发组织了一个月老活动,定期在这里给年轻人相亲。有趣!


我不是市政公司的,也不是任何一家公园管理处的。即使是管理处的,这些公园,也都是免费的。
也许,我是一个好事者?呵呵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天高任鸟飞 + 10 + 10 论坛加大了非商业广告的治理力度,您多包涵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2-15 18:42:1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美烧女 的帖子

新春吉祥

我就住在翠竹路万佳后面,田贝四路,常去翠竹公园溜达。周老师那里我很熟悉,周六周日的免费推广会倒是有的,不过你要说他什么时候都免费,周老师可不干呀,人还得吃饭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0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4:41 , Processed in 0.086376 second(s), 3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