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马羊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一个清华学子家长的经验谈

 关闭 [复制链接]
211#
发表于 2005-1-28 01:16:08 | 只看该作者
好啊,继续,我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2#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0:56:18 | 只看该作者
玩儿是孩子的天性,别说孩子,我们成年人也是爱玩儿的,只是玩儿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谁不喜欢轻松愉快地享受生活呢?但是,玩儿,不能荒疏了正业,这个道理对孩子其实也一样。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让他们尽情的玩儿,尽情的快乐,从游戏中接受知识,产生悟性。我不主张给学前的儿童强加死知识的灌输,那样,弄不好会扭曲他们的天性,造成潜在的心理创伤。
但是,对于上学了孩子,我们就必须想方设法地引导他们学会对具体知识的学习了。这时我们往往会怀有一种非常矛盾的心情:一方面,我们希望孩子继续保持其纯真美丽的天性,而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用近乎强制性的态度督促他们面对学校的学习。无论如何,在这个年龄段上,后者的确比前者更重要,因为,这时的硬性学习训练,其实都是为了孩子们今后步入社会的人生之路打基础呀。现实就是这么个现实,人人都必须学会按照现实传统轨迹去走 —— 学习,考试,考试,学习,尽量得高分,好上重点学校,为将来的择业力争一个高起点,尽量站在社会生存竞争的上风头。难道不是这样吗?当然,未必学习好将来就会生活好,但寻常的结果往往是学习不好将会面临更大的压力,在择业上不是挤到下层就是被淘汰。难道不是这样吗?
我们做家长的有责任告诉孩子这一切,不管他们听得懂听不懂。如果我们说了,他们始终搞不明白,那是他们的悟性问题;但如果我们不对他们把这一层纸揭开,那就是我们的最大失职了。
孩子上学了,就要对他们贪玩儿的天性做必要的约束。我的经验是,一切以学习的质量为标准,只要不影响学习,也就没必要跟他们死叫真儿,比如非给他们每天定下多少多少的学习时间。更没必要在学校的作业之外另行加码。让孩子学习,但切不可让他们把学习看做负担!我觉得,尤其是初小时期,家长最好花精力做陪读,也就是和孩子一起学习,让他们不觉得孤单,直到他们养成了主动学习的习惯,大人才慢慢撤退,这应该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别怕累,别埋怨,一但孩子走上正轨,你就会觉得特别的宽慰与轻松。
乐乐小时候真贪玩儿!在他上四五年级的时候,游戏机开始进入家庭,电视上天天都是“小霸王其乐无穷”的广告。记得一个冬天的上午,我带他去历史博物馆的展销会上买了一台小霸王,孩子幸福得都乐开了花,从那以后,每天只要完成作业,家里便充满了游戏的噪音声,先是“超级马力”,又是“魂斗罗”,后来又有的“快打旋风”,我可爱的儿子每次“快打”起来,浑身就叫起劲儿,又扭身子又踹腿儿,五官紧张得都挪了位,常常急得他妈妈在一旁直叫:“乐乐!别呶嘴!”“乐乐!别皱眉!”
到了六年级的时候,家里买了电脑,那对孩子来说,不过又是一台更高级的游戏机而已。但是,只要他能把握住一点:不完成学习任务不玩游戏,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让他玩儿呢?
我说过,乐乐是个自律性很强的孩子,对此我很放心。在他上初二的时候,由于成绩突出,便骄傲起来,加之认识了一个酷爱电子游戏的同学,整日沉迷此道,结果成绩直线下降。到了期末,班主任把我叫了去,十分痛心地说:“我真的不希望看见一个好学生退步”,告诫我一定要管孩子。回来后,妻子问我怎么办,我说:别急,儿子是个有自尊心的人,他会明白的。我们也就没对孩子提及此事。结果不出我的所料,儿子知耻而后勇,很快又跃居年级第一。
我见过许多贪玩游戏而一蹶不振的孩子,我想,其根本原因是不知自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3#
发表于 2005-1-28 21:20:23 | 只看该作者
VERY GOOD! 谢谢你!我就非常懒。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楼主| 发表于 2005-1-29 20:37:59 | 只看该作者
孩子小时候咱多费点儿神,总比孩子大了使不上劲儿干着急强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发表于 2005-2-3 17:28:54 | 只看该作者
今天从头到尾看了马先生历时n个月写下的心血之作,看后甚是感动和受启发,谢谢您!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6#
 楼主| 发表于 2005-2-3 21:28:39 | 只看该作者
人们都说历史不可重演,也就是说,历史没有“如果”二字。比如,“如果关云长不大意失荆州……”、“如果咱新中国没有文化大革命……”等等,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但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对已经走过的人生之路,却免不得仍要情不自禁地想出许许多多个“如果”。这叫反思,反思是人区别与其他动物的最根本之处,因为反思可以让我们明白很多东西。但是,一些人正因为有了种种反思,因此便把自己未能实现的人生目标作为理想加到了孩子的头上,这显然也是一种非理性的行为。有些人自己没当成音乐家,就一味梦想让孩子当音乐家,有些人自己没实现升官发财之梦,就一味梦想孩子能升官发财,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实在是荒堂可笑!
要知道,带着某种功利性目的去要求孩子这样那样,往往总会是事得其反的,因为心理的强迫性大多会在无形之中对孩子弱小的心灵造成难以承受的压力,而一但孩子进入青春期,强烈的逆反心理便会不可遏制地暴发出来,如同火山一样,摧毁家长一相情愿所构筑的一切。这样的例子真是太多太多了。有的孩子因此和家长形成严重的对立,有的则忍气吞声,在内心深处发生变形、扭曲。你给孩子造成的精神压力越大,其反作用力所产生的结果也将愈发的可怕。
说实在的,我真的说不清我的孩子为什么会在很小的时候就那样具有思考能力,能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并且能在重要的选择面前很好地控制自己。这和在他很小的时候我对他的“智力激发”有关吗?抑或是我妻子事事认真、经常征求孩子的意见、让孩子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有关?说不清。我只能告诉后来者:注意培养孩子的自我选择和自我控制能力真是事至关重要的“中心课题”。为此,我们也应该多给孩子些自我空间,而不应过多地将我们成人心态强加给他们。
我常常想,如果我儿子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如果他一直身体不好,如果他贪玩得“玩物丧志”,如果他成绩平平,如果他干脆就是个不求上进的人,那我该怎么办?难哪!每当我看到那些成天为孩子的前途发愁的朋友们时,我真想替他们出出意。比如,您为什么不让孩子下功夫拿下一门外语呢?的确,我知道有些人家的孩子就靠一门外语打天下的,除了外语,其他功课都提不起来。那些会外语的孩子们,有的做导游,有的进外企,总能有可观的收养活自己。其实这就够了。中国近百年苦难深重,可吃洋饭的人大多都能活得像个样子。这难道还不够吗?所以我就想,如果我儿子真的不提气,我无论如何也得让他拿下一门外语来。至于怎么让他在这上面下功夫,我想,到时应该会有办法。凡事因人而异,只要我用心去观察,想必一定会找出让他“入轨”的招术来。总之,只要孩子能有谋生之道,我们做家长的总能放心。
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应该如何定位呢?说法一定很多很多。但有一样,不论怎么定位,都离不开“人际关系”这四个字。是的,不论父子、母子、夫妻,还是朋友、姐妹、兄弟,其实都是人际关系,处得好处不好,里面的学问也深了去了。以我个人的认识而言之,只有以平等之心相待,只有以心换心、将心比心,其得到效果恐怕才会是最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7#
发表于 2005-2-4 11:44:42 | 只看该作者
一直很关注您的文章,好文!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8#
发表于 2005-6-17 16:43:26 | 只看该作者
我不主张过分宠爱孩子。有时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一大家子人围着一个孩子左一个夸赞右一个夸赞,甚至孩子小小表现一下,便引起一片大惊小怪的叫好声。这觉得这样对孩子的心理成长不见得有什么好处。当然,大人的夸奖可以助长孩子的自信心,但如果不加控制甚至漫无目的,很容易使孩子养成听不到好话就不自在的心理缺陷。而且,孩子常常被一大群人围着夸,也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心态,这对他们将来融入集体和社会是不利的。



我的侄女儿就是这样,成长在一片夸奖声中,因为她出生的时候,社会上特别推崇赏识教育,可能是这个缘故,唉!!!害死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9#
发表于 2005-6-17 17:57:03 | 只看该作者
我怎么才看到这样棒的文章呀!!只能说声谢谢马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发表于 2005-6-17 22:36:25 | 只看该作者
看完全篇,除了感谢还是感谢,谢谢马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3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2 22:39 , Processed in 0.161308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