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10-2-15 18:42 发表 ![]()
新春吉祥
我就住在翠竹路万佳后面,田贝四路,常去翠竹公园溜达。周老师那里我很熟悉,周六周日的免费推广会倒是有的,不过你要说他什么时候都免费,周老师可不干呀,人还得吃饭呢。。。。
那我们还是邻居呀,我也在附近,太宁路。
我的原话是这样的:孔子雕像旁,每周有免费的论语讲座.。
至于那里其他时间有什么活动,我也不清楚,也不感兴趣。我感兴趣的是这个免费的论语讲座。
呵呵,我就不闲话啦,继续上菜。好久没去听了,这是年前我听的最后一次的笔记了。
希望春节后,能听到更多精彩的论语讲座,也希望,周老师能将这论语讲完,贪心吧
听课笔记之五:公冶长(二)--呼唤子贡(2009-12-29)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周老师非常推崇子贡,在几次讲座中,反复讲到子贡。他说子贡是孔门四圣之一的“行圣”,姓端木名赐,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演说家,同时也是儒商的始祖,拥有富可敌国的财富。孔子带领门生,周游列国14年,庞大的开销,大部分来自子贡。
这样的子贡,自然是聪明的。子贡当然有理由骄傲,有理由自信。因为他确实优秀。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孔子对他的评价却是:器。似乎有点匪夷所思!因为在《为政》中,有这样的句子:子曰:“君子不器”。意思是,有学问、有修养的君子,不应该仅仅只是一种可供使用的器具。那么,子贡,还称不上是君子了。
得到这样的评价,估计子贡这个聪明人也没有整明白。于是又有一问:何器也?孔夫子的回答更是巧妙:瑚琏也!
瑚琏,是一种祭器。在当时的环境之下,以当时对祭祀的重视程度上看,瑚琏自然是尊贵的。而且应该是华美异常的珍品。从其名称上粗略的看,其材质也许是玉的。
孔子说子贡是瑚琏,也就是赞叹子贡是高贵的、有大用处的(当时祭祀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这就是在夸奖子贡是个人才,即使还够不上君子,但是也离君子的境界不远了,也属于大器了,是器中最高的境界。
孔子和他的弟子的对话,总是那么的可爱和充满了智慧。
讲到子贡,周老师在讲台上大声呼吁:现在的社会,正处于儒家复兴,国学复兴的井喷关头,专家有了,研究成果也有了,缺少的,就是子贡这样的人,就是子贡这样对儒学复兴、国学复兴大力支持的财阀。如果有了足够的资金,儒学,就能得到更快、更大范围的推广和影响。有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一系列推广国学的措施,就能付诸实践,到那时候,国学学员,也许就能像孔门弟子一样,成为社会上的抢手人才。
周老师还说,他曾经在几百人的企业家讲座中,疾呼:谁愿意做子贡?几乎在场的企业家都举起了手,可是,却没有一个拿钱出来的。后来还是得到三和集团董事长的支持,才办起了这家“**堂”。要不,他自己还不知道在哪里打工或者读书。(掌声,笑声)
[ 本帖最后由 美烧女 于 2010-2-19 15:38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